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南京大屠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

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日軍佔領上海後,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佔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

12月15日,日軍將中**警人員2000餘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屍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餘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屍江中,只有數人幸

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餘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餘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複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投入長江。令人髮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

在日軍進入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姦、**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倖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姦之後又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

後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汙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遊蕩,實行殺人、強姦、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屍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屍體”。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

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抗戰勝利後,指揮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

大規模集體屠殺進城兵力約50000,執行軍紀維持的憲兵卻僅有17人的日軍除了個別地或小規模地對南京居民隨時隨地任意殺戮之外,還對中國人,特別是解除了武裝的軍警人員進行若幹次大規模的“集體屠殺”。大規糢屠殺方法有機槍射殺、集體活埋等,手段極其殘忍。

12月15日(日軍佔領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警人員3000餘人被集體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密集掃射,多當場遇難。負傷未死者亦與死者屍體同樣遭受焚化。夜,解往魚雷營的中國平民及已解除武裝的中**人9000餘人被日軍屠殺。又在寶塔橋一帶屠殺3萬餘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槍殺200人。

12月16日(日軍佔領第4天):位於南京安全區內的華僑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國男女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集體押往中山碼頭,雙手反綁,排列成行。日軍用機槍射殺後,棄屍於長江以毀屍滅跡。5000多人中僅白增榮、梁廷芳二人於中彈負傷後泅至對岸,得免於死。日軍在四條巷屠殺400餘人,在陰陽營屠殺100多人。

12月17日(日軍佔領第5天):中國平民3000餘人被日軍押至煤炭港下游江邊集體射殺。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難的400餘中國難民被集體射殺。

12月18日(日軍佔領的第6天)夜,下關草鞋峽。日軍將從南京城內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的的中國難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數已被餓死或打死,全部用鉛絲捆紮,驅集到下關草鞋峽,用機槍密集掃射,並對倒臥血泊中尚能呻吟掙扎者以亂刀砍戮。事後將所有屍骸澆以煤油焚化,以毀屍滅跡。此次屠殺僅有伍長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難民區內日軍射殺4000餘人。

殺人競賽

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每日新聞》)報道兩名日本軍官的“殺人競賽”。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佔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他們從句容殺到湯山,向井敏明殺了89人,野田毅殺了78人,因皆未滿100,“競賽”繼續進行。12月10日中午,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軍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謂殺了105人,向井謂殺了106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100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重新比賽誰殺滿150名中國人。這些暴行都一直在報紙上圖文並茂連載,被稱為“皇軍的英雄”。日本投降後,這兩個戰犯終以在作戰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中人員“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的罪名在南京執行槍決。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歷史背景

中國保衛南京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展開全面侵略中國的大規模戰爭。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戰役初期,日軍於上海久攻不下,但日軍進行戰役側翼機動,11月5日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中**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形勢,戰局急轉直下;11月8日蔣中正下令全線撤退;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滬會戰結束。淞滬會戰結束後,中**隊向南京方向潰退,位於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多處軍事要塞無人防守,軍隊幾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圍。[1]中華民國首都南京處於日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由於從上海的撤退組織的極其混亂,中**隊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中國將領唐生智力主死守南京,主動請纓指揮南京保衛戰,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佈遷都重慶。從1937年8月到11月,中**隊在上海與日本上海派遣軍已經進行了近三個月慘烈而膠著的戰爭。戰事在日本第10軍從杭州灣登陸之後急轉直下,側後被襲的中國守軍全線撤退。在日軍的迅猛追擊下,中**隊的撤退變成了無比混亂的潰逃。中國統帥部此時深感事態嚴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開會討論南京防禦的問題。會議上多數將領認為部隊亟需休整,而南京在軍事上無法防禦,建議僅僅作象徵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國家首都、孫中山陵寢所在,以及國際觀瞻和掩護部隊後撤等理由,主張固守南京。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期望保衛首都的作戰對德國的外交調停有利,並且以為能夠等到蘇聯的軍事介入。出於內政和外交上的考慮,蔣介石最終採納了唐生智的建議,決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個月,於11月26日任命唐(階級上將)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負責南京保衛戰。副司令長則為羅卓英及劉興。[2]南京保衛戰示意圖[3]

根據堅守南京的決策,中國統帥部在12月初日軍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調集了約13個師又15個團共10萬餘人(一說約15萬人)的部隊保衛南京。這些部隊中有很多單位剛剛經歷了在上海的苦戰和之後的大潰退,人員嚴重缺編且士氣相當低落,而新補充的數萬士兵大多沒有完成訓練。唐生智多次公開表示誓與南京城共存亡,對蔣介石則承諾沒有命令決不撤退。為了防止部隊私自過江撤退,唐生智採取了背水死戰的態度。他下令各部隊把控制的船隻交給司令部,又將下關至浦口的兩艘渡輪撤往武漢,還命令第36師封鎖從南京城退往下關碼頭的唯一通道挹江門,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給後來的悲劇性撤退埋下了隱患。11月20日,中國政府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政府機關、學校紛紛遷往內地,很多市民也逃離了南京。在6月有101.5萬城鄉居民的南京市,到了12月初的常住人口據估計還有46.8萬至56.8萬人,這還不包括軍人和從前方逃亡到南京的難民。22日,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留在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僑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他們提出在南京城的西北部設立一個給平民躲避炮火的安全區。29日,南京市市長宣佈承認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並為安全區提供糧食、資金和警察。唐生智還承諾將部隊撤出安全區。12月5日,國際委員會收到日本政府模稜兩可的回覆,隨即開始了安全區的工作。日軍進攻南京日本原本打算在上海附近消滅中**隊的主力,從而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然而,日本上海派遣軍在淞滬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4]

戰場苦戰三個月,受到了慘重的損失,日本決策層在是否直接進攻南京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因為顧慮蘇聯在北方的軍事威脅,日軍參謀本部次長多田駿等人主張“不擴大”戰事。因此,11月7日東京將上海派遣軍與第10軍臨時編組為華中方面軍的時候,將方面軍的作戰區域限制在蘇州、嘉興一線(即“制令線”)以東。而日軍戰地指揮官卻強烈要求進攻南京:15日,柳川平助的第10軍無視參謀本部的命令,決定趁中**隊潰退“獨斷敢行”地“全力向南京追擊”;22日,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鼓動參謀本部放棄“不擴大”方針,稱“為了使事變迅速解決,乘現在敵人的劣勢,必須攻佔南京”。11月下旬,日軍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全面越過“制令線”,分別沿著太湖的南、北兩側開始向常州、湖州進攻。鑑於前線進展迅速的既成事實,24日東京大本營廢除了“制令線”,並在12月1日下達了攻佔南京的正式命令。進攻南京的作戰開始後不久,瘋狂前進的作戰部隊就把輜重部隊遠遠拋在身後,由於日軍原本沒有深入內陸作戰的後勤準備,部隊立即面臨著糧食供給中斷的嚴重問題,日本軍司令部於是下達了實際是要部隊搶劫的“就地徵收”命令。日軍在搶劫中通常伴隨著**婦女的暴行,為了掩蓋自己搶劫和強姦的罪惡,日軍除了殺死受害人,還經常放火燒燬整個村莊。南京的陷落12月8日,日軍全面佔領了南京外圍一線防禦陣地,開始向外廓陣地進攻。11日晚,蔣介石透過顧祝同電告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12日,日軍第6師團一部突入中華門但未能深入,其餘城垣陣地還在中日軍進入南京城

**隊手中。負責防守中華門的第88師師長孫元良擅自帶部分部隊向下關逃跑,雖被第36師師長宋希濂勸阻返回,但已經造成城內混亂。下午,唐生智倉促召集師以上將領佈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師掩護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從下關渡江以外,其他部隊都要從正面突圍,但唐生智擔心屬於中央軍嫡系在突圍中損失太大,又口頭命令第87師、第88師、第74軍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這個前後矛盾的命令使中**隊的撤退更加混亂。會議結束後,只有屬於粵系的第66軍和第83軍在軍長葉肇和鄧龍光帶領下向正面突圍,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成功突破日軍包圍,第159師代師長羅策群戰死。其他部隊長官大多數沒有向下完整地傳達撤退部署,就各自拋下部隊前往江邊乘事先控制的船隻逃離。這些部隊聽說長官退往下關,以為江邊已經做好了撤退準備,於是放棄陣地湧向下關一帶。負責封日軍進攻南京中華門

鎖挹江門的第36師沒有接到允許部隊撤退的命令,和從城內退往下關的部隊發生衝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12日晚,唐生智與司令部成員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輪從下關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後第74軍一部約5000人以及第36師也從煤炭港乘船過江,第88師一部和第156師在下關乘自己控制的木船過江。逃到下關的中國守軍已經失去建制,成為混亂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過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趕到的日軍射殺在江中。大部分未能過江或者突圍的中國士兵流散在南京街頭,不少人放棄武器,換上便裝躲入南京安全區。13日晨,日軍攻入南京城。編輯本段歷史過程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日本軍隊侵入南京城[5]

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日軍佔領上海後,直逼南京。國民黨軍隊在南京外圍與日軍多次進行激戰,但未能阻擋日軍的多路攻擊。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佔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12月15日,日軍將中**警人員2000餘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屍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餘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餘全部被殺害。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屍江中,只有數人幸日軍羽田部隊在黃浦江口殘殺中**俘虜[6]

免。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餘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餘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複用刺刀亂戳,最後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餘骸骨投入長江。令人髮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和105名中國人後,“比賽又在進行”。在日軍進入南京後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姦、**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倖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姦之後又遭槍殺、毀屍,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後的南京,滿目荒涼”。後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汙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遊蕩,實行殺人、強姦、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屍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屍體”。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抗戰勝利後,指揮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編輯本段屠殺經過大規模集體屠殺南京大屠殺主要場所圖[7]

進城兵力約50000,執行軍紀維持的憲兵卻僅有17人的日軍除了個別地或小規模地對南京居民隨時隨地任意殺戮之外,還對中國人,特別是解除了武裝的軍警人員進行若幹次大規模的“集體屠殺”。大規糢屠殺方法有機槍射殺、集體活埋等,手段極其殘忍。12月15日(日軍佔領第3天):已放下武器的中**警人員3000餘人被集體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密集掃射,多當場遇難。負傷未死者亦與死者屍體同樣遭受焚化。夜,解往魚雷營的中國平民及已解除武裝的中**人9000餘人被日軍屠殺。又在寶塔橋一帶屠殺3萬餘人。在中山北路防空壕附近槍殺200人。12月16日(日軍佔領第4天):位於南京安全區內的華僑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國男女難民5000餘人被日軍集體押往中山碼頭,雙手反綁,排列成行。日軍用機槍射殺後,棄屍於長江以毀屍滅跡。5000多人中僅白增榮、梁廷芳二人於中彈負傷後泅至對岸,得免於死。日軍在四條巷屠殺400餘人,在陰陽營屠殺100多人。12月17日(日軍佔領第5天):中國平民3000餘人被日軍押至煤炭港下游江邊集體射殺。在放生寺、慈幼院避難的400餘中國難民被集體射殺。12月18日(日軍佔領的第6天)夜,下關草鞋峽。日軍將從南京城內逃出被拘囚於幕府山的的中國難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數已被餓死或打死,全部用鉛絲捆紮,驅集到下關草鞋峽,用機槍密集掃射,並對倒臥血泊中尚能呻吟掙扎者以亂刀砍戮。事後將所有屍骸澆以煤油焚化,以毀屍滅跡。此次屠殺僅有伍長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大方巷難民區內日軍射殺4000餘人。殺人競賽南京大屠殺“百人斬”鐵證[8]

1937年12月13日,《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每日新聞》)報道兩名日本軍官的“殺人競賽”。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佔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他們從句容殺到湯山,向井敏明殺了89人,野田毅殺了78人,因皆未滿100,“競賽”繼續進行。12月10日中午,兩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軍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謂殺了105人,向井謂殺了106人。又因確定不了是誰先達到殺100人之數,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重新比賽誰殺滿150名中國人。這些暴行都一直在報紙上圖文並茂連載,被稱為“皇軍的英雄”。日本投降後,這兩個戰犯終以在作戰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中人員“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的罪名在南京執行槍決。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強姦日軍侵佔南京期間強姦了成千上萬的婦女,他們不分晝夜並在受害婦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強暴。有些婦女被日軍強姦了好幾次,往往有婦女受不住日軍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軍還強迫**行為。估計當時發生的強暴案可能超過20,000宗。文化掠奪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謹以此章,悼念在這場苦難中逝去的同胞們,豺狼終究是豺狼,他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喪失他的獸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