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上新聞了(第二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八月六號

這天上午九點

一串公務車就徑直朝七裡坪駛來,有經驗的人就知道,這肯定是領導的車隊。

村民們看到後,都跑到廣場邊上看熱鬧。

“縣領導來了!”

“這是哪位領導?排場還挺大的嘛。”

“去去去,別在這裡瞎說,這是縣裡的縣官呢。”就在這時,村長張國華站了出來。

張牧和魯廠長看到這邊的動靜,也趕緊跑了過來。

“不是說,領導要十點才到嗎?”

張牧兩人都面面相覷,沒想到領導還給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

不過兩人也沒啥擔心的,面色從容站在邊上,準備迎接領導的到來。

等領導下了車,姜主任就向他介紹當地的村委成員和張牧兩人。

“領導,這位就是張牧,牧農公司的總經理,這位是魯玉忠,牧農食品廠的廠長。”

“領導您好,歡迎您到我們公司指導工作。”張牧和魯玉中趕緊向領導問好。

看到張牧的一瞬間,領導也沒想到張牧看起來這麼年輕,就跟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一樣。

“呵呵,咱們相互學習,你們公司可是咱們雲山縣電商企業的先進代表……”

領導笑著和兩人握了握手,心裡忍不住感慨張牧的年輕有為!

客套了一番,張牧就帶著領導們進入廠區參觀。

知道領導今天要來,今天廠裡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原本擁擠不堪的場地也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領導,您看這就是我們的生產的雲山特產灰粽,目前我們每天的產量都在一萬五千個左右,日銷量也達到了12萬元。”

目前廠裡生產的最多的就是粽子這個產品。

“不錯,沒想到你們公司才成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粽子的銷量已經達到了如此大的規模。”聽到張牧的介紹,縣領導也忍不住點頭。

作為縣裡的領導,他可是非常清楚雲山縣幾家粽子生產企業的銷售情況。

其中做得最多的一家,目前日銷量也不過兩三千個,還不及這裡的一個零頭。

想到這裡,縣領導更加堅定了扶持電商發展的決心。

“大家都嚐嚐我們的生產的粽子,大家可以放心的吃,我們生產的粽子採用的全都是本地的新鮮原材料。”

“是嗎?”縣領導接過粽子,不過還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畢竟作為一家企業,採購便宜的原材料才是賺到更多的利潤。

張牧就知道大家肯定會對此產生疑問。

笑了笑就讓魯廠長拿來食品廠的採購底單。

“領導,您看這是我們最近這個月的採購清單,所有食材的生產日期上面都有記錄。”

領導將信將疑的接過採購記錄,仔細的看了兩頁後,總算相信了不少。

隨後大家一邊吃著牧農公司生產的粽子,一邊繼續參觀。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今早剛進的排骨原料,這些全都是昨天半夜才從市裡的屠宰場採購的新鮮排骨。”

當大家來到排骨切割車間的時候,看到鮮紅的排骨後,一個個都點了點頭。

有生活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就是新鮮排骨,冷凍的顏色都大為不同。

從生產車間裡出來。

張牧又帶著大家來到了二樓的會議室。

在這裡,張牧向領導彙報了公司七月份所取得的成績,也向領導介紹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

領導參觀完牧農公食品廠後非常的滿意,

在離開之前當面叮囑姜主任,讓他一定要為牧農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

要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還可以到縣裡去找他幫忙。

…………

當晚六點半。

領導考察牧農公司的事情,就登上了雲山當地的新聞。

“今天是八月六日,星期四,……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雲山新聞。”

“今天新聞的主要內容有,1,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雲山縣醫療救援隊誓師出征,支援疫情嚴重的XX地區。2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城東區七裡坪村積極發展電商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今天上午九點,縣領導和各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了城東區的七裡坪村參觀考察該村的電商產業發展情況。”

“在大力發展電商產業的號召下,七裡坪村以張牧、張黔為代表的村民們努力發展電商產業,帶領村民們一起脫貧致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牧農電商有限公司成立於今年七月,至今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創造了1360萬元的銷售記錄,幫助全縣數千戶果農們,成功的將滯銷的水果賣得到了全國各地,為果農們增收數百萬元。”

“小牧,小牧在家嗎?”

傍晚,張牧剛吃完飯,正在院子裡消食呢,就聽到大伯的聲音從院外傳來。

“大伯,您這是咋了?”張牧趕緊來到大門口,看到跑的氣喘吁吁大伯,連忙問道。

看到張牧後,張國華就停了下來,滿臉欣喜的道:

“呵呵,小牧,你還不知道吧?今天你又上新聞了,不僅是你,小黔也上了呢。”

“是嗎?大伯,先進屋坐。”張牧雖然有些驚訝,但很快就恢復過來。

因為今天中午,領導們來考察的時候記者可是全程在場,記者們扛著長槍短炮的陣勢可不小。

“喲,是大伯來了,小沐沐,快叫大外公進屋坐。”聽到外面的動靜,二姐和小沐沐也走了出來。

小家夥乖巧的叫了一聲大外公,二姐也給大伯到了一杯茶。

“謝謝。”大伯笑著接過茶杯,然後朝二姐點了點頭。

“大伯你們剛才在說啥呢?”二姐坐在對面好奇的向大伯問道。

大伯呵呵一笑,就將張牧上新聞的事情說了出來。

現在村裡已經很少有人家看電視了,更別說當地的新聞。

而且要是沒有閉路電視,根本就看不了當地的電視臺。

所以村裡大部分人家都還不知道,張牧和張黔上新聞的事情。

“什麼,小牧上新聞了!”

二姐聽到後,頓時驚訝不已。

聽到二姐的驚呼聲,陳玉琴也從後院走了進來。

“咋了?小麗你這是在叫啥呢?”

“媽,大伯說小牧上新聞了。”張麗抬頭看著陳玉琴說道。

聽到女兒的話,陳玉琴也震驚,對她這樣農村的婦女來說,上新聞那可是了不得大事情。

於是她趕緊開啟電視,準備收看當地的新聞。

可惜家裡電視是網路電視,哪裡找得到地方臺的節目。

最後還是大伯教他們關注了當地電視臺的公眾號,才看到了今天的節目片段。

“呵呵,兒子你真的上新聞了呢。”

看完新聞後,陳玉琴滿臉笑容的看著張牧。

“媽,這只是咱們雲山縣的新聞而已。”張牧有些尷尬,覺得這根本就不算什麼。

現在可不是以前,電視的觀眾比之十年前,估計少了百分之六七十不止。

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家一有空閒不是在刷短影片,就是在刷短影片。

哪還有那個興趣去看劇情狗血的電視劇。

再加上電視機廠家自己作死,各種套路讓人應接不暇。

不僅是種類繁多的廣告,還有操作的復雜程度,也讓很多潛在的觀眾都望而卻步。

等大伯走後,陳玉琴悄悄地向張牧問道:

“兒子,你們公司上個月真的賺了一千多萬?”

聽到自家老媽這話,張牧頓時哭笑不得。

於是他連忙解釋道:“媽,那是銷售額,還沒除去成本呢。”

二姐也笑了起來。

看到老媽和二姐對自己上個月的利潤都很好奇,

因此張牧也沒隱瞞,將利潤如實的告訴了她們。

“一百三十多萬?”

聽到他一個月就賺了這麼多,陳玉琴兩人都震驚的目瞪口呆。

一百多萬啊!這得是多少錢。

尤其是陳玉琴,她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呢,

不要說一百多萬了,就是十多萬,她都沒見到過。

“媽,這算啥,上次我不是和你說了嗎?那些厲害的主播,一次直播就能賺幾千萬,甚至幾個億,和他們相比,我這可差遠了。”張牧搖搖頭道。

“呵呵,你這孩子,心還這麼大呢,一個月能賺這麼多已經不錯了。”陳玉琴笑著搖搖頭。

“沒事,姐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他們那樣的大主播!”二姐朝他揮了揮拳頭,鼓勵的說道。

張牧微微一笑,知道二姐安慰自己的成分居多。

不過他並不在意,因為有金手指在手,他有信心能走的更遠。

對他來說,做自媒體僅僅是錦上添花而已,

即便自媒體這條路沒有成功,他依然有信心能闖出一片廣闊的新天地。

“媽媽,外婆,咱們什麼時候去村口玩呀?”

就在這時,小家夥終於忍不住了,一臉渴望的看著兩人。

看到小家夥這可憐的模樣,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呵呵,沐沐忍不住了?那咱們關上門就走。”陳玉琴笑著捏了捏小外孫的臉蛋。

“來,媽媽牽著你的手。”二姐牽著小家夥就往外面走去。

聽到大家要出去玩,

趴在門口的兩隻狗子立馬爬了起來。

它倆激動地站在門口搖頭晃腦,準備跟著大家一起出發。

“天快要黑了,待會兒不能到處亂跑知道嗎?”

關好門,張牧就摸了摸它們的腦袋叮囑道。

兩隻狗子似乎也聽懂了主人的話,點點頭後就朝他嗚嗚的叫了起來。

看到兩隻狗子如此聰明可愛,張牧的臉上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