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蘇默的卑劣惡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上日中當中,時間已近午時。

毛紀和幾位評委低聲商量幾句,又再次走到臺中,宣佈接下來由蘇默作畫,而後由李兆先以詩詞相和。這一輪結束後,將休息半個時辰後再繼續。

臺下眾人登時轟然而應。他們雖不似臺上幾位大儒那般廣博,但勝在數量多。有偏重書法繪畫的,精於詩詞的更是不勝枚舉。

方才蘇默和李兆先第一局的開局,就出現如此驚豔的作品,讓眾人歡喜讚歎之餘,都是深感不虛此行。

不說蘇公子的書法、詩詞雙絕,令無數痴迷兩道的人如痴如醉;便是李兆先李公子的那副崖上梅圖,也體現了極高的水準,令許多精擅畫道的士子受益良多。

接下來,兩人要換位比鬥了,真不知又將出現何等激動人心的大作。這一刻,所有士子哪還顧得上什麼烈日酷暑,都是滿懷期待的回到了臺下,等待著即將送上的盛宴。

蘇默和眾位好友點點頭,又再對毛紀幾位躬身為禮,這才沉穩的走到臺前。

先是抱拳團團一揖,收穫了無數的呼聲和尖叫,隨即回身在畫架前站定。

經過方才短暫的停歇,他已經有了腹稿。李兆先和華龍自以為高明的機謀,卻給了他徹底跳出窠臼的機會。

他幾乎已經預見到了,等他將這幅畫完成後,那兩個傢伙怕是要愁的拔光了頭髮的悽慘畫面。

當他俯下身開啟旁邊案几上的一個木盒時,臺下的人因為高度的原因,倒是沒什麼反應。但是同在臺上,就站在他一側的李兆先,隨著目光落到那木盒中的東西後,卻是臉頰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一臉的難看中,額頭上不自覺的沁出密密的一層細汗。

沒見過!木盒中的任何一樣東西,他居然都沒見過。一個古怪的數個小格子拼組而成的匣子,每個小格子都是一種色彩;

幾隻長短大小不一的筆,筆頭卻不是正常的毫,而是扁扁的,只留著極短的一截方方正正的筆毫。依據長短大小不同,那怪異筆毫的寬度大小也不一而同。

除了這些外,再就是一隻裝著清水的筆洗了。這是木盒中李兆先唯一認識的物件。

這究竟是什麼鬼?李兆先不由的心中哆嗦。之前那種不祥的感覺,這一刻成百倍千倍的明晰起來。

連對方使用的筆具都認不得,那接下來的勝算還能有幾成?他心中惶遽,待見蘇默取出一枝最大的怪筆,又將那個彩盒的蓋兒拿起握在手中時,他終於忍不住了。

“等下!”他大叫道。

臺上臺下眾人都是一楞,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兒。蘇默肚中暗笑,面上卻輕輕一皺眉,一手拿著調色盤,一手擎著筆,默不作聲的停下,轉頭看向他。

毛紀也是面色不渝,心中對李兆先的感覺又再差了三分。本來嘛,你方才作畫時,人家蘇默從始至終一言不發,任你發揮。可到了兩人轉換過來,人家這正要下筆了,你卻冒然出聲打斷,這實在是太失禮了。

要知無論是琴棋書畫哪一道,都最講究個靜心澄慮,最忌打擾。李兆先在此刻忽然叫停,已然猶如作弊了。

“李公子,你有什麼重要的事兒要說?”毛紀神色淡淡的,語聲雖不帶起伏,但話中之意卻是再明顯不過。

重要的事兒!你丫要是沒有到了“重要”的事兒,可休怪老夫不給你留情面了。

李兆先話喊出來後也省悟過來,只是到了這一步卻是退避不得了。當下一咬牙,也不理會下面傳來的陣陣噓聲,對毛紀躬身一揖,指著蘇默道:“諸位先生,我與蘇默約定的是比書畫之道。可如今,蘇默所用器具,詭異非常,並非我士人所用筆硯。學生有理由認為,此非公平之道,還望諸位先生明察。”

嗯?這是什麼情況?

李兆先這番話說完,毛紀等人也不由的愣住。幾人互相對望一眼,同時默契的起身,從後面走上前來觀看。結果一看之下,也是不由的目瞪口呆。好吧,太沒面子了,自己好像也不認識。

“咳,蘇默,你這是?”毛紀輕咳一聲,強作鎮靜的向蘇默問道。

蘇默微微一笑,將手中調色盤和畫筆放下,躬身一揖道:“幾位先生明察,這些都是學生自創的畫具罷了。筆還是筆,墨也還是墨,無非就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了下而已。這墨里加了些染色,與尋常作畫時,常以硃砂點赤一個道理,學生這裡不過就是更多了一些別的色彩,何來什麼詭異之說?若是不信,諸位先生,甚至李公子都大可上來檢查一番。至於說公平,呵呵,我能用,也沒限制李公子不能用啊。既然大家都可以用,這不公平卻從何說起呢?學生真的不知該說什麼了,全憑諸位先生定奪。”說罷,再躬身一禮,主動退後一步不語了。

毛紀等人愣住,相互看看,不知該怎麼說好。還是胡光建,首先低頭去細看案上的各種筆墨,甚至期間還用手沾了點彩墨,用兩指對著磋磨了幾下,最終直起身來,衝眾人點點頭道:“沒什麼怪異,確實如蘇小友所言,不過就是加了些染色。”

毛紀面上稍松,點點頭轉向李兆先,淡然道:“李公子,你還有何話說?正如蘇默方才所言,你若要用亦可,沒人會阻止。”

李兆先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去。尼瑪,我用亦可?我得會用才行啊。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

沒錯,就是欺負人!還是那種欺負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的惡劣行為。

蘇默的這種欺負人惡行,有效卻很隱晦。若不是真正瞭解其中的差異,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都跟國人作畫並無二致。

中國畫的色彩運用,早從漢代就已經有了。國畫用色分為“石色”和“水色”兩種。

石色就是礦物質和金屬性的物質調成。而水色,則為植物性物質調製而成。

與蘇默眼下準備施展的油畫技法不同的是,中國畫上色講究個“隨類賦彩”,也就是說注重意境而不重真實。所用色彩雖也不少,但與注重真實效果的油畫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這倒不是國人不懂調色,而是真心覺得不需要。國畫的隨類賦彩打個比方,就像花其實沒有黑色的,國畫卻可以用墨色來渲染;竹子沒有紅色的,但國畫卻有以硃砂作赤竹。

這其中,國畫作家注重的是反映作者的繪畫意圖,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油畫則不然,油畫通常更注重寫實,力求真實重現。

所以,兩相比較的話,可以說一個注重靈魂,另一個則注重外在。這兩種畫技其實說不上誰高誰低,都只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罷了。

但是在這個從未見過西方畫技的古大明,蘇默猛不丁弄出這玩意兒來,那就實打實的是欺負人了。嗯,確切的說,是咋呼人、忽悠人。

畢竟嘛,未知的總會給人不明覺厲的錯覺。任何新事物都更能吸引人眼球,首先從衝擊感上就佔了便宜。

試想,大家都從未見過油畫,又如何去評論油畫與國畫間的高低優劣?最多也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算作平局罷了。但如此一來,蘇默豈不就是未戰而先立於不敗之地了?

這貨,確實太缺德了,蔫兒壞!

可憐李兆先這會兒真的是欲語還休、欲哭無淚,講理都沒地兒講去。聽到毛紀冷淡的話後,張口結舌半響,卻怎麼也沒法去接。

蘇默多奸啊,眼看著李兆先被徹底鎮壓了,眼珠兒一動,上前對毛紀等人一揖,慨然道:“諸位先生,李公子少見多……咳咳,那個不曾見過這種畫技,心有忐忑也能理解。而今既然他提出來了,又累幾位先生親自驗看,那學生願退一步,允許李公子的朋友們一起參詳。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如此也算是將這短板補上了。正如學生比鬥之前就說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雙方切磋不是為了爭個高下,而是為了自身的提高。故,還請諸位先生準學生所請。”說完,深深一揖下去。

眾名士就感嘆了。多好的孩子啊,通情達理,心胸廣闊,豁達大氣,還又這般知進退,懂敬賢。嗯,還有,不重虛名,只求進步,難得小小年紀,竟能如此自廉,如此修養,大善!

於是,包括毛紀在內,幾位名士都頻頻頷首點頭,望向這謙恭的小童生的眼中,滿滿的全是欣賞和讚歎。

李兆先快氣瘋了。這王八蛋假仁假義,哪有這般好心腸?讓華龍他們幫我,那日後傳揚開來,豈不是說他一個人獨鬥我們一幫人了?自己堂堂內閣大學士之子,京城頂級才俊,竟然要以多為勝,豈不讓人笑死?怕是連老爹都要跟著丟臉了。

可偏偏,偏偏這個提議他卻沒勇氣拒絕。眼下明擺著,單憑他一個人,怕是真難應對接下來的局面。要是真輸了這次比試,那嘲笑又豈會比以多為勝少了去?

罷罷罷,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騎虎難下,也唯有一條道走到底了。別的不去理會,先贏下來再談其他。只可恨讓這混蛋藉此大邀了名聲,真是讓人好不憋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死死的咬著牙,幾次欲要雄起一把,義正言辭的拒絕這個陷阱,但終歸心中發虛,終是沒有開口預設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