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于謙:老而彌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把寫好軍事戰略規劃的宣紙遞給張讓,道:“仔細謄抄一遍,蓋上朕的私印,送到兵部去,請於少保過目這份強軍計劃,於少保若是沒有意見,就讓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仔細討論有無落實的可能性,之後再到文華殿找朕討論具體的落實方案。”

其實這個軍事規劃簡而言之就幾件事。

大明兵力擴增到三百五十五。

時間未定。

坦克擴增到一千輛。

時間未定。

南海艦隊列裝五十艘戰艦,成立東海艦隊,亦列裝五十萬戰艦。

時間未定。

漠北三大都司、東北都司、中南半島五大都司,開始逐步配裝火器,以將強大明對邊疆區域的絕對勢力的掌控。

時間未定。

只要時間不定下來,這些事情就可以慢慢操作,畢竟一步到位,大明也真拿不出這麼多錢,也沒有這麼多的資源立即到位。

而且修養生息三五年後,就要對日本、朝鮮、呂宋島、滿剌加用兵。

以後的西伯利亞高原、孟加拉灣區域,估計都要打一打的。

所以軍事戰略佈局是個漫長的有生之年系列。

兵部衙門。

于謙其實已經基本上是個閒人了,現在兵部這邊有事的話,基本上都是何健在處理,除非關係國家對外戰略這種大事,一般都不讓於少保操心。

這不是兵部上下想架空於少保。

是因為於少保年事年邁。

大家想讓他少操心。

于謙也樂得逍遙。

他其實早就想致仕回老家了,但上皇和陛下都不準,非得讓他留在京畿,要讓他擁有最輝煌的落幕,親眼目睹大明的蒸蒸日上之路。

于謙也看開了。

沒關係,大不了到時候死了,就讓於康和于冕把他的棺梓里多放點冰塊。

落葉終究是要歸根的。

所以這些年,于謙早就寫信回了故鄉,讓族人給他修好了墓地,畢竟人到了他這個年紀,很多後世都要早做準備。

甚至連棺槨都已經準備了。

此刻於少保喝著茶正在和何健閒聊,聊的是中南半島五大都司的事情,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中南半島最強大的五個邦國已經被大明打爛了,只能任由大明安排。

不過為了避免當年交趾黎朝的事情出現,中南半島現在那邊的監督體制依靠南錦衣衛,儘量不讓中南半島的土著被官員壓榨得太慘。

其實主要是給當地的權貴、富賈留空間。

老百姓沒有權貴富賈支援,造不了反。

當年交趾能獨立,是因為黎朝的黎利背後有當地的權貴富賈支援,有兵有錢有糧,自然就有資格造反,但現在大明把中南半島的權貴、富賈團結起來,大家一起發財的話,這個隱患就小了很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健忽然壓低聲音,“黔國公一脈,對雲南的影響不小。”

於少保笑道:“這不用擔心。”

王越和朱儀各自分了雲南十萬大軍,而且這些兵力的一部分,或者一些精銳將領現在在中南半島五大都司任職。

雲南已經不足為懼。

當初沐瓚和沐琮在景泰三年春節時以一場戰敗自汙,就表明了態度。

大明現在可說沒有意思的內憂。

皇權之穩固,宛如洪武那些年。

何健道:“黔國公一脈的忠心母庸置疑,我只是想著雲南黔國公的權柄過大,怕陛下不高興,而和黔國公一脈產生矛盾,我們當臣子的,還是希望黔國公一脈能和陛下君臣和睦,是不是找個機會,給沐瓚和沐琮提個醒,給陛下送個定心丸什麼的,畢竟雲南的很多將領現在在中南半島五大都司任職,雲南真要搞事,是有機會的!”

于謙哈哈笑了幾聲,“不用,看著吧,這一次雲南那邊的官員和武將,也要到京畿來,去試乘神舟號,之後雲南那邊的水泥官道——嗯,可能無法修成蛛網了,杭敏杭尚書說過,雲貴川、廣西、湖廣、湖南、陝西等地,因為地勢的緣故,讓當地官府出錢出力來修水泥官道,不太現實,甚至國家來主持都很難,只能修一些主幹道。因此這一次雲南那邊過來後,只要他們表態願意配合工部在雲南修官道的主幹道,那就是對陛下表態的忠誠!”

何健笑道:“如此自是最好,老實說,我現在其實有點害怕,於少保你是不知,其實我大明現在越強盛,我就越擔心啊。”

于謙微微頷首,“可以理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按照歷史的規律,終究是要走下坡路的,可如此強盛的大明,對外幾乎沒有對手,要衰落也是從內部衰落,而我們已經習慣了這麼強大的國家,自然害怕失去。”

頓了一下,“所以陛下一直在改革,某說的不是工業改革,而是軍事和政治、醫衛、教育的改革,要儘可能的把朝野有弊端的體制完善,所以多部門都在下沉,就是為了解決內部矛盾,這些某都不擔心,某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那是內部矛盾的根本之所在。

土地兼併!

也是歷朝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

土地兼併問題不解決,再強大的王朝都會走向衰落,因為百姓手中沒了土地,就會越來越窮,不論你工業怎麼發展,土地才是養活百姓的根本。

可若是解決土地兼併問題,陛下就要和全天下的地主集團來一場廝殺。

而地主集團有錢有糧。

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還掌握了兵權。

一旦要魚死網破,真有可能爆發大的內亂戰事。

稍有不慎,就能讓大明走向萬劫不復。

何健沉默了一陣,“於少保,你認為陛下還會等多久才會對這個問題動手,先前以為休養生息之日,就是陛下動土地兼併的時候,結果今年以來,陛下一直沒有這方面的意思。”

于謙笑了笑,“等所有部門都下沉之後,一套完整的體系建立起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沒有任何隱患的時候,就是陛下動手的時候。”

又道:“或者還要等一個時機。”

何健道:“官道?!”

於謙道:“當陛下規劃的那八九條官道徹底修好,陛下掌控的金戈集團軍和坦克一營、坦克二營可以兩日內抵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後,那時候再動土地兼併的問題,你認為那些大地主們還敢忤逆聖意嗎?”

何健歎服,“於少保真是老而彌堅也!”

于謙哈哈大笑。

恰好此時戴義走進來,行禮之後遞給于謙兩張宣紙,笑道:“於少保,這是陛下對大明未來的軍事戰略的規劃,陛下的意思,大概就這樣,至於具體怎麼施行,先由你過目看看是否可行再說,之後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具體商討落實的可能性,再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找陛下商討具體落實的操作。”

于謙接過來一看,只一眼,便倒吸了一口涼氣,“三百五十萬常備兵力!”

開玩笑……的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