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圈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便會產生什麼樣的上層建築。劉鈞既不忌諱談商論錢,也無意抑制工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農工商,這就是社會的三鼎足,缺一不可。

至於士,雖是社會的領導階層,可卻一樣要取決於農工商基礎的發展。

劉鍵在皇帝哥哥這邊聽了一堂課,回去後立馬就開竅了,他雖年輕,可也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如今又是京師順天府的巡撫,也算是歷練過,稍一悟,就徹底開竅了。

當天,劉鍵就以順天府的名義,向京師以及京畿附近的有名商行商號發去了帖子,邀請各大商行商號東家掌櫃的至順天府議事。

不少商人接到這帖子的時候,還以為是順天府要找商人們化緣勸捐之類的。這種事情在前朝的時候常有,當朝廷需要錢的時候而府庫又不足,便會找商人出錢。大到戰爭助餉,小到疏通一下溝溝渠,都是如此。

前門大街八百八十八號商鋪,掛的是大盛昌的匾額。

這是一家近兩年來黑馬般突起的商界新星,短短幾年,分號開遍北方,擁有一萬多名員工。但是在三年前,他們的三位老闆還只是三個肩挑小販。

三位東家都是山西人,分別來自太谷縣祁縣。早年都只是靠著肩挑手提,販賣貨物,但本錢少,買賣也做的少。

可是在崇禎十二年,他們開始時來運轉。當時劉鈞率部在川東剿匪,大盛昌的東家張相卿和劉普財以及王傑三人,合夥湊了一筆銀子。開了一家商號,就叫大盛昌。他們組織人手跑到川東,跟隨劉鈞的部隊後面,做起了隨軍買賣,用糧食來換取軍中繳獲的戰利品。

當時他們規模小,只能吃下其中很小的份額。卻已經大發了一筆。隨後他們認定了這個買賣,楚軍打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江北平亂,東南平夷,特別是後來的兵入遼東,楚軍在遼東大搞搬遷,大盛昌憑著前面與楚軍打下的關係,大賺特賺。

今年,大盛昌又開始跟著大漢官軍轉移蒙古草原上做業務。他們收購蒙古人的皮毛牲畜,同時也組織鐵鍋木碗等等商品出售,利潤極高。

到今年下半年,他們還在張家口和承德等地建立了紡織廠和皮革加工廠。生意蒸蒸日上,如今又在京師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上也開了一家總號,還特意高價購買了八百八十八號商鋪。

接到順天府的請帖,正在總號盤算一年帳目的三位東家都放下了手頭的事情。

這眼看著要過年了,順天府給我們發這帖子。怕是來化緣的吧。王傑抽了幾口煙,用一口濃重的山西口音說到。

估計是這樣。年底了,衙門裡肯定也要發點獎金分點福利啥的,這些錢物最後肯定是找商家出的。二東家劉普財點了點頭。

倒是大東家張相卿不以為意,出點錢沒關係,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借這機會跟順天府搭上點關係。

大盛昌如今攤子越鋪越大,上百家分號開起來。員工夥計都僱傭過萬人,業務也越經營越多,現在把總號從山西遷到了京師,開在了這最繁華的前門大街上,以後順天府可就是他們的父母官了。

我看捐一千塊吧。二東家咬咬牙。雖說現在大盛昌規模極大,可山西人都摳。銀子都是一分分摳出來的,一千塊,讓他心疼不已。

大東家明顯更有魄力一些,既然要出錢,要出就多出點,不上不下的沒用。我看,乾脆出一萬

嘶二東家和三東家都不由的直吸了一口涼氣。一萬塊啊,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好吧,我去取銀元券。

不要銀元券,用銀票,去銀元辦幾張不記名憑票即取的。張相卿道,銀元券最大面額只有一百元,但銀票卻類似於過去的莊票,相當於是一張存款單,既有不記名憑票取的,也有需要用密碼和信用驗證取的,不管哪種,面額都大的多。如果一會要打點,肯定送銀票更方便。

二東家親自跑了趟就開在前門大街上的一個皇家銀行的分行。等他開好票回來後,三人便一起出了店坐著馬車往順天府衙門趕。

到了衙門,發現來的人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京師有名的商號東家。

過了一會,張鍵和一眾衙門官吏出來了。張鍵滿臉帶笑,對著一眾商人很是和氣,沒有絲毫的頤指氣使,雖然他既是當今天子的兄弟,又是順天巡撫,還如此年輕又是進士出身。

諸位請到禮堂就座,本撫已經差人準備好了茶水點心,禮堂裡也早燒好了炭,裡面暖和,正好議事。

一眾商人一個個懷裡揣著銀票銀元券,隨著往能容納數千人的禮堂就坐。

本以為今天是要來捐錢出血的,誰知道進了禮堂後,發現裡面準備的果然很好。裡面的擺著的是大圓桌,八人一桌,桌上還擺著茶水點心。

甚至每張桌上,還都擺了字牌,上面寫著商號名字。

早有吏員們站在門口引導各家商號的東家掌櫃的入內,按各自的位置就坐。

張相卿三人和手下的幾名掌櫃剛好一桌,坐下後,張相卿發現桌上不但有他們商號的名字,座位前還各放著一個摺子。

張相卿雖是小販出身,倒也是曾開蒙讀過書的,還曾下過場,因此其實也算是童生。他有些好奇的開啟摺子,只看了幾眼,卻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這是一份順天府的商業計劃。

廣告招租,土地開發,活動贊助.....

上面許多新鮮的詞彙,讓他一時有些不太明白,可接著往下看,越看他越心驚。越看越興奮。

難道今天順天府不是來找他們化緣,而是這個商業合作

官府跟他們商人合作

二東家和三東家也在看這個計劃,上面提出的許多合作項目,讓他們也是大為心動。

大哥,你看這個廣告招租,前門大街和東西大街上新設了好多廣告位。路燈柱燈籠,這上面都可以打廣告,還有路口要新設幾個廣告牌,天啊,連大鐘塔身上都可以打廣告了。

二東家也連忙驚呼,你們看,除了最主要的那些幹道大街,其它的街巷只要出資競標,價高者就能得到街巷橋樑的冠名權呢。

不過王相卿此時卻一雙眼睛全盯在另一個贊助商計劃上。

京師正舉行的會試考試。

順天府居然計劃給科舉會試引進贊助商計劃。比方這上面說,所有的布匹綢緞等行,可以出價競爭,最終價高者,就能成為服裝贊助商,那麼所有考生都將穿上由該贊助商提供的衣服,上面還允許有該贊助商的商號商標,甚至贊助商可以拿這個作為宣揚。

一旦取得贊助商資格。那麼從現在到下一科考試前,三年時間內。他們就有權使用科舉考試為他們做廣告宣揚,考生們在京參加考試期間,都得穿他們提供的服裝,甚至金殿面試時,中舉後誇街遊行時,都會穿他們的衣服。

張相卿是一個商人。一個眼光敏銳的商人,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這個贊助商的效益。

天下讀書人何其多,科舉又是三年一度的大盛事,每個能參加會試的舉子都是天之驕子。而如果能成為贊助商,這將是何等的榮耀。若是他們大盛昌的衣服能成為會試考生的指定衣服。這個廣告效應肯定極強。

尤其是當放榜之後,新科狀元穿著繡有他們商行標誌的衣服在京師遊街,無數百姓都會看到,這將是何等效應

張相卿心動了,怦然心動。

他仔細的看下去,發現會試的贊助商計劃很複雜,比如說有獨家贊助商,有贊助商,有獨家供應商,有合同供應商等等,各種等級的贊助供應,分的很細。

不同的等級,能得到的廣告宣揚許可也不一樣。

另外,贊助的專案也有很多。

比如服裝比如帽子,比如衣帶,比如靴子,比如馬,比如紙筆墨硯等等,大大小小數十項物品。

但凡能跟會試扯上關係的,基本上都被列入贊助計劃。

每個專案,都得由該行業的商家投標競爭,而且不是每個商家都有資格。想參與進來,還得有個資質稽核,需要信譽好,規模大的商行商號才有資格。

其次,做了贊助商,不但得免費向會試提供符合標準的贊助商品外,還得再交一大筆贊助費。

付出這些,得到的就是品牌廣告。

順天府準備從所有商家中招募九家獨家贊助商,每個行業招一家。每家的贊助費為十萬銀元,成為贊助商後,他們能在這科會試時得到許多官方廣告和宣傳。

另外,還要招募不少供應商,對會試裡涉及到的每樣商品獨家供應。按計劃,這些供應商比贊助商要多,他們為會試提供該項商品供應,還需提供至少一萬塊銀元的贊助費。

九大贊助商不限品牌行業,就算他們經營的產業跟會試科舉無關也沒關係,但每個行業只限一家。而且他們得到的廣告宣揚機會也更多。

劉鍵自從聽了劉鈞一堂課,現在是竅門大開,不過這個贊助商計劃,其實也是他去向劉鈞稟報廣告招租計劃時,劉鈞又特別提醒了他一下。告訴他,經營城市,不但可以賣廣告,開發地產,那些無形資產也很有價值,尤其是京師,比如說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會試,這就是一個很好運作的商機。

劉鍵聽完科舉會試贊助計劃後,大為驚歎,對自己的皇兄佩服的是五體投體。連科舉都能從中弄出大商機,真是高。

驚歎過後,他自然是立即開始運作。

今年的會試已經開始,錯失了大半機會。但抓緊一點,還是能夠操作一下了的。起碼還有會試放榜還有殿試,還有殿試放榜排名。還有遊街等等活動,抓緊點,當然還能賺上一筆。

現在匆忙點,但搞起來後,也算是為下一科先做個準備,積攢些經驗。

劉鍵問劉鈞贊助商供應商等怎麼搞。多少錢贊助合適。

他本為覺得,贊助商贊助個千把塊銀元,供應商免費供貨,就不錯了。結果劉鈞胃口很大,先定下了九大贊助商,然後考慮今年第一次,且會試已經開始了,因此贊助費打點折,就勉強一家只收十萬塊吧。

至於供應商。收一萬吧。

今年也不搞那麼複雜,就搞九個贊助商,然後是各種商品供應商。他說的是輕巧,可劉鍵當時卻驚的嘴都合不攏了。

一個贊助商收十萬,九家就是收九十萬了。還有大大小小幾十種商品代應商,一家也收一萬的話,那也是幾十萬啊。

一場會試下來,那豈不是要收百多萬

這簡直比順天府的田賦稅收還高。

他小心的問劉鈞。這個數字是不是訂的太高了結果劉鈞告訴他,一點也不高。畢竟贊助商計劃只是挑選幾家商家。實力小的商家也擠不進來。而對大商家來說,這筆錢他們是負擔的起的,最重要的是,這贊助的品牌提升效益是絕對很強的。

越是大的商家,得到的實際回報就會越高。小商家受限於規模,就算拿到贊助商名額。哪怕得到了品牌效應提升,可以他們的規模也一時難以把這品牌效應的提升,直接轉換為銷售量的提高,得到直接的利潤提升。

因此,這種贊助商計劃。其實是對那些大商家最有效益的。

劉鈞雖然如此說,可劉鍵其實心裡還是有此沒底。

今天的這場會,其實就是個通報摸底。

如果大家對這個事情很積極,那麼接下來就會馬上接著準備開競標會,然後各家商家競標,奪標後趕時間運作宣揚起來。

如果大家沒興趣,或者被那贊助費用嚇到,最後肯定還得做些調整,比如降低贊助費。

劉鍵坐在臺上,仔細的從一個個商家的臉上掃過。出乎他的意料,商人們一個個都在和同伴交頭接耳,但看的出,他們很興奮,反應很激烈。

事情有戲了。

劉鍵終於長松了一口氣,他招手叫來一個吏員。

準備下競標會,九大贊助商贊助費競標底價十萬銀元,各商品供應商競標底價一萬。贊助商只有九個名額,每行業只選一個。供應商則是每類商品只選一家去準備吧

吏員也早看到了商人們的激烈反應,知道這件讓人驚歎的事情怕是要成了,當下也心裡激動萬分,連忙點頭應聲,屬下馬上就去安排

臺下。

張相卿正跟兩個同伴緊張商量。

我們是競爭贊助商還是供應商

大哥,供應商只能競標一項商品供應,我們大盛昌經營的商品可不少,牲畜奶肉皮毛衣服靴子雜貨等等,我覺得要競爭還是競爭贊助商比較好,十萬塊銀元雖不少,但若能用科舉做廣告宣揚,肯定值。

張相卿不得不提醒自己的搭檔,十萬只是競價底線,只有九個贊助商名額,肯定會爭奪很激烈,就算到時贊助商翻上一倍,都不稀奇。

哥,就算二十萬,也值了,能借科舉宣揚我們商號三年呢。

張相卿想了想,如今自己的商號擴張的很快,短短三年時間,開設了百家分號,夥計也過了萬人。尤其是現在主打與草原的貨物貿易,以及對皮毛加工等,利潤不低。不過他們也有些短板,就是商號成立時機短,知名度還不夠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湧向關外,搶奪市場。他們過去只是佔了一個進場早的優勢,但現在優勢在慢慢減弱。

張相卿緊緊的捏著拳頭,終於下定決心。

好,咱們就全力競標贊助商,二十萬,不,二十五萬以下我們都可以競爭。若超過兩十五萬,我們再爭一個供應商。

二東家和三當家都一起點頭。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