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刺殺劉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596章 刺殺劉備

一整天的討論之後,大家初步達成了一些能夠接受的方案,對全新的古文學派版本的《白虎通義》有了一個最基礎的統一觀點。

接下來至少還要透過一個月左右的商討,來確定很多原則和細枝末節上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皇室的全面參與,就不是古文學派可以關起門來自己搞定的事情了。

於是劉備進了皇宮,去找太皇太后商量召開一場新時代“白虎觀會議”的事情。

對於這個事情,太皇太后董氏並不是很瞭解,她的見識沒有那麼廣博,更在意的是純粹的利益,而不是為了達成利益所需要的過程。

對這些過程,董太皇太后興致缺缺,想法不多,見劉備想要召開一場確定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會議,那就召開好了,反正她也沒什麼太多的想法,雒陽城內也沒什麼反對勢力。

或者說是有的,但是他們已經失勢了。

為了確保這場會議的格調,劉備建議把這場會議放在皇宮裡面召開,而召開的地點就選擇在太后的寢宮長樂宮中。

劉備的這個建議有一些考量,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

一個是因為劉宏死於此,劉備認為劉宏生前就很想推動古文學派全面取代今文學派,所以在這裡召開,有“告慰先帝”的意思。

第二個就是這次古文學派能夠成功取代今文學派,主要的功臣是董太皇太后,在太后寢宮中召開會議,讓會議記錄把太皇太后的功績記上一筆,對於太皇太后來說,也是好事。

董太皇太后對此很是意動,於是同意開放長樂宮主殿嘉德殿為會議召開場所,讓劉備召集所有人來這裡開會,她將作為名義上的主持人,帶著小天子劉協一起參加這場會議。

對此,當時正好侍奉在一旁的董重面色不改,似乎對此沒有任何看法,劉備和董太皇太后交談的時候,也沒有任何動靜。

等劉備離開之後,董重才一臉憂慮的說道:“劉備又是大將軍,又是古文學派的領袖,軍權,政權,乃至於文教,他都能涉及到,權力如此之大,又要重修白虎通義,您真的不擔憂嗎?”

董太皇太后頓時面露厭煩之色。

“重,你每一次見我都要說這些話,我都不知道你在擔憂些什麼,玄德是漢室宗親,他姓劉,是高祖血脈,你擔心什麼?能安心過舒服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你不要再說了,之後你要是再說這些話,就不要來我這裡了。”

董重於是只能閉口不言,再也不說這樣的話了。

但是他內心的憂慮和恐懼並未消失,他很擔心劉備會因為之前的事情給他小鞋穿。

他當時怎麼就鬼迷了心竅要給劉備使絆子呢?

現在的董重無比悔恨於當時被桓典、張喜等人迷惑心智而做出的決定,要是沒有當時的那些小動作,或許他現在還能安心過舒服日子,大不了不和劉備爭鋒就是。

可他現在無比擔心劉備在權力鞏固之後會報復他。

就算劉備親口說不會報復他,可他還是會擔心。

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能吃,他後悔,也沒有任何辦法。

現在今文學派徹底失勢,聽說都有好幾個老家夥上吊了,如此慘烈的局面,會不會牽連到他呢?

董重已經不敢去想了。

另一邊,桓典和張喜等人已經藉著出席某位老學究的喪禮的機會聚在了一起,秘密商討起了他們的最後一搏。

桓典和張喜,還有高氏、伏氏、薛氏等七八個家族的話事人聚在一起,大家商討著這幾日多人上吊自殺的慘劇,還有各家門生弟子就此星散的鬧劇,無不感到惱火、悲痛、沮喪、絕望。

他們本身的職位其實還在,朝廷沒有罷黜他們的職位,但是失去了閥閱高門的身份和門生弟子的招攬之權,官職再高,也是無根浮萍。

再也不會有人追隨他們,再也不會有人為他們前後奔走的那麼給力,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圍繞著他們獻上利益,讓他們的家族和家族子弟能夠躺著舒舒服服過日子,不必參與內卷。

未來,他們如果想要獲取權勢和更多的資源,就必須要內卷了,他們沒有不內卷的資格了,舒適圈被劉備奪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彼此交流著各個家族的慘狀。

那些沒有良心的門生乃至於一些勢利眼的弟子,得知他們的家族失去了閥閱家族的高位,立刻背棄,離開了他們的族學,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只有極少數人還留在他們的身邊跟隨。

甚至還有些人居然在離開的時候偷竊了一些值錢的東西,然後悄悄潛逃。

還有一些曾經送禮的家族忽然派人上門,想要把曾經贈送的禮品都給要回去,不想浪費這個錢。

巨大的落差和強烈的挫敗感使得他們痛苦萬分,不知道該如何排遣這種痛苦的情緒。

種種情緒席捲著這些失意者的內心,最終,在極端的情緒影響之下,桓典開口了。

“諸位,我有一言,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聽從。”

所有人都看著桓典。

桓典環視著失敗者們的面容,緩緩開口道:“若吾輩就此認輸,什麼都不做,家族的衰敗就是必然的,最遲十年,家族必然衰微,無法維持,就算能勉強維持,古文學派也不會輕易放過吾輩。

吾輩誰也不敢保證掌握權勢的劉備和古文學派的那些家族會不會對吾等發起一些報復,讓吾等家族遭受更多的恥辱,所以,若要改變當前的局面,唯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

張喜很好的做了這個捧跟。

桓典咬牙切齒的從嘴裡擠出了四個字——“刺殺劉備!”

場面頓時凝固住了,今文學派的大老們紛紛面露震怖之色,而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恐懼。

而後,最先反應過來的琅琊郡東武人、侍中伏完大聲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劉玄德乃是當朝大將軍!首席輔政大臣!且不說刺殺他能否成功,就算是刺殺成功了,後果呢?誰能預料到後果是什麼樣的?他若是死了,他麾下那些驕兵悍將會把雒陽碾碎的!我們難道能活下來嗎?”

伏完滿臉驚恐之色,連連擺手搖頭。

桓典大怒。

“伏公!難道你就願意眼睜睜看著家族衰頹、再無復起之日嗎?你就不怕嗎!?”

伏完一臉驚恐之色,喘著粗氣。

“我怕!但是我更不想死!刺殺劉玄德?桓公,是我聽錯了,還是你失了分寸?劉玄德何許人也?當年楊公辦不到,袁隗也辦不到,何進更辦不到,現在你憑什麼認為你能辦到?”

“他們都辦不到,不代表我就辦不到!”

桓典咬牙切齒道:“劉備再有才能,他也是一個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死!只要一刀,就一刀,他就會死!而他一旦死了,古文學派沒有了頂樑柱,還會是我們的對手嗎?古文學派唯一值得忌憚的,就是劉備!連盧植都不值得忌憚!”

“那你也殺不了他!他怎麼會那麼輕易就被你刺殺?你小心刺殺不成,反而連性命都要丟掉!”

伏完指著桓典怒喝道:“你不要因為一時的憤怒,就把我們所有人置於危險的境地!一旦刺殺不成,只會讓劉玄德找到機會把我們一網打盡!

到時候,別說活命!家族能否延續都是問題!你看到劉備是怎麼對付袁氏的嗎?族誅啊!族誅啊桓公!一著不慎,我們所有人所有家族都會被誅滅!”

伏完的怒喝很有些震懾力,一些膽子比較小的今文學派大老們頓時覺得這話說的在理。

不動手,大家失去了閥閱名門的政治地位確實很難受,但是還不會死。

動手了,成了還好,一旦失敗,必死無疑。

於是場面很快就變成了兩派紛爭的局面,一派支援桓典,無法忍受家族逼格墮落之後的日子,想要重回巔峰,而另一派更想要安穩的生活,拒絕冒險,不想和劉備進一步作對。

一群人爭論來爭論去,最後桓典所代表的強硬派佔據了上風。

他們普遍無法忍受家族逼格墮落之後那巨大的反差感,覺得如果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他們死了以後都無言面見祖宗。

同時,他們認同桓典所說的,劉備很自信,且從政以來從未遭遇過刺殺,所以對這方面一定沒什麼事前準備。

只要籌劃得當,劉備被殺死的可能性極大。

至於殺死劉備之後會怎麼樣……

先殺了再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御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