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 劉備一請諸葛亮,蕭一全力大生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備叫來了關羽張飛,關羽倒還好說,張飛卻有點不樂意,“大哥乃是漢室皇叔,他諸葛亮一個白衣大哥要見他叫他來就是了。”劉備搖頭,“孟子雲: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之而來!”說罷也不理張飛,徑自上馬。關羽張飛只好跟隨。

一路往臥龍崗而去,一路景緻別有一番風味,其貌有後人古風一首為證,襄陽城西二十裡,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裡;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裡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閒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劉備邊行邊問,終於來到了諸葛亮草廬之前。上前扣門,有一小童出來問道,“來者何人?”劉備恭敬道,“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小童大搖其頭,“先生名字太長,小子記不住。”劉備立刻改口,“你就說劉備來訪即可。”童子點點頭,“這小子倒是能夠記住,只是我家先生幾天前已經出去了。此時不在莊中。”

“你這童兒,好生無禮。”張飛上前一步,“那孔明既然不在,你何不早說,卻在此費這些口舌。”

“你也沒問我呀?”這個小童居然一點也不被張飛那豹頭環眼的兇樣嚇到,反而反唇相譏,“將軍神勇,嚇到小子都忘了,不知將軍可知春秋戰國之事?皇叔雖為漢室貴胄,但也難比秦穆公,楚莊王。可我家先生卻遠不是孫叔熬百里奚之輩可比。”

劉備見一個看門的小童就有如此見識,那諸葛亮更可見一斑,“小弟魯莽,還請小先生莫要怪罪,不知諸葛先生何時能夠迴歸。”

“皇叔多禮了,喚小子馬謖即可。我家先生性情灑脫,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於山嶺之上,或尋朋友於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歸期亦不可定,或三五日,或數十天。”

旁邊關羽對劉備道,“兄長,既然先生不在,我等且回去處理新野事宜,再使人前來打探,等他回來再行拜訪不遲。”劉備認為關羽說的有理,於是對馬謖道,“還請多費心,若是先生回來時,還請告知一聲,就說劉備前來拜訪未得拜見,改日再來拜訪。”

“小子記下啦。”

劉備帶著關張二將悻悻離開隆中,到了半路上遇到一人,那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劉備一看心道此人先生某非就是臥龍先生?急忙下馬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先生是否臥龍先生?”那人看看劉備,“你可是左將軍劉備劉玄德?”

“先生慧眼,方才備登門拜訪不見先生,不曾想卻於路上相見。”

那人笑著擺手,“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劉備見認錯人了,重新施禮,“久聞大名,幸得相遇。還請席地權坐,容備請教一言。”崔州平也不推辭,和劉備一起對坐林間石上,崔州平開口問劉備道,“將軍見孔明所為何事?”劉備直言道,“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備雖有報國之心,可惜才疏學淺,故此特來求見孔明,願求安邦定國之策。”

崔州平聞言大笑道,“皇叔以定亂為己任,其精神令人敬佩,皇叔雖是人心,但是自古以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謂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西漢傳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

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怎可能一時而定。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怕異想天開,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換了平常,如果有人跟劉備說,天下大勢如此,漢朝要亡了。那他拂袖而去,可是他今天總感覺這一切都是對自己的考驗,“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是劉備即身為劉氏後裔,天職自該是匡扶漢室,怎能以命數之說而推卸己任?先生剛才說及光武中興之事,此時陛下在朝,卻不比王莽篡奪國器之時。備雖不才,願學光武大帝

光復漢劉基業。”

崔州平望了劉備一眼,“皇叔欲效光武之事?”

劉備這時發現自己失言了,“備的意思,輔佐陛下成光武之事。蒙先生見教,還請同去敝縣,早晚請教。”

崔州平擺擺手,“在下性樂閒散,實在無意功名之事。若日後有緣,必會相見。”說完起身,長揖而去。劉備和關張也上馬而去,張飛悶悶不樂,“孔明沒見著,卻與一個腐儒閒談了許久。”

劉備道,“三弟此言差矣,愚兄此時才發現。我們這一路所遇,只怕是孔明先生為試探我等誠意而為。”

“兄長何出此言?”

“那小童馬謖,說話有條有理,顯然知道我之來意,他所說的幾人都是先人求賢之事。刻意為難只怕就是試探我等求見先生之誠心。當年孔明救愚兄於許都,奈何世事難料,他想知道劉備是否如過去一心扶保漢室。所以故意讓崔州平言語激之,想來下次求見必能得見。”

關羽和張飛相視無語心中都道,但願如此。

這邊崔州平一路獨行來到孔明草廬,見馬謖正在門口等待,一見他來,急忙見禮,“崔先生好來,我家先生正在廳中等你。”崔州平徑直進得草廬,孔明正在教導一個年輕人讀書。見崔州平來了,孔明讓那年輕人且先退下。崔州平見只剩自己兩人便道,“幸不辱命,此人確實有點意思。”

孔明笑道,“你即覺得他有點意思,為何不答應他一同回新野?”

“要不是和你相處日久,我都懷疑你是不是在旁邊偷聽,他雖有趣,可是太過虛禮掩心。實在不合某之脾氣。”

“君子恪守道理,若一切任性而為豈不成了野人。”崔州平懶得和他爭執,“你即有心助他,何必如此麻煩?”

“逸山當年出仕,有曹操親赴荊州求賢。吾讓劉備多走兩趟也不為過吧。”崔州平一聽大笑,“人道你諸葛亮如神人忘情,沒想到也有這種斤斤計較只是,有趣,有趣。”

孔明沒有理他,對門外喊了一聲,“三弟不用在外偷聽,且先進來。為兄有話交代。”剛才那個年輕人尷尬的開門走了進來,此人正是諸葛亮的三弟諸葛均。“為兄本來前些日子就要出遊的,但是為了觀察皇叔所以推遲了行程,明日為兄當往西川而去。你且在家好好讀書,若皇叔再來你不可跟他而去,可記好啦?”諸葛均雖然心中不悅,但是兄命難為,他只好點頭應是。

再說北方,蕭一自從知道了荊州的對手將是孔明,就在思索著應對之法,想靠計謀和運氣戰勝孔明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只有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於是蕭一開始不眠不休的研發著軍械,打算和孔明來一場正面對抗,看看到底是天命難違,還是人定勝天。

這次不比過去,這次是由曹軍主動進攻,所以機動性很重要。南方多丘陵山地,之前的戰車陣勢不可能展開了,必須要做改進。此次的主戰場只怕會是長江之上,水戰自然少不了戰船。蕭一召集了造船的名匠,在許都以北的玄武湖試製著各種戰船。有了戰船攻擊手段也要得到保證,蕭一在各地召集工匠開始照著他發下的形制一天十二個時辰三班倒,歇人不歇馬。全力****箭矢。然後就是步兵器械,黑金刀不可能全軍裝備,但是上下的將校和虎豹騎可以保證人手一把。普通士兵則以百鍛鋼為主。有水車的助力,石油助燃,烏丸的豐富鐵礦,曹軍上下的兵器和其他諸侯的部隊相比已經高人一等了。同樣在不斷升級的還有護甲,同樣因為烏丸的關係,皮革資源相當充足。不過蕭一自然不會滿足與人手一件皮甲就算了。他在皮甲關鍵部分增加了鐵甲片,力求不影響士兵負重的情況下盡力增加防護力。以麻衣夾於皮革之中,增加韌性。多番改造下可以說蕭一用的材料已經不是單一的物資,而是各種複合材料了。這其中還不包括蕭一為了適應南方戰場所出改變的那些大型軍械,可以說蕭一動用了曹操麾下八州之力如火如荼的做著備戰工作,曹操的官庫也被蕭一一下子搬空了四分之三。曹操剛當上魏王沒一年又開始窮了。

就在蕭一不計成本的開展著工業化大生產的時候,劉備正在準備著二請諸葛亮。(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