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工巧研究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772章 工巧研究院

在乎?

在乎什麼?

在乎涿郡涿縣劉氏能不能千年萬年?

劉備覺得好笑。

但他沒笑。

“老師,學生並不在乎門戶私計。”

劉備搖頭道:“太過在乎門戶私計,只會讓人變得狹隘,變得自私自利,再怎麼優秀的英雄一旦囿於門戶私計,也會丟盡英雄氣,變得醜陋不堪,弟子絕對不會如此。

如此重要的學術,決不能被一家一族掌握住,否則後患無窮,不管是哪一家,不管現在這一家如何,到往後,他們都會成為巨大的負擔,必須要甩掉,決不能留下!

至於劉氏如何,弟子並不在乎,傳承與否,存在與否,都不重要,弟子要做的事情很多,沒時間去考慮有限的幾個人會怎麼生活下去,那太狹隘了不是嗎?”

面對劉備的決然,盧植感到難以理解,但是他卻很能理解眼下他的處境。

當初帶著劉備踏上這條路的時候,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這樣一日。

看了一眼站在邊上低眉順眼的張讓,盧植嘆了口氣。

“玄德啊,你可算是把我逼到了牆角啊。”

“老師,這不是弟子的本意,但是弟子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如果老師感到不快,弟子願意道歉,但此事,勢在必行。”

劉備的面色依舊柔和,可話語卻一點也沒有商量的意思,一點也不柔軟。

馬日磾反正已經同意了,劉備這邊自然也是支援的,那麼剩下他一個人繼續反對有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自己功成名就的同時,看著家族以閥閱家族的身份傳承下去,但是事到如今,這個願望註定不能實現了。

“除掉所有閥閱家族之後,你打算怎麼做?”

盧植給自己斟了一杯茶,接著端起茶杯,緩緩地吹氣,啜飲,也不看劉備。

劉備知道事成,而盧植現在心中有怨氣,為了讓老師好過一些,他決定畫大餅,用燦爛的光輝的未來來化解老師心中的怨氣。

“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弟子打算遵循大道,將五經全部收歸朝廷,然後統一異議,編撰《五經正義》以正視聽,從此斷絕各家各門戶異議經典之門路。

同時,弟子也決定將《五經正義》頒行天下,讓天下人都可以看到經典文章,讓天下能夠閱讀的人都能讀到經典文章,繼而統合一切異議,讓古文學、今文學之分徹底消滅。”

“頒行天下?”

盧植放下茶杯:“你怎麼頒行天下?就用你之前所用的那些凋刻在石板上的方式來頒行天下?那麼多人想要看書,就算現在有足夠的紙張,那麼也需要有足夠多的人手來抄寫,這部分的支出,不少吧?”

“不是啊,應該用印刷的方式來刊行天下。”

劉備笑道:“弟子已經有了可用的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印刷足夠多的書本,用以刊行天下,乃至於全國發售。

發售價格應該也不會很貴,弟子認為應該連庶人都可以買得起,只要他們稍微勤勞一點,攢一些錢,買幾本書不是難事,所以,從此以後,大家都不用手抄書本了。”

“………………”

盧植愣愣地看著劉備,一時半會兒沒有反應過來。

“老師?”

“你說的那個印刷,是什麼意思?”

“老師沒見過,自然不知道,不過這個東西弟子挺早之前就在弄了,只不過一直沒成功,而最近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可以實現了。”

劉備笑著,看向了張讓,說道:“老張,前面開路,我要帶著老師去參觀一下咱們的工巧研究院,讓老師看看印刷術的成果。”

“唯。”

張讓領命。

盧植就那麼被劉備拉著離開了書房,往皇城東北角的地方前進。

劉備稱帝之後,為了保護前沿尖端科技、把最重要的研發場所置於自己的控制和保護之下,於是將原先安排在涼州冀縣的科技研發人員與裝備全部秘密搬運到了雒陽城內,還進入了皇城,與劉備居住的宮城僅是一牆之隔。

一群掌握這個時代各類頂尖技術的匠人們就被劉備收攏到了一起,劉備把一處廢棄不用的宮殿建築重新裝潢修繕了一下,交給他們使用。

於是第三帝國的皇家工巧研究院就誕生了。

不過這是非常隱秘的地方,一般人不準進,連靠近都不允許,非相關人士堅決不允許隨意出入,不管是誰。

帝國上層也只有少數幾個人瞭解這個工巧研究院到底是幹什麼,而工巧研究院之外的人,還擁有自由進出權力的,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掌握不同技術的匠人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區域,內部不同的院落掛牌上【印刷所】【鍛造所】【冶煉所】【投石機所】等等。

這些研究和發明有些是劉備提出來,他們負責還原,有些則是他們根據劉備提出來的點還原成功之後又自發的向上探索更高等級的技術。

比如對造紙術的改進,對勐火油提煉以及攻擊技術的改進,投石機的改進,弩箭的改進,冶鐵鍛造技術的改進,制煤技術的改進等等。

甚至於如何鍛造出更加結實耐用且導熱效果更好的鐵鍋都在研究範圍之內。

軍用領域的,民用領域的,還有一些化學領域的,都被劉備批給了經費,允許研究,並且嘗試突破。

他們也確實取得了不少成果。

比如冶鐵技術和鍛造技術,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用第五代技術鍛造出來的兵刃在效能上足以碾壓前四代。

還有造紙術,他們改進了一些細節,現在生產出來的紙張不僅更加白,更耐用,而且生產效率也提高了不少,比最初的好太多。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印刷術,是凋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印刷術本身並不難,不過對油墨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有粘性的油墨。

從開始試驗到實驗成功匠人們試驗了五十多種材料,其中大部分都無法製造出合格的油墨,他們鍥而不捨,不斷尋找,不斷試驗,最終在建安五年的十一月底成功製造出了可使用的油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後當天就給劉備印刷了一本《孫子兵法》,用以慶祝。

劉備也很高興,然後突發奇想,很騷包的決定用自己書寫的楷體字作為印刷術的字型。

他親筆書寫了一千多個大字交給匠人們去製作凋版與活字,準備讓自己的字型通行全國。

這種小小的虛榮心,他覺得應該不會影響歷史大局的,稍微任性一下也沒什麼。

時至今日,技術突破也才小半個月的時間,情況還沒有到可以批量生產的地步,更多的凋版和活字正在製作之中,不過印那麼幾本打個樣還是可以的。

劉備帶著盧植抵達印刷所所在的工巧研究院的時候,盧植還是有些意外的。

他是沒想到皇宮一隅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地方,而且看起來非常隱秘,進入的大門非常不顯眼,小小的,黑黑的,旁邊倒是立著一塊牌子——工巧研究院。

盧植不知道這裡頭有什麼東西,但是這裡居然有整整二十名禁衛軍看守。

劉備的護衛們來到這裡之後,大部分自動停下了腳步不再向前,只有典韋和張讓繼續跟著向前。

來到工巧研究院門口,張讓拿著皇帝符節給禁衛軍軍官,軍官看過之後親自記錄了一些什麼,然後開啟工巧研究院大門,請劉備等人進入。

門開啟,一行人走進去,繞過一個前院,再過了一道門,盧植便發現這裡頭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走來走去的匠人們,各式各樣他根本沒見過的器具,還有堆積如山的各種鐵塊、木頭之類的東西,放眼望去,一派熱火朝天、生機盎然的景象。

印刷所就在他們進來之後正對面的位置,一個很大的大院落,正門上頭掛著牌子,寫著印刷所三個大字,門口有五個禁衛軍看管。

見到劉備,軍官上前,先向劉備行禮,然後請劉備出示皇帝符節。

“這是我的,連同司徒公和他們兩人一起登記在桉就可以。”

劉備讓張讓前去登記,登記結束之後,禁衛軍軍官讓開印刷所大門,請兩人進去。

盧植對此有些好奇。

“這工巧研究院到底是幹什麼的?你這個皇帝親自過來還要連續兩次登記?”

“自己定下的規矩,自己當然要遵守,不然其他人也不會遵守,規矩也就沒有意義了。”

劉備笑了笑,引著盧植往前走,緩緩道:“這裡頭的東西,可都是最好的東西,最尖端的技術,沒有完全把握之前,可不能對外洩露,否則多年心血一朝為外人、敵人所得,可就大事不妙了。”

“如此重要?就是那個印刷術?”

“印刷術是其中一種,其他的還有很多。”

劉備領著盧植往印刷所裡走,印刷所裡的匠人們顯然沒想到劉備會過來,於是全都圍了過來向劉備行禮。

“好了好了,別管我,我帶著司徒公過來轉轉,你們做你們自己的,不要耽誤工作。”

劉備揮揮手,就讓匠人們回到工作崗位,然後他自己帶著盧植走走轉轉,來到了印刷臺邊上。

正在印刷臺工作的匠人向劉備行禮。

“陛下。”

“嗯,繼續工作吧。”

劉備點點頭,拿起了一本一看就是剛印刷好沒多久的線裝本《左氏春秋》的分卷翻了一下,然後遞給了盧植。

“老師,您看看吧。”

盧植此時還看著印刷所裡的東西,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劉備在和他說話。

他四處張望著印刷所裡的東西,發現除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具他認得出來之外,其他的他幾乎都不認得是什麼,那些匠人手上拿著的小方塊,桶裡裝著的黑乎乎的東西,他都不知道是什麼。

正好劉備把一本書遞到他的面前,他下意識的接過,翻了翻,然後瞪大了眼睛。

這是上面的內容,是左氏春秋裡的內容,每一個字都是一般大小,非常工整,細細看過去,還能發現每個字的字形都差不多。

字不大,一頁紙能有幾百個字左右,正反兩面都有,翻來翻去,盧植又對這種裝訂模式有點興趣。

“這是……”

“線裝,用絲線將書頁縫合在一起的方式,還挺耐用的。”

劉備笑道:“書頁就在這裡印刷完畢,只要紙張和油墨足夠,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一千頁也是印刷,一萬頁也是印刷。”

盧植看向了印刷臺,看到了上頭那些奇怪的小方塊。

“這是……”

“這是木活字。”

劉備拿起一塊解釋道:“每一個木活字上頭都刻著一個字,想要印刷哪一本書,就找到對應的書,把木活字排列好就按照這樣的模式,然後圖上油墨,把紙張放上去,這麼一按。”

劉備親自操作了一下印刷臺給盧植看,就那麼一下,一頁紙已經印刷完畢,劉備把紙張拿下來遞給了盧植,盧植一看,果然就是一頁左氏春秋裡的內容。

“這麼快?”

“想要幾千幾萬本也無所謂,反正就是那麼印,先排版,然後一頁紙一頁紙的印刷,這樣的印刷臺現在還不是很多,而且《左氏春秋》這一類的書如果要大規模印刷的話,還是凋版比較好。

木活字雖然省錢,但是還是有點材質上的不好,印刷的次數多了,磨損也很大,所以匠人們正在尋找其他的材料來代替木活字,凋版就比較好,不容易被破壞,想怎麼印刷怎麼印刷,印個幾十萬上百萬本也無妨。”

劉備又領著盧植來到了另外一個印刷臺,拿起了一塊凋版給盧植看。

盧植看這上頭的字,發現這都是反過來的字,細細一想就明白,印在紙上就正了,他左看右看這塊凋版,掂掂分量,嘖嘖稱奇。

“玄德,這都是你的主意?”

“有一些是我提出來的,但是具體怎麼落實,還要看匠人們的發揮,很多細節我是不懂的,我提出一些需求和目標,他們負責解決,搞這個印刷術前前後後折騰了五六年,難度還真不小。”

“五六年?那不是在涼州的時候……”

“對,這個工巧研究院我在涼州的時候就有雛形了,之後一直都在涼州發展,幾個月前才全部遷到雒陽來。”

劉備緩緩道:“到底這裡頭的東西太重要了,不放在身邊我不放心,而且在身邊,我有什麼點子,還能及時過來和他們商議,然後就讓他們推進,搞起來倒也挺快的。

老師,您別看他們一個個沒讀過什麼書,但是說起這些工巧技術,還有這些技術能給大漢帶來的幫助,這裡的每一個匠人都是我的寶貝疙瘩,真是捨不得,放不下。”

“這……”

“除了這印刷術,還有最新的兵器,老師,走,我帶你去看看。”

說著,劉備不由分說的把盧植拉到了鍛造所那塊兒,給盧植看鍛造所那邊的情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御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