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張貼皇榜!真言傳天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紅漆斑駁的矮牆上,沾著一層層剝不去的紙層。

一張皇榜張貼在上面,顯得極為刺眼。

皇榜一張貼出來,立刻吸引了過往的百姓注意,全部都圍了上來。

記得上一次張貼出皇榜時,還是武景帝下的罪己詔,如今京城百姓對此都特別在意。

“又張貼皇榜了?這次是什麼?難道又是陛下的罪己詔?”

“罪己詔哪有那麼好下的?你以為是母豬下崽?再說了,當今陛下聖明,又豈會犯錯?”

“那多沒意思?還能是陛下要選妃?我家囡囡正值十八芳齡,可以送去試試。”

百姓們圍聚的越來越多,都探著脖子,好奇的張望。

前排一些讀書人自然是擔當起瞭解說和宣講,朗聲道:“不是罪己詔,也不是招妃,是陛下特開武舉恩科,要為大武挑選武狀元,軍事人才!”

“武舉恩科?”

後面的百姓聽聞此言,皆是紛紛議論起來。

自古以來,民間都流傳著一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只有儒家讀書人,才有資格立身廟堂,掌管國家大事。

武夫粗鄙,又怎麼當得上狀元稱號?

“陛下也是求才心切,當年太祖皇帝龍御歸天後,不少老將也都解甲歸田,這讓大武武將出現了斷層。”

“去歲北蠻,西域,南疆,東海進攻我大武邊境,除了鎮北王之外,其餘三地都節節敗退,輸的一塌湖塗,陛下應該是不想此事再發生。”

幾個讀書人也加入了討論之中,也要比平民百姓更加有深度。

一人搖頭嘆息,道:“不過我看此事,難!”

周圍幾個同窗也都會意,連連搖頭。

陛下此舉出發點是好的。

但可惜,先皇在位時,大肆招安江湖武林,讓各門各派苦不堪言,致使江湖對朝廷積怨已久。

雖然江湖武夫粗鄙,但卻是直性子,有恩必報,有仇也必報。

於他們而言,誰知道這是不是新的招安套路?

“若江湖高手無人前來參加武舉恩科,勢必會讓朝廷威嚴受損,更加激化二者間的矛盾。”

有老夫子捋著鬍鬚,沉聲分析道。

滿堂諸公,也都是心高氣傲之輩,本來就看不起江湖武夫。

陛下特開武舉,想必已經承受了不少壓力,若恩科不順利,恐會影響陛下的龍威。

隨著皇榜張貼,武舉開恩科的事情也傳遍了京城。

那些在京城的江湖武夫聽聞此事,皆是不屑一顧。

“特開武舉恩科?武狀元?說的比唱的都好聽,這怕不是朝廷又想要招安我江湖武林。”

“這次還給了個名分,倒是比武景帝委婉一些,我江湖武夫是粗鄙,但不傻!”

“沒錯!這武狀元誰愛當誰當!那廟堂就是一座牢籠,我等在江湖快意恩仇,一人吃飽,全家不愁,豈不快哉?”

酒樓,勾欄中的大部分江湖高手如是說道。

對於朝堂開啟的武舉恩科,大家都嗤之以鼻,就連那些武道世家的弟子,也沒有參加的心思。

當然,也有江湖武夫心動,但畢竟是少數。

除卻平民百姓和江湖人士,文武百官也對此很不滿意。

“陛下特開武舉沒錯,但朝廷和江湖積怨已久,此事不能急於一時,當徐徐圖之,不如將武舉恩科改為科舉恩科,為我大武挑選治國理政之才!”有朝廷重臣出言道。

“此為上上策,江湖人士明顯不願承受陛下隆恩,開設武舉恩科也是浪費,老夫贊成改設科舉恩科!”有三朝老臣附言。

“吾等聯名上奏,讓陛下取消武舉恩科!”御史臺當即擬定奏摺。

在他們看來,江湖人士對此次恩科,都不屑一顧,與其浪費機會,不如讓給儒家讀書人。

……

皇宮。

武姬站在御書房,雙手揹負在身後,欣賞著牆上陸塵的真跡。

“陛下,皇榜張貼出去了。”張維進入御書房,恭敬稟告道。

武姬頭也不回的問道:“效果如何?”

張維苦笑一聲:“不出所料,江湖武林和武道世家的高手都嗤之以鼻,認為是朝廷新的招安政策,大部分都不願意參加,還大肆抨擊朝廷。”

“不僅如此,百官聯名上奏,都要讓陛下撤銷武舉恩科,轉而開設科舉恩科,為大武挑選治國人才!”

“現在百官正在殿外候著呢!”

武姬沒有動怒,神色平靜,早有所料:“那就讓他們候著吧,武舉恩科不會取消。”

“待陸仙師的八字真言昭告天下,朕相信會讓百官大跌眼鏡!”

而後,他轉過身來,問道:

“陸仙師的八字真言印刷了多少?”

張維恭敬回答:“一萬多份,各州郡縣,各門各派的份量都夠了,陛下下旨後,即刻就可送往。”

武姬轉過身來,笑呵呵道:“不急!讓訊息再飛一會。”

“另外,一萬多份不夠!朕要讓每一個江湖高手都人手一份,每一家,每一戶都要看到!”

……

訊息藉助百花閣的渠道,短短幾天便傳遍了整個大武。

各門各派看到朝廷要開設武舉恩科,不但沒有興奮,反而都警惕起來。

武景帝大肆招安江湖武林,已經讓他們吃盡了苦頭,自然不會輕信朝廷。

各種各樣的流言可在江湖中傳開。

“朝廷是什麼意思?知道我江湖出了一位天下第一的武當小師叔,想要再次收為己用?”

“呵,那也太看得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了,武當小師叔乃是仙人轉世,又豈會被這些世俗絆住腳?”

“武狀元?就算是是真的,廟堂規矩無數,我等江湖人士自由慣了,誰能受得了那些規矩?”

“不去不去,誰愛去誰去,老子每天想練武就練武,想去勾欄聽曲就去勾欄聽曲,絕不會自困樊籠!”

各門各派的江湖高手達成了罕見達成了一致。

不過,就在江湖鬧得沸沸揚揚時,第二張皇榜張貼出來,傳遍了整個天下。

與開設武舉恩科相比,第二張皇榜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大字。

“陸仙師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張皇榜昭告天下後,原本沸騰的江湖武林,乃至於天下,瞬間安靜下來。

各門各派,包括那些散修,都盯著手中的八字真言,陷入了沉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草莽匹夫,也能左右天下蒼生的興盛,滅亡嗎?

在所有人的認知中,天下興亡,那是帝王將相和文武大臣的職責。

他們這些江湖人士,混跡於草莽之間,有的連大字都不識一個,國家大事和他們更是不沾邊。

反正在他們心中,鐵打的江湖,流水的王朝,不管王朝如何更替,江湖總是存在的。

因此,王朝滅亡與否,和他們有何干係?

但今日陸塵的八個字,卻擊中了他們的靈魂。

天下蒼生的興亡,關乎著所有人的利益,哪怕是匹夫之賤,也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些武林泰斗更是感慨萬分,不由回想起了當年跟隨太祖皇帝起義,拯救萬民於水火中的那種成就感與喜悅感。

那時的他們,覺得找到了自己練武的意義。

可惜後來,武景帝即位,文官當道,江湖武林被打壓的都抬不起頭來,早已忘卻了當世的感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日八字真言,似乎重新喚起了他們心底的俠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