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2章 智慧機問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H5555的發售是盛況空前的,首發地選在了尚海和深鎮渤海,三地通發。

而且還三地都請了湘港的明星站臺,可謂是聲勢浩大之極。

以往華光任何一款手機的發售都沒有這種聲勢。

無按鍵,大屏幕、有瀏覽器可上網是它宣傳的重點。

但是買家對於它的不可拆卸頗有微詞。

當時的手機有很多人都是手機上安裝一塊電池,兜裡揣一塊電池。

手機上的電池沒電了就換一塊。

可是這款手機不能拆卸,這還怎麼玩?

而且這款手機的續航力也不過五天,這還不如一些可以用一個星期的手機電池待機時間長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適應了就完了,根本不算事兒。

這是H5555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再一個被詬病的就是它的售價。

H5555近五千元的售價和市面上的進口手機比還是有一點價格優勢,但是和國產機比有沒任何優勢了,就顯得貴了。

這個萬峰就什麼也不說,外國手機五六千你們什麼也沒說,到了華光出一款還不到五千的新機你們就說三道四了?

雖然萬峰的臉上對這些記者一團和氣,但是肚子裡已經開始問候他們祖上的女性了。

這特麼不是跑老子面前帶節奏來了嗎。

這樣的記者午飯萬峰都不準備管,你這是吃我的喝我的還砸我的鍋。

萬峰只在渤海的發售現場露面,尚海和深鎮太遠他的時間有限不能御駕親征。

他老婆還指望給她站臺呢,他怕到了深鎮或者尚海趕不回來。

主持完渤海的首發儀式後,回程在途徑南嘴子的時候,萬峰再次在南嘴子進行了短暫的停留。

他這次在南嘴子停留主要是看看顧紅忠。

顧紅忠被國家抽走兩年了,這次是研發北斗才又調回來了,上個月上旬他回南嘴子的時候萬峰已經回紅崖了。

萬峰認為他有必要來看看他。

兩年不見,顧紅忠給人的變化不大,最大的變化是鼻樑上多了一副眼鏡,整的像磚家似的。

顧紅忠當然能聽說萬峰嘴裡的磚家是什麼磚,無奈地笑。

這貨怎麼還是這味兒。

兩人在一間辦公室裡談了有十多分鍾的話,無非是萬峰打聽他在軍方那邊呆的如何,顧紅忠問萬峰集團發展的怎樣。

顧紅忠的時間非常的寶貴,因此兩人只進行了十多分鍾的交談就匆匆告別。

北斗計劃已經正式開始研發一個多月了,因為有導航系統最最最重要的電子鐘打底,其它的一切進展的十分順利。

顧紅忠沒有細說,這個政策不允許,他只是隱晦地表示,明年這個系統有望成功。

這個時候,華國已經和歐洲伽利略計劃算是正式的分道揚鑣,華國全力研發自己的北斗,準備搶在伽利略之前開始正式運用。

任務重大且緊急,因此,南嘴子現在集中了全國這方面最好的專家學者,那些參加過伽利略研究的人員也都聚集在這裡。

南嘴子的戒備達到了一級。

和顧紅忠分別後萬峰又光顧了南嘴子生產基地。

頂峰的汽油版車已經正式的搬遷到這裡,流水線經過一個月的安裝已經完畢,十八號將啟動生產線生產,柴油版的也正在安裝生產線,預計下個月生產。

隨著轎車越造越大,生產線也越來越佔地方。

以前南大灣最多時候可以同時生產五六個車型,現在四五個車型就擠不下了。

頂峰轉移到南嘴子以後,南大灣現在就只有長城兩個車型和賽龍一個車型,以及將來的還沒命名的那款擼虎頭霸道尾的越野車車型。

南嘴子依然是以發動機和變速箱底盤這三大件的生產為主,主要是填補國內市場其它車企的需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其它的大車企不會購買南灣集團的產品,但是國內星羅棋佈的小車企和民企可是有巨大的需求。

南灣集團的聯合車企天南、城南和廣灣的一些自研車型都是採用南灣的三大件。

即便南嘴子有六十萬臺三大件的成套產能,但依然供不應求。

萬峰沒有再擴大生產的計劃了,如果南灣這邊再擴大產能,就影響桓仁動力的生產了。

桓仁動力現在的產能已經擴充套件到了四十五萬臺發動機的產能,主打產品就是478C和479B兩個機型。

這兩個機型南嘴子也有生產,不過主要是自用極少數流近市場。

桓仁動力雖然主打是這兩個機型,但如果有訂單他們也生產用化油器的原始型號478發動機。

那種老式的發動機依然有需要的,便宜呀!四五千就能買一臺,比那些什麼電噴直噴VVT發動機可是便宜了一半兒還多,還是有些市場的。

桓仁動力現在已經是桓仁縣的明星和支柱企業,它一個企業就解決了桓仁上萬人的就業問題,並且還帶動了下游一些小型企業。

李顯榮也是有些野心的,在轉移了南灣集團的兩款有點過時的發動機後,又從南灣轉移了一款五速的手動變速箱生產線。

如果這貨再轉移一條底盤生產線,就可以自己造車了。

但是李顯榮沒有造車的想法,起碼暫時沒有。

李達還是看的分明的,他警告兒子,桓仁動力能有今天得益於南灣集團的提攜,你若是在桓仁造車這就間接等於挖南灣的牆角。

別人家做咱們管不著,你是不能做滴。

李顯榮哭笑不得:“爸!我不做車,我在南灣看了,做車太難了,我沒那個心思。再說我就是想做車也算不上挖南灣的牆角,南灣現在自己只做大排量的車,小排量的車都轉移出去了,我要是做自然也是小排量的和南灣不發生衝突。”

李達陷入沉思:“如果是這樣的,你要是做車,老子我還是支援的。”

李顯榮這個心累,自己老子到底是什麼觀點?

H5555首發第一個星期,別看首發那天和前期的造勢鋪天蓋地,但是銷量並沒有那麼紅火,但也說的過去。

從各地直銷商彙集回來的資訊顯示,這一個星期大概賣出了三四萬部左右。

按照這個資料普及的話,一年銷售百萬部就不是問題了。

如果真能達到這個水平那就是成功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