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修建馳道的計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將河北劃出來之後,北直的面積急劇縮小,但北直作為大明的首都,是全球一個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其地位決定了京師水泥專營權的商業價值。

而且在招商會上,張國紀還吐露朱由校明年二月份就即將用水泥修建一條從京師到天津的馳道,這一切意味著獲得京師的專營權,不但馬上就可以獲得實實在在的利潤,而且在未來還可能獲得更多的這樣的機會。

下面的商人一聽說是京師的專營權拍賣,眼睛瞬間都紅了。這次不同於前七次的競拍,這次幾乎來自全國各地的覺得自己有實力的商人都參與了進來。

京師的專營權拍賣的底價是兩萬兩銀元,二十多息的時間價格就超過了十萬兩銀元。到了十萬兩之後,價格上漲的速度略有下降,但僅僅也就是半炷香不到的時間,價格再次攀升到十五萬兩銀元。十五兩銀元似乎已經快到極限,每次加價幅度也下降得很厲害。

“二十萬兩!”一個驚人的報價的出現了。報價的是徽州鹽商江演。

江演,這個時期徽商的代表人物,兩淮鹽商的代表人物。在歷史上,他是江氏家族的第一位總商,任職三十四年。

1617年袁世振、李汝華等人共同推動大明鹽業改革,實行綱運制。綱運制的實行的讓江演一躍成為兩淮的鉅富。明中葉到清中葉這段時間的鹽商真正的是富可敵國的,掌握了國家大量的財富。

朱由校在山西大殺四方,讓所有的人都不敢輕舉妄動,這就使得朱由校在山西一地執行取消鹽引的政策之時,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抵制。但是朱由校的這個舉動還是讓鹽商們感到了危機。

當朱由校推行水泥專營之時,使得有些鹽商開始將目光投放到水泥生產上來了,江演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二十萬兩的價格直接讓其他的人放棄了競爭,畢竟水泥還只是一個新鮮事物,到底有多大的市場容量?能帶來多大的利潤暫時還沒有人知道?它跟食鹽不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第一天的專營權拍賣就給朱由校帶來了六十多萬兩銀元的收入,這是朱由校始料未及的,他預計整個專營權的拍賣最多可能也就一百萬兩銀元,畢竟最大收入是那百分之十的利潤抽成。

“李永貞,太康伯,待會由你們兩人設宴款待這些商人,朕就不出面了,最後一天朕再出面。”朱由校說道。

“諾。臣馬上就去安排。”李永貞說道。

“另外,你們可以在宴會上向他們吐露一些朕要修路的訊息。”朱由校叮囑道。朱由校覺得要想拍出高價,就必須要有足夠利益。在任何時期,最簡單的行為動機分析,歸根究底,只有兩個字:利益。

“臣明白。”張國紀點頭說道。

……

當天的宴會雖是臨時安排的,但是檔次卻是不低,李永貞出麵包了下京師檔次非常高的一個酒樓。參加招商會的商人近乎一半都認識張國紀,整個宴會的氣氛顯得並不拘謹。何況能參加招商會的商人,哪一個不是八面玲瓏,就算不認識張國紀和李永貞,在這種場合裡,每個人都會極力地靠近兩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高檔次的社交機會。

大家喝得酒酣耳熱之時,張國紀再次舉杯說道:“祝各位水泥的生意大發!飲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謝太康伯,飲甚!”眾人一起舉杯說道。

一杯下去,張國紀說道:“眾位可知道將來十到二十年之內才是水泥最賺錢的時候。”

“不知太康伯何出此言?”江演好奇問道。江演和張國紀算是老相識了,他是張國紀商隊的重要成員。

“陛下有意修築從京師到廣州,京師到西安等兩條主馳道,當然這只是近幾年的目標,未來還會修建更多的馳道。”張國紀說道。

“嘶。”聽到這個資訊,在座的許多商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太康伯,不知訊息是否屬實?”江演聽到這個訊息,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當然屬實,我太康伯什麼時候欺騙過各位?”太康伯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個訊息咱家可以證實是真的。陛下已經在規劃這個事情,只是現在還沒有跟內閣商議,不過陛下說了,就算內閣不同意,陛下也會從內努撥出錢來,支援這兩條路的修築。”李永貞說道。

“修一條從京師到廣州的水泥路算上人工開支的話,大概需要三百萬到四百萬兩銀元。”江演在腦中很快就大概算出了需要的金額。

“陛下說了這次拍賣所得,以及以後的水泥利潤都將投入到馳道的修建中來。如果不是朝廷有人非議,陛下又讓我放棄水泥,將遠洋商隊做好,我還真捨不得將水泥交給你們來生產。”張國紀惋惜地說道。

“太康伯高義,我等定不會忘記的。”眾人一起說道。

“來,大家敬太康伯一杯。”江演說道。

“水泥我是知道的,我也見過從木邦到雲南修路,的確好用,比用糯米汁要省錢許多。我相信未來建房,修橋等等都會大量使用水泥。太康伯此等義舉,我等會銘記在心,如果太康伯日後有何差遣,儘管吩咐。”劉柒站起來說道。

“太康伯日後有何差遣,我等必定隨叫隨到。”眾人也跟著一起說道。

……

對於朱由校要大量修建馳道一事,這些商人也是半信半疑,這樣的事情,不是誰說說,就能讓他們馬上相信的。但對於商人來說,既然有了這樣傳聞,他們肯定就要開始做準備,絕不會等待事情已經開始了才做準備的。

這個訊息無論是真是假,也使得第二天的招商會的競爭變得激烈起來。第二天,專營權證書的頒發人已經從李永貞變成了王禮乾,在大明的這個時候,王禮乾的地位是要比李永貞高一點的,他算是朱由校親信中的親信,他的到來更是讓這些商人心裡有了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