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橫渡海灣前的準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沐魚將一個椰子裡面的奶甜液汁全部喝完之後,來到陳銘的旁邊,看著他專心地穿著木筏詢問道:“要我幫忙嗎?”

陳銘想了一想,道:“這些藤蔓可能不夠,最好再做一點。”

李沐魚點了點頭,拿著開山刀離去。

這種堅韌的小藤蔓在密林中到處都是,就連海灘上的椰子樹都掛了一些,李沐魚就在密林的外圍收集了一些藤蔓,重新回到營地邊上,坐在篝火的旁邊用篝火先微微烤了一下,藤蔓將藤蔓烤軟之後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揉搓,將幾股藤蔓編製成一股,放在旁邊等待著陳銘備用。

陳銘先用較粗的藤蔓將整個竹筏串聯起來之後,拿過李沐魚剛剛揉搓出來的細藤蔓,順著竹筏的空隙,來回呈波浪形狀,來回地進行串聯,繼續鞏固。

直到整個竹筏在藤蔓的串聯下,變得異常堅固,即便是陳銘用力的拉扯,竹筏也只是有微微的鬆動,陳銘知道這個竹筏製作成功了。

由於是竹子製作的竹筏,整體並不顯得很重,陳銘就能夠輕鬆地扛起,李沐魚來到他身邊,好奇問道:“這樣就可以了嗎?”

陳銘點了點頭,答道:“不錯,用這些竹子製作出來的這艘竹筏應該有很強的浮力,支撐我們兩個人透過那個海灣到達對面的海島,應該不成問題,現在我們只需要等待風浪小的時候就可以橫渡。”

此刻的沙灘上,照耀著明亮的太陽,小小的浪潮拍打著海岸,海面上微風徐徐閃爍著瑩瑩波光,陳銘簡單觀察了一下天氣,發現不錯。

“小魚,事不宜遲,我們今天可能就能渡過去。”

李沐魚點了點頭,她以陳銘為主,陳銘說什麼她就做什麼。

在正式進行橫渡海灣之前,陳銘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將他和李沐魚不多的家當給帶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並不知道那個大島上有多少椰子樹,所以這個小島上的幾棵椰子樹絕對不能浪費,陳銘休息了一會之後,花費了一些力氣,將這五六個椰子樹上面的所有椰子全部摘了下來。

總共數了數足有將近40多顆椰子。

椰子在水中也會擁有很強的浮力,所以陳銘並不擔心它們的運送途徑,只需要將這些椰子殼上打上一個小孔,然後用降落傘繩串聯起來,再拴在竹筏的後面,跟著竹筏一起丟到海中,它們就會跟竹筏一樣飄在海面之上,隨著陳銘他們從小島一路到大島。

給椰子打孔的方式自然不能用這種點火打孔,就椰子皮的溼潤和厚度,怕要給這五十幾個椰子打孔,得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陳銘直接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用開山刀的刀尖在椰子的一邊表面扎進去,穿透到另外一面,避開了中間的椰子心,只是單純的扎透了椰子殼。

然後再在一個木棍的後面綁好降落傘繩,像穿針引線一樣順著缺口將木棍扎進去,穿過來,降落傘繩就跟著一起穿過了椰子殼,一顆顆椰子就這樣被串聯了起來。

陳銘將椰子都打好孔後,讓李沐魚穿著,自己則是去搗鼓另外一個東西。

他先是拿了一個自己吃剩的椰子殼,將椰子殼裡面殘餘的果肉掏空,然後來到篝火的旁邊,用一個木棍點燃篝火,仔細的灼燒著椰子殼的角落。

等到椰子殼裡面從溼潤變得乾燥的時候,他拿著開山刀走進密林中。

密林中有很多棕櫚樹,這些棕櫚樹上棕色的樹皮是很好的引火物,陳銘用開山刀用力的刮了一些樹皮下來,將它墊在椰子殼裡面的底部,然後重新的回到了篝火的旁邊,用兩根長長的竹片在篝火低下找到了很多燃燒的炭火,他夾起那些燃燒,但沒有明火的炭火放在椰子殼裡面,然後取了一些綠色的棕櫚葉在上面蓋了一層。

李沐魚正好將所有的椰子穿完,看到他這些舉動有些好奇的問道:“老陳,你在幹什麼?”

“保留一些火種,鑽木取火,實在是太費力氣和時間了,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儲存火種的方法,就跟古代的火摺子類似,大家應該都在古裝片裡看過一種古人使用的火摺子,只需要開啟火摺子蓋子然後簡單的吹幾下就能點燃火,這並不是虛構,而是真實存在的。”

“火摺子是用很粗糙的土製紙卷成的緊密的紙卷,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此時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像灰盡中的餘火,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只要火摺子夠長,製作工藝夠好,甚至能儲存一年不滅,我這種辦法跟火折似的工藝類似,但是更早的來源始於一些古代的郵差。”

“郵差送信要走很遠的路,特別是一些山路,他們沒有火摺子或者是用完了的前提下,在野外生火還是很困難的,於是他們會隨身攜帶一個容器,就像這樣,讓火種保持要燃卻又不燃而又不熄滅的狀態,這樣子需要在休息時所需要用火的時候將火種倒出來重新點燃即可,使用走的時候再向同樣的方法帶上火種,只要儲存得當,雖然不如火摺子,但是一般一個火種也能儲存好幾天。”

聽著陳銘的講解和科普,所以我們討論的心情也很熱切。

“說實話,我小時候一直對那東西很感興趣,甚至超過了打火機,我還自己做過,可幾下就燃沒了。”

“我感覺那東西比打火機還酷。”

“想一想大家在酒桌上喝酒抽菸都用了打火機,你忽然掏出一個火摺子,吹一吹,把煙點燃,嘖,全體目光都要想你看齊!”

“你要是敢在酒桌上掏出來,我保證那東西不屬於你了…”

看著水友們對火摺子這麼好奇,陳銘將裝著火種的椰子殼小心的放在一旁,笑道:“既然大家這麼感興趣的話,回頭有空的時候,我看看能不能製作出一個火摺子,讓各位觀眾學一學,自己就能動手製作,而且這玩意兒在寶淘上面也有的賣,不過都是電子感應的,真正傳統的火摺子在現代雖然沒失傳,但也很稀少,很稀少。”

和觀眾們聊了一會兒,陳銘和李沐魚僅剩的家當也收集的差不多了。

40多顆椰子,一張從簡易庇護所上面拆下來的降落傘布,一罐螃蟹油,一罐火種,一個調味盒,便沒了其它東西,一切收拾好後,李沐魚和陳銘事不宜遲,開始搬東西,準備橫渡那個海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