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西京奪城之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軍大營自從接到城中的傳信以後就一刻不曾停歇,開展了如火如荼的準備工作。

翟明被劉法任命為攻城總指揮。

帶領自己麾下的右軍,翟進的前軍。

劉法甚至還不顧眾人反對,將自己的中軍分出一半,交給了翟明,讓他一起帶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一來,他身邊就只剩下了一萬不到的守軍。

其中還多有傷兵。

而翟明帶領的則是劉法手中幾乎全部的精銳。

一共五萬人馬。

前者奚勝前來挑戰,將手下兵馬折損近半。

洛陽城中便只剩下了三萬餘守軍。

哪怕西軍戰力再強,要打破城池,也得充足的兵力才行。

劉法深知這一點。

所以才讓翟明將精銳兵馬全部帶去。

五更天,天色微微放亮的時候,翟明便帶領大軍辭別了劉法,出龍門寨,一路往北邊邙山行去。

臨行之時,翟明看著劉法,重重的向他保證,不奪西京,絕不回營。

張克公看著大軍出發,一邊是即將立功的躊躇滿志,另一邊則擔心營寨的狀況。

“劉經略,你把精銳兵馬全部給了翟明,要是城破之時,有潰兵往這邊過來,那咱們不是等死嗎?”

劉法聞言,哈哈大笑。

“我劉法從來不會等死。時候差不多了,咱們也出發吧。”

張克公不解的問道:“劉經略這是要去哪啊!”

劉法從旁邊的軍事手中接過了一條筆直光滑的木棒,放在手裡試了試。

隨後將其遞給了張克公。

“咱們可是在龍門山,昔日禹皇治水,開鑿龍門。黃河之鯉,躍而化龍。

此等名勝所在,好不容易來一次,豈能不瞻仰一番,便輕易離開。

那不是枉來一趟神都。

我還聽說山上有諸多石刻佛像,文人丹青。

從北魏開始,興於唐代,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規模浩大,形制精美。

其中奉先寺的主佛盧舍那,據說是按照前唐武皇的相貌雕刻。

我更要好好看看,這女皇帝到底長得是個什麼樣子。”

張克公嘆道:“這都什麼時候了,劉經略還有心情遊山玩水。”

劉法笑道:“火燒屁股也急不得,張兵部還是隨我來吧。”

兩人手持柺杖,身後幾個親衛揹著食物、水和帳篷布。

眾人在山上一路遊覽,欣賞著雕刻藝術。

龍門山上的石窟,一直從北魏雕刻到清末。

歷時一千四百年。

其中北魏佔了三成,唐代佔了六成,其他所有朝代補充的造像只有一成。

哪怕是宋代去龍門觀看石窟,其中的大部分東西都是齊全的。

眾人在山上轉了一天,眼看著太陽就要落下。

劉法卻還沒有下山的打算。

張克公問道:“劉經略,時候不早了,咱們也該回營了吧。”

劉法卻道:“這才哪到哪啊!今晚不回營,就在這山上住。”

張克公頓時一驚:“不回營?那營中的軍士們怎麼辦?”

劉法說道:“我早就安排好了,張大人跟我來便是。”

眾人一路走著往山頂走去,張克公才發現這條路有些熟悉,正是他們剛到龍門山時,上山觀察洛陽地勢的地方。

再往上走了一段。

走出林子,便覺豁然開朗。

眼前竟然已經憑空出現了一座規模不小的營地。

軍士們搬運著鹿角,柵欄,放在前往營寨的通路上。

還有人不斷從山下將傷兵抬上山來。

張克公這才明白。

劉法已經打算放棄下面的大寨,甚至在決定將兵馬交給翟明的同時,就派人在山頂上搭建了一座臨時的營地。

這座營地較小,又在山頂,藉著地利之勢,防守難度要比住數萬人的大寨要低得多。

而且他們已經躲到了山上。

潰敗的敵軍就算從龍門山下過,看到了他們的空營,應該也不會選擇上山搜尋。

自當萬無一失。

“劉將軍妙算,下官佩服。”

劉法道:“既然如此,不妨陪老夫看看著洛陽之戰。張兵部請。”

張克公一看,才發現劉法竟然在山頂處用木杆和布搭成了一個擋風的幕府。

口子正對著遠方的洛陽城。

只見夜裡的洛陽城星火點點。

與往日別無二致。

可是不久之後,這裡就要變成一處兩軍交戰的戰場。

張克公吸了口冷風,跟劉法並肩坐在椅子上,靜等著戰鬥的開始。

洛陽南門,城樓之下。

杜壆和眾將率領萬餘兵馬埋伏在道路兩側。

大街小巷中到處都是披甲軍士,房頂上趴著許多手持強弓硬弩的射手。

只等著劉法的大軍中計衝進城中,他們就跳出來殺宋軍一個片甲不留。

眾人聚集在杜壆身邊。

抬頭看了一下月亮的位置,確定了一下時間。

酆泰道:“大哥,時間差不多了。”

杜壆點了點頭:“毛傑,去吧。”

毛傑抱拳領命。

抄起傢伙便帶兵去了城門。

“弟兄們,給我高聲的喊起來,喊得越大越好,讓城外都聽見。”

眾人點了點頭。

拿著兵器互相碰撞,紛紛大喊道:“殺啊!殺殺殺!”

城樓上火把紛亂,喊殺聲大作。

毛傑蹲在女牆下面,看著對面的宋軍大營,卻沒發現宋軍有一點行動的跡象。

“宋軍為何還不動,難道是在等紅燈?來人,把紅燈掛起來。”

一個軍士聽到命令,將手中的燈籠點著,掛上竹竿。

隨後挑著燈籠高高舉起,他害怕宋軍看不清,還故意晃了晃。

宋軍營寨就是沒有動作。

杜壆見城頭已經演了許久,城外還沒有動作,便感覺有些不妙。

他連忙命人叫來了毛傑,問道:“情況如何?對面的宋營可有動靜。”

毛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一個宋兵的影子都沒看見。這幫宋軍平時時不時就來肆擾,今天卻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時不時就來襲擾!對了,怪不得他們今天白日沒有來叫戰。”

杜壆畢竟是農戶出身。

雖然一身正氣,處變不驚,御下之術也十分得道,然其畢竟沒有將門出身的翟明戰鬥經驗豐富。

可以說是長於治軍,短於奇謀。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將計就計的主意,也沒有特別明顯的漏洞。

翟明如此聰明的人也說不好這到底是不是計,但他就是不上套。

這就是翟明的長處,掌握戰爭主動權,永遠牽著對手的鼻子走。

杜壆剛剛反應過來,便聽到北邊城門喊殺聲大起。

數不清的宋軍趁著黑夜摸到城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