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像一部電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後記:像一部電影

從2004的暑假開始,我每個週末都不在家,一到週末就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在等著我。wap.23us.com(手打)於是,我開始患上周末恐懼症。每週前三天相安無事,從週四起,我開始坐立難安,脾氣暴躁。

為了“妖”的電視劇,夏末的時候我飛往哈爾濱。去之前,製片人曲姐告訴我哈爾濱已經開始降溫,要我多帶些衣服。於是我很滑稽地拎著一個大箱子,帶著我冬天的厚外套出了門。結果到了那裡才發現氣溫依然很高,一兒也不比江蘇冷。沒有合適的衣服穿,我只好每天呆在賓館裡寫劇本。我開始動筆以後才發現我自己其實根本就不會寫劇本,那和寫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吉林藝術學院的付強老師搬了個大黑板到我房間裡,畫了無數的線條和圈圈,想讓我明白劇本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回事,我有時候豁然開朗,有時候陷入更深的迷糊狀態,特別鬱悶,也特別搞笑。

那一個月,我就差吐血了。

馮海的電話就是這時候打來的,打到了哈爾濱我住的賓館裡,她她要稿子,她是長江文藝出版社的。

我正被劇本折磨得頭昏眼花,很乾脆地跟她:不行。

她很溫和地:沒事呀,我可以等。

我於是更乾脆地:兩年後再吧。

她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更加溫和地:行。

但事實上,只有兩個月。我就已經跟她笑嘻嘻地簽下了合同,還每天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樣在QQ上罵過來罵過去。

有時我也會想想:咦?怎麼稿子就給了她了呢?

我一向是這樣,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後來就索性不去想它了。但這件事告訴我一個真理,你永遠也不能看一個博士。特別是一個女博士。

馮海就是一個美麗地女博士。

如果去掉很厚的眼鏡,她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女編輯,我曾經這樣俗氣地建議過,但是她很嚴肅地對我:“鏡片代表的是份量。你不懂的。”

不過大多數時候,馮博士會同意我的意見。她總是謙虛地:“向你學習。”

汗~也不知道她能向我學什麼。

這就是聰明,學不來的。

好像有偏題了,現在回這本書。

書名是早就想好了地,大約是兩年前,我在網上認得了一個姑娘,她就叫這個網名,她用這個名字進入聊天室的時候。引來了許多“驚豔”地目光。後來,我在南京的一次籤售會上見到了她,一個看上去特別舒服的女生,她送我禮物,一條非常漂亮的細細的鏈子,是我少女時代特別嚮往的那種,她在信中對我這是她最喜歡的一條鏈子,所以要送給喜歡地人。

她看我的書。看了很多年。

她還她心情很好或不好的時候都喜歡一個人去吃火鍋。我一直想告訴她,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可以陪她吃一次火鍋,還有,我要買一條她喜歡的“淑女屋”的裙子送給她,希望她可以擁有一個個“裙襬搖搖”的美麗夏天。

後來。在網上登出一部份後,有很多人對這本書的名字表示不太滿意,我也曾為了想“更好”的書名弄得一個晚上無法安睡,出版社甚至還出了千元大獎來替我徵書名,有很多地讀者來替我出主意,我每天看上千封的Email看得我頭暈眼花,可始終也沒有挑出滿意的來。直到我看到一封罵我的信,那封信:饒雪漫同志,你也太沒有自信了,難道你非要靠一個書名來吸引讀者嗎。沒出息!相信你自己。就有足夠的吸引力!我不稀罕千元大獎,別改來改去的了。行不?

行。

謝謝。

於是我跟馮海我堅決不改了。

一向對書名表示強烈反對地馮海:好。

這回,是她乾脆得我都有不好意思了。

寫的,是一個女生。不好意思,這麼多年,我好像只會寫女生。但這一回,我是從寫完電視劇後動筆寫的,從第一章開始,我就發現自己跟以前有不一樣,我的腦子裡開始反覆出現許多的畫面,青木河,執著的童樂,孤單的三兒,十七歲的夏天,伊藍的白裙子,英俊的卜果,沉穩地單立偉,“三杯水”灑滿陽光地午後。這是一次有趣的探詢,是我十八年地寫作經驗裡從沒有過的新鮮的東西,一幕一幕,如電影一樣,在我的腦子裡回放。有時已經很晚了,我一邊寫一邊在QQ上跟茉莉聊天,看她發過來的一張張美麗的圖片,聽星藝坊和杉籽伽為這本書所做的主題歌的樣,發現自己已經深深地融入這個故事,浸染其中,不能自拔。

一個朋友:“你這樣子很危險,作家不能夠這樣子寫作。”

我也知道,我我肯定不會常常這樣子。就這本書這樣子,以後保證不會了。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經歷了很多的事。有些事讓我非常不快樂,我常常在那樣的不快樂裡掙扎,思考到底是我的錯還是別人的錯,或者根本就誰都沒有錯。因為稿子要在元旦首發,所以我必須儘早交稿,可是十一月的時候是我最忙的時候,光是深圳我就跑了兩次,第一次從深圳回來,我生了一場病,持續很多天發燒,有時候發冷,長達十天的時間裡,我根本就不能夠寫一個字。等我終於可以再寫的時候,鄰居開始裝潢,我每天在伐木場裡敲字,跟人打電話的時候,需要扯著嗓子大喊。

有時候腦子裡忽然一片空白,坐在那裡想起伊藍來,有些傷感。

敲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手指已經完全失去力氣。飛往廣州的飛機是下午四二十分的,我答應馮海,十二前交稿給她。

她已經急得上火了,可她不能催我,跟我話還得輕言細語。我真對不起她。

可話又回來,我還是對得起她,因為我交給了她我滿意的稿子。

這是我滿意的稿子。

恩,真的是的。

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個悲劇還是喜劇。這本書裡,我和很多人一樣,都非常喜歡童樂,他窮其一生追求的幸福,不管有沒有得到,過程就足矣讓許多人羨慕和慚愧。當然我也非常喜歡伊藍,喜歡她的冷靜,強大,不易摧毀。和很多的女人一樣,只有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才容易變得昏頭昏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像一部電影。

我自己飛過,渴望也帶你飛過。

馮海跟我,這本書要是起英文名,可以叫做《Tooyoungtolove》,英文一向很爛的我虛心向她請教該如何翻譯,她在QQ上猶豫了半天後才:應該是‘太年輕了無法去愛’。

我偷想,那不就是“年輕的時候我們不懂得愛情”嗎?

博士的中文有時候看來也夠嗆。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收到卓三替我寫的一篇書評,她在書評的開頭:一直覺得饒雪漫是一個洞察愛情的女子,特別是學生時代的愛情,溫婉如歌,不是長歌當哭的唱法,但往往給看的人一種悲憫情懷的慰藉和溫暖。不過這一次,我的本意並不是要寫一個愛情故事。我想一個女孩,她並不如意但卻一直堅持著的不屈服的一生。誰都不可能完美,誰都無法擁有完美的一生。但我們卻都渴望完美,因為對完美的追求,我們是如此的孜孜不倦且充滿幻想。和往常一樣,我再次選擇了“模稜兩可”的方式來收場我的文字,但我想,你和我一樣,我們都希望,伊藍是幸福的。

電影已散場,燈光一亮,悲喜皆會拋到腦後。

而我們,將在各自的生活裡繼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