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姚種爭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早朝十分,李綱來的很早。

姚平仲四下掃了一眼,見老種還沒趕到。

於是便上前跟李綱打了個招呼。

“李右丞來得早啊!”

李綱回應道:“原來是姚都統,你來的也不晚。”

姚平仲笑道:“年輕人,哪有那麼多覺可睡。平仲本事或許不大,精神頭確實不錯。”

李綱也點了點頭:“嗯,年輕確實是好。

若是老種經略也能年輕個二十歲,咱們的壓力就小得多了。”

李綱說到此處,姚平仲卻突然嘆了口氣。

“希晏為何嘆氣,可是生活上有所不順。”李綱如此問道。

“那倒不是!”姚平仲搖了搖頭:“不說也罷。”

他越是如此,李綱就越有興趣。

“希晏,我雖然算不上什麼長者,好歹也有幾十年生活經驗,有問題就說出來,我也好幫你出出主意。”

姚平仲道:“李右丞,我所嘆息者,並非是生活問題,而是軍中的問題。”

“軍中的問題?”李綱臉色頓時一變:“軍中有什麼問題?”

“現如今東京城內兵馬眾多,軍隊士氣正盛,將士們摩拳擦掌,正準備大幹一場。

我這幾天連連收到屬下請示,問我何時出戰。

我也向種相公反映過,可是他卻一直推脫,怎麼也不肯給我確定的出戰時間。”

李綱也覺得宋軍現在確實是優勢,种師道一直駐兵不前,是為了等待弟弟種師中,撈取功勳。

於是他便將城下兵馬的指揮權私下裡交給了姚平仲。

宋朝的官職就是這樣,龐雜繁複。

很多人的職位都有重疊。

李綱是東京留守,种師道是京畿河北宣撫使。

兩人都有統領指揮東京兵馬的權力,但李綱官位更高,而且還是文官。

他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指揮權從种師道手中奪過來,隨後交給姚平仲。

姚平仲頓時大喜。

他這個都統制本身也有指揮各路兵馬的權力,但上面有老種和李綱壓著,根本沒人聽他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李綱支援他,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自主權。

上朝之前,姚平仲來找李綱,姚古卻直接去了後宮,面前皇帝趙桓。

趙桓是個優柔寡斷的人,立場不堅定,耳根子很軟,很容易被說動。

前者李綱勸他,他就要主戰,李邦彥勸他,他又覺得李邦彥說的有道理。

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沒有定性。

弄得朝堂眾臣心煩意亂,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保持什麼態度。

趙桓在御書房裡接見了姚古。

姚古啟奏道:“陛下,我軍士氣正盛,人馬眾多。

只要此時出戰,定能拿下金賊,還我大宋河山。

然而宣撫使种師道存有私心,不顧全軍意願,拒不出戰。

無論如何都要等其弟種師中前來才肯動手。

這分明是用大宋的利益,換他種家的功勞。

請陛下立刻下令催促其出兵。”

趙桓一聽,頓時又變了風向。

先前恨不得親自去給金軍跪下,現在又急著要將金軍殲滅。

他在朝堂上質問种師道:“種少保,朕聽聞軍中將士個個摩拳擦掌,正準備為國效力,你為何不準他們出戰?”

老種見皇帝突然改了風向,還有些不適應。

昨天他分明不是這樣的,還一個勁勸自己守好四門,防備金兵。

怎麼一覺起來就換了個樣子。

沒辦法,他只能回應道:“啟奏陛下,金軍雖少,卻不可小視。

臣是在等待雙方實力差距最大的時刻再發起攻擊,以保萬全。”

趙桓道:“東京被圍,十萬火急。

你既已有勝算,便應該迅速擊破金軍,保東京百姓安寧。

如此畏敵如虎,豈不是辜負了朕對你的信任。”

种師道被趙桓一番話說的有些蒙。

怎麼是自己畏敵如虎,以种師道之見,整個朝堂上,最害怕金人的恐怕就是他這個皇帝了。

不過他並不敢將此言說出來,見皇帝訓斥也只能聽著:“臣有愧!”

趙桓命道:“即是如此,朕命你速速出兵,擊破城外金賊,不得遷延半分。”

“老臣遵旨。”

下朝後,老種是百思不得其解。

肯定在他不在的時候,又有人給皇帝灌輸了激進思想。

這回連李綱也不幫自己說話了,其中明顯有問題。

他回到帥府之後依舊沒有現在就出兵的打算。

老種的目的很明確,一定要在金軍返回北方,士氣最低的時候再動手,那時勝算才最大。

而且他早就和齊軍約定好了出兵時間,古代作戰,傳遞訊息遠遠沒有現代方便。

資訊和計劃不可以隨便更改。

最重要的就是恪守時間。

如果自己不等齊軍,便先動手。

先不說能不能打贏金軍。

宋齊雙方佈置的計劃都會被打亂,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事情。

老種嘆了口氣。

之前陸陽就說過,宋軍內部肯定會遇到各種阻力,現在阻力就來了。

得看老種能不能頂的過去了。

兩天時間過去了,老種依舊沒有任何出兵的動作。

根據後方軍士傳來的情報,種師中最多還有個五七天時間就能率軍趕到東京。

到時候姚家就會徹底被種家踩在腳下。

姚平仲和姚古焦急之下,準備再添一劑猛藥。

他們來到了李綱的府邸。

李綱面見兩人。

姚平仲開門見山的說到:“李右丞,種相公這兩天依舊沒有任何動作,他是鐵了心要等小種經略前來。”

李綱道:“其實種相公的法子也是老成持重之謀。

我覺得也不壞。”

姚平仲搖了搖頭:“那怎麼行!李右丞想想看,金軍為了防備我軍追擊,特意要康王殿下和張少宰去了金營為質。

若我們按照種相公的辦法,在金軍撤退時追擊。

敵人手中握著康王殿下的性命。

到時候金軍若以其性命相威脅,我們還怎麼打仗。

不說別的,陛下肯定要保康王的安全。

我們打的束手束腳,還何談大勝?”

李綱沉吟片刻,這確實是趙桓幹得出來的事情。

如果按照老種的計策,在金軍渡河的時候追擊。

金軍用康王的性命威脅他們退兵,聖旨一下,他們就只能乖乖給金軍送行。

“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姚平仲說道:“我軍人數眾多,士氣高漲,哪怕正面與金軍對陣,也不會輸。

唯一擔心的,就是金軍手上握著康王的性命。

要贏金軍,必要先救出康王。

金軍過河之後,與我軍便沒有大規模的摩擦。

其心中定然心存僥倖,認為我軍不敢出城。

可我非要反其道而行之。

於今夜子時,我率領一萬精銳馬軍殺入金軍大營,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不僅要救出康王,還要摘下奴帥翰魯補的首級。”

李綱聞言,頓時覺得此計甚好。

“希晏此計,倒是有些意思。

明日我們就去見皇上。

順便跟種相公討論一下,是否可行。”

姚平仲立刻阻攔他道:“李右丞,種相公一心要等小種經略,你要是現在告訴他,此事必定橫生波瀾。

派兵劫營,只要有您和皇上同意不就行了嗎?

為何非得有種相公首肯?”

种師道是京畿河北宣撫使,這麼大的行動要瞞著他,確實不太好,

李綱嘆道:“這樣吧,此事你還是容我考慮一下,明日再提。”

姚平仲的計策雖然得到了李綱的肯定,但他卻並沒有立刻決定支援自己出兵。

於是姚平仲只能直接來到皇宮,求見皇帝,將夜裡劫營的計劃和盤托出。

皇帝聽聞之後,連呼妙計。

趙桓是個沒什麼耐心的人。

一聽姚平仲此計,便立刻決定實施。

有了皇帝的首肯,姚平仲便不需再向任何人請示。

他告了聲退,隨後便返回了自己大營,準備集合兵馬,出城劫營。

姚平仲出御書房大門的時候,卻正好被趕來勸趙桓投降的李邦彥看到了。

兩人打了聲招呼,隨後便各自辦事去了。

李邦彥隨口問了一下門口值守的太監:“姚將軍這是要去哪啊?”

太監說:“姚將軍剛剛向陛下提議要去劫金營,陛下已經同意了,他這是去做準備呢!”

“哦!”李邦彥點了點頭,隨後也不去御書房了,反而徑直出宮,返回了自己家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