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來了個狠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唐等人回到二龍山,找晁蓋稟報。

“哥哥無慮,被捉的那個是假冒李逵兄弟攔路搶劫的小賊,已經被我殺了。”

晁蓋有些疑惑:“那李逵兄弟現在何處?”

眾人正在商議,派人出去尋找。

卻見一個黑大漢扶著一個老太太上到正廳來。

“哥哥們,俺鐵牛回來了。”

晁蓋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

李逵說:“俺害怕老孃有個閃失,就買了一輛車,趁夜走大路。每天也走不遠,這才拖到現在。”

戴宗笑道:“這不像是鐵牛能想到的主意?”

李逵說:“我在路上遇到了梁山的旱地忽律朱貴還有沒面目焦挺,這是他們幫我出的主意。”

宋江嘆道:“哦!那倒是得找個機會好好謝謝人家。這位便是令堂李老夫人吧。”

李逵哪裡懂得這些文縐縐的話術。

他把幾位兄弟拉過去。

“我騙俺娘說我現在當了官了,你們可千萬別露餡了。”

眾人打了個手勢,沒問題。

宋江道:“大娘,我是李逵的上司。我叫宋江。”

李逵連忙道:“娘,這就是我一路上跟你說過的那位宋公明哥哥,待俺鐵牛就跟親兄弟一般。”

李大娘雖然沒出過縣,但宋江的名聲在山東實在太大,尤其是在貧苦百姓之中知名度甚高。

連她這樣的鄉野老婦都曾有所耳聞。

“您就是那鄆城的及時雨吧。”

“不敢當,正是小人。”

“人都說您是個好漢子,大善人。鐵牛跟著您幹我也放心。”

宋江聽到這話一陣心酸。

自己現在都沒有一個前路能奔,如何能帶著兄弟們一起發展。

不過為了照顧老人家的心請,他還是說:“大娘放心,鐵牛跟著我,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他的。”

“多謝多謝!”

卻說朱富、朱貴兩兄弟和焦挺一起帶著朱家的家眷財物往西回梁山而去。

路上走了四五天。

後面突然來了一個髮絲凌亂,手持朴刀的漢子。

眾人拿著兵器,準備迎敵。

可朱富卻一眼看出來,這人正是自己的師傅青眼虎李雲。

他連忙放下武器迎上去。

“師傅,你這是怎麼了,弄得如此狼狽?”

李雲長嘆道:“哎,一言難盡。”

眾人交談了一番,才知道李雲負責押送假李逵到州城關押,半路上竟然被真的二龍山賊寇給劫了。

李雲鬥不過領頭的劉唐,手下也被殺了個七七八八。

眼看無力回天,只能先跑為敬。

他丟了人犯,又損失了這麼多的兵丁。

沒辦法回縣裡交差。

正好他父母早亡,自己又是獨苗,現在也未成家。

想起了朱貴勸他的話,便直追眾人而來。

一起去梁山投奔。

朱貴笑道:“好漢來投,我寨主必定會掃榻相迎,委以重任。”

眾人回到了梁山。

朱貴先到堂上將一路的事情經過稟告給陸陽知曉。

然後再將朱富和李雲喚上堂來。

兩人委身下拜。

陸陽也沒有拿捏架子。

他從交椅上起來,下到堂中扶起兩人。

“我梁山正值用人之際,能得兩位好漢來投,正解我燃眉之急,朱富兄弟請在貴兄手下做一名探哨頭領,負責管理附近州縣中的探哨酒店。李雲兄弟身手不凡,便在步軍之中做一副將,暫且安排在華重兄弟麾下吧。”

兩人謝過寨主。

隨後山寨大擺筵席,為兩位新來的頭領接風洗塵。

宴後,朱貴又獨自來找陸陽彙報一些情況。

兩人在後山散步,一邊走一邊講。

“朱貴兄弟可是有什麼重要的發現。”

朱貴道:“幾個月前,咱們打下了青州城,逼得那慕容彥達棄城而逃。他是皇帝的大舅子,產生的後果非同小可。”

話說這慕容彥達丟了青州,狼狽逃回京城。

宋徽宗知道以後勃然大怒。

不過他沒有覺得梁山賊寇有多麼可惡,而是覺得自己這個不學無術的大舅子實在沒用。

山東重鎮。

有三千兵馬鎮守。

還有霹靂火秦明那樣的驍將。

竟然被一群烏賊草寇給打了下來。

簡直丟盡了大宋朝廷的臉。

童貫見宋徽宗面色不善。

於是趁機上奏,打算公報私仇。

“啟稟聖上,梁山賊寇非一日之禍患,去年他們便曾在京城犯下彌天大案,至今未曾捕獲。濟州官兵去捕,也被打得十分狼狽。臣以為這夥草寇並非等閒之輩,其中有不少頭領,都曾再朝中為將。濟州府尹才力平平,無力管轄本州,應另選賢才,前往濟州剿撫。”

徽宗問道:“卿以為,何人可以勝任?”

童貫道:“啟稟聖上,舒州知州張叔夜,為人忠厚,素有賢名。仗義平賊,乃國家輔翼也。此人能文能武,大觀年賜進士出身,對聖上忠心耿耿,可為大用。”

徽宗曰善。

下旨調張叔夜知濟州。

童貫又講:“梁山賊寇,羽翼已成,僅憑一州之地,恐難剿平。還請聖上下旨,著梁山周圍各郡縣,訓練民兵,剿捕賊寇。”

徽宗大舅子被梁山打的灰頭土臉,童貫提議這種政策,他怎麼會拒絕。

梁山在朝中也沒有人站臺。

不會有人會為了一夥草寇跟童貫唱對臺戲。

就算是他的政敵也一樣。

陸陽眉頭緊皺。

這回可是來了一個厲害角色。

張叔夜是北宋名將,在宣和年間時任海州知府。

宣和元年宋江起義河朔,轉戰十郡,官兵退避三舍。

打到了海州,卻被他憑著招募而來的上千死士再加上誘敵之計輕鬆擊敗。

後來靖康元年,金軍圍開封。

皇帝下旨,令各州郡帶兵進京勤王。

可是詔書下達多日也沒有人理。

唯有張叔夜帶軍三萬,殺到了開封城下。

率軍守衛開封,與國都共存亡。

同年閏十一月,欽宗投降,張叔夜被金軍押著往北行去。

他從車伕口中聽說已經過了界河,便不再說話,當天晚上自縊而亡。

十足十的忠臣義士。

而且能力非凡。

這回可是有**煩了。

張叔夜到了濟州,立刻解散了當地那些孱弱不堪的廂軍。

然後從貧苦百姓之中挑選身家清白,又有家人拖累的青壯年招募入軍。

嚴格按照大宋禁軍操練方法進行訓練。

這批人雖然不多,但卻能給梁山帶來不小的麻煩。

徽宗聖旨一下。

水泊周邊各州縣紛紛組織民兵進行訓練。

分發刀槍弓箭。

一時間梁山周圍風聲鶴唳。

許多民間豪強與官府勾結,妄圖拿梁山作為踏腳石,建功立業。

其中就以鄆州獨龍崗三莊最為狂妄。

那祝家莊的小官人祝彪甚至放話去,說要活捉陸陽,解送東京。

梁山眾頭領大怒,早就看他不順眼,現在還敢出來跳。

於是紛紛請戰,要前去踏平祝家莊。

陸陽沒有多加理會。

梁山軍剛剛改制,還沒有經歷過訓練,配合之間難免會出問題。

現在去啃這塊硬骨頭,恐怕會崩了牙口。

而且騎軍的戰馬也才回來了兩批。

尚未形成有效戰力。

還是再等等。

“眾兄弟息怒,馬上就要入冬了,天氣乾燥寒冷,不適宜大軍出征。等來年開春,再收拾他也不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人雖然不是很認同這個說法,但是陸陽都開口了,他們也不能再多說什麼。

梁山軍每日加緊訓練。

同時楊林也在組織麾下的精幹嘍囉去四周的郡縣尋找願意上山的人,拉上山寨入夥。

雖然招募的速度比較慢,但幾個月過去了,也總歸是招到了青壯數百,帶上他們的家人,也能有近千人。

上次青州之戰以後,許多受過梁山恩惠,在本地又飽受欺壓的百姓也紛紛到梁山投奔。

山寨上的人口穩步增長。

現在已經有接近一萬五千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