第17章 開會議 士兵會引起爭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午,幹部們集中到團部開會。

聽要成立dú lì營,幹部們非常高興,他們熱熱鼓掌。

“dú lì營的幹部人選,我跟關政委、李團長商量了一下,我們決定,dú lì營的營長由營長推薦,連長由連長推薦,排長由排長推薦,你們回去後,好好地琢磨一下,把名單寫好交給我們,再由我們最後決定。”

“團長,是推薦好的呢、還是推薦差的?”

“推薦好的,我不同意,推薦差的,關政委不同意,所以,你們推薦中的,中的,明白不?”

“明白了,哈哈哈哈。”

跟著,關秋紅宣佈了成立士兵委員會的事。

“按zhōng yāng要求,我們在團、營、連設立相應的團、營、連士兵委員會,士兵委員會的職能有五個,參加軍隊管理,維持紅軍紀律,監督軍隊的經濟,作群眾運動,作士兵政治教育。”她跟著宣佈了士兵委員會的構成和選舉方法。

“這個士兵會是監視我們的吧?”聽了士兵會的職能後,營連長非常不滿。

“是監督,不是監視。”關秋紅糾正道,“士兵會確實有監督幹部的職能,”

“監督幹部?幹嘛要監督我們?”

“因為我們要維護士兵的權益,保證士兵的權益不受幹部侵害。”關秋紅解釋道,“在舊軍隊,官兵不平等,軍官侵害士兵權益的事情經常發生,打罵士兵、支使士兵為自己幹活、降低士兵的伙食標準,等等,而在紅軍,官兵平等,侵害士兵權益的事情是不允許發生的,為了確保不發生這些事情,我們成立士兵委員會來監督幹部。”

“我反對成立士兵會!從來只有長官監督士兵,哪有士兵監督長官的?士兵監督長官了,我還怎麼指揮呀?我的命令還要不要聽了?”

“士兵會只有建議和質問的權力,沒有干涉和處理的權力,所以,幹部的指揮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不會受到影響?得輕巧,有了士兵會,就不能打罵士兵了,可不打不罵,那幫龜兒子肯聽指揮嗎?贛州城下,要不是我拳打腳踢,那幫龜兒子,肯定給你裝聾作啞,那樣,三軍團還能救出來嗎?”

“對呀,不拳打腳踢,那幫龜兒子根本不肯賣命。”

“不許這樣我們的紅軍戰士,他們跟你們是平等的!平等的!我要鄭重聲明:在紅軍這裡,官兵平等,幹部絕對不許打罵士兵,這是紅軍的紀律!鐵的紀律!你們必須遵守這個紀律!否則,就會受到嚴歷的懲罰!”

“懲罰?怎麼懲罰?”

“jǐng告、處分,甚至撤職。”

很多人不做聲了,但仍有一些人不肯罷休。

“關政委,不許打罵士兵了,打仗時士兵不服從命令怎麼辦?”

“在紅軍,打仗主要靠自覺,我們會對官兵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只要官兵們認清了紅軍的xìng質,知道紅軍是人民的隊伍,是為人民打天下的,他們會自動自覺努力作戰的,至於少部分貪生怕死、不服從命令的官兵,我們也有相應的處罰方法,不必依靠拳腳。”

“是呀,關政委的對,只要官兵們認清了紅軍的xìng質,他們會自動自覺努力作戰的,不必依靠拳腳。”李得田表態支援關秋紅,同時,他拉了拉劉永義。

劉永義很不情願地站出來,“關政委的對,只要官兵們認清了紅軍的xìng質,他們會自動自覺努力作戰的,不必依靠拳腳。”

“認清了紅軍的xìng質就會自動自覺努力作戰?可能嗎?”

“當然可能,別的紅軍部隊就是這麼做的,他們能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

“關政委的對,我們肯定也能做到,哎呀,你們不要害怕士兵會,只要你們不違反紅軍的紀律、做事公道,士兵會又能把你們怎麼樣呢?”

“對呀,只要你們不違反紅軍的紀律、做事公道,士兵會又能把你們怎麼樣呢?”

“關政委,我們可以參加士兵會嗎?”

“可以呀,幹部可以參加士兵會,不過,人數不能超過三分之一。”

“關政委,士兵會的主席由誰當?部隊長還是政委?”劉永義問道。

“士兵委員會的主席由士兵當,部隊長和政委都不能當,否則,還叫什麼士兵委員會?”

“很好,很好,這樣很好,很公平。”劉永義心想,只要士兵會不掌握在政委手裡,那就沒有什麼。

散會後,營連長不肯離去,他們圍住了劉永義。

“團長,接下來怎麼辦?”

“怎麼辦?拉選票呀,趕緊出錢請大家吃飯,拉攏大家,讓大家投你們的票、投你們人的票。”

“的對,的對,團長,這錢……”

“當然是你們出了,還想要我出嗎?我也要請人吃飯呢,我的兜裡也很緊張呢。”

正著,一個電話打了過來,劉永義去接電話。

電話是工農紅軍學校的劉校長打來的。

電話裡,劉校長首先祝賀劉永義打了勝仗、攻下了賴村,然後問劉永義明天有沒有空,他打算帶一批學員到賴村參觀、學習。

“有空,有空,完全有空。”劉永義高興極了,劉校長帶紅軍學校的人到賴村參觀、學習,明劉校長很看重自己,看來,自己以後前程似錦。

“那就好,我們明天上午十到達橋頭村,然後一齊出發去賴村,你叫上參加賴村戰鬥的主要指戰員,包括工兵連的主要指戰員,我們要聽你們詳細講述賴村戰鬥的整個過程。”

“好好好,一定叫,一定叫。”

聽劉校長要來賴村參觀、學習,幹部們拍起了劉永義的馬屁。

“團長,你現在是紅軍名將了,劉校長都要向你學習。”

“互相學習,互相學習。”劉永義急忙謙虛。

“劉校長可是‘川中名將’,他都要向你學習,你太牛了。”

“是呀,夠牛的了,再打幾個勝仗,不定,**都要向你學習了。”

“誇張,誇張,太誇張了,哈哈哈哈。”

晚上,劉永義坐在辦公室裡,思索著對付士兵委員會的方法。

他首先想到了朋友,團士兵委員會的執委一共二十人,其中常委六人,如果能把自己的朋友塞進團士兵會里,自己就能控制住團士兵會,使之不會威脅到自己,甚至反過來利用團士兵會來對付關秋紅和她的手下。

想著想著,劉永義發現了一個問題,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自己根本沒有士兵朋友!

“唉,怪不得三連不聽我的聽李得田的,一個士兵朋友都沒有,士兵怎麼可能聽你的喲?”劉永義自言自語道。

既然沒有士兵朋友,劉永義只好退而求其次,他想到了老鄉。

三團的人主要來自西北,陝西、山西的人最多,劉永義打算把山西、最好是山西長治的人塞進團士兵會里,再利用老鄉關係來控制住團士兵會。

想好對策之後,劉永義去拿花名冊,他在上面查詢著,一共查到了十二個山西長治的老鄉。

23rì上午,關秋紅騎馬去了三國團,她向三軍團的人報告了劉永義成立dú lì營的事。

“把人和槍送來就行了,我們不希望你們幫我們編組、訓練。”

“可是,不讓他搞dú lì營,劉永義會很不高興的,三團其他人也會心懷不滿,五軍團情況特殊,我們做他們工作時,還是要照顧一下他們的感情,不能照搬其他紅軍部隊的做法。”

“可是,這個dú lì營就算成立了,來到我們這裡也是要被拆散的,我們不可能讓靖衛團以這麼大一個編制存在。”

“劉永義搞dú lì營,用意無非是多提拔幾個人當官,你們動靖衛團的人,不動他的幹部,他是不會生氣的。”

“嗯……他的那些人,素質怎麼樣?”

“軍事素質是沒得的,思想覺悟低一些,軍閥作風還很嚴重。”

“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派出幹部,和三團共同組建這個dú lì營,我們的幹部佔一半,他們的幹部佔一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方法不錯,我回頭跟劉永義,劉永義應當會同意,對了,靖衛團的人正在接受政治教育,他們的政治教育將在27rì結束,你的人27rì前必須來到橋頭。”

“好的,27rì前一定來到橋頭。”

上午十,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的劉校長帶著一批學員來到了橋頭村。

劉永義熱情招待劉校長一行,向他們敬上香茶。

“劉校長,休息一陣再去吧,賴村離這裡還有好長一段路,繼續走很辛苦。”

“不休息了,趕緊出發吧,爭取中午趕到賴村,在這裡休息,中午就趕不到賴村了。”

“那好,立即出發。”

一大群人呼呼啦啦向著賴村進發了,路上,劉永義殷勤拍著劉校長的馬屁。

中午,他們來到了賴村。

賴村還是劉永義離開時的樣子,只是裡面的房子換了新主人。

當地的村幹部上來迎接,帶他們進村子裡休息、吃飯。

吃過飯後,劉永義把劉校長一行人帶到坑道和缺口旁,他向劉校長和學員詳細描述著挖掘坑道和爆破城牆的經過。

“工兵連的陸連長呢?也叫他上來一吧,我們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在cháo溼的水稻田裡挖掘坑道的。”劉校長道。

陸連長上來了,他詳細描述著挖掘坑道的經過和遇到的困難。

劉校長和學員認真聽著,不時向他提出問題,很多學員還一邊聽一邊做筆記、畫圖畫。

參加賴村戰鬥的其他指戰員也向劉校長和學員介紹了自己的戰鬥經過。

講完賴村戰鬥後,已是下午四了,村幹部想留他們再吃一頓飯。

“不吃了,我們得馬上回去,飯回到瑞金再吃吧。”劉校長謝絕了村幹部的好意,“對了,賴村的城牆、壕溝、竹籤先留著,過一陣子再拆,還會有很多部隊來這裡學習、取經的。”

“好的,我們過一陣子再拆。”

他們離開了賴村,六鍾,到達了橋頭村。

劉校長謝絕了劉永義要他留在橋頭村的盛情邀請,他帶著紅軍學校的學員繼續向瑞金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