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皇陵毀 氣運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八年正月初六日,賊寇陷滎陽。

賊寇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等十三家共七十二營大會於滎陽,議戰守。

大會之上,眾說紛紜,後皆採納闖王高迎祥麾下八隊闖將李自成之“分兵定所向”策。

正月間,賊寇以革裡眼、左金王拒川、湖兵;橫天王、混十萬守永安軍;曹操羅汝才、過天星扼河上;高迎祥、八大王張獻忠與李自成等略東方;老回回、九條龍等革左五營往來策應。

後因賊寇因懼怕山西兵銳,又增射塌天、改世王專防山西,以防永安軍東進。

明廷聞之大動,崇禎帝急詔調西北邊兵及南兵七萬餘往河南會戰,命洪承疇任三省總督出關剿匪,以山東巡撫朱大典協剿。

然事與願違,滎陽大會之後,張獻忠與高迎祥、李自成等部賊寇按定議向東進取。

時明軍江北兵備廢弛,無堪一戰之力,剋扣軍餉無度又致使軍心渙散。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安徽境內,江北兵殺總兵方世仁譁變從賊,所部十萬眾,連陷固始、霍丘、壽州數地。

初十日,張獻忠部攻克潁州。

......

崇禎八年二月中旬某日,大同城帥府。

就在聖旨到達大同城後的當日下午,徵西前將軍蕭亦發下軍令,各級永安軍、總戍振威營將官皆到大同城議事。

見到不斷有永安軍的將官高頭大馬進城,城內聚齊數萬大兵,彷彿又有戰事,山西軍民爭相談論。

此刻,大堂上一派鋼盔鐵甲的將官分級別排列整齊,濟濟一堂,皆是虎豹之相,蕭亦看著下面這數百名的永安軍核心將官也在暗自點頭。

蕭亦的臉上並算不得好看,堂上此般寂靜無聲眾將也都知道為何,究其原因自然是前些日崇禎皇帝發下的聖旨,簡直相當於變相給永安軍下了戰書。

蕭亦等眾人靜下來後,說道:“眾位兄弟都來了,朝廷的聖旨可曾聽說。”

講到這裡,蕭亦面色漸漸難看起來,他怎麼也沒想到崇禎做事居然如此絕情,進京共議封王?

在當代受到無數薰陶的蕭亦可不會認為崇禎如此好心,在這種靠個人軍隊的時代,只要自己身邊離了兵權,還不是隨他崇禎怎麼揉捏,古往今來大將被召入京師圍殺的例子還少嗎?

想到這裡,蕭亦眼神眯縫起來,既然崇禎想要殺自己,那自己就不能坐以待斃,拼他個魚死網破也是未嘗不可。

聞言,史路出列抱拳道:“末將也曾聽聞聖旨一事,不得不說,朝廷真是好算計,如此一來便輕易將各地傳聞的風口浪尖轉向大帥,眼下被架在火上烤的反而是我們永安軍了。”

楊利清才反應過來,點頭道:“是啊,如此一來,大帥去與不去都不可,去了皇帝不會讓大帥活著回來,不去卻成了違抗聖旨,朝廷要做什麼也就名正言順了,真是好算計!”

“千萬不能去啊,去了那老皇帝怎麼會放過大帥!”

“是啊!”

顧三麻子陰沉的臉上第一次露出動容之色,猶豫半晌,出列沉聲道:“大帥,卑職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看了一眼,這顧三麻子平日裡是不怎麼喜好說話,蕭亦輕輕點頭,示意顧三麻子繼續說下去。

得到蕭亦的許可後,顧三麻子臉上三顆黑點不斷聳動,張口道:“大帥與眾位兄弟可曾聽說過正月到如今,湖廣各省的官軍的接連大敗。”

聽到這話,堂中頓時有一名把總接道。

“這等大事別說我們,就連一個普通的農戶都聽過,那些賊寇被打出山西後,反而愈演愈烈,糜爛數省,不僅連戰連捷,更是將中都鳳陽都攻下,搗毀皇陵,作惡多端啊!”

雖然在山西數敗於永安軍,但這並不會影響歷史的大程序。

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賊寇轉戰各地無有不勝,加上各處饑荒疫病不斷,官軍、流民從賊者甚眾。

也就在這一年的正月十五日,賊寇乘勝南下明中都鳳陽,圍城數日居然將其攻陷,鳳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長久以來被明廷稱作龍興之地,鳳陽被賊寇攻陷一事來的太過突然。

賊寇攻佔鳳陽以後聲威大振,一掃山西數敗之頹勢,數日宴飲,毀皇陵樓殿無數,再焚龍興寺,計殺宦官數百,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

想到這裡,顧三麻子低沉的眼神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蕭亦,沉聲道:“大帥,卑職以為,可以此事做做文章,或許天命已到!”

聽到顧三麻子話中的天命二字,史路和黃陽眼中一驚。

這時,劉勝出列抱拳道:“顧哨長說的不錯,我飛騎營在各地皆聽到傳聞,說是賊寇在鳳陽豎起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就連咱們山西境內都是止不住的謠言四起。”

“哦?這些謠言都說些什麼?”正這時,一直靜靜聽著的蕭亦頗有興趣的問。

劉勝想了想:“這次各地的謠言不似以往,頗有抑制不住的趨勢,仍有許多話末將也未曾聽過,不過近來聽到最多的一句便是‘皇陵毀,氣運消,已到改朝換代時’。”

蕭亦喃喃道:“皇陵毀,氣運消,已到改朝換代時。”

點了點頭,劉勝繼續道:“各地也有類似的童謠,早已傳遍四方,或許這正是大帥的時機,也就是建奴們常說的天命!”

中都鳳陽被賊寇攻陷引起天下軍民皆是駭然,眾說紛紜且謠傳四起。

有人說這是明朝氣數將盡,也有人說這是賊寇將大興之兆,與歷史上不同的是,更多的人將正發生的一件事與鳳陽被攻陷聯絡在一起。

這件事就是蕭亦與朝廷的明爭暗鬥,天下人普遍以為蕭亦的永安軍乃是當世強軍,自成軍以來無有一敗。

去年的聚落所前後兩戰,斬首奴賊萬餘,蕭亦陣殺奴酋多爾袞更是為那些被韃子禍害的百姓狠狠的出了一口氣,但官軍卻依舊是一年不如一年,不僅敗多勝少,禍害百姓更加嚴重。

鳳陽被攻陷正如一根導火索,往往這種時候都到了要改朝換代的時候,許多人都說此為天意,將有一人將要取明而代之。

想到此人,幾乎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近些年來率永安軍南征北戰,百戰百勝的徵西前將軍蕭亦,現在蕭亦下轄的山西正是繁華中興之象。

正這時,門外傳來鐵甲葉子相交的錚然聲響,一名永安軍虎槍手大步入堂,抱拳道。

“啟稟大帥,門外有一文人打扮的人,自稱是大帥故交,有要事求見大帥,言稱此事關乎永安軍氣運。”

這話說的不可謂不嚴重,眼下永安軍威震天下,不敗之名已然海內皆知,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又怎麼會氣運不好。

石剛毫不在意的道:“怕是一個江湖騙子來騙錢財了,拿出幾兩銀子打發走算了,我軍大會豈能因此等小事中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眾將的看法與石剛差不多,沒有人認為現在的永安軍氣運用其他人來提醒。

在這虎槍手點點頭,毫不猶豫的轉身便走,顯然也是如此想。

但沒走了幾步,蕭亦卻忽然招手,淡淡說道:“讓他進來吧,本帥倒要看看是哪位故交。”

眾人雖然不明不白,但蕭亦已經下令,其餘人立刻閉口不言,只是站在一旁靜靜等待此人入堂。(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崛起的石頭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