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雲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喔?”好似十分驚訝的聲音傳來,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依舊那副面無表情的冷漠姿態,完全沒有因為這三人的奏本而又絲毫的變化,就連藍玉氣急攻心厲聲呵斥也仿若沒有聽到似的,只是不輕不重的出了一聲。

但就是這一聲卻讓剛剛還面露憤怒難以抑制的藍玉強壓下心頭之火撲通一聲便跪倒在了地上。

“陛下!此三人竟敢口出狂言汙衊朝廷重臣,按律當嚴懲不貸!請陛下明察!”

隨著藍玉的叩首,讓其身後的李成等三人不由得將頭低的更深了,身體也開始微微的顫抖,但卻並沒有絲毫影響到他們雙手捧著的奏本,還是如原本那般姿態,就等著皇帝陛下取走查閱。

一個國公一個皇帝,兩者之間選擇哪一方顯然是很清楚的一件事,大明朝的開國君主朱元璋,大明朝最年輕的公爵涼國公藍玉。

現在是皇帝陛下要對藍玉動手,他們三人早就被暗中授意,又豈會在這等時候胡亂造次打亂計劃,要知道熱鬧了涼國公是很可怕,但如果惹怒了皇帝陛下,哪怕是連宮城大門都走不出去了。

很清楚的一件事所以三人自然沒有任何猶豫,但難免要被藍玉多年沙場征伐的鐵血之氣震懾心靈,有些膽顫,但只要秉持原來的計劃行事,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他們三個需要操心的了。

“愛卿勿要慌張,此事是否屬實,事情原委因果如何尚未可知,朕絕對不會准許任何宵小之徒構陷朝廷大臣汙我朝綱清明。”

朱元璋的這番話讓跪地的三人齊齊抖動了一下,生怕這是皇帝陛下臨時翻臉過河拆橋的手段,但就算如此他們也不敢有任何其他心思,不然接下來要遷怒的可就不只是他們三人自己了。

“但是!”果不其然,朱元璋這話明顯還沒有說完:“三位臣工也是我大明股肱之臣,朕相信他們三人也不會無的放矢無因胡言,所以此事當查,當祥查,朕相信事不會無因而起,愛卿也不會無原獲罪,其中定是有些凌亂誤會罷了……”

不鹹不淡的話聽起來很稀鬆平常,但是落到下面的人耳中可就大不一樣了。

原本微微顫抖略感絕望的李成三人頓時止住了身體抖動,連帶著腰板都好像直立了起來,就因為這一句話底氣頓時足足的了。

而藍玉卻好像感覺到了自己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身上卻穿著南地的單衣,正被一股透徹心扉的冰冷寒意無情的席捲著。

是的,別看朱元璋這話裡的意思是要打算公正嚴明,但他可是說了要祥查此事,單單是這一個查便已經說明了一切的問題。

如果皇帝陛下真的沒有打算在這件事再糾纏下去,那何必費事多此一舉的祥查,打發掉那三人便已足夠。

可是這話語當中已經表現出了陛下的態度,查之一個字便足以,如果真的沒有這方面的心思,何苦多說著一句呢。

這時候藍玉那還反應不過來也算是他白活了這麼多年了,雖然一直都是在沙場之上征戰廝殺,上朝的日子著實不多,但這可不代表藍玉真的就是沒腦子。

能膽大心細的突襲金山大帳,能夠率領鐵騎窮追不捨剿滅北元朝廷一舉將大明數十年的敵人剷除掉,這豈能是愚蠢之人可以做出來的事情?

反之藍玉只是對政史官場上的感覺不是很敏銳,卻不代表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猜想。

陛下今日反常的態度,自己身後那跪在地上的三個上奏參本的小人,還有現在這看似不偏不倚公正嚴明的處理方法,實際卻是對藍玉最大的不信任。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巧合,也沒有任何一種巧合能做到這樣的地步,而這其中必然是有一隻手在操縱,操縱著今天所發生的一切。

而能夠操縱當朝陛下的也之後他自己,所以現在都說的通了,不管是後面這三人,還是陛下的反常態度,都是有預謀有準備的行為,為的就是讓他,讓自己這位大明涼國公鑽進已經布好的口袋裡。

什麼幕後黑手,什麼陰謀詭計,全都是朱元璋一手操縱的結果。

此時全都想明白的藍玉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坐在龍椅上的老人,那面色蒼蒼,不威自怒的面孔,微眯著的眼睛裡是那冷漠無情的寒光,正注視在自己的身上。

他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的事情,自己明明是大明涼國公,掛太子少師職銜,為什麼突然之間便會讓陛下如此對待,如此要做趕盡殺絕之事,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是的,藍玉想清楚了,這祥查只要進行下去,那李成三小人所言的罪名絕對會一個不少的全都找到證據,不管是屈打成招還是串聯私謀,必定有著無數的罪證在等著自己,這如果不是斬盡殺絕那又算什麼呢。

可是藍玉想到這裡卻還是有一絲疑惑,一絲不解。

問題的根本仍然是為什麼,為什麼陛下要這般對他,為什麼朱元璋鐵了心要剷除自己?藍玉實在是想不通這一點。

按理說他是大明國公,是國之柱石朝廷棟樑,南征北戰多少年的功勞血汗,又是原先既定留給懿文太子的武人班底之首,為此還受陛下大力提拔躥升,又費盡心力剷除前面阻礙之人,如宋國公馮勝便是倒在了陛下的謀劃。

可如今這般,朱元璋顯然已經不再顧念之前的問題,一心一意的要將他置於死地,難道真的是換一任儲君便要清洗一次班底不成?

但是這根本說不通的啊,自己好歹也是和朱允炆有著姻親關係,雖然其生母並非常氏,但就衝著這麼多年太子一系的標籤就足夠證明一切了。

藍玉想不明白的就是這裡,但是他卻下意識的忽略了一點,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點。

朱元璋要的是什麼,他要的是大明日益穩固江山基石不動,進而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發展迅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一切的大前提便是穩字。

如果還要留下藍玉這個託孤之臣,就說他和朱允炆之間的歲數差距,將來在君臣之間後還有長輩晚輩之別,古往今來老臣託孤而大權獨攬的事情並不少見。

可不是所有人都是諸葛武侯那般矜矜業業勤勤懇懇一心為公,人之私慾難以揣摩,人之脾性難以亦會隨著時間隨著其他的一些因素而改變,權力便是這些因素當中最容易讓人變質的一種。

所以藍玉就成為了一個隱患,還是留在朱元璋心中最大的那一個,原本是還有一絲舊情之念,但為了大明,所有的不確定都必須要排除,為自己的皇太孫留下一個穩固的朝廷,不會有任何波折的朝廷……(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