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運氣好嗎?

這能夠算作運氣嗎?

這樣的運氣,柳蔓姿寧可不要。

想到自己那天對陳懷慶一幅瞧不上的模樣,柳蔓姿感覺尷尬地能夠摳出來三室一廳出來。

當時的自己,哪裡來的自信呢?

心裡面如何想不重要,面上不能夠有著任何的表露,柳蔓姿笑道:“我這算是什麼運氣好啊!”

梁童:“苟富貴,勿相忘!”

意外的相遇,讓柳蔓姿整個下午的時候,都顯得有些神思不屬。

陳懷慶卻是不知道有個小姑娘在瞎操心,此時他正坐在辦公室內,把墨塔控股的一眾人叫來,簡短的是開了小會。

陳懷慶一直都是覺得,在會議室裡面開會,顯得過於正式。

反而這種坐在辦公室裡面,大家一邊喝著茶,一邊開會,氛圍感更好,也是能夠真正的討論出問題來。

陳懷慶翹著腿,腿上放著今年上半年墨塔控股旗下企業的一個經營資料。

資料依舊的相當好!

墨塔汽車在今年上半年,汽車的產量達到了180萬輛!

在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地,隨處可見墨塔汽車的身影。

實際上,不僅僅這些地區,在北美市場上面,也是逐漸能夠看到墨塔汽車身影。

之前的時候,陳懷慶給墨塔汽車的發展策略,是先拿下發展中國家市場。

墨塔汽車在生產成本上面來講,肯定是會比國外汽車廠商要更低。

這便宜,還是更多的便宜在人工這一塊。

墨塔汽車雖然在生產成本上面比之其他廠商更低,按理來講,如果打價格戰的話,將會更加的具有優勢。

但是陳懷慶很反感那種無下限的價格戰。

陳懷慶更加希望靠著技術來搶佔市場,可如果對手主動降價來打價格戰的話,那就沒有說的了,自然得要跟。

技術比你好,價格比你更低,那市場必然就是我的。

除非說直接玩懶,不讓我進某塊市場。

這種事情吧,也並不是說就沒有發生過。

陳懷慶:“汽車產能擴張,把速度先給降下來。”

要是繼續擴張產能,那麼年產能破400萬是沒有什麼問題。

這麼大的產能,國內自然是沒有辦法完全消化的,那麼就出口唄。

墨塔汽車在國際汽車賽事上面,也算逐漸站穩了腳跟。

品牌影響力進一步的提升。

海外汽車的銷量上面,自然也是逐步的提升當中。

當然,海外汽車銷量提升,不僅僅只是因為國際汽車賽事的緣故。

很多人根本就不看什麼汽車比賽的。

墨塔汽車最為重要的,還是口碑!

這麼多年時間裡面,從不間斷的在研發上面進行高投入,現在也終於享受到了技術紅利了。

就是技術紅利!

墨塔汽車委託墨塔工業生產的每一輛汽車,在質量上面,都還是很有保證的。

即使那種只賣幾萬塊錢的車,在質量上面也是絕對有保證的。

這種車的便宜,是因為材料,不是因為生產。

墨塔工業專注於生產製造,在對生產質量把控上面,絕對算得上民用商品領域最為強大的企業。

每年墨塔工業將大量的資金給用到提升製造工藝研究上面了。

別看簡簡單單的組裝!

不就是把配件都給安裝上,螺絲給擰緊。

實際上,不那麼簡單。

裡面也是有很多的道道。

組裝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面來講,是決定了一輛汽車最終品質的呈現。

宋琦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她自然知道陳懷慶為何要如此的要求。

陳懷慶和她談過了。

東南亞那邊要爆發經濟危機了,而且大機率的,可能還是從暹羅最先爆發。

宋琦屬實被這個訊息有著些被驚到。

暹羅從1986年開始,經濟就保持著一個相當迅勐的發展,GDP增長都保持在兩位數。

十年時間連續兩位數的增長,這可相當難得。

但是,暹羅的問題也是相當的突出的,那就是暹羅的商業銀行過渡氾濫的信貸。

在暹羅,很多的企業都和王室有關,這一點就不說了。

除了王室直接有關的企業之外,還有一個團體,那就是保王派。

保王派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控制著暹羅方方面面。

當然了,這個派別內部,自然也是有著鬥爭的。

保王派控制著暹羅很多的商業銀行,這些商業銀行自然就是對保王派的企業進行各種放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很多的企業,別看好像挺大的,可這種大,那就是用資金給吹起來的氣球,屬於一戳即破那種。

暹羅的經濟問題,現在已經屬於被不少人看到了,大家都在試探,以及是等待機會。

一旦機會合適,那麼就直接蜂擁而上。

暹羅出現問題,那麼整個東南亞都將會遭受到衝擊。

並且陳懷慶還說,這股危機還會蔓延。

像是南韓、霓虹都會受到影響。

實際上在此時,整個亞洲範圍,對於銀行的風險控制都並不是那麼的好。

“這幾年時間,全球經濟可謂高歌勐進。受益於此,我們的發展速度,也是相當的不錯。”

“我記得,在90年的時候,我們的汽車產能,才是30萬輛,而到了現在,全年產能已經快達到400萬輛了。我們一家的產能,比起很多的老牌工業國家的汽車產量都要高出很多了。”

四百萬輛的產量,可謂是嚇人了。

當然,這四百萬輛汽車包括卡車的一百萬。

此時國內物流行業的發展,還是處於一個比較初步的狀態。

整個運輸行業,在接下來十幾年時間裡面,日子都屬於相當好過的。

現在要一輛卡車來運貨,都叫老闆的,好吃好喝外加好煙都給供上。

整個九十年代,這貨車還是比較的少。

不像是以後,那貨車數量多得很,市場是講究一個供需關係的。

需求大,供應少,那誰有貨,誰就老大。

而大供應大於需求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逆轉。

真的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除了卡車之外,就是乘用車。

乘用車裡面,又是以賣幾萬塊錢的車為主。

沒有辦法,國內市場上面,對這類車的需求特別的大。

現在的國內汽車市場,總體而言,還是一個解決有無的時期。

“我看了下上半年的銷售報告,庫存積壓的情況,有著些嚴重了。”

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形成庫存積壓屬於挺正常的情況。

任何行業,都是有這種情況存在。

當然了,形成了庫存積壓,也是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前市場的容量,差不多到頂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