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決定禪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祖大壽投入重兵,使得整個河畔上都是人,極大地約束了哥薩克騎兵的機動性。而龍騎兵充分利用這點成功地壓制住了哥薩克騎兵。

在火炮上,俄軍背靠著秋明城,秋明城上的火炮利用地形上的優勢,在射程上稍微佔據了優勢,但明軍的火炮在射擊精準度上要超過俄軍,這讓雙方炮戰一時之間勝負難分。

但明軍的步兵優勢明顯,這得益於明軍火器上的優勢,輕中型火炮雖無法打到秋明城,但卻能有效地打擊俄軍的步兵陣型。

第三天上午的戰事非常膠著,雙方依然勝負難分。但在下午一時左右,明軍卻取得突破,明軍的炮兵經過近兩天的努力徹底打啞了秋明城上俄軍火炮。失去了炮火的掩護,俄軍也徹底暴露在明軍的火炮之下,尤其是明軍的重炮,能覆蓋整個暴露在秋明城外的戰場。

在明軍猛烈的炮火轟擊之下,俄軍的步兵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陣型,缺少陣型保護的俄軍步兵迅速潰敗。本來與明軍勢均力敵的俄軍騎兵在步兵潰敗之後,也失去了戰心,俄軍的騎兵瞬間也跟著潰敗了。

哥薩克騎兵有著速度優勢,能迅速脫離戰場,而俄軍步兵就不行了,根本無法逃跑龍騎兵的追殺。而明軍更是趁勢一舉拿下了秋明城。

拿下秋明城,也讓託博爾斯克的俄軍徹底失去了希望。

七月下旬,託博爾斯克的俄軍就投降一事與明軍達成協議,祖大壽同意託博爾斯克的俄軍退回喀山,但是俄軍要繳出全部的武器。而此時託博爾斯克的俄軍只剩下不到兩萬人了。

明軍在秋明修整了數天之後,五萬明軍再次踏上了東征的路途。其實到此,明軍此戰的目的已經達到,帝國已經控制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廣大區域,整個西波爾已經全部在帝國的控制之下。

明軍再次遠征,一是逼迫沙皇俄國和談,進攻喀山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帝國能打通西北的通道,從帝國的西北進攻喀山,否則的話,光是補給就能拖死明軍;二是為了在烏拉爾山一帶構建防禦工事,以便防備沙皇俄國的進攻。

這一場戰役,俄軍前後損失了近六萬人,這對現在的俄國來說是致命的。而在西面,俄國在面對著波蘭人咄咄逼人的攻勢的時候節節敗退,眼看著馬上就要失去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了。

相對於一片荒涼的西波爾,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才是俄國的核心利益。沙皇阿列克謝決定再次和大明和談,八月中旬,阿列克謝派出了使者。而明軍的大軍在抵達烏拉爾山一帶之後便停止了前進的步伐。

十二月,朱由校收到了沙皇俄國請求和談的訊息。

“朕只有一個要求,這次協定上,要明確帝國與俄國以烏拉爾山為界,帝國要擁有烏拉爾山以東的整個西波爾。”朱由校強調道。

“臣建議以後西波爾地區退役的士兵,土地一律分配在西波爾,土地面積可以比原來的提高一倍。”朱慈焾建議道。

“這個以後你自己做決定,朕決定在明年二月份禪位於你,以後除了軍事上的事務朕會和你商量著來辦之外其他所有事務都交給你來處理,政事雖歸於內閣,但還是有一些內閣無法決定的重大事務需要你來拿主意,記著絕不可怠政。”朱由校道。

“皇上……”

“朕不喜歡來虛的,就不用朕三請了吧。”朱由校揮揮手阻止朱慈焾的話,微笑著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臣遵旨!臣謝皇上隆恩!”

“這個位置並不好坐,當昏君容易,但當聖君絕對是殫精竭慮的事情,朕之所以要將政事歸於內閣,是朕明白後世子孫中難保不會出那麼一兩個不肖子孫。如果真出了這樣不肖子孫,朕希望內閣能挽大廈於將傾,所以內閣制度,朕希望你能繼續完善,朕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了。”朱由校說。

“臣明白皇上一片苦心,臣一定會努力的。”

“做人要有危機意識,做皇帝更要有這樣的意識,大明如果亡國,對其他人來說只是改朝換代,但對皇室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靖康之變這樣的事情難保不會再次上演。不合適的皇子一定不能讓他登基成為皇帝,最後只會害人害己害皇室一族。選賢才是選立國本的唯一標準,這一點一定要牢記於心。”朱由校叮囑道。

“臣一定謹記在心。”

……

見完朱慈焾之後,朱由校又召見內閣、大都督府、都督府、錦衣衛、東廠以及六部尚書等重要官員,將自己要傳位給朱慈焾的訊息告訴了他們。

以前朱由校說這話的時候,大臣們並沒有太在意,現在朱由校真的要傳位,全部大臣都在挽留。

“此事朕意已決,各位不用再勸朕了,在傳位給朱慈焾之後,朕會在一兩年之內將軍權逐步移交給太子。”朱由校微笑著說。

朱由校的理想是想當個昏君,享受皇權帶來的巨大利益,而不去承擔皇權所帶來的義務,只是他繼位之時,整個大明已經是風雨飄搖,他不得不承擔起自己的義務。現在交出皇權,他便能只享受權利而不用承擔義務了。

“陛下準備退位之後到帝國各處看看嗎?”

“是的,朕明白你們擔心什麼,朕巡幸地方只會動用內帑,絕不會用國庫的一分一毫,地方官府也不用負責接待。這個規矩是朕立的,朕理所當然要遵守。”

聽朱由校這麼說,眾人也不說話了,大臣都知道現在內帑有錢,現在國庫收入多了,每年該給內帑的份子錢也多了,再算上每年皇家產業所帶來的利潤也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內帑開銷卻只有以前十分之一左右。宮內的太監已經被精簡一空,宮女加禁衛女兵數量一共才一萬多人。這麼多年下來,讓內帑存下了數億兩銀元。

朱由校覺得這筆錢始終放在帝國銀行,實在是有違天和,應該花掉一些來活躍民間的經濟。(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