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挖煤鍊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方便書友們看書看得爽,從今天開始本書的兩更時為早上九半和九三十五分。兩章之間只間隔五分鐘,連更兩章,以免上午更了一章,朋友們等不及下午那章,心裡煩燥!請書友們注意。

一西南。一東南。兩條黃土路迅地在深山老林裡延伸了出去。隨著道路的興建。鎮民們對新來的鎮長老爺的感觀也越來越好。這人話實在啊,你工錢就你工錢。不收例錢,不欺壓人,和他話他也和和氣氣,笑嘻嘻的,雖然那笑容不出來的猥瑣。但總比惡狠狠的好多了。

半個月不到。向東南雅礱江邊修去的五十裡路就修好了,閻王軍紮起了巨大的木排。坐著木排順水而下,很容易就找到了鹽邊村。

鹽邊村很依著雅礱江而建,只有稀稀拉拉的百來間房屋。但這裡的人口倒不算太少”這裡有許多私人的煤窯,還有少量的茶田。當地的人靠著挖煤和種茶維生,閻王軍的到來顯然把當地的居民嚇得不輕。因為他們也過了許多年沒人管的日子了。突然看到軍隊到來。還以為朝廷又要來接管這個村子,直到現閻王軍只是來買煤的,他們才松了口氣。

這裡的煤產量並不高,一個原因是限於村子的人口不多,另一個原因就是鹽井衛的總人口也不多。沒有多少人要需要煤,涼山又被奢崇明佔了,弄得鹽井衛幾乎與世隔絕,因此很多煤窯都荒廢了。只有很少量的煤窯還在生產,產出的煤僅僅用來給附近的幾個村子燒燒水。做做飯。

有幾戶世代挖蝶維生的人家,因為煤賣不出去,已經窮困潦倒到了吃野菜樹皮的程度,閻王軍進村一收煤這幾家人立即像瘋了一般,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從自家不停地向外揹著煤塊,直到把家裡的所有煤背了個精光。全放到了閻王軍的木排上,還不滿足,拿起鐵稿,又鑽進自家的煤窯裡了,

但他們的產量實在太少這煤運回去別留備後用,光是前些天閻王軍士兵搬回鎮子的一萬斤鐵礦石,也煉不完。鄭曉路一聲令下。焦家堡裡投降被俘虜的兩百多個打手惡霸,被閻王軍用繩子牽著,押到了鹽邊村來,全部派進了荒廢的煤窯裡幹活。

兩百多個不要錢的勞動力。挖起煤來效果還不錯,每個人每天從能煤窯裡背出來四百斤煤,加上從當地挖煤工那裡收購,每天可以產出十萬斤。這個產量把鄭曉路量嚇了一跳挖得太快也用不完啊,而且運輸也會成問題於是又將這兩百人調了一百名回鎮子去,準備以後用來背鐵礦石,閻王軍扎來運輸的木排很快就不夠用了。於是又扎了許多木排。砍了些參天大樹,製作了幾艘巨型木排,雅礱江上整天木排來往。拉著滿排的煤,看上去好不熱鬧。

木排這玩意兒不比得船,運東西很不靠譜,經常一個浪頭。就有煤塊掉入江中。但是閻王軍裡並沒有制船能手。這時候制船也來不及。只好先用著木排了。看著被大量煤塊染得有烏黑的雅礱江,鄭曉路的心裡頗有些不好受。

環境汙染,就是從我開始搞的啊,可恰的雅礱江,我欠你的,今後我還給中國人民。一旦涼山地區可以通行了。要趕緊叫江百濤調幾個船匠來,早一拯救可憐的雅礱江。

透過木排,煤被拉到雅礱江上游的江邊。再轉用牛車拉到鹽井鎮鎮長辦公室,在鎮長辦公室的堡壘後院,鐵匠們已經建起了爐子。鄭曉路雖然對鍊鋼鍊鐵的技術一竅不通。但有一他是知道的。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礎。

因此鄭曉路要求鐵匠們在建爐子時儘量建造當時最好的鍊鐵爐。不要為他省錢,實際上鐵匠們也沒有想過為他省錢,他們從紅崖子山運過來的材料,就是最好的爐子和柑蝸。原本就是打算在這裡打造出些好東西的。

當時中國鐵匠掌握的最好的東西,就是百煉鋼,也就是和日本的玉鋼差不多的製法。需要鐵匠反覆敲打鐵塊幾百次才能煉出。這玩意兒太耗人力,不考慮。

接下來就是鑲鐵,這種鐵在材質上接近大馬士革鋼,其實鎖鐵也就相當於古代的鋼了,是用柑蝸加上高爐煉成。不太耗人力。但需要大量的燃料和礦石。現在燃料和礦石問題已經解決,鐵匠們迫不及待地開始煉製。閻王軍先期搬回來的一萬斤鐵礦石。很快就被鐵匠們製成了一塊一塊的方形鑲鐵塊,備留著以後再進一步加工成武器。

這些鐵塊可不簡單啊,鄭曉路撫摸著鐵塊,心想,攀枝花的鐵礦並不是簡單的鐵礦石,而是有磁鐵礦、磁黃鐵礦硫黃鐵礦、釩鐵磁鐵礦等好幾種,自己挖到的也不知道是哪一種,若是挖的釩鐵磁鐵礦。在後世是用來造航天和宇航器材的重要源料,但現在的自己限於時代侷限,只能將它們用來做鐵器,浪費了釩鈦這些寶貴的資源,這也是迫於無奈。希望自己挖的只是普通鐵礦。而不是釩鐵磁鐵礦石吧。

但是,只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能讓中國在明朝末年就站起來屹立在世界的端。那浪費這一釩鈦礦物資源,又算得了什麼呢?浪費就浪費吧,只要今後不吃別人的虧,能讓中國強大,便是再浪費多些也值得。

又過了幾天,通向地龍山的道路也建好了,地龍山因為地震的關係。鐵礦石遍地都是。連挖煤窯的功夫也省了,鄭曉路命令閻王軍在地龍山搭了起幾十座茅草房子,建成了一個簡陋的村,將地龍山附近的露天鐵礦全都管理了起來。然後把剩下的一百名焦家打手惡霸押到地龍山。命令他們每天負責背鐵礦石到路邊。裝在牛車上。

牛車每日在道路上來回著,鐵礦石和煤大量地運到鹽井鎮,被製成一塊一塊的鋒鐵鎖保存起來。也不知道紅崖子山寨那邊情況如何了,西洋人們都鼓搗出了些什麼東西呢?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把這些鑲鐵塊運回去呢?

豔陽高照,成都府沐浴在夏天的烈日當中,知了出無力的鳴叫,沒有風。因此整個成都顯得有如熔爐般酷熱

張子元坐在成都府的衛所裡,拿著把扇子拼命地扇著,他剛收到一封信。不看這信還好,看了信就熱得更厲害

這信是朝廷的公文,原本是馬馬祥麟,從西昌城出來的,幾經倒手。被無數大官看過之後。才轉到張子元的手上。信上的內容不多。就是:石柱白桿兵五千人。經過千里奇襲,成功拿下了彝族叛軍的產馬基地西昌城,並且已經控制了涼山地區。

這信本是給川貴總督朱叟元的軍情,好讓朱變元控制整個戰線的情況,輪不到張子元這局外人來看。但馬在信尾加了幾句,是這次奇襲的路上,碰上了閻王軍還生了一衝突,但本著不忍則亂大謀的原則,馬還是以攻取西昌為重,放過了閻王軍,

這麼一來,這信就有必要給張子元看了。誰都知道,張子元是皇上御筆親的追查閻王軍的欽差。閻王軍既然出現了蹤影,當然要報告給張子元大人聽。

“媽的,真不讓人閒,好不容易安全了下來。這些天張逸塵那殺神沒來找我的麻煩,怎麼閻王軍又鑽出來了。”張子元沒好氣地道:“還要不要人活了。這麼熱的天。”

旁邊的遊擊將軍猛如虎可不是怕事的主兒,聽閻王軍出現。反而有欣喜,立功的機會來了嘛,猛如虎對著張子元道:“張大人。既然閻王軍出現在西昌附近,我們也該去西昌繼續追查才是。”

“去西昌?”張子元滿臉的不情願,都著嘴道:“這成都多好啊,吃香的喝辣的,女人也水靈。我才不要去那窮鄉爛村的地方。”

“呃”猛如虎想了想。轉了個花樣道:“西昌也好啊,俗稱“月城”就是那裡的女人長得都像月亮一樣漂亮,那裡也很涼快,一都不熱”罪過罪過,為了騙張子元這豬頭,我把月城成這樣了,罪過啊罪過,猛如虎的心裡默唸著。

“啊哦?”張子元一蹦而起,道:“姑娘都像月亮一樣美?”

“嗯!”猛如虎違心地了頭。

“很涼快?不熱?”張子元又問道。

“真的。這個絕不騙你。”猛如虎這次不用違心了。

“閻王軍有三千人呢,咱們就帶五百人過去查案?”張子元也不全傻。還是知道數人數的。

“張大人,馬不是在西昌嗎?咱們可以依靠他的五千白桿兵啊。您想想。天下聞名的馬加上天下聞名的白桿兵,咱們還怕啥?”猛如虎雖然長得和彭巴衝一樣五大三粗,力氣也一般大,但是煽風火的水平還是挺高的,至少比彭巴衝高出幾十層樓那麼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咦?對啊!”張子元大喜:“走,去西昌,哈哈,有馬在,我怕啥。正好借他的手給我們立功,抓了閻王,爺又要飛皇騰達了。”

猛如虎道:“咱們要不要給邵捷春一聲?”

“不用。那酸人。”張子元哼哼道:“爺越快離開他越好,天天聽他唸叨,煩都要煩死了,偏偏他官還不不怕我。”

張子元想溜跑,沒想到剛走到城門口。正好看到邵捷春站那兒。正在給一個官員送行,這一下躲也躲不掉,兩人牛眼瞪馬眼,瞅了個結實。

“喲,張大人,帶著士兵們要去刻阻匕啊?”邵捷春最近越來越看不慣張子元,話也陰陽怪氣了起來。

“這個嘛,本官要去西昌散散步,吹吹風,找找姑,找找閻王賊寇什麼的玩意兒!”張子元哼哼嘰嘰地道。

“哦?”邵捷春一愣,忍不住道:“那正好,你幫我送送這個兄弟。”完他向旁邊一拱手,介紹出一個人來,原來邵捷春在城門口就是給這個人送行。

這是一個的七品縣令,名叫賀文龍。雖然官不大,卻是邵捷春的好友,同為清流一派,平時裡書生意氣。滿腔愛民之心,這一次他被邵捷春舉薦,新任為鹽井衛的縣令,這是正準備要去走馬上任。

原來邵捷春聽西昌城收復,涼山地區已平,作為四川的行政長官,他就突然想起一個,地方來。那就是涼山南邊的鹽井衛,那地方自從涼山被奢崇明佔據,已經脫離朝廷管制好幾年了,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邵捷春準備將自己的三把火燒一把到鹽井衛去。

但是鹽井衛可不是好地方啊窮鄉僻壤。山高路遠,土匪惡霸橫行。中間又隔著涼山,雖然現在被馬收服,但不準什麼時候又沒了,而且從成都一路去到鹽井衛,路途遙遠,還容易碰上奢崇明的散兵。真的是很不安全。

邵捷春非常擔心自己這位好朋友的安全。正在城門口千叮萬囑要他心。但言語無力,他心裡也是沒底,此時一聽張子元要帶兵去西昌。頓時也顧不得和張子元掐架拌嘴了,趕緊將賀文龍介紹給張子元,要他看在同朝為官的份上。把賀文龍護送到西昌城,至於西昌到鹽井衛那一段路,只好讓賀文龍自求多福了。

張子元雖然是個無賴,但這人有一好。那就是表面上看起來還算義氣,他把胸脯一拍。道:“不就是帶幾個人嘛,賀大人,你有幾個隨從啊?”

賀文龍道:“就我和一個,書幢,另外帶了六十個衙役。”

“那簡單,我軍中備有一輛大馬車,你和書幢兩個人,就來我車上擠擠,衙役們和我的兵一起走,本官保證把你安安全全地送到西昌!”張子元滿嘴飛承諾,一看就是不靠譜的。

賀文龍心中暗想:“帶兵的官兒都是騎馬的,哪有你這樣的。居然坐馬車!要是打起仗來,你這馬車能跑得贏馬嗎?”

邵捷春見事情談成,又拉著賀文龍的手道:“賢弟此去一定要保重。鹽井衛偏遠僻靜,當地居民不服王化。你帶的人手又不多,去了之後一切心行事,若是碰上土匪惡霸之流。當虛與委蛇。信通知為兄。為兄必派兵相助。”

賀文龍拱了拱手,他可不方便什麼賢弟為兄的亂叫,免得亂了官場的尊卑。他抱拳道:“邵大人放心,下官這次遠赴邊境,為了是宣揚王道。揚我大明天威。只要下官行得直,立得正,何俱邪魔外道,只要一心為民。人民自當擁護下官,宵之輩,自然退去。”

邵捷春了頭道:“賢弟的本事,為兄是信得過的”。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心。,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