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進軍巴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在高順、趙雲的大軍在河北大地上縱橫馳騁之際,遠在西南的巴郡,發生了一件大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巴郡本是古巴國之地,秦王於周赫王元年設立巴郡,郡治江州縣。始皇帝統一天下後,巴郡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控長江上遊之咽喉,扼入蜀之要道,地理位置可謂是十分重要。.

如今實際控制巴蜀廣大地區的劉璋,若是失了巴郡,則蜀地門戶大開,很難守得住了。故此,劉璋任命了以才幹著稱的李嚴為巴郡太守,全力準備,抵禦強敵的入侵。

而李嚴在巴郡太守任上的表現十分稱職,“處理事務像流水般迅速而又條理,決定重大事項的取捨時毫不猶豫”,巴郡各地在其治理下,民樂境安,百姓皆感其德。

對此,劉璋自是喜聞樂見,多次賞賜金銀綢緞等物於李嚴,時常褒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深得劉璋信任的重要人物,於天佑七年的三月,突然大開城門,舉城投降了自夷陵領兵殺來的江東水軍都督甘寧。

甘寧得了江州後,隨即分派人馬,進佔永安、墊江、閬中江陽等城。大軍勢若破竹,兵鋒直指廣漢,被阻於梓潼。

江東大軍突然來攻,巴郡陷落,頓令蜀地震動。

劉璋急忙召集文武各官前來商議對策,卻有多半數的人或明或暗地勸說劉璋獻出益州,劉璋雖然生性懦弱,卻並不傻,坐擁益州這麼個大州。不戰而降,他該如何對得起將這份龐大家業傳於他的父親劉焉?

劉璋這次勇敢了一回,在斥責了一番那些主降的下屬後,他力排眾議。任命張任為主將,集結雷銅、吳懿、劉循、劉璝四部共計六萬人馬,前往梓潼支援守將嚴顏。同時,劉璋發出多道命令,令益州犍為、牂牁、永昌各郡郡守,迅速集結兵力,援救成都。

而江東軍的後援部隊,則源源不斷地自長江水路運了上來。這些軍隊,以駐守荊州的各部為主,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可謂是兵精糧足。

江東軍與益州軍之間正式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出現了一些詭異的情景。

江東軍主帥甘寧率水軍坐鎮巴郡,派前鋒猛將陳到領兵猛攻梓潼城,而梓潼守將嚴顏乃巴蜀勇將。年紀雖大了些,卻不怯陣,陳到一時倒也無法獲勝。

梓潼城被大軍所圍,糧草吃緊。嚴顏派出多道快馬求援,但其周邊的縣城。有糧就是不願供給,或是拖拖拉拉地。致使梓潼守軍人心浮動。而張任的援軍,早已集結待命,卻因後勤輜重遲遲不能到位,無法出兵。

劉璋大怒,查辦了幾名負責督辦糧草的官吏,卻也無濟於事,後續接任的官員無一例外地擺出難為之處,倒出許多苦水,令劉璋一時也急切不得。

事實上,偏安多年的益州,久無戰事,糧庫虧空,兵械庫陳舊,早已不堪重負,加之張松、法正這幾年在益州暗中發展了不少願意投入江東陣營的官員,這些人或坐鎮一方,或掌管兵糧,只要稍加阻絆,張任的大軍便需遲延不少時日方能出發。

前方求援的信報雪片一般飛來,張任情急之下,匆匆令吳懿領其部帶上所有已經籌集好的軍糧先行。吳懿緊趕慢趕,剛剛行軍到涪水關,便傳來了梓潼城破之訊息。

原來繼陳到之後,江東軍黃忠部也於數日前趕到了梓潼城下,由於缺糧且遲遲得不到救援,嚴顏一怒之下,率部出城血戰,卻中了黃忠的回馬箭,負傷被擒。嚴顏乃巴蜀老將,忠骨錚錚,不願投降,朗聲道:“我巴蜀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

黃忠欽佩其忠勇,親手為其解縛,溫言寬慰,並待為上賓,嚴顏心存感激,再則對劉璋遲遲不派援軍,附近郡縣見死不救等情狀深為不滿,遂納首拜倒,表示願意歸順。

黃忠、陳到聞言大喜,忙扶起嚴顏,讓其先好好休息一番。二人一面將此喜訊派快馬報於甘寧,一面整頓兵馬,準備繼續進軍。

五日後,二人所部人馬浩浩蕩蕩殺到了涪水關,涪水關守將楊懷、高沛得了吳懿所部為後援,信心大增,遂緊閉關門,嚴防死守。

涪水關為蜀北要塞,天險自成。其地群山環抱,涪水中流。關口險峰壁立,直插雲天,關下江流湍急,濁浪翻卷。關前道路狹窄,無法展開兵力,確是易守難攻,黃忠、陳到所部將卒雖然奮勇,連攻三日,卻也無法入關。

這一日,黃忠營寨之中,忽然迎來一名樵夫打扮的人,向黃忠呈上一封密信,黃忠開啟一看,卻是一幅簡易地圖,繪出了在涪水關之側,有一條人跡稀少的古道,經由此道,可繞過涪水關而從其背後攻之。

涪水關後便是一馬平川的平原,若能從此道行軍,攻下涪水關還不易如反掌?黃忠非常高興,細問來人,得知來人系張松和法正所派,心中更為踏實,忙令人請來陳到,二人議定,由陳到率三千精兵自山間古道翻山而行,從背後攻擊涪水關,黃忠則率主力佯攻,以吸引守兵之注意。

是日,陳到精選的三千悍卒在那樵夫領路之下,悄悄地攀爬上了古道,古道崎嶇蜿蜒,年久失修,極難行走,一路之上墜下山崖的士卒足足不少於兩百人!好在那樵夫對此路較為熟悉,終於在兩天之後領著陳到這三千人走出了山嶺,殺到了涪水關後!

當江東軍將士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涪水關後時,楊懷和高沛二將已知天命難違,二人急尋吳懿,卻得報吳懿所部倉促間後退了二十裡,一副不聞不問之態。楊懷和高沛心中明白,這吳懿怕是也裡通了江東軍,小小的涪水關,如今兩面受敵,哪裡還能守得住?

楊懷對高沛耳語幾句,然後脫下衣甲,面朝成都方向磕了三個響頭,橫劍自刎。這個勇敢的巴蜀漢子,用自己的鮮血來證實自己那不屈的心,以及對劉璋的忠誠。

高沛在楊懷身旁大哭一場,後割下楊懷的首級,開啟關門,向江東軍投降。//親!如果你覺得本站不錯,還請記住本站幫忙宣傳下哦 !本站哦 !

{謝各位書友的支援,您的支援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