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8章 沒有開啟的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大山主峰西側的那塊平緩的山坡已經被推成了一塊平地,一座面積恢弘的四層大樓已經蓋起了三層。

幾十臺各種工程車輛和幾百號人在這裡忙碌地工作著。

這是將來華光科技的生產樓。

一條新的水泥路連線到山下,和臥虎村裡的公路連線,幾輛小翻鬥車正在往工地裡送料。

萬峰沒有進入工地,遠遠地望了一眼。

他只需看看就知道這些樓什麼時候能用,已經用不著去向譚春核實了。

按照現在工地建設的態勢來分析,生產樓估計十月份能封頂,全部收拾完達到使用要求預計要到十一月底。

這麼說明年三月這座廠房可以投入使用。

生產是可以進行了,但與之配套的其它設施可能會延後,但這些不耽誤生產。

心裡有了數,萬峰也就回到了南大灣。

一回到南大灣就得到一個不好的訊息,微轎的申請沒有被透過,卡住了。

這可是一個真的不好的訊息,而且還是一個比較棘手的訊息。

萬峰沒想到自己六十四拜都拜了,卻差在最後這一哆嗦上。

這款微轎也是花了他上千萬研發和試驗費用的,就這麼被卡住了他自然不甘心。

他靜下心仔細的一琢磨就琢磨出問題出在哪裡了。

不是車的質量問題,而是政策問題。

國內合資生產的轎車現在依然是老三樣,富康、捷達、桑塔納。

都是從外國引進的品牌。

這些在萬峰眼裡的破玩意要二十多萬,他以為這是很扯蛋的價錢。

但不管如何,這些車的背後站著的都是國企,而他是一個民企。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對民企造轎車還處於謹慎觀望的狀態,這扇門還沒有對民企開啟。

一旦國家批准了南灣生產轎車,這也說明了轎車領域的門對民企開放了。

只要這些民企能弄到目錄就可以生產轎車了。

別的民企生不生產轎車萬峰管不了,他是必須要生產的。

這個事情萬峰要親自出馬解決,如果自己不出動出擊,這個問題說不定會無限期的擱置下去。

他不能等,和政府部門扯皮他扯不起。

萬峰臨時開了一個後勤和公關部門的會議,然後帶著諸勇和周黎明火速來到北晶。

這些年南灣集團獲獎和上面打交道出面的都是諸勇,這兩年他出面不多了,接替他出面的就是周黎明。

因此萬峰帶著這兩個人進京。

萬峰雖然和這個領域的人沒啥接觸,但是諸勇和周黎明是有的。

平時萬峰也授意他們交好一些有能量的人,在這方面也是頗有破費。

這個時候該是這些人發出光和熱的時候了。

透過一番運作,讓機械工業部專門召開了一個會議解決南灣微轎的問題。

當然這不是南灣一個小小的民企有能力讓機械工業部專門為他們討論問題而召開會議,這裡面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左右。

“轎車行業國家投資巨大,但因為產能的問題,這些巨大投資的回本壓力同樣巨大,我覺得我們現在應該保證這些國企的利益,不益開放轎車領域。”

機械工業部一個司長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現在要保證國企盈利的大局面,不能像其他競爭領域放開讓民資進入。

他的話說得也是合情合理。

國家在轎車行業確實投資巨大,比如九一年下線的富康和九二年引進的捷達,國家的投資都在八九十億元。

而這兩個車種的年產量才兩萬臺,每年能創造的利潤也不過七八個億,這樣一算這些投資要想回本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位司長的意思是要開放轎車領域就得等這些國企回本以後。

萬峰一聽,這不涼了嗎!

如果國企老維持這麼個產量,十年後再開放還玩啥?

到那時華國的轎車業落後外國多少不說,民營企業一點製造轎車的火苗也被這個過程耗得熄滅了。

但萬峰也沒著急,他知道這一切不會發生,就算這次會議他們的微轎專案通不過,頂多再過兩三年他們還是會生產的。

再怎麼說南灣集團是有正經的目錄的,而不是透過拐彎抹角得到的目錄,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除非他們的目錄被取消了。

“我說兩句,咱們國家馬上要開啟WTO的談判,一旦談判成功,汽車領域是必然要對外國開放,面對外國先進的汽車企業的湧入,我們的國營轎車行業能不能頂住外國轎車的攻勢呢?透過我們的數據分析,答案是不能。在轎車一項上我們是全方位落後的,如果外國轎車進入,我們剛剛起步的國企就會遭到滅頂之災。從WTO開啟談判到華國正式加入這個組織,我個人認為時機是七到八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們要加大力度保護和支援國企在轎車領域的發展,就算是不能領先對手,當對手進入華國轎車市場的時候,我們的國企也要有自保之力,因此我也不贊成轎車領域對民企開放,這個口子不能開。”另一位司長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剛才張劉兩位司長說得沒錯,如果這個口子開了,民企一旦洶湧進入亂搞一氣,把這個市場搞完蛋了,對國企的影響是巨大的。國家那麼投資說不定就會血本無歸,我的建議也是,轎車領域就是對民企開放也得幾年後。”

又一位不知什麼長也發表的意見。

萬峰聽了這個鬱悶,幹啥民企一進來就是胡搞了?我們是正經的造車不是胡搞好不?而且我們可是有正經的目錄的。

再退一步講,好像國企沒胡搞過一樣。

反方的意見都表達的差不多了,下面就是輪班也論到正方代表發言了。

但是有人會替南灣集團表達訴求嗎?

這個時候需要一個主持大局的人來說幾句了。

機械工業部的黨高官笑呵呵地發言:“剛才幾位同志都發表了反對轎車領域對民企開放的意見,我們是講民主的,也要給贊成這一領域開放的同志一些意見,下面有贊同這個領域對民企開放觀點的同志發言嗎?”

黨高官的話音消散,會議室裡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有發言的樣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