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楊正昆的前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網景華光?網景華光!楊正昆唸叨了兩句後突然問:“這網景華光裡的華光就是你們了?”

萬峰點頭:“我有個公司叫華光。”

“那麼國內銷售的華光電腦和你們有關係嗎?”

“那電腦就是我們家的,還有理想也是。”

這一回王宣就更加吃驚了:“想不到華國還有這樣的企業,高手在民間這話原來是真的。”

他就有一臺華光電腦,使用起來很順手。

“老王!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這個小子可是不簡單,你如果全方面地瞭解一下他的公司你會更加吃驚的。”萬首吾在邊上幫腔。

“這麼說這事兒我還真的好好考慮考慮了,做資料庫?做資料庫?”

“王教授!吃吃,邊吃邊聊別停杯。”萬峰欺負這裡的酒杯小,端杯敬酒。

王宣拿著酒杯還是想同時還自言自語:“劉旭…好像不行,張洪林也不行,哎!有一個人我覺得行,楊正昆!”

楊正昆?他誰呀?

不過怎麼好像聽說過?直覺第一時間告訴萬峰,楊正昆這個名字他絕對的聽說過或者是看到過他的故事。

“我手下有個叫楊正昆的學生,我覺得他行!”說完這個名字王宣把手裡的酒一飲而盡。

“他做過資料庫?”

王宣搖頭:“別說做過,他現在對資料庫的瞭解大概僅僅停留在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其餘的估計一竅不通。”

這萬峰就疑惑了,一竅不通的人王宣卻推薦他?

“小萬!你當然不理解他,他可是真正的數學天才,去年被破格升為教授還是北大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之一,猜猜他今年多大?”

這上哪裡猜去?

“四十!”萬峰儘量往年輕了說,都教授了再年輕也得四十歲了。

“三十三!他可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這麼年輕!三十三就當教授了?

萬峰立刻來了精神,但很快就頹廢下來。

這樣的人才能到南灣來嗎?

別看南灣集團這幾天招收了幾千名大學生,但畢竟都是東北三省大學出來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現在的大學生首選還是去國企的,畢竟是鐵飯碗。

若不是南灣開出了在當時他們無法拒絕的薪酬他們根本不會到一個民企去。

東北偏居一隅的人會到南灣來,但這天子腳下而且還是北大的教授會到他的南灣來?

似乎有點不太現實。

“王教授!你說的這個楊正昆這麼耀眼,他不可能到我們公司來的。”

“那可不一定,這小子這兩年翅膀硬了,一般的東西他已經不怎麼上心了,我的鐳射排印他已經看不上眼了,整天想著找個硬骨頭啃,我覺得你這個資料庫專案他說不定就有興趣,夠他啃個十年八年的。”

王宣說出楊正昆能到南灣來的的理由有點...不靠譜!

雖然王宣這麼說萬峰還是不太有信心。

“別急!我明天和他說說,讓你們見見面聊聊,說不定他就到你公司去了,科學家的腦袋可不能用常人的腦袋來衡量。”

這話有道理,要是科學家的腦袋和常人一樣了,他憑啥當科學家呀?

“這樣也好,你們見見面談談理想說說待遇,說不定他就去了呢。”萬首吾插了一句。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吃完飯萬峰拍韓廣家親自送王宣回家,並叮囑要親自把王宣送他住的家門口或者他家居住的小區門口。

這種人物可不能出問題,他賠不起。

晚上回到旅店萬峰躺在床上就開始回憶這個楊正昆是誰。

這個人他非常的陌生,但絕對不是他不知道的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他的記憶系統就告訴他這個人的事情他一定看過。

但是想了一個多小時萬峰也沒想起楊正昆的點點滴滴。

萬峰決定用排除法,去捋這個人,說不定還能把他從記憶縫隙裡捋出來。

首先他是一個玩電腦的,這樣就確定了一個範圍,那些造船造車就的行業就和他沒什麼關係了。

既然是玩電腦的,十有八九會和後世的那些IT網際網路公司有聯絡,而且還不是那種二流三流,一定是一流的。

否則他也不可能在萬峰的記憶裡留下痕跡。

一流的公司也就那麼幾個:滕訓、心浪、網意、搜湖、白度、阿禮。

萬峰首先排除了搜湖,在他重生的時候搜湖已經日落西山,已經不配稱為一流了。

網意?好像老總專心養豬了,養豬需要的科學含量就不應該是是楊正昆這類人該去的地方了,也應該和他沒關係。

心浪?可能性也不大。

按照一個科學家的性格和網意、心浪、搜湖這種實時性的網站應該沒太大的聯絡。

這樣三個網際網路公司就被排除了。

接著是滕訓。

滕訓專注於社交軟體和遊戲開發,這種科學家去開發遊戲,想想就不對路子。

那麼剩下的就是阿禮和白度了。

萬峰的排除法還是非常靠譜的,因為這個楊正昆和這兩個公司都有關係。

楊正昆最大的興趣是想把科研運用到工業上去,而且還是要親自動手的那種。

他在北大待到二零零二年,覺得實在沒什麼搞頭了,就投身了工業界。

當然不是那種打鐵擰螺絲釘的硬工業,而是那種網路上的軟工業。

他先後去了理想和維軟,後期去了白度。

先做做激光照排,後轉向無線網絡協議,最後到分布式系統。

分布式系統就是資料庫。

當時白度還在採用的就是加固文的資料庫。

作為華文最大的搜索引擎,白度每天都要抓取無數的內容,數以萬億計的網頁,而且數據量還在迅速增長,百度的伺服器和資料庫如果全部使用IOE,成本高得驚人。

分布式系統正是百度需要的。

但是楊正昆在白度兩年沒做出什麼成績,正好白度採用了開源式資料庫,他就光榮下崗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楊正昆就到了阿禮。

當時楊正昆面前兩條路:一是加入正在快速發展的掏寶業務團隊主管技術,這是一條能看到未來有發展機會並且相對輕鬆的道路,賺錢升職都會輕輕鬆鬆。

另一條路就是自己組建團隊,幹他在白度沒幹成的事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