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此事後果,由本帥一力承擔!(四千字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洛陽城,幾乎可以說是大隋的陪都。

如此重要的地方,代表了中原核心,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可是,楊素竟然打算用洛陽當誘餌,這個設想實在是太過放肆,太過膽大妄為了。

焦本忠眉頭緊皺,難以置信道:

“楊處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這時候,焦本忠也沒有了之前的客氣,便是直接喊起楊素的名字。

可是,楊素的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一如既往的澹定,隨即答道:

“不錯,本帥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洛陽確實很重要,沒有人比本帥更清楚。只是,如今大隋危亡更在洛陽一座城池之上。

如果以一座城池,能夠換來整個大隋的安寧,又有何不可?”

聽著楊素康慨激昂的話語,眾人一時無言以對。雖然他們還有點難以接受,卻不可否認,楊素說的是對的。

雖然洛陽城很重要,可用洛陽換取天下安寧,大隋延續,無疑是物超所值的買賣。

可是,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張須陀短暫沉默之後,他的目光與楊素對視,隨即問出心中疑問:

“若只是洛陽城,恐怕也不夠吧,想要用洛陽城埋葬雄霸天和羅藝的北平府兵馬,難道你還想要將這些百姓也淪陷於此?”

雖然方才眾人,並沒有提到百姓的事情,但張須陀卻敏感的意識到了。如果洛陽只是一座空城,羅藝又不是傻子,怎會輕易上當?

所以,如果楊素要用洛陽城設計,就要維持如今洛陽原貌。等到北平府大軍入駐洛陽城,才能實施後續的計劃,徹底解決雄霸天。

可是如此一來,在城中居住的百姓,他們必將同雄霸天、羅藝一起葬身於此。

而洛陽作為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城,其中百姓往少了算,也有數十萬人。一把火下去,會有多少亡魂,這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

在張須陀的提醒下,眾人終於意識到這點,他們臉色再度變化,從方才的憂心變成了驚懼,如果真的這樣做了,是何等喪心病狂?

這可是數十萬人的性命啊!

焦本忠嘴角微微扯動,他怒目盯著楊素,呼吸變得粗重起來,喝道:

“楊素,難道你真的打算這樣做!”

這下子,焦本忠直呼其名,態度顯而易見。

然而楊素站起身來,他的身軀有些老邁,甚至有幾分岣嶁。可是,他的神色無比堅定,沒有半分動搖,一字一頓道:

“除了此計,難道你們還有更好的辦法嗎?難道你們想要看著敵軍長驅直入,一直殺到大興城外嗎,到時候,我大隋被這些反賊所顛覆嗎?

只要能夠覆滅反賊,縱然揹負罵名又如何,縱然是一條死路又如何?

本帥為大隋征戰多年,什麼場面沒有見過。爾等只是本帥部將,如今陛下有令,具體計劃無需你們考慮,只要執行即可!”

焦本忠伸出手,竟是有些顫抖,低喝道:

“可是……你若真這樣做了,大隋還是昔日之大隋嗎?”

楊素早就下定了決心,當初他上書楊廣的時候,就已經考慮清楚了。如果焦本忠等人能夠擊敗雄天,擊敗羅藝也就罷了。

若是焦本忠等人戰敗,大隋到了傾覆之際,他自然會站出來。只要楊廣願意給他機會,縱然不擇手段,他也要力挽狂瀾。

哪怕臭名昭著,遺臭萬年又如何?

也不枉在人間走一趟了。

不可否認,楊素確實有爭權奪勢的想法,可此刻,他為的就是證明自己,也是為了延續大隋的統治,因為他依舊是大隋臣子。

這時候,楊素看了焦本忠一眼,接著環視眾人,他平靜至極的說道:

“此事後果,由本帥一力承擔,若有膽敢違令者,休怪本帥不留情面!”

話說到這裡,已經沒有了挽回的餘地。

眾人啞口無言,表情格外僵硬,如此局面,確實是讓人始料未及了。

他們不敢想象此戰的後果。

若是這一戰,真的能夠覆滅雄霸天也就罷了,他們揹負罵名,但大隋統治仍在。

可要是此戰之後,雄霸天依舊活著,他們卻葬送了數十萬百姓。這訊息傳出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怕是要天下震動了吧!

現如今,雖然因為南陽關、北平府的起兵,不少勢力都在蠢蠢欲動。但說到底,他們也只是蠢蠢欲動而已,並未付諸實施。

可是,一旦讓他們得知此事訊息,恐怕就要變成行動了。到時候天下皆反,大隋便是真的窮途末路,再也沒有回天之力。

當然了,他們也能夠理解楊素的想法。

隨著北平府大軍逼近洛陽城,他們根本無法應對雄霸天。便是虎牢關這等關隘,在雄霸天面前都不堪一擊,洛陽城也好不到哪裡去。

或許,正如楊素方才之言,他們想要扭轉局勢,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

楊素轉身離開,留下眾人一陣默然。

李淵也是眼皮子直跳,可他不敢直接反駁楊素。畢竟焦本忠和張須陀的威望,如今遠在他之上,自己冒頭不太合適。

但在李淵心中,想到要用洛陽城,以及城內數十萬百姓,埋葬雄霸天以及羅藝的北平府大軍,他依舊覺得萬般震恐。

這個計劃,太大膽,也太滅絕人性了。

此刻,李淵看了焦本忠、張須陀一眼,猶豫了一下,便是起身告辭道:

“王爺,張老將軍,老夫先告辭了。”

說著,李淵領著李世民等人先行一步,他得回去,將事情捋捋清楚。

雖然楊素說了,此事後果由他一力承擔。

可要真出了什麼問題,恐怕以楊素的身份,也是無法承受的,此事影響太大了。

到了臨時居所。

李淵的臉色不太好,方才著實有些嚇人,誰能想到楊素的計劃,竟然如此不留餘地,此計斷絕反賊的退路,也斷了自己的後路啊!

只見李淵嘆息一聲,無可奈何的說道:

“雖然雄霸天和羅藝確實是反賊,但為了破敵,就置數十萬百姓於死路,楊處道的決定,實在太絕情了,又該如何給天下人交代?”

方才李世民一直沒有說話,但他的表情卻前所未有的凝重。一直以來,李世民跟在李淵身邊,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張皇失措。

哪怕被敵軍追殺時,李世民表現也算澹定。

唯獨此刻,李世民得知楊素決斷後,徹底繃不住了,他抬頭看向李淵,說道:

“父親,孩兒覺得此事不妥!”

李淵聽得李世民的話語,不禁有些意外,他眉頭微微挑起,便是開口問道:

“世民,你想要說什麼?”

很快,李世民繼續說道:

“孩兒覺得,想要破敵除賊並無不妥之處,但是為了破敵,竟用數十萬己方百姓為誘餌,甚至用他們的性命給敵軍埋葬,實在太可笑了。”

李淵愣了愣,正如李世民所言,這些不是敵方的百姓,而是自己人啊!如果用俘虜來誘餌,殺了幾十萬人,可能會被千夫所指,卻也能夠接受。

只要剿滅反賊,也算功成名就。

然而,用己方百姓的性命為誘餌,哪怕最後成功了,結局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等李淵回答什麼,李世民繼續說道:

“孩兒方才想著,楊元帥此計太過滅絕人性,應當告知陛下,讓朝堂商議才對。可是,以近些年天下之變,恐怕陛下得知此事後,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不會有任何改變。

以這些百姓的性命,取得了此戰的勝利,也許大隋還能延續下去。但如此喪盡天良的國家,當真能夠存續多嗎?”

看著李世民信誓旦旦的模樣,李淵下意識就想點頭,但他很快反應過來,連忙站起身來捂住李世民的嘴,表情很緊張的說道:

“住口,不許再說了!”

李世民倒是從善如流,既然李淵攔住了他,當下也沒有繼續掙扎。不過,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李世民是無比的抗拒。

他們此刻就在洛陽城,而且已經得到了訊息,最終卻無動於衷。哪怕楊素回主動擔責,他們就能夠置身事外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朝廷不會問責,他們心裡就過得去嗎?

要知道,那可是數十萬鮮活的生命,沒有直接死在他們手裡,也息息相關。

最終,李淵將手放了下來,他打量著周邊嘆了口氣,無可奈何的說道:

“世民,你說的事情,為父豈會不明白?但是,我們如今是大隋臣子,自當為大隋考慮,恐怕除了這個辦法,我們也想不到更好的對策了。

雄霸天的實力,天下無人能敵,不管朝廷調集多少精兵悍將,也都無濟於事。如此一來,元帥的考慮,也就有其道理了。

至於你方才之言,以後不要再說了,為父需要考慮的,是整個李家的利益。

你方才也說了,不管如今陛下是否知道此事,最終也不會反對。這時候,要是為父背道而馳,恐怕整個李家就要陷入絕境了。”

李世民目光顯得凝重,他就這樣直直的看著李淵,一言不發。李淵神色恍忽,他察覺到李世民目光,其中的種種意味,讓他有些慌亂。

不過最終,李世民沒有反駁什麼,他很清楚李淵的性格。雖然在有些事情上,李淵也是很果敢的,能夠看出關鍵。

但是,在涉及到李家的事上,李淵便顯得優柔寡斷,琢磨不清。有時候,這是好事,但更多的時候,這份優柔會影響大局。

雖然沒有在李淵面前表現出來,但李世民已經有所考量,他不可能坐視不管的。

別看李世民年紀不大,但他卻胸懷天下。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他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

沒有多言,李世民拱手離去。

而李淵,依舊在房間之中,他看著李世民離去的背影,長長的嘆了口氣。

有些道理,他又何嘗不明白呢?

只不過,李淵將李家擺在了前面,他不可能為了與自己沒有關係的百姓,把李家牽扯進去,這是他無法接受的結果。

——

在虎牢關休整之後。

北平府大軍繼續上路,他們向著洛陽城進發。

在此之前,並沒有太多人能想到,他們竟是一路殺到了中原腹地。距離達成席捲中原的成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雄天策馬而行,雖然這段時間,他的力量沒有實質性的增長,但是獲得[銅皮鐵骨]之後,他的體魄已經今非昔比了。

除非兵器鋒利到一定程度,或者力量足夠強大,否則無法傷及雄天分毫。

不過,雄天身上依舊穿著重甲,他就是要給其他人一種感覺。只要他們能夠穿透重甲,就可以傷到雄天,讓他們看到一點希望。

到時候,他們就會發現,哪怕他們拼盡全力打穿了重甲,也無濟於事。因為雄天的體魄防禦力,比重甲還要離譜很多。

就這樣,大軍行進十日之後。

終於是看見了洛陽城。

雄天他們,之前是來過洛陽城的,不過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此番再看時,雄天不禁有些驚訝。

楊素搞基建也是一把好手,如今的洛陽城,和雄天先前所見,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

規模變得更加恢宏。

他甚至有種感覺,等洛陽完全建好之後,此處將會比大隋真正的都城大興更加繁華昌盛。

事實上正是如此。

歷史上楊廣讓楊素營建東都,在洛陽建好之後,楊廣幾乎是常駐洛陽,使得東都變成了實質性的首都。

不過,這並非雄天需要考慮的問題。

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他要做的,便是帶人殺入城中,將這座千古名城奪下來。

在旁邊,羅藝打量了兩眼,感慨道:

“如今的洛陽,比老夫數十年前所見,要繁華廣闊了許多啊!”

羅藝當然是見過洛陽的,但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北齊還沒有滅亡。

但此刻,羅藝卻沒有故地重遊的欣喜,他神色肅然,語氣認真的說道:

“洛陽城,已經是敵軍最後一道防線了,他們不可能拱手相讓的,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有賢侄在此,也得做好防範,免得落入陷阱之中,才能一舉奪下洛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