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線膛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八章線膛炮

崇禎四年,朝廷應福建巡撫鄒維璉之奏,下令海禁,片板不得下海,並將雄霸東南亞諸海面的巨無霸鄭氏船隊召回。

此舉一方面是為了限制鄭芝龍坐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朝廷太蠢,不懂得海權的重要性。

再一方面,朝廷此舉明顯是為了將鄭芝龍的部隊回撥來代替江南水師的巡狩作用,以便江南水師能夠放心大膽地逆江而上,進攻四川……

此令一出,天下不怎麼震動,但坐鎮四川的閻王鄭曉路和坐鎮閩南的“五虎遊擊將軍”,又號飛虹將軍鄭芝龍雙雙大怒。

“他**的,好昏庸的朝廷,好他**豬頭的朝廷,你禁個屁海啊。”孤懸在海外的寶島臺灣,看來是保不住了。另外,鄭曉路準備向洋人傾銷的大量少數民族工藝品,看來會積壓下不少。

崇禎元年時,鄭芝龍曾經在鄭曉路這裡借糧,大量移民到臺灣島開荒定居,苦心經營多年,如今一紙禁海令,不許鄭芝龍的船隊出海,豈不是要將臺灣寶島拱手送給荷蘭人。

“孫軍師怎麼想的?”鄭曉路拉著那個送信人低聲道:“有沒有要幹什麼?例如……造反什麼的。”

張秀成也特關心這問題,湊過腦袋來細聽。

那送信人壓低聲音,道:“孫文宇軍師勸鄭將軍反了,重回海上當逍遙大王。但鄭將軍還在猶豫,恐怕……恐怕鄭將軍不願意反。”

“**,朝廷這樣對我們,怎麼大當家的還不肯反?”張秀成一急,連大當家都喊出來了,可見他心中已經反了。

送信人不過是一個兵,懂的也不多,只是細聲道:“孫軍師也和張先生過一模一樣的話……不過鄭將軍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吧,的不敢多言。”

鄭曉路心裡一奇,孫文宇不會派這送信人來只為了這麼一句話吧,他低聲對送信人道:“嘿,孫軍師還有什麼話?他不可能只叫你帶這麼幾句話來吧?若是這幾句,寫封信就行了,何必要人親口來。”

那送信人低聲道:“孫軍師要我轉告閻王大人,若是我們反了,還請閻王大人能給予一定的支援。雖然我軍在海面上戰無不勝,但在陸地上恐不是朝廷的對手……”

鄭曉路心裡一動,他也聽鄭芝龍在晉江安海鎮建造了豪華的府邸,想必還同時經營了很大一塊陸地上的地盤,若是朝廷派陸軍攻打這地方,鄭芝龍長於海戰,陸戰卻沒多大自信,到時很可能再次被趕回海上,丟掉閩南多年的基業,十分可惜。

難怪送信人得親口來傳,不敢寫成書信,這些東西如果寫成書信被朝廷劫到,鄭芝龍不反也得反了。

心中算計了一番,鄭曉路已有定計,對著送信人道:“你安心回去,若是飛虹將軍有召,我一定想方設法幫他。另外,你給孫軍師傳個信兒,請他放心,朝廷絕對不會對飛虹將軍動手的。”是啊,歷史上鄭芝龍並沒有被明廷剪除,實際上明廷根本沒力氣對付他。

遼東、陝西、山西、四川現在到處在打仗,朝廷哪敢再去撩撥鄭芝龍。

送信人跳回船,那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分開江水,飛也似地走了。

鄭曉路愣了一會兒,想了想天下大勢,忍不住搖了搖頭,下令道:“造船,**,狠狠地造船,讓朝天門碼頭,忠州碼頭……所有的船廠都給我卯足勁造船。再傳令四川鍛造總廠,加緊給我造炮,還有,把那個造線膛槍的洋人叫來,咱們試試能不能弄出線膛炮來”

……

線膛炮的創意很快就開始了進行研究,由於早已經掌握了線膛槍的技術,所以閻王軍的鐵匠們沒有花費多大的力氣,就造出了第一門線膛炮。

這門線膛炮採用直線型膛線的模式,使用和子彈一樣的圓柱型炮彈,但是一經實際測試,卻發現這種炮的射擊精度很難保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子彈的精度容易掌握,但炮彈比子彈要大得多,當圓柱形的炮彈出膛之後,在空中會形成翻滾,結果射出去就胡亂飛,根本打不中目標。

結果又是那名提出使用鉛來製作子彈,名叫馮子銘的中國鐵匠,他提出了製作螺旋紋膛線的建議,他在一張白紙上畫了兩條平形線,然後將白紙側卷在鐵棍上,再沿著這兩條平行線的中間鑿出凹槽,完美地製造出了漂亮的螺旋紋,再將這種螺旋紋鏤刻到炮管裡面。

有了螺旋紋之後,炮彈在出膛的時候就會高速旋轉,為了穩定旋轉中了炮彈飛行方向,鄭曉路提出將炮彈的部做成尖的,是啊,後世一個傻瓜也知道炮彈的腦袋是尖的、什麼火箭、飛機……天上飛的東西腦袋都是尖的。

尖頭炮彈加上螺旋紋,閻王軍的線膛炮就這麼應運而生,要知道就算在後世,最新式的線膛炮也沒有脫離這種線膛模式,區別只在於材質的不同,以及加工的精度不同,閻王軍的線膛炮射程頓時達到普通的炮的兩三倍,精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藉著攀枝花開採出來的大量好鐵,四川鍛造總廠立即拼命地生產新式線膛炮和尖頭圓柱炮彈,根據傳統,炮彈也分為實心彈與空心彈兩種。

空心彈就是飛出去爆炸,沒什麼稀奇,比較扯的是實心彈,以往的實心彈都是一個大鐵球,現在閻王軍的實心彈卻是一個圓錐,射出去之後還會拼命地旋轉,即使很硬的城牆,這種旋轉的圓錐炮彈也能在上面鑽出一個洞來。

不過這種螺旋紋的炮生產和加工極為不易,在這個落後的時代,加工螺旋膛線實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這種神奇的炮生產緩慢,鄭曉路也沒辦法。

……

天色漆黑,夜森森。

一隻精銳的軍隊正在匆匆地由北向南趕路,這只軍隊延綿數里,竟有一萬人之多,軍容整肅,全軍默默趕路,竟然沒有一人話,可見軍規之嚴。

領軍的乃是三位將領,當先一人,白馬銀鎧,三十來歲,手提一把白杆長槍,正是馬超馬祥麟,旁邊走著扮成男裝的張鳳儀,在兩人身後幾米外,馬祥雲悶聲不吭地打馬跟隨著。

三人騎得不快,因為他們背後的一萬白桿兵都是步卒,跟不上奔馬,所以三人都壓著馬速,緩緩前進。

“再行上幾天,就到洛陽了。”張鳳儀輕聲道:“夫君切莫心急,四川陷落已久,咱們趕得再快也於事無補,需注意節省士兵們的體力。”

此時白桿兵已經過了沁陽,剛離京時白桿兵一直穿行於山中,以免被朝廷召回北京,後來離了京城範圍,就亮出行跡,過府過州,向著四川猛趕。

馬祥麟聽到妻子的安慰,了頭,道:“我知道,你不用勸我”

張鳳儀道:“轉過這個山頭,就是濟源,咱們在濟源休息一晚吧,天色都已經全黑了。”

馬祥麟了頭,他滿臉憂愁,恨不得立即飛回石柱,哪有心思休息,但他有馬騎,士兵們卻是步行,終究是得休息的,不然還沒回到四川,這一萬白桿兵就累死了。

三人帶著大軍剛剛轉過一座山,只見前面夜色中的濟源居然燃燒著雄雄大火,難怪剛才在山那邊看著這邊的天空顏色不對勁。

馬祥麟吃了一驚,濟源這是怎麼了?難道是城中失火?三人趕緊招呼白桿兵,加緊向前趕。

趕了一陣路,距離濟源近了一些,隱隱能聽到濟源方向傳來巨大的喊殺之聲,人吼馬嘶,火光衝天,濟源城頭的大炮發出轟轟巨響,這哪裡是失火,分明是發生了大規模的戰鬥。

馬超不敢大意,趕緊散出斥候,讓他們先行一步探路,自己帶著大軍,向著濟源而來,望山跑死馬,夜色中遠遠燃燒的城池看著近,實際遠,趕了許久,還沒趕到。

反倒是先一步派出去的斥候返了幾騎回來,還帶回來另一個沒見過的斥候,這斥候穿著一身明軍的衣服,顯然屬於朝廷另一路軍馬,見了馬超,這斥候大喜道:“是石柱馬將軍嗎?太好了……我是平賊將軍左良玉旗下的斥候,馬將軍,請快援軍濟源城。”

“怎麼了?”馬超大奇,這濟源屬於河南省,沒聽過河南省有什麼戰事啊,怎麼鬧到平賊將軍左良玉需要救援的地步。

再了,左良玉這人,馬超也知道一,他號稱紅臉大將,高壯魁偉,力大過人,自幼習學武藝,左右雙手皆可開弓,手下兵精將猛,數次剿滅賊寇,得朝廷封號為“平賊將軍”,端的是非常厲害的人物。

那斥候道:“不知道怎麼回事,原本在山西境內的賊寇紫金梁王自用突然殺進了河南來,夜圍濟源,左將軍率七千兵士拼命抵住,沒料到王自用勢大,居然領有賊兵十餘萬,現在濟源被圍得死死的,左將軍不知道還能不能堅持得住。”

“十餘萬?”馬超、張鳳議、馬祥雲一起倒抽了一口涼氣,賊勢盡大至如此地步?

張鳳儀臉色一變,湊近馬超的耳邊道:“夫君……這……賊寇好大的軍勢,咱們幫是不幫?”

“幫”馬超淡淡地道:“出發前孃親過,石柱白桿兵,從無見死不救之道理,十餘萬又如何,一百萬也得救”

“娘的是救土家族人吧?”張鳳儀輕聲道。

“土家族人和漢人,還不都是一家人。”馬超躍馬橫槍,大吼道:“白桿兵聽令,全軍直撲濟源,力擒賊寇紫金梁王自用。”

“是”白桿兵轟然應令,一萬把白杆槍在夜色中閃耀著銀白色的光芒

左良玉的斥候聽得雙腿一軟,我的媽,馬超不光是想著解圍,還想著要抓賊首,那是十萬賊兵哦,十萬,馬超你話好大的口氣,不怕閃了舌頭?

編者按:王自用於崇禎四年,王嘉胤死後,被推舉為三十六營義軍盟主,聽他號令的三十六營加起來,一共是二十餘萬,考慮到闖王高迎祥、西營八大王張獻忠等怪物長期不聽他號令遊離在外,本人將王自用進攻河南濟源時的兵力削至十萬。此數字是由本人的獨斷,偏見,以及胡亂猜測來安排的,並無歷史依據,請匆深究。

[奉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