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都小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章成都學

崇禎五年秋

四川經過了短暫的無主混亂狀態之後,閻王軍下派了三百多名行政官員,再次將四川打理得井井有條,今年閻王軍開始向百姓們徵稅,其稅收規則為:月收入過三兩銀子者,按過的份額多少來進行提稅,收入越高的人交稅越高,收入越低的人交稅越低,平均月收入低於三兩銀子者完全免稅。

針對這樣稅收政策,全川窮人們大感欣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無需交稅,少數富人則要上交高額的稅賦。

幾百年來,佔據著大部份財富的士紳官商們依靠著各種免稅賦的特權,沒有向明廷交過一分錢的稅,現在情況反了過來,窮人們不用交稅了,但士紳官商們卻需要交稅,這使得他們短時間內完全無法適應。但強大的閻王軍鎮守著四川,不適應也得適應。

以前許多窮人們依附著這些士紳,給他們當家丁或者鄉勇,成為他們的爪牙,現在這些爪牙都投靠了閻王軍,要不是成了工人,就是成了閻王軍的士兵,士紳們都成了空筒子,沒有爪牙的士紳根本鬧不起事,何況不少士紳家的讀書人被閻王軍收錄成了行政人員,因此也被綁上了閻王軍的利益中心。

由於鄭家的家族企業已經與國營企業進行了分割,所以鄭曉路命令楊帆向政府交了稅,當然,鄭家交的稅額十分恐怖,足以抵得過十萬康人士的稅額了。

部份商人對當前的局勢看得很清,例如西月樓的老闆,一聽到新的稅收政策,立即率先上稅,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難怪西月樓能成為四川最好的風月之地,人家老闆見風轉舵的本事可真不。

大量的商人們在鄭家和西月樓的領頭下,也向閻王軍交納了高稅的賦稅,他們原本也很不滿,但隨即他們現,鄭曉路下令閻王軍全力扶助商人,廢除了商戶,不再把商人排在士農工商的最尾端。

並且嚴打貪汙**,禁止官員們向商人收黑錢。雖然貪汙這東西是不可能完全禁得住的,但政府只要擺出了這樣的姿態,商人們受到官府的欺壓就少多了,比起以前來,雖然以前不用交稅,但向官員們上交的孝敬錢比現在交稅還要多。

當商人們現交稅用的錢比孝敬官員少,而且交足了稅還可以得到閻王軍的庇護之後,商人們更加樂於交稅。

鄭曉路接連布了一連串的命令,鼓勵工商業,鼓勵開荒墾田,鼓勵窮人的孩子進入鄭氏新開辦的“學”上學,目前中學和高中還用不上,因為鄭曉路規定孩子們必須在學裡學習六年之後,才能升進高中,在高中裡學習三年之後才能進入高中,至於大學,還在籌備當中,現在搞為之過早。

這一天秋高氣爽,萬里無雲,鄭曉路心情大好,帶著馬祥雲和皂鶯去學視查教學工作。

成都學建在府河邊的一塊平地上,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學校周圍種著一圈美麗的黃桷樹,筆直的大道從學校門口一直延伸到城中心,方便各種車馬運貨進入學校。

鄭曉路走在府河邊的濱江路上,心情大好。

秋風吹過,按理應該是黃葉飄零的日子,但黃桷樹四季常青,使得這條學院大道也綠油油的,沒有絲毫的秋意。

鄭曉路大聲唱道:“太陽當空照,青蛙呱呱叫,鳥,早早早,你為什麼揹著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

皂鶯聽得有趣,忍不住笑罵道:“什麼怪歌,你腦子裡總是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嘿,你知道個啥,我這個叫上學歌,非常有名的。”鄭曉路搖頭晃腦地道。

“胡八道,有名個鬼。”皂鶯不理他。

這時路邊有兩個孩子路過,正向學校走去,聽到鄭曉路唱歌,忍不住對他笑道:“大叔,你唱的歌一都不好聽。”

“我暈,我是大叔麼?”鄭曉路急道:“叫我大哥,給你們糖吃,叫我大叔我拿老大的拳頭揍你們。”

兩個孩子被嚇了一跳,哇地一聲哭著跑了。

這下皂鶯不爽了,大怒道:“你怎麼連孩子也欺負,很能打是麼?來和我打”

“呃……”鄭曉路自己也有汗,本來是開個玩笑,結果把孩子嚇哭了,這倒是自己不對了,他趕緊摸出幾塊糖遞給馬祥雲,馬祥雲追上兩個孩子,將糖遞過去,才哄得他們破涕為笑。

鄭曉路陪笑道:“兩位dd,你們這是去上學嗎?”

兩個孩子不理他。

鄭曉路又笑道:“同學多嗎?上學好玩嗎?”

兩個孩子繼續不理他。

呃……只好換成馬祥雲來問。

結果馬祥雲一問,兩個孩子就答道:“上學好玩呢,不過……同學不太多。”

鄭曉路心中一奇,我學費全免,居然同學不多?

馬祥雲又問道:“你們班上有多少同學啊?”

兩個孩子答道:“我們班十三個人。”

鄭曉路、馬祥雲、皂鶯都汗了一把,奇道:“才十三個人?你們是幾年級,你們這個年級有幾個班?”

兩個孩子笑著答道:“我們是一年級的,我們這個年級就一個班。”

噗嗤,鄭曉路一口血差噴了出來,整個一年級才一個班,一個班上才十三個人……這還了得?

他不再問兩個孩子,撒開大步子就向學校跑去,馬祥雲和皂鶯緊緊跟著。

三人衝進“成都學”,一進校門就看到一個巨大的操場,操場的對面是教學樓,這座教學校原本打算修成六層樓高,一樓是一年級,二樓是二年級,六樓則是六年級。但後面考慮到木質的樓不宜太多層,就修成了三橦兩層木樓,中間用天橋連接起來。

一橦一樓是一年級,一橦二樓是二年級,二橦一樓是三年級……類推。

教學樓上掛著一個巨型的橫幅標語,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操場旁邊一圈是跑道,用來讓孩子們練習跑步的,跑道中間是一個巨大的蹴鞠場,用來組織孩子們玩蹴鞠。

操場旁邊的牆上也貼著標語,寫著:德、智、體、美、勞,全面展。

不用,這些古怪的標語都是當初學校建成時鄭曉路親自搞出來的。

此時還沒開始上課,只見郝孟旋、張秀成、一個洋人教師在跑道上散步,鄭曉路一個箭步衝過去,大汗淋漓地問道:“嘿,我們這成都學究竟有多少學生?”

見鄭曉路嘿嘿地跑來,三人愣了一愣,郝孟旋道:“別急,慢慢來,我們這個學校一共有二十一名學生。”

“才二十一個?”鄭曉路大驚,差一就暈了過去:“這二十一個分別是什麼情況?”

郝孟旋道:“一年級十三個,二年級八個,三年級以上還沒有。咱們這學校是去年打下成都之後建的,算起來到現在剛剛好過了一年,所以二年級的八個是才升級的,一年級的十三個才入學也沒多久,等他們讀到二年級時還能不能剩下八個那還不定呢。”

鄭曉路汗道:“才這麼少人,你們怎麼不早通知我。”

“人很少麼?”郝孟旋奇道:“當年我讀書的那個私塾,也就九個學生呢。”

“暈,不是這麼回事”鄭曉路汗道:“私塾遍地都有,雖然一個私塾只有九個學生,全四川的私塾,全中國的私塾加起來,那就數不清的人學習四書五經,但教數學、物理、農學的只有咱們這個學校,怎麼能這麼人”

旁邊的張秀成聳聳肩道:“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對於大多數人來,學四書五經,參加科舉當官才是正途,咱們教這些是偏門,能有二十一個學生已經很不錯了,他們也是貪圖著咱們這裡學東西不要學費才來的。”

“***”鄭曉路罵了一句,不爽地道:“是我疏忽了,這事情我注意得太晚。”

鄭曉路完這句,不再和郝孟旋他們聊天,撒開雙腿拼命向巡撫衙門跑去,到了衙門裡,只見朱燮元正在喝茶。他大叫道:“老朱,趕緊幫我通告,要全川每一個角落裡都通告到,明年二月的縣試,加科目,除了傳統的四書五經,還要加考數學、物理、幾何、地理”

他這一吼,把朱燮元吼得那叫一個汗,他轉頭苦笑道:“大王,我年齡大了,驚不起突然一聲大吼,把我嚇得一口氣順不過來那可就完蛋了。”

鄭曉路不爽地道:“枉我辛苦推廣基礎學科,卻忘了把這些東西揉進科舉裡,真是失算啊失牙。”

朱燮元笑道:“現在才加科,明天二月的縣試之前,學子們哪裡趕得及去學。”

鄭曉路道:“我才不管他們來不來及學,反正我加科,大不了他們全部拿零分。嘿嘿,偶爾一個會這些的,就可以拿到高分了,到時候別的讀書人一見可以通這些學科加分,自然就會去學。”

鄭曉路的命令一出去之後,成都學立即就被讀書人們擠暴了,有些在四書五經上考了一輩子沒考上的老讀自己靠著四書五經已經再難考出好成績,於是就把加分的方法轉移到了數學、物理、幾何、化學、地理這些加分學科上。

五十幾歲來報名讀學的也大有人在,頓時就把成都學一年級的教室坐得滿滿的。

從那一年之後的四川科舉,鄭曉路將四書五經也改名為“語文”,將語文與數學、物理、幾何、化學、地理等學科放在一起考試。建在各地的學終於熱鬧了起來,當然這是後話,咱們且按下不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