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化妝潛伏進城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保正聽了半天總算明白了張三是什麼意思。

“你是說找個人替你。”

張三笑道:“保正真是明白人,我家裡實在是有困難,離不開。

這不是正好,我堂弟小閒過來投奔我。

我連自己都顧不上了,哪裡能照顧得了他。

他聽說了我要被徵調壯丁的事以後,就主動要替我去。

去幫忙守城雖然會有些危險,但好歹是吃喝不愁,還有地方住。

所以就想請保正幫幫忙,晚間官府的公差來帶人的時候,你就說他是我就行了。

小人謝過了。”

保正看了看兩人,張三說這張閒是他的堂兄弟。

可兩人長得一點都不像。

保正心中便有一絲起疑。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事對他來說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就算這張閒只是一個乞丐,為了報恩也好,為了混口飯吃也罷。

只要他是自願頂替張三去的,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又關他什麼事呢?

“嗯,好吧,這事我可以幫你。”

張三和燕青連忙道謝。

兩人先回了家中。

張三便從米缸裡起出了一瓢米。

他將米淘了淘,放在鍋裡煮上。

“兄弟,我這裡也沒什麼好東西,中午只能請你吃碗粥了。”

燕青笑道:“哈哈哈,我可是逃難過來的,不吃土就算好了。”

兩人相視而笑。

不一會,房門被敲響。

張三自去開門。

燕青坐在桌邊,回頭望去。

只見一個五尺多高的大胖小子蹦蹦跳跳的進了房門。

他頭上綁了兩個羊角辮,皮膚白裡透紅,臉上帶滿了笑容,一見燕青卻有些怯場。

張三笑道:“這位是你的叔叔,為父的弟弟。

快叫叔叔。”

孩子乖巧的喊了聲:“叔叔。”

燕青笑道:“這孩子真漂亮,虎頭虎腦的。”

張三笑道:“寶兒,羊都放回去了嗎?”

寶兒說:“嗯,都放回去了。”

“好,你先去外面玩,有人來了就跟我說一聲,我跟叔叔要說兩句話。”

燕青看著張寶兒順著小道去到了房子後面。

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張兄,這孩子真是漂亮,跟你一點也不像,被你養的真好。”

張三道:“漂亮吧,跟我不像就對了。

因為我不是這孩子的親生父親。

我是鄆城縣人,他是巨野縣人。

這孩子的父親姓李,當初有一股流寇流竄過巨野縣,他父母都被殺了。

山寨當時派我來應天府作內應。

你知道的,孤身一人的成年男子,走到哪裡都容易被懷疑身份。

我為了給自己打掩護,就將這孩子收為養子。

編造了一個髮妻早亡,我獨自一人將孩子拉扯大的謊言。

後來又失去了土地,便帶著孩子到處流浪,經本地的好心人幫忙,才在這裡安家落戶。

這就是我在這裡暗藏時的身份背景。”

燕青往院後一看。

“這孩子現在得有十三四歲了吧,你收養他的時候,他最小也有十歲左右。

那你的身份······”

張三點頭道:“沒錯,他知道我到底是什麼人,甚至我收養他的目的,他也一清二楚。

可就算如此,他也依舊把我當親生父親看待。

有時候我很迷茫,我們這些當探子的,為的是給山寨提供情報,幫大王早日平定天下,讓所有像寶兒這樣的孩子都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我卻為了自己的任務,將原本可能過上安穩生活的孩子扯進這場紛爭裡面。

人有時候還真是說一套做一套。”

燕青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只能沉默不語。

“爹爹,沒有這回事的。”

兩人回頭看去,卻見寶兒就在後院門口,聽著他們只見的對話。

張三嘴巴微張,慢慢起身:“寶兒?”

張寶兒說道:“我是自願跟著爹爹來的,你和叔叔們要做大事,我幫不上忙,但是這種小事,我也想添把力。”

張三眼眶微紅,徑直上去抱起了寶兒。

兩父子互相擦著眼淚。

中午,三人就簡簡單單喝了碗粥。

一直等著保正帶官府的人過來。

又過了不到半個時辰。

“當、當、當!”

張三家的門被敲響。

燕青讓張三趕快進到裡屋去。

然後自己來到門前將門開啟。

卻見門口站著三個人,一個正是村裡保正,另外兩個是縣裡的公差。

保正道:“兩位,這就是張三了。張三,這兩位是縣衙的公人,此次專門來帶你們去應天府協助守城的。”

燕青連忙道:“小人張三,見過兩位公人。”

兩人看了,便道:“都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了就跟我們走吧。”

燕青連連點頭:“好了,寶兒,去把爹的包袱拿來。”

寶兒應了一聲,連忙去將張三給燕青準備的東西提了出來。

“爹。”

燕青揉了揉寶兒的腦袋。

“保正,我家寶兒拜託你照看了。”

保正說:“好的,你只管放心去,寶兒我會照顧的。”

燕青抱了一下寶兒,跟寶兒道了聲再見。

兩個公人不耐煩的道:“有完沒完了,趕快的。”

“哎哎,馬上就好。”

一行人往村頭走去。

遙遙的看到了村口有九個人正在那理等候。

他們是這次跟燕青一起去應天府的壯丁。

保正悄悄的落後,走到燕青身邊。

“你放心,那些都是村裡的莊戶。

我已經跟他們說好了,讓他們都說你就是張三。”

燕青道:“多謝保正。”

“應該的,你哥哥他在農忙的時候沒少幫我的忙。我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

村口還有一個公服明顯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他手裡拄著朴刀。

便是本縣的都頭。

“既然人已經到齊了,那就出發吧。”

眾人都已經跟家人告別完畢。

此時跟著縣衙的都頭一起出發,先到縣中匯合。

眾人到了縣裡,才知道縣裡已經聚集了附近二三十個村鎮趕來的壯丁。

鄧莊是個小莊子,總共只徵十人。

其他大一點的鎮子,有的超過了五十人,最多的甚至有接近一百。

整個縣一共派去了七百壯丁。

由一個都頭帶領。

今晚現在縣裡歇息,明天一早出發,趕到應天府。

歇息的條件相當簡陋。

只是每人發一條席子,讓他們在街上打地鋪。

有的人甚至連席子都沒有。

第二天,大家怨氣都很重。

由都頭帶領著,默默往碼頭走去。

碼頭上有好幾條大船。

眾人上了船,順流而下,沒過多久就進了應天府城。

應天府也是漕運通道上的一條重要節點,境內有一條黃河的重要支流,也可以連線京杭大運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陽下令封鎖梁山泊和微山湖以後,大宋的漕運就不再走原來的黃河主道,而走現在的支流。

支流和主道的區別就在於河道寬度和深度。

支流水淺,水面也不夠寬,不好走大船。

運力相比主道是要小上不少。

不過對於大宋來說也是沒辦法的事。

水運再怎麼不方便,也比陸運成本低。

眾人來到了應天府的碼頭,只見四周圍人聲鼎沸,船來船往。

外面仍舊在打仗,裡面的百姓生活卻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

可能是大家都覺得梁山泊不可能打的破應天府吧。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擔任後周宋州歸德軍節度使。

後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他便以自己的藩鎮所在,宋州為名,建立宋朝。

宋真宗景德三年,因群臣曾尊趙匡胤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

宋州又是宋朝龍興之地,遂將宋州升格為應天府,作為京東路治所。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應天府再次升格為南京。

並下旨建行宮正殿,以歸德為名,稱“歸德殿”,以聖祖殿為鴻慶宮。

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像,侍於聖祖殿之側,名神御殿,又名三聖殿,成為趙宋的原廟。

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

要是應天府失陷了,那就相當於大宋龍興之地落入了別人手中。

會嚴重動搖國運,動盪人心。

理論上來講大宋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大家都對應天府的防御能力十分自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