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窮途末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清溪幫源洞,是方臘義軍起家之地。

在他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之後,便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一切的.asxs.。

方臘坐在龍椅上,雖然面容憔悴,但眼神卻沒有一絲的猶豫。

他看著眾臣在下方如坐針氈,卻無計可施的樣子。

頓時嘆了口氣。

“婁丞相?”

婁敏中睜開久閉的雙眼,出列道:“請陛下撥我一萬兵馬,把守幫源門戶箭門嶺。

婁敏中受陛下知遇之恩,今日便以死相報。”

“准奏。”

賀從龍也出列道:“我願與婁丞相同往。”

方臘點了點頭:“也準。”

自從清溪一戰之後,南軍雖然損失慘重,不過還是漸漸的逃回來了三萬餘兵馬。

守衛幫源希望不大。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還願意回來的。

必是心懷死志之人。

願意為了太平天下獻出一切。

這次大戰,縱然讓方臘麾下的兵馬折損了一半,卻也是去蕪存菁。

願意留下的人都是懷抱著偉大理想,要打造真正平等天下的摩尼教徒。

絕非是那些妄圖跟著方臘混個富貴的投機者能比。

三萬人團結在一起,其力量比之前那各懷鬼胎,動搖不定的七萬人更加強大。

卻說齊國船隊趕到了清溪縣外,眼前的一切之讓他們震驚無比。

往日人口稠密,熱鬧繁華的清溪縣已經變成了一片白地。

街道上空無一人,到處都是尚未乾涸的血跡。

建築冒著白煙,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音,好像隨時都會倒塌。

城外有一處巨大的坑洞,周圍瀰漫著刺鼻的焦糊味。

史進下船前去檢視。

他騎著馬,捂著鼻子慢慢靠近那處大坑。

“嘔——!”

那景象慘不忍睹,難以描述。

數萬具無頭屍體橫七豎八的堆放在大坑裡,上面澆滿了火油,燃燒的焦糊味傳出數里之遠。

聞到了就會讓人生理性的不適。

縱橫戰場多年的史進也不由得吐了出來。

他身邊的幾個護衛見狀,也連忙過去檢視,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吐了一地,但所有人的面色都變的特別難看。

史進連忙縱馬回船,將訊息告訴了陸陽。

陸陽聽聞也是大吃一驚。

這種大規模的屠殺簡直是滅絕人性。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會像人民軍隊和梁山兵馬一樣,優待俘虜,善待百姓。

莫說是古代了,就算是科技先進得多的近代,還有自詡文明的現代。

軍隊對於戰俘和平民百姓的屠殺就從未停止過。

只是有很多人並不關注而已。

稍微遠一點的也不過幾十年前,倭寇入侵,製造了不知道多少大屠殺。

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近一點的,就在中東。

艾美莉卡打著反恐的旗號入侵他國掠奪石油礦產等資源。

帶著幾個狗腿子隨意殺害當地的平民百姓,甚至讓新兵用屠殺婦女兒童來練膽。

陸陽瞭解的越多,就對這種行徑就越發的痛恨。

許貫忠皺眉道:“宋軍此舉,未免有傷天和。”

其餘人面色都不好看。

成貴三人表情更是猙獰無比,恨不得把宋軍生吞活剝。

王文德嘆道:“看來咱們還是來晚了一步,清溪縣被破,方臘等人就算沒被抓,也應該遁逃深山,再不露面。

南國完了。”

這話與之中透露著一種可惜。

南軍雖然算不上精銳,作風問題也很嚴重。

但畢竟是梁山最堅固的盟友。

這個盟友倒了,梁山如斷一臂。

征討江南的兵馬一旦回到東京,下一個目標肯定是田虎或者梁山。

“逃入深山?”經王文德這麼一說,陸陽倒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對於歷史瞭解不多,但也知道方臘不是在清溪被破的時候被宋軍捉住的。

方臘還有一個最後的據點,幫源洞。

想到此處,他立刻問道:“成貴,你知道幫源洞在哪嗎?”

成貴說:“幫源洞才是大內所在,這個我當然知道。”

陸陽道了聲好:“你馬上帶我們過去,南軍的殘部說不定現在正在幫源洞做最後的抵抗。”

清溪縣因境內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大溪而得名。

這條溪流的源頭,就是幫源山中。

陸陽想將船隊順著這條大溪開進幫源山,將山中的南軍都接出來。

但此法一經提出,便遭到了成貴的反對。

“齊王有所不知,這條大溪水道變化極大。

水淺的地方淹不過腳踝,河窄的地方過不了小船。

如梁山大船這樣的戰艦,根本就無法透過大溪進入幫源山。

若要進山,除非走陸路。”

陸陽嘆了口氣:“難道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林沖道:“大王不必如此,盡人事聽天命。

若南國氣運註定在此而起,又在此而衰。

僅憑人力又如何挽回。

哎,烏龍嶺、睦洲城、清溪縣接連被破。

宋軍再度集結,兵力接近十萬。

我軍人馬也折損不少,疲敝交加。

斷不可再與其硬碰。

然宋軍雖多,其包圍圈卻不可能密不透風。

若是大王同意,我願率領一支精銳,順著大溪一路往上游去,突入幫源山,能救幾個算幾個。”

關勝也道:“我與林將軍同往。”

史進和徐寧也說:“我們也去。”

成貴自告奮勇:“我願為諸位好漢帶路。”

眾人熱切的說道:“請大王下令,許我們進山救人。”

陸陽看著眾人,心頭一暖。

“好,我同意,不過我也要一起去。兵馬就帶我的親衛營五百人。船隊由魯大師和阮二哥負責指揮,軍師和兩位參軍負責協助。”

眾人都同意。

只是李叢吉提議道:“大王只帶小股兵馬,要到山中救人,須得伶俐之人作為探哨。

李某不才,原為前驅。”

王文德看眾人對李叢吉的專業水平似乎有些懷疑。

便解釋道:“李叢吉在落草招安之前,曾經是隴西道上有名的豪俠,更是輕功高手。

綽號飛天鼠。

若是全力施為,健步如飛,渾如腳不沾地。

有他作為探哨,大王只管放心。”

陸陽點頭同意,一行人收拾行裝,準備出發。

第二天一大早。

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四年三月十二日。

王稟便率領東路宋軍與劉鎮回匯合。

兩人分別率領四萬大軍,從南北兩方攻打箭門嶺。

守嶺的正是婁敏中和賀從龍。

箭門嶺是幫源洞的門戶。

位置險要,地勢卻不險要。

此處是個大口袋,外陡內緩。

一旦山口被突破,內部再無險峻之處能夠堅守。

主要通道在嶺北,嶺南則是小路。

王稟之前主動將分兵突襲清溪縣的功勞讓給了劉鎮,劉鎮也投桃報李,這次出動選擇了更難打的嶺北大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將嶺南的小路留給了王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