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無論你是陰謀還是陽謀都不值一哂。若論起政壇上的爭權奪利,唐楓怎麼都不是眼前這些大人們的對手,不然他也不會落得成為一個邊緣化的閒散國公了。但是現在他手裡有兵,無論這些人是什麼身份,有多麼大的權力,都不可能敵得過了。

在一番審問之後,眾多的官員給出了一致的答案,一個讓唐楓很是滿意的答案。他們也都認為崇禎之死與身邊的宦官脫不了干係,一定是這些狼子野心的人喪心病狂地殺了皇帝。而在聽完了大家的話後,唐楓便把目光落在了溫、週二人的身上:“兩位閣老,既然各位大人和你們都認為此事與宮裡的宦官有關,為何你卻不詳查呢?莫非你與這些宦官之間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幕?還是說就是你們在背後做的手腳呢?”

此言一出,饒是溫體仁他們經歷了許多的風浪,已經到了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地步,還是嚇得面如土色,臉頰上的肉也不住地顫動著。好半晌後,兩人才分辯道:“安國公你可不要含血噴人,我們身為人臣絕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來。只因為怕有損大明國體,才沒有將之公佈出來……”

沒等他們將話說完,唐楓便一擺手道:“即便你們說的在理,這緊閉宮門又是安的什麼心思?莫不是二位為了自身的利益想做出什麼事情來嗎?”

“我們……”在唐楓的逼視之下,兩人怎麼都不敢編瞎話來為自己開脫了。他們的確有心在事情不曾傳開前立一人為帝,如此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就能穩如泰山了。奈何現在一切顯然都無法達成了,自己更成了唐楓的階下囚。

“哼,看來二位已經無話可說。身為大明臣子,深受陛下寵信的內閣輔臣居然不思為國效力,為陛下報仇,卻只想著自己的一點蠅頭小利,象你這樣的人還有何面目在朝中為官?來人,去了這兩人的衣冠,給我投入牢中,待事情查明之後再作發落!”唐楓不再糾纏於兩人的罪名,當即下令道。

立刻就有幾名強健的軍士上前,扯起了兩個原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明重臣就走。這些軍士也從未試過如此風光,所以手上的勁力極大,使得溫、週二人連連痛呼,這下他們連求情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快刀斬亂麻,只短短的一刻工夫,唐楓便把當朝兩大內閣輔臣給拿下了,這讓其他人得到了一個明確的訊號,這次唐楓是來真的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心裡對唐楓的作為大不滿意的人,也不敢再說一句反對的話來。

對眾人噤若寒蟬的模樣,唐楓也很是滿意,他知道這次的殺雞儆猴已經大獲成功,接下來就是再添一點砝碼的時候了。他又下令道:“傳我之命,讓那些看守著各大人府邸的將士們把在京城的所有官員都請來,本公也話要說。”

“是!”身邊的人立刻轉身而去。當聽他這麼一說後,在場官員的面色更是緊張了,原來他們還以為唐楓只有手裡這麼點兵馬,只是自己落在了他手上,現在看來整個北京都已經被其控制了,那也就是說自己的家人也已在其手上。這下,原來還想著反抗的人就再生不出半點他念了,只想著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

如果是在天啟朝以前,即便唐楓現在控制了一切,在眾多的朝臣中還是會有人因為不滿而大聲呵斥和反對的。但是經歷了閹黨亂政後,朝中掌握實權的官員已經鮮有無私和不怕死的硬漢了,這些朝臣多的是趨炎附勢、以權謀私的小人。為了自己的富貴,他們可以今日為閹黨,明天殺閹賊。這對整個大明朝廷來說是悲哀,但對眼下的唐楓來說卻是幸運了。

看到所有人都恭敬地看著自己,沒有半點的反抗之意,唐楓心裡一陣冷笑,但面上卻大為緩和了,下令道:“各位大人請隨我一道進朝房稍坐吧。待到其他人到了之後,我們再商議接下來該做的事情。”

等不到半個時辰,那些被勒令待在家裡的官員們就懷著忐忑的心情進了宮來。今天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難忘了,先是傳出皇帝駕崩的噩耗,隨即自己就被內閣輔臣給趕回了家去。還沒等他們想明白其中的關鍵時,府外就傳來了兵士包圍之聲,在看到亮晃晃的刀槍出現時,這些大人很識相地選擇了配合。然後在剛才,他們又被那些軍士“請”去了皇宮,直到現在,這些人還不知道這背後的人是誰呢。

當看到高坐在上的安國公時,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曾想過許多種可能,甚至包括閹黨的死灰復燃,卻完全忽略了這個曾經在大明朝野聲名最響的人物。不過現在他們卻只有接受現實這一條路可走了,如果還想要保住性命的話。

看著滿堂戰戰兢兢的官員,唐楓嘴角現出了冷笑,這就是所謂的大明的官員,就憑這些人,大明就能得到長治久安嗎?不過在一切進入軌道前,他並沒有處理他們的意思,這些人還是有用的。沒有什麼寒暄式的開場白,唐楓開門見山地說道:“我大明不幸,陛下因被奸人所害,已經駕崩了,想必各位已經都知道了吧。今天我叫大家來,就是想吩咐你們做幾件現在必須要做的事情。”沒有說商量,這是唐楓在考慮後做出的決定,既然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下,一些虛套的話就不必說了,也省得讓眼前的官員存什麼僥幸心理。

滿朝的文武都不敢做聲,形勢比人強,自己的生死都操於人手,難道還有討價還價的可能嗎?看大家都一付洗耳恭聽的模樣,唐楓滿意地一點頭,然後才又道:“陛下駕崩,這國喪一事立刻就要辦起來,禮部各位大人就要挑頭了。”

“國公放心,下官等一定不負您的厚望。”禮部尚書韓日瓚忙介面道,說話間還帶著幾分諂媚的意思。

唐楓讚許地看他一眼,接著道:“適才本公與各位大人都看了陛下的聖體,已經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此傷當是宮裡的內侍所為。想來也是,皇宮大內戒備森嚴,豈是外人能輕易進來的,更不要說刺殺陛下了,所以宮中內侍都要詳查,一個也不能放過。”

“下官會同三司一定會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的!”刑部尚書胡應臺也學到了韓日瓚的一套,忙上前表忠心,這讓大理寺的官員見了心裡直罵娘。

唐楓看了他一眼道:“胡大人有此心,本公很是欣慰。不過此事可不輕鬆啊,就在適才,本公和眾大人都看到了,溫體仁和周延儒兩位大人或許也與此有著牽連哪。”為了立威,唐楓早打算拿這兩個朝中大佬下手了,所以當著大家的面提了出來。

“國公放心,此事下官一定會嚴查,無論他是什麼人,都不可能矇混過關。”

“很好。還有,既然事情與宮中內侍有關,東廠的人只怕也脫不了干係。白提督,你們錦衣衛與東廠也是老關係了,將他們交給你們處置,沒有問題吧?”

白亮峰站在中間,其實心裡很是激動。在看到唐楓控制了一切後,他就有感覺自己的出頭之日到了,現在見唐楓給了自己這個出氣的機會,立刻上前道:“請國公和各位大人放心,我們錦衣衛一定不會手下留情的。”

“那你這就去把東廠的人給我拿了,莫要讓他們趁亂走脫了!”

“是!”在抱拳施禮後,白亮峰就急急離開了。他知道作為唐楓的老部下,以及長久以來對他的不離不棄,現在到了收穫的時候了。東廠那些人家裡可是有許多錢財的,這明顯是在便宜自己錦衣衛的弟兄啊。

不提錦衣衛的人興奮地前去對付自己的那些老對手,唐楓依然在有條不紊地做著進一步的安排:“國不可一日無君,雖然先帝之死還沒有一個結論,但我大明卻需要一個聖君來治理天下,卻不知道各位有什麼好的人選嗎?”

大家聽唐楓這麼一講,吊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了回去。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唐楓趁亂竊取了帝位。雖然這麼一來他必然成為全天下的眾矢之的,未必能真的一手遮天,可他們這些人可就到了絕路了。若是反對,現在就會被其以種種罪名處置了,可若是從了他,那將來也難逃一死,甚至在史書上也將遺臭萬年。

不過現在看來,唐楓並沒有篡位的意思。所以有幾人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和之前溫體仁、周延儒所說的一般無二,認為朱慈烜、朱慈烺二人最是合適。他們一個七歲,一個六歲,已經是皇子中最年長的了。

唐楓聽眾官員為各自所選的皇子說著理由,什麼深得皇家之風啊,什麼天資聰穎啊,只是在心裡一陣冷笑。這兩個皇子才剛入小學的年齡,能有什麼風範了,很明顯這是官員們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或是為以後,或是因為有收了好處。

對這樣的鬧劇,唐楓並沒有打算讓他們繼續,他也根本沒有意思讓這兩人繼承帝位,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年紀都有點太大了。

之所以唐楓此次會冒大險做出如此大事,就是為了振興大明,以及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未來。他並沒有做王莽的意思,因為他知道這樣一來就是與天下人為敵,到時候變法不成,反而會被群起而攻之。他只想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只要天下人知道皇帝還是老朱家的,那許多的藉口就不會存在了,而自己就能借皇帝的名義開始改變一系列的政策。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大明的政策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不然等待它的就是滅亡。可想要改變根深蒂固達數百年之久的種種祖制,不是幾年就能完成的。而朱慈烺他們的年歲已慢慢長大,可能沒等自己完全做完呢,這個做皇帝的就要反抗了。所以他不想選這兩人,他選中了目前為止年齡最小的皇子,崇禎八年出生的朱慈煥。可惜這些朝臣壓根就沒有往這方面去考慮,只是在朱慈烺和朱慈烜之間做著爭論。

見沒有一人提到他,唐楓便也不再等候了,他只是輕輕地道了一聲:“我以為皇五子朱慈煥比這兩位皇子更有人君之相,各位以為呢?”

堂上正爭論著的官員們先是一靜,隨即就都反應了過來,全都紛紛點頭道:“國公爺說的是,朱慈煥最是適合,是下官等孟浪了。”現在他們都有些埋怨起自己的不夠機靈了,明顯唐楓是要掌握朝政的,自己怎麼早沒想到捧一個最小的皇子來討好呢?

唐楓心裡不覺生出了一種快意之感,他總算真正體會到了權力的誘人滋味。什麼叫權力,在所有人都糾纏於兩個選擇時,你突然說出第三個選擇,而所有人都不敢反對,只是附和,就是權力的體現了。這與趙高的指鹿為馬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

“既然各位大人也認為朱慈煥最適合,那就隨本公一道去迎他即位吧。想必我大明在新帝的護佑之下,必能有一番大作為!”唐楓說著起身就往外走,其他官員亦步亦趨,跟著唐楓的腳步去後宮找皇五子去了。

朱慈煥的母親田貴妃做夢也沒想到皇帝的位置會落到自己兒子的頭上,真是喜出望外。但是當看到朝中臣子在對待唐楓的態度之後,她就猜到了關鍵所在。作為一個於後宮待了這麼些年的女人,這點眼力還是有的。可現在也由不得她了,無奈只得給只有兩歲,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打扮了下,就任由臣子們將他接到乾清宮即位去了。

原來煩瑣的禮儀,因為唐楓的一句:“天子年幼!”就變得很是簡單了,只是祭拜了天地和祖宗後,小小的皇帝就在其母田貴妃的懷抱中登上了皇位。至於這年號,唐楓倒沒有過多的參與,對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唐楓並不上心。

可朝中就是有些人最是看重這些虛的,在好一陣爭吵之後,終於初步擬定新帝的年號為正元。當然,直到過年之前,大明依然是崇禎年,這個年號還得等上一段時日才能用到。

一切終於都做完了,唐楓便帶了群臣出了皇宮,身後的皇宮,已經沒有了一個太監,全是宮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沒有給崇禎的案子劃上一個句號之前,這些太監必然要一個個地接受盤查,這讓皇宮裡的陰氣更盛了,因為唯一的男人都只不過兩歲,而其他的皇子,現在已經不可能留在宮裡了,而是被安排住進了十王府。

走出皇宮,時已到了黃昏,唐楓並沒有象那些官員般地各回各家,他們可不放心家裡的人。唐楓先來到了北鎮撫司,一進門就聽到了陣陣的慘叫,對此他會心地一笑。錦衣衛與東廠間的矛盾從來沒有消解過,這次能得到這麼個機會將東廠一網打盡,他們自然不會留情了。

這次錦衣衛捉拿東廠一干人很是順利,在三大營將士的看守下,東廠上自提督,下到番子都不敢亂動,可以說是一網成擒。這讓唐楓想到了幾年前,自己帶人破東廠的事來,那時候對付這些閹人的爪牙著實還費了一番手腳,現在卻是如此輕鬆,也不知道是自己厲害了,還是東廠變弱了,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

東廠眾人中,唯一還不曾上刑的就是提督鄧希紹了。可憐的傢伙剛剛才掌握了權力沒幾日,現在就淪落成了階下囚,他全身的精氣神都被抽走了。

唐楓在來到他面前後,只是問了一句話:“東廠這些年所發展的人員名單在哪?”

鄧希紹不敢不答,老實地將東廠勢力都交了出來,就此這個新辦的東廠也隨之消失了。

唐楓來北鎮還有另一個目的,他叫來了白亮峰,做了吩咐:“由你帶最懂用刑的兄弟去天牢,給我拿到溫、週二人聯合宮裡內侍謀殺皇帝的供詞。我要讓這兩人從此翻不得身!”

“是,屬下這就去辦。”雖然不知道唐楓究竟是為了什麼,可他還是滿口應承了下來。其實以他的見識,已經很容易看出這次的事情都是唐楓一手策劃的了,甚至就連皇帝也……不過這又如何?現在自己兄弟權勢大盛,難道不正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嗎?至於換了新帝,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個符號而已。

之後,唐楓便又去見了三大營的將士們,對他們好生地鼓勵了一番,這些人是他掌握大權的關鍵,自然不能慢待了。在回家之後,唐楓又寫了一封書信,直接命人送去了遼東,想必以自己和遼東諸將的交情,他們不會與自己為敵。說不定在知道自己的計劃後,他們還會堅定地站在自己一邊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直到三更天,唐楓才回到了自己府上,妻兒已經睡下,他們全不知道在這一天裡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自己的丈夫已經為掌握整個大明天下的大權邁出了關鍵一步。(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路人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