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真正的大收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9章真正的大收穫

1985年9月22日,星期天,全球休市。

就在這一天,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簡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因協議在廣場飯店簽署,故該協議又被稱為“廣場協議”。該協議決定:將美元對世界其他主要貨幣的比率在兩年內貶值30%,以此逼迫日元升值。

“廣場協議”簽訂以後,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各國政府開始拋售美元,從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地大幅度貶值。

9月底,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日本財長竹下登表示日本願意協助美國採取入市干預的手段壓低美元匯價,甚至說:“貶值20%?ok!”

此後,以財政部長貝克為首的美國政府代表和一些專家們不斷進行口頭干預,一再表示當時的美元匯率水平偏高,仍有下跌空間。

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世界其他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別是日元和馬克會在未來的三年裡大幅升值,日元會升值86.1%,而馬克會升值70.5%。

國際外匯市場的風雲詭譎讓一些人歡笑,一些人痛苦。但外界的變化並沒影響到帝國信託基金的人們,他們正沉浸在瘋狂的喜悅之中。

說實話,採用400倍槓桿,讓從李志鵬到本森的所有站在這條船上的人都心驚膽戰,但等到了12月份,這些擔心已經被狂喜所替代。

這麼大筆資金註定不可能做波段行情,為了利益最大化,也不會做套息交易,所以只能做趨勢行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僅僅三個月,帝國基金用1.5億美金做保證金,(另外接近3億美金防止意外扭轉行情或者隨時準備追加保證金),以400倍槓桿撬動了600億美金的規模在外匯市場上呼風喚雨,日元在三個月漲了20%,馬克漲了17%,這意味著帝國基金撬動的資金賬面盈利超過110億美金,當然如果現在平倉,實際盈利肯定沒有這麼多,首先如此大的交易至少要一個月緩慢出手,否則會直接抬高美元價值,而且雖然日本沒有外匯交易稅,但在每一次交易中都會產生點差,銀行方面還有利息,總之,如果以此時的匯率正常出手,帝國基金將有可能實際盈利超過70億美金。而這還不到三個月。

李志鵬的預言是準確的,如次大的交易又如次明顯的方式肯定會吸引外界的注意,雖然現在還沒有出手,也還沒有產生任何實際盈利,而且一旦操作時機不當,還有可能功虧一簣甚至是虧損,但至少現在帝國信託確實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如果這次行動成功,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個金融案例,而且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成敗,它都會成為哈佛商學院等全球各大高校研究金融的經典案例,以正面的例子或是反面教材的身份出現在高校學生的書本裡(這取決於本次行動的最終成功還是失敗)。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讀賣新聞》等全球各大最有影響力的報紙都對這件事給予了高度關注。

《華爾街日報》以“新的金融巨鱷的誕生”為題詳細介紹了帝國信託基金。

《讀賣新聞》則以“大帝降臨日本”為題講述了這次事件的前因後果。

而以花邊新聞聞名的報紙英國《太陽報》則以“帝國基金背後竟是五歲幼童?”為名報道說他們透過小道消息得知設計整個行動的竟是該基金主席李志鵬的兒子今年才5歲的李元智,他們還信誓旦旦的說消息來源絕對可靠。當然大多人都是不相信的,實在是《太陽報》時常把謠言當成事實講的尿性已經被大家看透了,你在秀智商下限嗎,5歲的孩子能把話說清楚嗎,還是說你想透過講述華爾街精英都不能做到的事被5歲孩子搞定來說明金融家們的智商集體下降?

當然,李志鵬和洪英達知道《太陽報》說得是真的。

“是誰,誰洩露出去。”李元智惡狠狠地盯著老爸和洪叔。

李爸爸連忙搖手:“不是我說的。”

洪叔則有點兒尷尬:“好像...可能...是我和小弟喝酒不小心說漏嘴的,不過當時那幫人不是說什麼都不相信嗎。”

李元智翻了一下白眼:“會信才怪了,可能是記者買新聞,他們見錢眼開也不管資訊真假就賣給對方了。”

洪叔一聽,連忙假裝生氣道:“這幫崽子,等我回去收拾他們。”

李元智看著假惺惺的洪叔,又白了他一眼,還不是他管不住嘴巴,想了想,李元智有氣無力地說道:“算了,反正早晚會被人知道,像這樣真真假假的訊息混在一起反而可以混淆別人的視線。”

洪英達一聽,連忙嬉皮笑臉地說道:“那你的意思我們還立功了?”

李元智瞪了他一眼,世界上還有比他臉皮更厚的人嗎?

······

轉眼又過了半年,本來美元的貶值速度有所放緩,但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在加上眼熱的國際金融炒家們的跟風,越來越多的國際資金流入外匯市場,拋售美元,囤積日元、馬克、法郎等其他國際貨幣,做多日元,日元又以飛一般的速度漲了上去,這股炒匯浪潮已經逐漸形成一次強大的海嘯,席捲全球外匯市場。

而本來就顯眼的帝國信託基金更是站在潮頭成為了最萬眾矚目的弄潮者。

由於資金越來越多,帝國基金的操盤手們也開始逐漸回籠資金,投資者們收到了第一筆分紅,當初投進來的兩億美金經過不到一年時間已經翻了50倍,李志鵬自己的資產也膨脹到了接近120億美金。

外界的媒體已經鬧翻了天,《紐約時報》以“金融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收益”為題報道了這一史無前例的行動:帝國信託基金在過去的九個月橫掃外匯市場後迎來第一筆分紅,這筆分紅高達220億美元,這是一筆金融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收益,但這並不是最終收益,因為該基金任然在外匯市場上翻江倒海,預計未來還會有一筆大的收入,目前全球金融巨鱷都緊盯這塊肥肉,但是市場上已經無人開出日元多單,雖然任然有一些堅信日元已經漲到頂的投資者願意接受日元空單,但畢竟是少數,帝國基金提前布好的局為其帶來了巨大的利潤,日前,有訊息稱帝國基金在國會和財政部裡均有眼線從而提前得知廣場協議內容,然而帝國基金發言人予以了否認,而財政部也並沒有回應該言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