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許之以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的銅礦枯竭,隔海相望的倭國卻是產銅大戶。

因為太平洋中海嶺的海底火山活動為倭國帶來了豐厚的有色金屬資源,生成了如足尾銅山和別子銅山這樣的大型金屬礦床。

因此,在明清交匯之時,倭國成了這個時代最大的銀和銅的輸出國,然而這個國家低下的生產力和長時間的諸侯爭霸,使倭國的鑄幣業陷入了停滯,各地的大名更願意使用大明的制錢,畢竟在他們看來研煉銅礦所花費的代價還不如用不值錢的銅礦和大明交易。

在李興之看來,銅屬於戰略性的物資,甚至比銀還要實用,因為銅的柔韌度更高,散熱速度更快,實在是用來鑄炮的最佳材料。

一貫錢二十斤銅,也就是說這筆交易談成的話,那其中的毛利就達到了恐怖的百分之六百,減去海運和鑄造銅幣的費用,李興之起碼能賺到超過成本五倍還多利潤。

而且倭國的銅礦還伴生銀礦。據孫之潔提供的《天工開物》記載:“東夷銅又有託體銀礦內者。”

“入爐煉時,銀結於面,銅沉於下。商舶漂入中國,名曰日本銅,其形為方長板條樣式,漳郡人得之,以爐再煉,取出零銀。”

所以用銅幣換取倭國的銅礦實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據李興之猜測,福建的鄭芝龍能聚斂如此多的財富,不出意外的話,恐怕也賺取這樣的貿易逆差。

“大將軍,換取二十斤銅礦,這也太多了吧,可否稍微降一點,弊國的銅礦都是富礦,含銅量很高,甚至還伴生銀礦,若改為十五斤換一貫錢的話,外臣就能替我家藩主做主。”

田中三郎也不傻,一貫銅錢若是按大明的計量方式來算的話,不過才五斤左右,那這買賣的利潤的大頭豈不是被明國賺了過去,而佐渡藩就成了明人和倭國銅錢交易的中間商而已。

“田中閣下,還是按本侯所說的結算吧,不過本侯可私底下給你交易金額一成的回扣,也就是佐渡藩每採購一貫銅錢,田中閣下可得兩百文,如何?”

李興之笑眯眯地看向正在跟自己討價還價的田中三郎,俗話說千里做官只為財,李興之可不認為千里迢迢跑到大明來商談銅錢交易的侍大將,會不喜歡銀子。

“一成利?”

田中三郎舉著手指頭,嘴巴張成了大大的O字形,一臉震驚地看向身前的這個明國大將軍。

能做到佐渡藩侍大將的人,自然明白這裡鉅額的回扣,按每艘海船可以運載十萬斤銅計算,那就相當於每一船自己可以得到五百貫錢的利潤。

李興之對田中三郎的反應很是欣慰,在他的記憶中,倭國雖然有著豐富的銀和銅,但由於當時的手工業遠遠遜色於大明,對大明商品的需求很大。

明國的商品可以在倭國,以高出國內二至三倍的價格出售。

如南京出產的生絲在廣州大約可賣到一百二十五兩一擔,到了長崎後可賣二百三十兩一擔;白糖在廣州每擔的價格為一點六兩,而運到長崎後出售則是四點五兩,價格翻了近兩倍。

而倭國由於沒有優勢產品予以交換,因此多以白銀、銅材等金屬對中國商品進行換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就指出:“倭國無貨,只有金銀。”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中國商船湧入倭國進行海貿。大明的商船將一船船的生絲、絲織品、砂糖、書籍和中藥運往倭國,帶回整船整船的貴金屬。

由於倭國急缺錢幣以及大量的手工製品,李興之完全可以咬死自己擬訂的價格和佐渡藩交易。

之所以許給田中三郎一成利,其實就是要把這個佐渡藩的侍大將,牢牢地綁在靖北軍的戰車上。

按李興之的估計,一旦假錢的貿易展開,大量的銅錢由佐渡流向倭國的內陸,其它紅了眼的大名必然會如同狼群一樣被吸引過來,甚至在倭國的德川幕府都會被驚動。

屆時佐渡藩要麼是在國內巨大的壓力下,停止和靖北軍的假錢交易,要麼就要武裝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停止貿易顯然不太現實,畢竟在這北中國,可沒有比靖北軍更強大的海上力量了,佐渡藩唯一能做的就是請求自己出兵援助。

有田中這個拿了自己好處的在佐渡藩內,自己就可以隨機應變,甚至可以將他培養成靖北軍的帶路黨,李興之可不相信這個天皇只是擺設的時代,倭國人會有什麼武士道精神。

弘治到嘉靖年間,那些吹噓的天下無敵的倭寇,其實不過是漢人士紳豢養的狗而已,而在長崎建國的五峰船主汪直和現在的南海霸主鄭芝龍無一不和江南的士紳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倭國人能被江南的士紳把控,那自然就能被李興之把控。

說句不好聽的,只要靖北軍的長刀足夠鋒利,倭國的大名和他們的德川幕府恐怕也只能在李興之面前搖尾乞憐的份。

“外臣多謝大將軍!回去必定促成此事,還請大將軍放心。”

跪在地上的田中三郎,再次五體投地,恭恭敬敬向李興之行起禮來,這會他對李興之是充滿了敬佩。

自己跟著上衫家後面,累死累活一年不過五百貫左右的收入,還有一家老小要養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明國的大將軍隨便一句話,自己就能掙到十幾倍甚是幾十倍的銀子。

“你且起來吧,具體的商貿事宜,你可以和錢提舉商議,草擬具體的行文細則,待市舶司的船隊準備妥當,咱們就展開貿易。”

李興之揮了揮手,示意田中三郎走人,他還要查閱徵遼軍馬和水師的訓練情況,自然不可能和這個東洋鬼多談。

“外臣多謝明國大將軍!”

田中三郎也甚有眼色,小心翼翼地爬了起來,躬著身子緩緩退了下去。

“大帥,那屬下也先行告退,且去和這個倭國人協商海貿事宜。”

錢安寧也知道李興之軍務繁忙,田中三郎都退下去了,自己再在這逗留也沒什麼意義,略一施禮,也退了下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