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寧遠城 袁崇煥(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見了禮後,孫承宗才在這幾名將領的簇擁下走進了寧遠城,看著他如此得人的尊敬,唐楓對他的崇敬之心便更高了一些。經過這些將士們這段時日以來不停地修繕,這寧遠城已經慢慢地恢復了舊觀,除了城裡差不多都是守邊的將士之外,它與一般的城池也沒有什麼兩樣了。唐楓走在其中看得連連點頭,看來袁崇煥在歷史上的名聲的確不是白得的。

不過這裡的茶水比起山海關那裡可就要差上一些了,唐楓在喝了軍士們端來的茶時在心裡嘀咕著,卻也知道這是遼東真正艱苦的地方了。畢竟寧遠如今已經是深入到女真人的地盤中了,那些押運糧草的人能來就不錯了,其他的物事自然就差了些許。

“大帥,這位是……”在寒暄了幾句之後,袁崇煥便看向了唐楓,發現這人並不象是孫承宗的那些親兵,而且這個年輕人看起來更象是一個書生,不知他來這裡幹什麼。

孫承宗一引唐楓道:“我給你們引介一下,這位是朝廷派來的遼東監軍唐楓唐大人,別看他年歲不大,又是一介書生,在山海關可是立了不小的功勞的。”然後他又向唐楓介紹起其他人來,除了袁崇煥外,給唐楓最深印象的那個黑大漢叫做滿貴,也是唐楓的記憶裡有過的人物,雖然他沒有象袁崇煥、孫承宗那麼出名。另外還有一個高高大大,如鐵塔一般的大漢,那是袁崇煥現在的副將祖大壽,不過他看唐楓的眼神就有些不那麼友好了。

一一相見之後,眾人便又談了幾句,袁崇煥便想著手安排他們的住處。孫承宗才剛離開寧遠沒有多久,所以之前他所住的院子還在,自然就無須安排了,只是唐楓需要他找一個適當的地方。不想孫承宗卻道:“逸之的住處元素你就不必安排了,讓他住在我邊上吧。反正這一路上我與他也多有交流。”

見孫承宗這麼說了,袁崇煥雖然有些不解也忙答應了一聲。那祖大壽在聽了孫承宗的安排後,看唐楓的目光就有些不一樣了,不過多是懷疑,還沒有到尊重他的份上。對此唐楓早已經習以為常了,前面去的每一處要塞,那些武將都是這麼對的自己。

孫承宗讓唐楓住在自己身邊,除了要讓別人重視他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說的和唐楓間的談話。其實這也不能叫作談話,而是教授,他在一路上都在教授著唐楓用兵之道。每到了一處地勢不同之地,他都會因勢利導地教唐楓在這樣的地形下該如何用兵,唐楓雖然不能很快就將一切都掌握了,但卻也學了不少。如今到了寧遠城中自然也不能例外了。

之後幾日,在孫承宗的授意之下,袁崇煥便陪著唐楓在寧遠城四處轉轉看看,將這裡的地形及其特色告訴了唐楓。這卻與一路上所發生的事情有些不同了,我這一路上都是孫承宗在指點著唐楓,可現在卻換了袁崇煥,唐楓只當是孫大人在給自己和袁崇煥創造機會,讓兩人在這段時間裡能有一些交情,所以對此也並不曾放多少在心上。

幾日之後,唐楓便終於知道孫承宗的用意了。在某日用過飯後,孫承宗將唐楓叫到了自己的房中,在沏了兩杯茶後,便開始了他的提問:“逸之啊,這一路來老夫已經將各處地勢的攻守之道都教給了你,這兩日在元素的介紹下你也對這寧遠有了個大致的瞭解,現在你便來說說這寧遠城四下裡的環境,以及它該如何防禦敵人的進攻吧。”

“原來你一直不同我一道四下裡看看是為了考我來著。”唐楓心下恍然地一笑,然後便將自己所知道的和之前所想的說了出來:“這寧遠城看起來雖不起眼,只是在遼東的一座小城,但它卻佔據了進攻山海關的要道,若是建虜想要攻我大明,就必須先將寧遠城取下。下官以為大人當年之所以會取下此城,恐怕也是這個原因了。

“此城看起來是一座孤城,四面並無相鄰的城池可為奧援,然我仔細看過此城的地勢及城池的情況後卻能斷言它是一處易守難攻的所在。此城背靠大海,這一面便斷無敵人來犯的可能,東面是首山,西面是窟窿山,能進攻的不過是北邊一面罷了,這便是為城中的將士們死守作了先決的條件,他們可以全力守一面城牆。”

見唐楓幾日內便將這寧遠城的優勢都掌握了,孫承宗滿意地笑了,但他卻還是問道:“那若敵人不打而是圍困呢?要知道這城池在此地可是孤城啊,若建虜鐵了心只是圍城,將我城中軍民困死其中,你又待怎麼辦?這城裡的軍糧可並不充足啊。”

“大人你忘了下官之前提到過這寧遠城的南首靠著海嗎?這便是這寧遠城得天獨厚的所在了,也是可以堅守的保障。建虜的騎兵雖然厲害,但是他們總不能跑到了海面上去,到時我遼東的人馬只須透過船隻,便能將源源不斷的糧草輜重送到城裡來,即便是敵人圍城再久,也無法讓我守城的將士心慌的。”唐楓侃侃而談,似乎真到了這堅守孤城的時候。其實這些見解一部分是他看了城池之後發現的,也有一部分則是從歷史中所知道的。在歷史上,努爾哈赤就是在這裡吃了大虧,甚至可能真是因此而死的,這給唐楓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這一番回答終於讓孫承宗完全肯定眼前的這個人確是自己想要尋找的接班之人,他呵呵一笑:“看來若這寧遠城確是能讓建虜寸步難進的所在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唐楓的反應卻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他並沒有多少欣喜,而是有些擔心地道:“我所說的不過是這寧遠城對守城者有利的一面,但是它的缺陷卻也是很大的。那便是此城的守軍數量並不足夠,城池也是剛修繕完成,算不得高牆厚壁,若是女真人真的鐵了心拼死攻來的話,只怕守城的將士們也未必能抵得住。”

這是實情,也是一直在孫承宗心裡的一道難題,現在他手上的人馬過於分散,但每一處又都必須派了人馬守衛,所以聽到唐楓這話他也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這也是無奈的事情啊,朝廷近些年來雖然有所振興,然萬曆年間的幾次大徵所留下的後遺症卻還是在的,我大明的將士確是不如當年龐大了。不過此城如此重要,老夫還是會儘可能地將人馬調撥一些過來守城的。”

唐楓的心裡卻想到了另一件東西,那是關係到今後戰局的東西,於是在孫承宗將這感慨發完之後,他便道:“大人,下官記得我大明軍士多用火器,可這段時日看來卻並無多少人在用啊,不知是何緣故?”

“你指的是神機營吧?那是京城三大營之一,乃是御營,在火器的配備上自然好上很多。但我們遼東的守軍可就沒有那麼好的準備了,不過老夫親自練的關寧鐵騎還是配備了我大明自制的三眼神銃的,可惜數量有限,只能供那幾千人使用而已。”

“三眼神銃?”唐楓依稀還記得自己曾聽過這個名字,但他卻並沒有見那支驍虎騎有配著此物啊。看到唐楓的疑惑神情,孫承宗便知道了他的心思,一笑道:“我的護衛們背上所背的那如鐵錘一般的物事便是三眼神銃了。它比一般的火槍多了兩個槍眼,可以一連三發,而且在放完槍後還可豎拿著與敵交鋒,也是神機營的匠人們窮盡心力所制的了。”

唐楓這才想起一路上確是見過那玩意,只是不知道它便是三眼神銃。可他的心思卻並不在這裡,而是在另一件火器上:“大人,不知我遼東可有火炮嗎?若是在這寧遠城上安上幾門火炮,便可將這城不夠堅厚的缺點掩蓋了。”

“火炮倒是有那麼幾門,還是那佛郎機人賣與我朝廷的,皇上幾月前送了幾門到我遼東以為守城之用。只是此炮太也沉重,不利於移動,若我們佈下之後建虜換了一個方向來攻,它們的作用便很小了。”孫承宗皺眉說道。

但唐楓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笑道:“大人你怎的忘了我這寧遠城可只有這北面一個方向可讓建虜來攻,只須在這一面牆上按上火炮,那建虜想要來攻就必須冒著炮火了。”

“不錯,倒是老夫疏忽了。”孫承宗被唐楓一語點醒,連連撫掌道,“老夫明日就命人去薊州將那十門紅夷大炮運來寧遠,如此一來要守住此城的可能性便更高了。”

唐楓聽了這話心頭也是一陣竊喜,同時卻也有些迷茫,怎麼這將努爾哈赤打成重傷的玩意居然是自己讓人按在城頭的,那歷史上如果沒有自己,那事情會怎麼樣?不過這個問題他是怎麼也想不清了,說不定沒有自己孫承宗自己會想到用炮吧。

再又試著讓唐楓回答了一些如何守城的問題之後,孫承宗便突然轉變了一個話題:“這幾日你與元素也有些熟悉了,不知你怎麼看的他?”(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路人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