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培兒,怎麼臉色陰晴不定,是在杭州有所差錯?”徐清見自己的孫兒臉色有些奇怪,也不繼續往下說,不由詢問道,徐培聽到爺爺問話,立刻說道:“沒有,只是想起杭州城中的種種,有些想念罷了。”

“這倒也是,三年時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若是有空,也可以常去看看,身為士族,理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可閉門造車,只知道鑽研學問,學以致用才是士人該做的,徐培,你這一趟讓爺爺很滿意,你繼續往下說,我也想聽聽,這最近幾年,杭州到底有何變化。”

徐清笑著說道,徐培也在一旁不停的說道著,但他的心裡卻在想著陳鳴,與陳鳴的交往,說來也是一件怪事,徐培雖然並不討厭平民,但也說不上喜歡,在他從小的生活裡,所遇到的人事物,都與士族密切相關,通俗地講,他的興趣愛好也好,所結交的人也好,基本都是士族的喜好,因此對於平民,他縱然不會厭惡,但也無法與他們交流,但陳鳴卻是其中十分特別的一個。

不得不說,這種故事情節十分老套,在許多言情小說裡,一個普通的姑娘碰到一個富二代,富二代從小就天不怕地不怕,根本沒人敢惹,所有人見到他不是巴結他就是害怕他,而這個普通的姑娘卻根本不管這位富二代的權勢,甚至敢出手打他,而這富二代卻覺得這姑娘好特別,最終選擇跟他在一起,在許多霸道總裁文和校園文中,這樣的情節不在少數,這些人往往也被看做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但事實是,這種情況也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

當然,更多的情況是當你得罪上位者的時候,就會被立刻拖出去砍了,或者是暴打一頓,但徐培恰巧不是這樣的性格,他本人因為長期生活在家人的照顧中,所以讓他雖然聰慧,但不至於去做殺人的事情,另外就是相比起其他士族家庭的宅鬥,他的父親只有一個妻子,便是他的母親,而他的母親如今也只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他,還有一個是他的小妹,也就是說他們的家庭成分並不複雜,因此這就讓徐培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家宅鬥爭的殘酷。

因此在面對外人的時候,徐培也不會有這麼極端的想法,而作為士族,雖然賈家的品階並不高,但在杭州城中也沒人敢惹,因此他的生活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至於打他,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士族都講究一個禮,打架無疑是不符合禮節的事情,因此自然不會有人來打他。

所以當陳鳴跟他打架的時候,不得不說徐培感覺到了陳鳴的特別,當然,這也跟陳鳴打他的理由有著很大的關係,若不是陳鳴是因為要幫助自己的朋友,才求他,最終不成才動手,徐培也不會放過他,他這個人,吃軟不吃硬,若是換一個人無理取鬧打他一頓,徐培也絕對會讓那個人吃一吃苦頭,但陳鳴有著十分充足的理由,且徐培本來也想幫助他,只是沒想到陳鳴的脾氣這麼急躁,這才會打了起來,再說那一次,徐培也並不是單方面捱打,而是兩個人打做一團,因此他才能夠原諒對方,更何況後來陳鳴認慫的速度也很快,是因為有如此特別的行為,徐培才願意原諒他,畢竟他也不是真的受虐狂,怎麼可能會原諒一個沒有尊卑的人呢。

但這件事情,確實給了徐培很大的衝擊,也讓陳鳴從此之後進入了他的世界中來,其他的人大多數都是泛泛之交,徐培與他們交往,往往也是點到為止,說得好聽是君子之交,說得不好聽就是點頭之交,往往並沒有太深的聯絡,但是到陳鳴這裡,兩人因為打架而結緣。

不得不說,男孩子之間的友誼就是這麼奇妙,你百般試探,甚至百般討好,有的時候也很難成為朋友,這麼打一架之後,兩個人倒是解開心結,可以放開束縛去談論很多的問題,更何況徐培本身就跟在徐清的身邊,對於士族與平民之間的溝壑並沒有一般士族這麼明顯,因此兩人成為了相當好的朋友,在三年時間裡,兩個人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對於徐培來講,陳鳴無疑是自己的朋友。

當自己要離開杭州回到汴京的時候,徐培曾經都想過要不要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給陳鳴,讓他等時機到了之後來找自己的,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倒不是徐培害怕這件事情告訴給陳鳴之後,陳鳴會責怪自己欺騙他,而是徐培更加希望這件事情能夠等陳鳴自己來看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同時他也對有這麼一位朋友感到十分的珍惜,雖然他並不認為自己告知他真實身份之後,陳鳴會疏遠他,但態度會改變這是一定的,這是徐培害怕的,他希望這種態度能夠繼續保持一段時間,讓兩人在信件交流的過程中,還能夠保持現在這樣的親密和信任。

畢竟士族與士族也是不一樣的,自己若是賈斌,陳鳴或許還能夠跟自己說話,但自己若是徐培,作為徐家的長子長孫,這樣的位高權重,陳鳴的態度會不會有變化,這是根本無法判斷的,同時徐培對於陳鳴的學識有著足夠的信心,他相信陳鳴一定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來到汴京,到那時兩人再相見,恐怕才是更加合適的時機,可以說徐培是十分期待那一天的。

對於陳鳴,此刻的他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賈斌,竟然是當朝首相的長孫,現在的他剛剛來到寧波,正在為開學做準備,相比起士族學校來說,這裡的環境並沒有好太多,但在學校的氛圍上,卻是提升了不少檔次,在士族學校,士族對於平民的歧視始終存在,且非常的嚴重,容易讓人喘不過氣來,而在這裡,士族的傲慢幾乎很少出現,即便有,也會隱藏的很深。

這令陳鳴十分高興,也把這一點困惑寫在信件裡,寄給徐培,徐培收到信之後也回信給陳鳴,他認為之所以小學和中學會有這麼大的差距,這首先跟學校的組成有著很大的因素,首先便是中學裡面,即便是重點中學,普通人的數量也佔據絕對多數,而士族的數量是佔據少數的,有可能有一成都不到。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即便心裡有歧視,明面上也不敢表現出來,二是雖然小學與初中只差一年的時間,但這一年的時間也足以令少年人們成長,此時正好處於青春期,每一年的變化都是顯而易見的,在長輩的教導下,他們也慢慢認識到這個世界也並不是由士族可以一手遮天的,這些重點中學中的莘莘學子,未來也有這巨大的潛力,與其去與他們對抗,為何不在這個時候結交呢。

這一點有很大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重點中學中的學生,都是一個府中最為精英的學生,他們之中幾乎絕大部分都能夠進入高中,而其中還有五成以上可以進入重點高中,那麼距離重點大學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士族畢竟不是貴族,士族是有著上升通道的,而名牌大學進入士族的通道,起碼從現在來看,無疑還是比較寬闊的,正因為如此,若是在這個時候得罪了許多的同學,那麼未來自己入仕,也是困難重重的,畢竟你也不一定可以保證,這些人中就不會有人進入士族,同時你自己未來入仕為官,同樣也需要幕僚,而這些同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到時候在學校裡互相攙扶,在官場上則互相幫扶,這都是必要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單打獨鬥,在士族學校裡面士族還能夠抱團,但在這樣的學校裡,士族是很難抱團的,因為他們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一小部分而已,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重點學校中,士族凌駕與普通學生身上的感覺就要小得多,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往往越是高等的學府,士族對於平民的鄙視就越小,就比如汴京大學中,你幾乎看不到士族與平民有什麼差別,除了他們的穿著不一樣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差別。

這個國家依舊是重視知識的國家,這讓這個國家的人永遠也不會因為血統而產生尊卑的觀念,尊卑始終來源於你的知識,無論透過什麼手段,只要你能夠進入汴京或者是京都這樣的名校,就代表著你的地位和未來已然截然不同,因此即便是士族,也不會為難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貧家子都想要進入這兩所學校的原因。

陳鳴在新的學校中,無疑有了新的生活,那些進入該所學校的士族他倒也認識不少,至於平民子弟,倒也跟陳鳴處的不錯,聽說他是士族學校出來的,雙眼之中都略微帶著好奇,畢竟他們從來沒有讀過士族學校,只在外面聽聞士族學校有什麼好處,除了好奇之外便是尊敬,畢竟能夠進入重點中學的,大多是一個地方最為精英的學生,其中絕大多數都曾經報考過士族學校,最終都沒有錄取。

因此他們都很清楚,凡是能夠錄取進入士族學校的平民,幾乎每一個都是學霸中的學霸,這對於底層的平民們來說,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陳鳴自然也成為學校中的風雲人物,這讓他的日子變得很滋潤,至於士族學校中發生的一切,他自然也不可能全部講出來,畢竟其中有許多對士族不利的事情,若是隨便講,恐怕會官司纏身,他也只能挑著講,但即便如此,也讓同學們對他很是好奇,可以說陳鳴的日子還是過的不錯的。

再加上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這也讓他幾乎每年都可以拿到學校的獎學金,同時也參與了不少的比賽,其中甚至還有一些全道的比賽,這都讓陳鳴在見識上和對於人與人的接觸上有了新的體驗,同時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他也沒有放棄與賈斌的交流,兩人的信件往來幾乎沒有停止過。

尤其是隨著汴京與杭州電報通了之後,兩人的信件來往就更加密集,至於電報這件事情,也是朝廷最近幾年來主要幹的幾件大事之一,為了促進資訊交流的加速,電報這一產業在發電廠得以被運用之後,朝廷就開始研究這一產業的發展,到如今已經頗有成效,透過電網將信號傳送到更遠的地方,當然,如今的電報尚且是有線電,而不是像後世一樣,拿著一個無線塔就可以傳播,至今尚且還沒有這樣的技術。

因此若要傳播電報,首先就要將兩地透過電報線連線在一起,這自然是一件十分費工夫的事情,投入成本也十分巨大,因此如今的電報尚且只在大城市中來往,就像汴京到杭州,只有這樣的大城市才互相溝通,二線城市都是沒有的,如今能夠聯通電報的城市不過只有七座而已,可以說是非常的少,且一封電報的價格也十分的昂貴,可即便如此,電報的使用也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他起碼讓汴京與杭州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原本需要用火車和輪渡來運送的信件如今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便可以傳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從杭州到寧波,比從寧波到汴京的距離,可謂是相差千里之上,因此這讓雙方信件的傳送也快樂許多,但有的時候陳鳴還是更加喜歡用手寫的親筆信來進行聊天。

畢竟電報非常的貴,這一點十分重要,而陳鳴手頭上可沒這麼多的錢,在這個電報按一個字來算錢的年代,大多數人發電報都是十個字以內結束的,而若是寫信,大部分人還是透過郵差來送,除非是急事,才會用到電報,第二點則是他認為手寫信更加有感覺,這就跟現代很多文青認為看紙質書要比看電子書更好,其實這也是一種懷舊的形式,而陳鳴也更加喜歡親筆寫信的感覺,而不是看那些由抄寫員抄寫下來的字,那是沒有感情的文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