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八 股掌之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誰把誰玩弄於股掌之間?)

讓他們感到最為不可思議的,是那個字眼“蕩平!”

蕩平是什麼意思?若是用在建築上,那是徹底的摧毀,不留一點兒痕跡,若是用在打仗上,那就是全殲,一場輝煌無比的勝利。而此刻,連子寧竟然在捷報中用了蕩平這個詞兒,這意味著什麼?

群臣和正德皇帝都是不會相信連子寧這麼一個文字功底極深的大文豪,大詩人竟然會是用錯措辭的。那這也就意味著:若是連子寧沒說謊的話,那麼,海西女真這個名詞,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個民族,已經是被連子寧給徹底的剷除了!

這怎麼可能?

殿上群臣第一個反應就是不信,怎麼可能麼?

國朝跟女真打了二十年的仗,怕是殺的女真加起來也沒三萬吧?

怎麼你就敢說三萬?

但是卻也由不得他們不信,一個原因自然是連子寧從來不虛報戰功的良好名聲,第二個則是武毅軍聲名赫赫在外,要說有這等強悍的戰績,也不是不可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這戰功,是做不了假的。

大明朝的戰功考核體系,可是非常完善並且精密的,並不是你說你打了多少勝仗砍了多少首級就是多少,朝廷是要驗功的!這些首級都要運到京城來,然後有專人檢驗,程式也非常細密複雜,是兵部、都察院以及有經驗的將領勳戚一同檢驗的,很不容易作假。而且女真的首級,也是最難做假的,甚至可以說,根本無法作假,因為他們從小就剃髮,只在腦袋後面留下豬尾巴那麼大的一點兒,所以所有首級後腦勺一個豬尾巴那是不能少的。而且他們剃髮幾十年,所以發茬子都已經發青,這是臨時剃髮所無法偽裝出來的。

更別說,女真人的面相和漢人截然不同。

所以不可能做假。大夥兒相信。武毅伯爺也絕對不會蠢到這等程度。

這也就意味著,武毅軍,真的是一場斬首三萬的大勝啊!

殿上群臣們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被著個巨大的訊息衝擊,他們甚至已經忘了殿上應有的禮節,不少人都是開始交頭接耳起來,聽起來就是一群嗡嗡嗡的蒼蠅在作響。就連殿上負責糾風的官員,一時間都是忘了自己的職責。

不少人都是拿眼去看戴章浦,戴章浦心中也是極為的錯愕,蓋因連子寧這個想法,不過是臨時起意,並未早先知會他。但是他自然不會表露出來,而是一副淡然的樣子。

正德心中也是一陣陣的難以平抑,他高聲道:“快。宣那幾位信使上殿!”

馬永成眼中光芒閃爍,拉長了聲音,尖聲叫道。

門口的太監們和御前侍衛帶刀官也是齊聲叫道。聲音一層層的傳了出去。

最後,守衛午門的錦衣衛大漢將軍們齊聲大喊:“宣武毅軍信使覲見!”

聲震紫禁城。

不過片刻之後,殿上眾人便看到了幾個穿著爛銀板甲,大紅披風的士卒在太監的帶領下大步向著奉天大殿奔來。所有人的目光頓時都落在了他們的身上,有高興,有疑慮,有興奮,有不屑,甚而言之,更有痛恨。

種種不一而足。

這幾人邁著大步蹬蹬蹬的走上臺階。在大殿外面便有御前侍衛帶刀官上前,讓他們卸下腰間武器來並搜身。…,

正德遠遠的看見,招了招手,吩咐道:“告訴外面的,不用搜身了,允他們帶刀見駕。武毅軍的人,朕信得過!”

群臣又是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這竟然是劍履入殿的規制啊!

按照大明朝的祖制,或者說是這片中華大地上有史以來所有王朝的慣例,但凡是武將上朝,是絕對不能攜帶利刃的,這也是為何荊柯刺秦,圖窮匕見的原因。而若是更按照古制的話,臣子上朝,是應該去掉佩劍,脫掉鞋子,誠惶誠恐的彎著腰邁著小碎步兒前進,反正是極盡謙恭之能事。而歷朝以來,形容臣子榮寵極重的,便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所謂參拜不名,指的乃是臣子朝拜帝王時,贊禮官不直呼其姓名,只稱官職。乃是皇帝給予大臣的一種特殊禮遇,就拿傘過來說吧,假設禮官本來應該是高唱是“大丞相曹操求見”,有了贊拜不名的恩寵之後,就只能這樣通報:“大丞相求見”,而不能提曹操兩字。

這入朝不趨,謂入朝不急步而行。古代臣子入朝必須趨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趨是皇帝對大臣的一種殊遇。

而最出名的,就是這劍履上殿了,乃是說得到帝王特許的大臣,可以佩著劍穿著鞋上朝,被視為極大的優遇。

歷史上,能得到這些榮寵備至的待遇的,可謂是很不少,曹操、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王導、恆溫、爾朱榮、高歡、宇文泰、李淵、朱溫…………

《三國志?曹真傳》說:明帝即位,進封邵陵侯,遷大將軍。四年,朝洛陽,遷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史記?蕭相國世家》中言:“於是乃令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文選?任昉<齊竟陵文王宣公行狀>》:“又詔加公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張銑注:“天子敬重其德,有詔使入天子之朝不趨走。”《後漢書?梁冀傳》:“冀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梁書?侯景傳》“:景又矯詔自進位為相國,封泰山等二十郡為漢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而最出名的一個,毫無疑問就是曹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