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看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趙率教所部全軍覆沒的同一時間,皇太極帶著的金軍三萬餘人已經對北京城發起了第一次的進攻。如此一來,城中的明軍當然不可能知道就在剛才有萬許的袍澤因為想來救援自己而被金人所殺,他們現在很是忐忑地看著城下,看著那些金人在城下不斷地向著城頭發起一波又一波的衝鋒。

北京的三大營,雖然論戰力不在遼東精兵之下,但是他們卻缺少實戰的經驗。畢竟他們是在天子腳下,根本不可能真碰上什麼戰鬥,最多就是一些軍演,可今天卻讓他們遇到了真正的攻城之戰,這讓三大營的將士們都有一些緊張。

“殺!”又是數百名金軍衝過了剛剛搭建好的浮橋,殺到了城下,只見他們手一拋,就有上百條手臂粗細的繩索射到了城頭,套在了垛口之上,然後他們便沿著繩索向上攀來。一見金軍出現,那些守軍立刻就衝下面砸了許多的石塊,在一陣砰砰聲裡,最前面的幾十名金軍被砸得筋斷骨折,從半空裡掉了下來。

然後城上的守軍就用刀斧直往那些繩索上砍,也不知道那些繩索是用什麼材料所制,居然不懼刀斧,直砍了十多下後,才砍出了一個缺口。無奈之下,將士們只得以火燒繩,這才將這些很可能變成金軍攻城的通衢大道的繩索給毀了去。

金軍見這一下佔不了什麼便宜,便開始鳴金收兵了,那衝到城下的數百人有大半安然退了回去,守城的明軍只有不斷地用弓箭進行著攻擊,但收效卻並不很大。

中午時分,北京外城,唐楓在一眾軍士的護衛下站在城頭往外眺望著,下面的金軍依然在對北京城發動著進攻,但是因為他們長途奔襲而來,身邊沒有有效的攻城武器,所以直到現在依然無法對北京城有任何的威脅。對金人來說,他們最強力的武器便是弓箭了,但奈何北京城牆高達五丈有餘,便是在厲害的弓手射出箭來,真到了城頭也已經是強弩之末,自然沒有多少威懾力了。所以他們的進攻多是如之前那樣的小隊人馬的試探性進攻,還不曾有過當初在遼東時所見的那種氣勢逼人的狂攻。

如此一來,城上的守軍的膽子就慢慢大了起來,有人甚至探出了大半個身子向城下的金人投擲著石塊,或是還以弓箭,甚至是火槍和火炮,這樣一來金人只有不斷往後退卻,他們的圍城就只成了一種擺設,並無太大的成效。唐楓已經對金軍在城外的兵力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根據他們每次派出的人馬,以及堅持攻城的時間,他已經能算出對方兵力應當只在三四萬間,斷沒有他們號稱的八萬之眾。

看出了這一點後,就讓唐楓覺得有些不解了,只這麼點人馬,金軍就敢悍然攻打北京城,他們也太過託大了吧。想當初明成祖靖難初期的時候,朝廷數十萬人馬都難以攻克北京,即便金軍戰力再強只怕也沒那本事吧。而且各地的勤王大軍即將到來,金軍怎麼會一直盤桓在這裡不作變通呢?而且看金軍的進攻也並不兇悍,與以往所見到的他們在遼東的攻擊全無可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想了這麼多的唐楓不禁皺起了眉來,他的心裡隱約感覺到了一些不對,金人莫非還藏著什麼後著嗎?若是他們當真有什麼後著,自己又該怎麼做呢?現在他雖然只擔負了守住北京城的職責,但他卻不會就守在北京的,他還是想將來犯的敵人殲滅的。

金軍此番突然大異往常,從他處進犯中原,的確是讓大明有些措手不及,從而讓他們直殺到了北京城下,情況看起來大為不利。但萬事有其利就必有其弊,金軍並沒有打通遼東的門戶就殺到了北京,那他們就不可能有後勤的保證,也不會有人員的補充。在後勤上,金人可以搶掠,可以以戰養戰,可是人馬一旦遭到重大的傷亡卻無處可補了。另外,如此輕易地殺到了北京,他們勢必也要付出沒有後路的代價,只要能在北京城下對這支孤軍深入的金軍施以包圍,那麼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對金人的不利因素如此明顯,唐楓絕對不認為他們會全無所覺,不但不急著攻進北京,反而如此悠閒,看著好象是在佯攻等待著什麼一般。“佯攻?”唐楓眼前突然一亮,他已經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了,恐怕金軍的真實目的並不在北京城,而是在其他。除了我大明中樞北京之外,對金人來說還有什麼更想拿下的地方嗎?當然是有的,那就是阻住了他們南下腳步多年的遼東的防線了,他們這一次莫非就是在打那裡的主意嗎?

當有了這個認識之後,唐楓看向下面的金軍,發現他們的行動越發地象自己所想的那樣,無論他們看起來如何的在進攻,但明顯沒有全力以赴,完全是在保留著實力,只是給人以一種北京正在受到他們攻擊,很是危險的假象而已。

“原來如此,原來你們打的是這麼一個主意,我倒確是小看了你們。”唐楓眼中光芒閃爍:“不過既然你們的意圖已經被我所識破了,就別想能成事了。”他立刻轉頭對身便緊隨的親兵道:“將關、劉、張三位將軍請到我這裡來,我有事情要吩咐他們去做。”他口中的三位將軍正是關正傑、張文聰和劉猛三人,這三人現在依舊是神機、三千和五軍京師三大營的主將,因著和唐楓以往的關係,合作上倒很是順手。

“大人,突然叫我們前來有什麼吩咐?”劉猛一見了唐楓的面就急急問道,他們三人正各自在軍中指揮著人馬的調動呢,實在是不敢稍離。

“我問你們,如今我北京城中這些人馬分成了幾批?多少時候輪換守城?”

“分為三批,每兩個時辰輪換一次,這不是大人您定下來的嗎?怎麼現在卻突然問起了此事?”關正傑在說了這話後似有所領會:“大人莫非您有什麼其他的主意嗎?”

唐楓讚許地看了他一眼:“你們看這次金人的進攻怎麼樣?”

“這個……雖然末將不曾去過遼東,但是看金人攻我北京城的架勢,實在不象是傳說中的那麼厲害,雖然城中的百姓很是不安,但就末將來看,他們壓根就上不了城。”張文聰嘿地一笑後說道。

唐楓微一點頭道:“我是見識過金人的進攻的,當初他們數萬大軍輪番攻打寧遠,其聲勢要遠超過今天。如今他們攻的可是我大明的都城,怎麼可能反不如當初呢?而且據報他們此次從遵化攻進來時是有著五六萬人馬的,可現在城下怎麼也不會超過四萬人馬,其他的人馬去了何處?”

“大人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末將等領命就是!”劉猛很是直接地突然說道,其他兩人也都看向了唐楓,這二人也看出了唐楓有話要說,但卻沒有劉猛這樣的心直口快。

“我擔心金人所謀不在我北京而在各地的援軍,尤其在打我遼東援軍的主意,說白了他們是想圍城打援!”唐楓慢慢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奇兵突出殺到京城,為的就是將一直阻住了他們南下之路的遼東大軍給調動了出來,然後再在半道之上進行伏擊。這也就能解釋為何他們來時是五六萬人,現在卻只剩下不過兩三萬之眾了。”

“竟有這等事情?那遼東那些援軍可就真的要有麻煩了。他們一心來救北京,路上勢必不會有任何的準備,大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派人去給他們送個信?”劉猛忙問道

唐楓輕輕一搖頭:“如今再向他們示警只怕是已經來不及了,而且現在的情況下我們也根本無法派出人來送這個信,至於用信鴿,更是不知道他們現在何處。”

“這可如何是好?遼東的守軍若是有失,對我們可是相當的不利啊,而且還會增強金人的氣焰。”張文聰也皺起了眉來,看向了唐楓,對這個上司他還是很有信心的,知道他既然說了這些話,就一定有著自己的打算。

“金人這一次已經考慮到了全盤,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化被動為主動,出城殺敵!”唐楓眼中一縷精光閃過之後說道:“只要把他們在我北京城下的人馬擊潰,他們的這個圍城打援的陰謀就不攻而破了。”

“大人,這只怕是不行不吧。”關正傑為難地道:“我們接到的軍令是守住京城,等候援軍到來,若是現在主動出擊可是抗命啊。而且,這一切也都是大人您的判斷而已,根本不能做得了準,若這只是為了賺我們出城而故意設下的圈套,只怕我們一出了城就會被圍。到時候就連北京城也……”

其他兩人聽了他這話後,也有些猶豫了起來,他們畢竟只是京師三大營的主將,還不曾真正上過沙場,現在只想著不要犯錯,如何敢冒這個險呢?何況在他們眼中,北京城是最重要的,有任何的一點疏漏都是自己的責任,至於遼東的援軍,這畢竟只是唐楓的猜測,怎都無法與北京城的安危相比。

看著三人的神情,唐楓就知道他們已經不會冒這個險了,這讓他心裡也有些無奈,雖然自己與他們私交都很是不錯,可在這一事上卻很難說服這三人。這就讓唐楓有些無奈了,他知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守住了京城,可要他就這樣眼看著遼東的援軍墮入金人的陷阱他又實在是做不到。如今只有靠自己在他們當中的威信了,想到這裡,唐楓便道:“幾位將軍,若是事情真如我所擔心的那樣,遼東的守軍一旦受創,不但金人今後可以長驅直入,而且這一次他們的不利因素也沒有了。到時候金人便能全力攻我北京,我們想要卻敵就更難了。我們只有賭上這一把了,你們可相信我嗎?”說著直視著三人。

“大人……”三人相互看了一眼,知道這一次唐楓是鐵了心了,只得無奈地點頭道:“我們知道大人您在遼東屢次戰勝過金人,想必對金人的用兵已經很是熟悉了,這一次我們——還是相信你的。只是這次事情關係太大,實在不能有一點疏漏……”

“我只帶兩萬人馬出城,從守城的三大營軍士裡我只要兩萬人馬!”

“兩萬?大人,只兩萬人馬夠與城外的金軍一戰嗎?他們可是兇悍的金人哪!”

“只要你們給予我支援,我想兩萬人馬應該是足夠了。關將軍,我知道如今神機營已經對一些火器進行了改進,我需要你將這些火器和會用他們的人交給我。”唐楓早在說出只要兩萬人馬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對策。

“如果大人你一定要堅持的話,末將一定配合您。”

“可惜那十門紅夷火炮在寧遠一戰之後被孫大人運去了遼東,否則現在有它們在手何必如此被動呢?不過有了這些火器,我想成功的把握自當大一些了。”唐楓衝關正傑微一點頭。

“不知大人打算什麼時候出城?”最後關正傑才想到了這一點。

“不急,怎麼也要等到天暗下來。到那時候,金人一旦遇到襲擊才會混亂,我的計劃才能取得成功。”唐楓看了三人一眼後道:“現在還有幾個時辰,希望你們能給我一支能戰的軍隊。”

在定下了主意後,唐楓便在角樓之中休息起來,靜等著天色暗下來。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在北京城的內城如今已經起了一些波瀾。

雖然金軍沒有攻進來,可那些一直都過得很是安逸的百姓們在聽到外面不斷傳來的喊殺聲時還是人心惶惶。有人更是提出要從其他幾門逃出北京,從而保住了性命。這時候唐楓之前做下的安排就起到了作用。一見到不少的百姓不肯安分地待在家裡,還慫恿著其他人,那些早就受了唐楓之命要他們看著城中百姓的衙役和巡檢就起到作用了。

這些人雖然論戰鬥無法和真正的軍隊相比,但他們對百姓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一見百姓不安分了,便立刻奔去捉拿那些散播不利言論的人,在他們手中的皮鞭和枷鎖的恐嚇之下,那些百姓終於不敢再造次,乖乖地回了自己家中,閉門靜候。

在這麼一段小插曲後,天色終於暗了下來,唐楓在穿上了足夠厚的甲冑之後,被人扶上了馬,整裝待發。除了從三大營裡精心挑選出來的兩萬人馬之外,他的身邊還有一些熟悉的面孔,解惑、呂岸等都赫然在列,另外就是一直追隨在他左右的那些侍衛們。這些人在得知唐楓要去冒這個風險的時候,自然不可能讓他孤身犯險了。

唐楓看著那幾門和佛郎機火炮比略大些,卻比大將軍炮又要小了許多的火炮,眼中露出了一絲欣慰。雖然自己不懂得造火器,但卻也能用自己的辦法來使大明火器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這或許就是權力的作用吧。在搖頭將這突然冒出的古怪想法從腦子裡清除了之後,唐楓這才一揚手道:“好,準備出發吧!”

城外的金軍在經過一天的似攻非攻之後,已經收了兵,就在離著北京城不遠的所在安頓了下來,不一會就有縷縷的炊煙升了起來。而就在他們打算飽飽地吃上一頓的時候,那扇緊閉了兩三日的城門卻已經開啟了一條縫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一時間的,在從遼東往北京而來的要道之上,阿敏深深地撥出了一口氣:“怎麼樣,那邊可還有人來嗎?”

那在他身旁很是恭敬的斥候聞言忙道:“直到現在都不曾見到有明軍的蹤跡。”

“按大汗所判斷的,明軍一旦聽到了北京被攻一定會火速來救的,中午時我們所滅的那路人馬就可以證明。遼東有著近十萬人,怎麼後面卻不見人來了呢?莫非他們看穿了什麼嗎?”阿敏自言自語地說道。

“來了!”一人微帶著興奮,小聲地喊了起來,“有一部人馬正朝我們這裡趕來,看著當有兩三萬之眾。”

“太好了,叫人準備好了,我要將這一支人馬也殺得片甲不留!”

來的乃是袁崇煥從遼東帶出的近八萬大軍中的先鋒部隊,他們的主將乃是吳襄。作為一個戰功不是很卓著的將領,袁崇煥對他的信任的確是在趙率教等人之上的,所以才會將這先鋒的任務指派給他。吳襄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在心裡打定了主意,此番只求立下小功,萬不能讓人對自己起了猜忌之心。

正行軍的時候,在吳襄身邊的少年吳三桂突然皺起了眉頭,看著泛著白光,很是平整的道路對自己的父親道:“爹,這裡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啊。”

“嗯?哪裡有什麼不對?”吳襄不解地問道。對他的這個兒子,他還是有著幾分信任的。

“聽山海關那裡留守的人說起,趙總兵帶人也才走了沒多久,這裡斷不會如此平整的。怎麼卻連一點被踩踏的痕跡都沒有?”吳三桂說道。

“唔?”吳襄一愣,也覺得這裡有些古怪,便下令道:“三軍止步!斥候上前一探究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路人家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