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不到五百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旭日東昇

火紅的太陽悄悄爬上山頭

此時村裡已經升起了鳥鳥炊煙,

勤勞的村民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嗯……”

張牧站在大門口伸了個懶腰,頓時感覺得神清氣爽。

就在這時,他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張牧開啟手機一看,發現居然是學長盧靖宇打來的。

“老闆,我沒打擾到你和老闆娘吧?”盧靖宇開玩笑道。

聽到盧學長的話,張牧有些哭笑不得!

兩人閒聊了兩句,盧靖宇就向張牧彙報了一個好消息。

“老闆,農科院準備將宜安這邊的育種實驗室一起打包賣掉,不知咱們公司有沒有興趣?”

突然聽到盧靖宇帶來的這個好消息,張牧非常吃驚!

“什麼?省農科院準備將你們育種實驗室全部賣掉?”

要知道這可是省級重點實驗室啊,這麼重要的實驗室都能賣掉嗎?

聽到張牧的疑問,盧靖宇冷哼一聲:“哼,現在有什麼是不能賣的?只要能升官發財,他們什麼幹不才出來?”

雖然宜安育種實驗室號稱是省級重點實驗室,

但上級部門根本就不重視,

每年只會給他們這些科研人員畫大餅,

真正落實的研究經費卻少的可憐。

“不是吧?你們一年的科研經費居然還不到五百萬?”

聽到盧靖宇的吐槽,張牧都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這可是省重點實驗室啊,每年的經費怎麼可能只有這麼點兒?

“那可不,當初我也是被豬油蒙了心,一心想要回到家鄉發展…………”

一提到這事,盧靖宇就鬱悶不已。

要知道,當初他博士畢業,可是能夠留校任教的,而且還能破格提升為副教授。

因為黔省是自己家鄉的緣故,再加上當初人才博覽會上,黔省農科院確實會畫大餅。

不僅承諾會給他一千萬的科研經費,還讓他擔任育種實驗室的首席專家。

當初的他還沒走出象牙塔,還不知道社會人心的險惡,

因此沒有多做考慮,就欣然接受。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來到宜安工作後,情況卻是另一個樣。

不要說一千萬的科研資金了,每年能拿到四五百萬的預算都要謝天謝地。

一想到這些,盧靖宇就鬱悶不已。

“學長您放心,我們公司可沒那麼多彎彎道道,我完全可以做主,承諾你們的科研經費肯定不會少。”

聽了盧靖宇的遭遇張牧也非常同情,於是趕緊安慰他道。

“呵呵,我還能信不過你麼?”

盧靖宇可不傻,現在的老闆不僅是他學弟,而且還是新晉百億富豪,這樣的大富豪還能缺他那點科研經費嗎?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盧靖宇也知道,牧農公司和張牧是真的想要投資農業。

否則,牧農公司也不會在農業上面下這麼大的功夫。

從公司剛啟動的三十萬畝辣椒種植專案和五萬畝高階辣椒專案就能看出來。

“學長,您能不能詳細說說宜安育種實驗室那邊的情況?”

說實話,張牧對這個實驗室很感興趣。

“沒問題老闆…………”

宜安育種實驗室成立於16年5月,

2017年9月被省農業廳評為省級重點實驗室。

目前實驗室一共擁有分子育種、雜交育種、蔬菜育種三個技術團隊。

盧靖宇一人就帶領了其中的兩個團隊,分別是分子育種團隊和蔬菜育種團隊

大家都知道,育種是一項長期性的工程。

運氣好的十年八年就能培育出一種優秀的作物來。

而運氣不好的,估計一輩子都沒有什麼出色的成果。

不過,盧靖宇的運氣和市裡都很不錯。

就在17年,他們終於打破了島國對西藍花種子的壟斷,成功的培育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秀西藍花新品種。

張牧記得當時這個事情還上過新聞。

宜安實驗室也因為這個成果,在當年成功的被評為省級重點實驗室。

……

張牧搖搖頭頭,收起心神,

繼續聽盧靖宇介紹宜安育種實驗室的情況。

該實驗室總面積4800平方米,有各類儀器設備1679臺套,資產總值460萬元。

中心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3人,其中擁有副高職稱以上28人。

此外,宜安育種實驗室,還有幾塊分佈在宜安郊區的試驗田,總面積不下一千畝。

當然,這些試驗田都只能租用,租期可以籤二十年。

看到這裡,張牧還算比較滿意。

“學長,農科院那邊有沒有說準備賣多少錢?”

盧靖宇搖了搖頭道:

“上面還沒有通知,不過現在誰會接手這種產業?”

宜安育種實驗室,位於郊區,距離市中心有二十多公裡,要是距離市區近一些。

可能還值點錢,但它的地理位置這麼偏僻,能賣出去就不錯了,想要賣高價根本不可能。

而且兩人都知道,宜安實驗室的最值錢的其實並不是他的固定資產,

而是那些優秀的科研人才。

一想到自己團隊的兄弟們,盧靖宇就忍不住嘆氣。

想當初,大家一腔熱血的加入實驗室,

不僅是為了回報家鄉,也是為了振興華夏農業。

否則他和大家也不會放棄知名大學副教授職位,來到宜安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工作。

聽到盧靖宇的介紹,張牧總算放心下來。

隨後張牧就準備讓黃建鋒代表公司過去談判。

看看農科院究竟有什麼條件?

…………

第二天,

當黃建鋒來到種植基地,

聽到老闆向他介紹的情況後,頓時大吃一驚!

“什麼?老闆咱們準備收購宜安育種實驗室?”

要是一般人可能還真不知道宜安還有這麼一家實驗室。

但非常巧的是,之前黃建鋒就在宜安那邊的農場工作過。

而且這家實驗室在宜安當地的農業領域也相當有名。

“你知道這家實驗室?”張牧有些意外的看著他。

“嗯,我之前工作的櫻桃園就請他們實驗室的技術員去指導過。”黃健峰點了點頭。

“你知道就好,現在這家實驗室要倒閉了,農科院那邊準備把它給賣掉,所以我想讓你先去跟他們接觸接觸,看看能不能直接拿下來。”

聽到老闆的吩咐,黃建鋒認真的點了點頭就道:“好的老闆,我知道怎麼做了。”

…………

將收購宜安育種實驗室的事情交給黃建鋒

張牧受姜主任之邀來到了隔壁鄉鎮的石頭寨。

石頭寨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特困村。

因為地貧、缺水等因素,這裡的人都非常的貧困。

不過後來,村裡引進了花椒種植產業,很快石頭寨就徹底擺脫了貧困。

因此張牧不知道,姜主任帶他帶這裡來是為了什麼?

“當年這裡的花椒專案就是由我引進的!”提起這個事,姜主任就不由嘆了口氣。

聽到姜主任的話,張牧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石頭寨花椒在雲山可是非常有名,

這裡的村民們之前就是靠種植花椒才能發家致富,

這裡還被當成脫貧致富的典範,曾經上過多次省市新聞,甚至連央視都有過報道。

“可惜成也花椒,敗也花椒,現在的石頭寨……唉……”說到最後姜主任不由搖了搖頭。

張牧出奇的沉默了,因為現在花椒的市場價格怎麼樣,大家都有所耳聞。

記得十多年前,一斤新鮮花椒還能賣三四十塊,

但最近這幾年花椒的價格猶如坐電梯一般直線下降,

甚至最近兩年的價格已經低到了每斤七八元,可以想象村民們的收入減少了多少?

“走,咱們進村去看看!”

十多年前的石頭寨真的很窮,人均年收入不過一兩千、

除非外出打工,大家只能保證餓不死。

聽石頭寨的名字大家就能想象這裡的環境有多惡劣,

這裡的土地不僅石漠化非常嚴重,而且還缺少水源,這就造成了石頭寨的極度貧困。

當年姜主任還是這裡的副鄉長的時候,

為了解決石頭寨的脫貧問題,他確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最終引進了經濟效益很好的花椒專案,成功的幫助大家脫貧致富。

剛開始的幾年,效果確實非常好,因為花椒價錢高,所以村民們的收入都翻了幾番,大家的生產積極性也很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惜好景不長

由於競爭的加劇,雲山的花椒產品也漸漸走向沒落。

曾經因為花椒發家致富的石頭寨等村子,很快被打回原形!

再次成了縣裡的返貧的典型。

當汽車開進石頭寨

這裡的情況甚至比周圍的村子還要衰敗!

村裡的道路上,人影都見不著一個,這又是一個空心村落。

“哎!這裡可是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啊?”

再次踏入石頭寨的土地,姜主任非常的感慨。

可以看出,姜主任對這裡真的充滿了感情。

看到石頭寨如此蕭條,張牧也皺起了眉頭,

“張總,可能我的要求有點冒昧,但我是真的希望你們能給石頭寨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加入辣椒種植專案的機會。”

說著,姜主任就鄭重的向張牧鞠了一個躬。

“姜主任您不用這樣,這點小事,您吩咐一聲不就行了嗎?”

張牧趕緊制止了他。

對於他的要求,張牧一口答應了下來。

其實這這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畢竟公司合作物件,多一個村也沒有什麼影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