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秦王舉鼎,九鼎歸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從太行山將九鼎暗中運回咸陽,為了節省時間蘇青雲並未讓羅網來運送這麼重要的東西。

九鼎體積巨大,他們這群刺客本來就不擅長這方面。

加上蘇青雲並不是特別信任羅網,九鼎涉及太大,所以他直接將其收了起來,和炎妃,尹落霞兩人一同先行返回咸陽。

不過這些並未讓羅網的刺客知道,而是在支開他們之後做的。

當然為了掩蓋傳送錨點的存在,蘇青雲等人特意在路上遊玩了幾天。

另外也是因為九鼎太重,他不得不提前讓人準備特製的馬車用於安置,所以必須留出一點時間來做準備。

三天後他們抵達了咸陽附近,他將九鼎拿出來,然後讓一部分天外天弟子前來護送,裝裝樣子。

距離咸陽城外三十裡時,他們就遇到了蒙武帶領的三千黃金火騎兵。

“國師大人!左盼右盼,總算是盼到了你們!”

蘇青雲早就接到了訊息,嬴政派遣了蒙武前來護送九鼎,同時他也會提前率領百官在咸陽城外等候。

“蒙武將軍,辛苦了,接下來就麻煩你們了。”

蘇青雲擺了擺手。

“我這有何辛苦的,倒是國師大人,不辭辛勞,又為大秦送上了一件至寶,才是真的辛苦。”

蒙武哈哈一笑,他可不認為自己能夠比得上蘇青雲勞苦功高。

他為大秦做的最多不過是開疆擴土,而蘇青雲為大秦則是奠定萬世之基,不可同日而語。

之後他們急速行軍,趕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咸陽城外,嬴政率領百官在此恭候多時了。

除了他們,還有不少看熱鬧的百姓,不過有大量的黑鐵甲軍的士兵維持秩序,他們只能在路邊看著。

嬴政也沒有讓人驅散百姓的意思,這種事情就是要讓人看到。

越多人知道越好!

很快他們便看到了黃金火騎兵的身影,隊伍當中,幾輛巨大的馬車受到嚴密的防護。

上面都蓋著一塊大布,讓人看不到裡面的東西。

但是嬴政以及他的一些心腹都知道,這就是九鼎了!

之前的和氏璧歸秦頂多是一個吉祥的寓意,別人認不認還是一回事,和這九鼎相比就算不得什麼了。

這可是傳承自禹王的上古神物。

行至嬴政等人身前,蘇青雲等人下馬微微一拜。

而蒙武更是半跪於地,拱手而拜。

“快快起來,不必多禮!”

嬴政已經沒心思管他們了,雙目盯著馬車上的東西,眨都不眨一下。

“國師,這些就是九鼎了?”

“不負大王所望,這便是禹王九鼎,鎮壓九州龍脈的神器,如今九鼎歸秦,正說明天命在秦。”

蘇青雲笑著說道。

他這都是順著嬴政的心意去說的,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他向來不相信九鼎真的就代表天命所歸。

但是這個時代的人相信,這九州百姓也都相信九鼎就是正統的代名詞了。

因此,他找回九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大秦減少統一的阻力,穩定各國百姓。

而一切對統一有利的事情,他都願意嘗試。

嬴政此時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給了蒙武一個眼神。

蒙武立刻會意,對著士兵揮了揮手,立刻就有人上前將蒙在馬車上的布匹掀開。

接著一樽巨大的青銅鼎出現在眾人面前,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鼎身,無不令人驚嘆。

傳聞之中,九鼎皆有千鈞之重。

當年秦武王就曾求過其中的雍州鼎,也就是龍文赤鼎,因為大秦就地處雍州,他想要將其帶回咸陽。

於是他便嘗試舉鼎,但是結果大家都知道,武王絕臏而亡。

但是武王舉鼎一事卻是讓周天子的地位一降再降,其本人也為大秦一統天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不僅僅是雍州鼎,其餘的八樽鼎也一同入了大秦之手。

光是想想,嬴政就覺得有面子。

不過他也沒有在這裡耽誤太久時間,讓車隊繼續前進,這九鼎他要放於太廟之中。

一路上,沿途的百姓無不驚呼。

“這真的傳說中的九鼎!”

“天命在秦!天命在秦啊!”

“看來我等老秦人的夙願將在這一代實現了!”

九鼎所過之處,百姓都自發跪拜起來,這種從心底裡令萬民皆俯首的效果,可比嬴政他自己用武力逼迫的更加有成就感。

嬴政坐在車架上,享受著這難以言喻的興奮之情。

直到太陽即將落山,他們才堪堪抵達太廟。

但是接下來他們又犯難了。

這九鼎之重,令人難以想象,即使是幾十個壯碩的士兵都難以移動分毫,想要將其從馬車上卸下來可謂難上加難。

這馬車是精鐵特製的,能夠承受九鼎之重,還能讓馬匹將其拖動,但是人可比不得馬車。

而在場的並不是沒人能夠將其舉動,蘇青雲等天人高手出手,自然可以將其卸下來,但是大庭廣眾之下他們不能這麼做。

因為九鼎的意義太重大了,代表正統,九鼎意味著九州天下。

他們上去安置九鼎,就有些僭越了。

所以此舉非嬴政不可為。

可嬴政即便不隱藏自己的實力,也不過是破虛境高手,舉鼎對他來說還是很勉強的。

嬴政也沒想到這一點,這下九鼎是運回來了,卻在最後一步犯了難。

這時蘇青雲上前,笑著說道:“大王,今日九鼎應由大王親自安定,我知道舉鼎非易事,因此早就通知公輸家主製作了一個小玩意兒,可以幫助大王完成定鼎之事。”

“哦?還是國師想得周到,不知是和物?”

嬴政眼前一亮,這太貼心了!

很快一個奇奇怪怪的機關被送了上來,機關上有著許許多多的輪子,一頭是用來固定巨鼎的鉤鎖,另外一頭就是繩索了。

“這...國師,這可開不得玩笑...光憑這麼一個東西就能舉起千鈞之鼎?”

這時剛剛擔任國尉不久的尉繚站出來勸說了一句。

他不太相信憑藉此物能夠舉起這青銅巨鼎。

嬴政也是有些疑惑,這東西看起來奇奇怪怪的,能有這麼厲害?

這時公輸仇擠出一個哭一樣的笑臉,搓著手說道。

“大王不必擔心,此物我公輸家做過實驗了,完全有四兩撥千斤之能,以大王之力,完全可以舉起九鼎!”

嬴政聽到公輸仇的保證,這才願意一試。

特別是在聽他介紹完這東西的使用方法之後,更是放心了。

就算舉不起來,至少不會有危險。

因此也沒人會上去勸說了。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不看好此物,只有少數瞭解蘇青雲的人才堅定地相信他。

而蘇青雲本人則是十分信心的。

這可是滑輪組,結合公輸家族的機關術,雖然令其看起來奇怪,但是效果卻是更加好。

等士兵將鉤鎖固定在一樽巨鼎之上,嬴政走到機關面前,握住繩子,手上肌肉鼓起,用力一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起...起來了!真的舉起來了!”

“天吶!大王真的將其舉起來了!”

百官緊張地看著嬴政,發現他沒有一點吃力的樣子,似乎真的很簡單一樣。

四兩撥千斤,並不是在誇大其詞。

等到巨鼎離地整整半人高之後,機關轉動,嬴政腳步一轉,開始控制方向,將巨鼎移開。

很快,隨著“冬”的一聲巨響,第一樽青銅鼎便被卸下來放置在規劃好的位置上。

“成功了!”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嬴政也是哈哈大笑,他成功了,成功做到了這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以後他的威名將傳遍六國,家喻戶曉。

而且還是正面的名聲。

作為一個王,自然不可能不在乎自己在民間的名聲。

但是作為一個和大秦繫結的王,一般名聲都不會太好。

如今各種措施下去,大秦和他的名聲都在不斷變好,也會越發利於他的統治。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接下來安置剩下八樽巨鼎的速度就更快了。

安置完九鼎,天也已經黑了,嬴政正好也命人準備好了晚宴,直接宴請百官。

宴會上嬴政自然是多次提起蘇青雲的功勞,讚美之情不假於色。

甚至不顧自身威儀,親自為蘇青雲倒了杯酒。

也沒有不長眼的腐儒在這時勸說嬴政注意君臣之儀。

一方面蘇青雲功勞的確是大,這時候上去澆冷水,他們不是活膩歪了麼?

另一方面,蘇青雲居國師之位,嬴政若是想要以師禮待之也無不可。

他們挑不出毛病來。

總之,一頓賓主盡歡之後,深夜百官才散去。

蘇青雲走出王宮,他喝了那麼多酒卻一點醉意都沒有,那點酒精一入肚就被消化乾淨了。

趁著時間還早,蘇青雲趕回了太虛仙境,準備來一場飯後運動。

尹落霞正在房間裡靜坐修煉,就聽到蘇青雲推門進來的聲音。

“宴會結束了?”

尹落霞和炎妃兩人對此都沒有什麼興趣,因此都沒有參加之後的宴會。

“是啊,結束了,你這是在修煉?”

“不然呢?”

“那加我一個,正好,我也要修煉。”

蘇青雲笑嘻嘻地走上前,摟住尹落霞。

尹落霞白了他一眼,你這是想修煉麼?

但是她並未拒絕蘇青雲的加入,畢竟獨自修煉很無聊,但是兩人一起就很有趣了。

而且她也有些食髓知味了。

自從那一晚之後,他們就遇上的九州異變,忙於追查九鼎,自然沒時間一起修煉。

現在事情解決了,可以暫時鬆口氣,她怎麼可能拒絕?

於是一切都水到渠成。

而就在他們快樂修煉的時候,今天咸陽城內發生的一切都在迅速向外傳去。

原本咸陽就有不少勢力的明探暗探,各方勢力都注視著這個能夠左右天下大勢的地方。

可以說一切風吹草動都會被有心人看在眼中。

而其中最關注咸陽動靜的無非就是各國的貴族,其中又以燕國的燕丹和楚國的昌平君為最。

農家和墨家都是有探子在咸陽的。

這一點不論是蘇青雲還是嬴政都心知肚明,兩人默契地沒有處理這些探子,就是希望他們將訊息傳出。

畢竟這些都是對大秦有利的訊息,而且是傳播範圍越廣越有利。

不過以他們的手段,等到訊息傳過去,至少都要三四天的時間。

而此時,不論是燕丹,還是昌平君,都在忙於戰爭。

一個忙著抵抗入侵,一個忙著攻打壽春。

此刻距離狸陽不遠的一處樹林之中,燕丹等人隱藏於此。

“這些天龐媛圍而不攻,大王派來的援軍都遇到埋伏,損失慘重,晏懿此人又膽小,不敢出城接應,讓我燕國士兵在外白白送死!鉅子,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高漸離紅著眼盯著趙國軍營的方向。

燕丹嘆了口氣,趙國此舉無疑是在消耗燕國的有生力量。

對方圍而不攻,引誘燕國派兵來救,但是已經連續設伏三次,將三個方向來的燕國援軍都擊潰了。

對方是看準了晏懿不敢出城應戰,故意這麼做。

一方面狸陽城的糧草不多,他這麼做能夠使得城內大軍因為缺糧而喪失戰鬥力,最終輕易將其攻下。

另一方面就是為了之後的進攻做準備。

長此以往,待到龐媛攻下狸陽城,若是他要繼續大舉進攻燕國,燕國的抵抗力就會弱很多。

但是燕丹也不敢隨意出動。

他並沒有燕王的任命,手上除了墨家弟子之外,只有少量的親衛。

即使他暗中培養了一支軍隊,加起來也不過數千人。

龐媛不是趙蔥,這也不是兩萬人,而是近十萬大軍。

經過上次的慘重教訓,趙國肯定做好了應對機關獸的準備。

他不可能再向上次突襲趙蔥一樣,去突襲趙軍大營,那就是送死了。

“若是龐媛一直不進攻狸陽城,我等也沒有機會偷襲他們。”

燕丹拍了拍高漸離的肩膀,讓他不要太衝動。

“都怪這該死的晏懿,他這樣的人到底是怎麼當上大將軍的!”

高漸離對晏懿算是恨死了。

這樣下去,他們必敗無疑。

問題是晏懿犯了這麼大的錯誤,燕王卻依舊無動於衷,沒有撤了他的職位,只是沒有再派遣援軍。

也不知道燕王到底在想些什麼。

“鉅子,不如我等前去刺殺晏懿,不然不僅是狸陽城,整個燕國都將陷入危險之中。”

“可晏懿畢竟是我燕國大將軍,若被父王知道此事是我所為,恐怕到時候我等的處境就更加困難了。”

燕丹也想殺了晏懿,但是不得不考慮燕王的感受。

“如今事態緊急,我等只要能夠擊退趙國,想必大王不會太過追究,更何況我們可以將這件事弄成兵變,晏懿手下的士兵也對其也有很多不滿,完全可以為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