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杜壆巧解攻心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慶的淮西軍成分複雜,甚至不輸給江南方臘的部隊。

四大草頭王中,唯有陸陽麾下的兵馬較為純粹。

基本是由自己山上的嘍囉,和招降的宋軍戰俘組成。

田虎那邊就稍微有些複雜。

由多個山頭的土匪組成,還有一些江湖流寇。

內部分成很多派系。

不過這些人都是投奔于田虎,田虎是所有人的老大。

王慶的情況和他差不多。

淮西軍的前身,是淮西綠林聯盟。

王慶之前是綠林盟主。

起事以後,各地相應,短短時間就拿下了大片的土地。

王慶雖然稱王,但他手下的兵馬很多都是將領的私軍。

他對手下的掌控力並不高。

而且淮西軍中還混進了很多土匪惡霸,跟原本就犯下了十惡不赦大罪的罪犯。

綠林聯盟中確實有些人是一開始是受到富戶和官府的壓迫才會落草。

他們對普通百姓往往有一種同情的感覺。

但是混在其中的惡霸罪犯不會。

他們將淮西軍的軍紀帶的很壞。

以前宋軍駐紮的時候,百姓最多也就是被盤剝。

宋軍也不一定就是愛惜民力,也可能是講究一個細水長流。

現在淮西軍來了,姦淫擄掠遠勝宋軍,還有部分嗜殺成性,百姓們連門都不敢出。

這跟綠林聯盟一些大將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們原本覺得自己起義,是反抗殘暴宋朝的壓迫,為了天下受壓迫的百姓打抱不平。

可事實上,他們一上位,立刻就變成了比宋朝更加殘暴的壓迫者。

理想與現實的強烈反差,讓他們第一時間不想去深究。

人都有惰性,與從眾心理。

他們被裹挾在其中,不知覺的就受到了影響。

變得麻木不仁,對手下濫殺的情況視而不見。

可是武順現在在陣前將這道遮羞布徹底揭開。

他們也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

並且前方已經有了武順這個榜樣,想要改變現狀的人肯定會學習他的做法。

武順的話,杜壆都聽在了耳中。

對於話中的道理,他有一部分同意,有一部分卻是反對。

淮西軍軍紀敗壞,是比宋軍還要殘暴的部隊。

這一點杜壆心知肚明。

武順讓他們放棄起義,投降,重歸宋朝治下。

那情況會有改變嗎?

不會!

他們本來就是在宋朝的體制之下活不下去,才會上山落草,最後起義。

投降以後回到宋朝治下,他們固然可以當官,徹底擺脫社會底層。

到時候莫說是生活,天天錦衣玉食都不是問題。

可是這樣做只是解決了他們個人的問題,整個底層平民面臨的壓迫仍舊存在。

杜壆跟隨王慶起義,不是為了自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以前身為山大王,在自己的山頭,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錦緞貂裘,從來不缺,山珍海味,頓頓不重。

除了不好去城立快活,人間能享受到的大部分物質,他都能享受得到。

日子可以說是奢華無比。

跟著王慶起義,還可能會把自己的性命搭上去,圖的難道就是這個西陣都督的虛名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杜壆是個務實的人,一個虛名在他眼裡分文不值。

他起義就是為了徹底推翻腐朽的宋朝,在天下建立一個新的秩序。

改朝換代,就是利益的再分配。

朝代末期,往往是大量的資源聚集在極少部分人手裡。

人不會願意交出自己手中的利益,那就唯有戰爭和殺戮才能將被他們巧取豪奪的資源奪回來,重新還給百姓。

戰爭的本質是殘酷的。

杜壆深知這一點。

他也知道淮西軍的軍紀是什麼樣子。

但是沒有辦法。

淮西軍立足不穩,還需要這些敗類為他的宏圖大業拼命。

他一定會整頓軍紀,但不是現在。

當楚國頂住了宋朝的攻擊,他又掌握了楚國的多數兵權之時。

那些敗類,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會被清算。

現在這些百姓們的犧牲,是為了將來更美好的明天。

每一條生命的離去,都不會沒有意義。

“回都督府。”

眾將看著杜壆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們都是跟隨杜壆多年的老兄弟,最明白杜壆是什麼樣的人。

杜壆帶領眾將回了都督府。

“諸位兄弟,我知道你們聽到武順說的話後,可能會有所感觸。

我也一樣。

諸位可能也會在那一瞬間,有提著我的項上人頭,開城投降的打算。”

眾人聞言,連忙否認:“大哥你怎麼如此揣測我們,我們對大哥的忠心是絕對不會變的。”

杜壆笑道:“你們不必急著否認,有一瞬間,連我自己都動心了。”

眾人頓時不再說話。

杜壆看他們的樣子,便知道眾人跟自己是一樣的想法。

“兄弟們,我知道淮西軍現在問題很多,但這不是咱們要背叛淮西軍的理由。

淮西軍哪怕再爛,也是咱們自己的家。

因為別人的一句承諾,就把自己家拆了,去別人的家裡寄人籬下。

就算那裡再怎麼金碧輝煌,終究不屬於自己,背叛兄弟的罪惡,也會壓得咱們一輩子抬不起頭來。

自己家破了,那就把他修好,爛了,那就拆了重建。

總有一天,我會把淮西軍變成一隻受天下愛戴的強軍。

你們願意跟我一起嗎?”

眾人聽到杜壆的訓斥,頭頓時低了下來。

為自己心中那一點齷齪的想法感到羞愧。

酆泰領頭,當下便向杜壆表忠心:“我等誓死追隨大哥!”

杜壆到了聲好,伸出雙手,挨個拍了拍眾兄弟的肩膀。

“弟兄們,劉法給我送了這麼一份大禮,有道是來而不往非禮也。

我也得尋思著給他送點驚喜。”

酆泰問道:“大哥心中可有腹策?”

杜壆笑道:“這是自然。毛傑!”

人群中一員小將出列:“大哥!”

杜壆一招呼,毛傑便附耳過來。

“你下去以後,便如此這般······明白了嗎?”

毛傑抱拳道:“大哥放心,交給我了。”

太陽西沉,天色逐漸昏暗。

城牆上的守軍開始打著火把巡邏。

一隊巡邏的守軍剛剛走過去,便有一個看不清臉孔的身影爬上了城牆。

只見他彎弓搭箭,一箭向著城外宋軍巡邏隊的火光射去,隨後翻身下牆,動作十分迅速。

箭矢飛得很遠,接近目標之時已經失去了殺傷力。

一個軍士行走時聽到了箭矢入地的聲音,便連忙大喊道:“有人射箭!”

眾人背靠背小心提防的箭矢。

卻沒有再有其他的箭射來。

“去找找地上,看看有沒有箭矢。”

眾人俯下身子,藉著火光找尋,還真找到了一支羽箭,上面還綁著一封書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