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熱心的老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良三人在賓館稍事休息,在把晨晨的行李放到晨晨單獨住的豪華單間之後,就稍微收拾了收拾,三個人下了電梯,從所入住的賓館出來。

一路上不論是在電梯裡遇到的人,還是從賓館大廳出來,走在港城的街頭遇到的人,大多操著一口難以聽懂的粵語。

原來李良他們三個人在學校裡還不覺得,畢竟在學校的時候,雖然粵省的學生佔多數,但還是有很多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學生,大家日常交流用的還是國語普通話,但在港城,那就真的是跟港片裡面的一樣,到處都是說著粵語的人。

八十年代的港城街頭,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到處都是西裝革履行路匆匆的白領,就連街頭的小混混,都有不少穿著衣冠楚楚。

走在港城街頭,與羊城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街頭到處都是商店,而且用的招牌都是繁體字撰寫的招牌。

晨晨問道:“良子,怎麼港城這裡用的都是繁體字呀?”

李良說道:“簡體字是咱們建國後才推廣使用的,港城的官方通用語言就是英語和國語,他們和灣灣一樣,用的都是繁體字體系,沒有採用咱們國內的簡體字體系。”

對於使用習慣了簡體字的李良等人來說,雖然大部分繁體字他們都認識,但怎麼都沒有簡體字看的順眼。

當然,對於初入內地的港城人來說,大陸所使用的簡體字過於簡單了,有些人對於簡體字反而有讀寫困難。

李良他們沿著窩打老道往上海街的方向,找了一家清湯牛腩館吃了一頓地道的港式牛腩面,這家老店的牛腩做的相當地道,牛腩Q彈,蘿蔔塊酥爛,李良他們在店外光等待就等了有二十多分鍾,在他們進店開吃的這段時間,不大的店內更是擠滿了來品嚐美食的市民。

“晨晨、小叔,味道怎麼樣?”李良邊吃邊問道。

“很好吃!”李雙墸說道。

他們的對話,不知道怎麼被旁邊的一位也正在吃牛腩的老伯聽到了,他用半生不熟的國語問道:“靚仔,你們是從大陸來的嗎?”

李良笑笑點頭道:“嗯,我們剛從大陸過來。”

老伯熱心腸的繼續問道:“你們找到工作了嗎?要不要我給你們介紹幾份工作?你們大陸人剛從大陸過來,找工作不容易。咱們港城這幾年的物價飛漲,你們兜裡的錢要省著點花,不要大手大腳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伯,我們不找工作,我們是過來玩幾天的!”李良道謝道,“謝謝老伯您了!”

這位熱心腸的老伯聽到李良說不是來港城找工作而是來這裡玩的,臉上滿是詫異的問道:“你們不是來港城討生活的?”

李雙墸點點頭,為李良做了佐證。

這位老伯忽然恍然大悟的說道:“哦,我明白了,你們一定是大陸官員家的子女吧。”

李良搖搖頭說道:“不是的,我們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這位老伯依舊有點不信,他說道:“大陸是什麼情況我們都知道的,一般人家的孩子,來港城都是來討生活的,哪裡會有閒工夫來這裡玩。

年輕人,如果你們真是來港城討生活的,就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老伯我當年也是在家鄉呆不下去了,來港城討生活,一晃都三十多年過去了。

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兒子開了一家製衣廠,你們可以來廠裡上班。”

八十年代的港城,像製衣廠這樣勞動密集型的製作業還是有不少的。那時候的大陸人去港城討生活,很多人就是進了這樣的工廠,在工廠裡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血淚,賺取在大陸的親人眼中貌似豐厚的薪資,為遠在大陸的親人們撐起了一片天地。

李良真摯的道謝道:“老伯,真的不用了,我們來這裡是想考察一下獼猴桃的市場的,不是來找工作的。”

“獼猴桃?”老伯驚訝的問道。

“是呀!”

“你們考察這個市場做什麼?”老伯好奇的問道,“你們說的獼猴桃,是不是咱們港城超市裡面銷售的奇異果?”

“對呀,這裡就是叫奇異果!”李良回答道,“我們縣裡前兩年接到了港商的投資,種植了不少獼猴桃,去年稍稍掛了一些果,今年的產量應該會不錯,我們這次來,就是想提前考察考察港城這裡的獼猴桃的市場銷售情況的。”

“你們準備怎麼考察?”老伯熱心的問道,“你們應該對港城不太熟悉吧,我反正也沒有事情,要不我來幫你們,免費的!”

“那就太感謝您了!”李良高興道。

有了對本地熟悉,又有部分人脈資源的老伯幫忙,李良他們的這次港城調研之旅變得輕鬆了許多。

李良原本的打算是準備利用三五天的時間,在港城最大的百佳和惠康這兩家連鎖超市裡面,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門店,統計上午、下午以及晚上的獼猴桃銷售情況。他準備採用的方法就是在收銀臺處蹲點統計的方法。

不過有了這位老伯的加入,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原來這位老伯是大陸的桂省人,解放前,在家鄉那邊生活不下去了,就一個人從老家逃難出來,到了港城討生活。

他年輕時特別能吃苦,在碼頭上做苦力,幫人賣報紙,後來在街頭擺攤做小吃,慢慢的在港城逐漸站穩了跟腳。解放前後,他從家鄉的父母、兄弟姐妹接到了港城,五十年代初的時候,藉助港城特殊的地緣環境,一家人投資購買了幾臺針織機,做起了服裝生產加工作坊,跟上了港城工商業振興的風口,一家人在港城打拼幾十年,闖下了偌大的家業。

如今的他退休了,把規模不小的製衣廠交給了兒孫輩打理,自己在家頤養天年。

他聽說李良想要調研獼猴桃的銷售,不但非常熱心的提出想要幫忙,而且還真的幫上了大忙。他家裡有個侄兒,就在百佳超市的銷售部門上班,對於百佳超市這幾年的獼猴桃的銷售資料,直接就能拿到手。

據老伯說,惠康超市與百佳超市的規模大小差不多,拿到了百佳超市的資料,基本上也就相當於拿到了惠康超市的資料。(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