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踏平東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時間響聲四起,他們都是小心的擊發了手中的火器,偶爾的流彈飛往百米外的對面也被對面出現的盾手給攔了下來。

而眾矢之的的犀牛就沒那麼好運了,周身被打了個稀巴爛,哀鳴著被長槍手捅翻在地。

一時間周圍的歡呼聲直衝天際,不少觀禮的人紛紛大聽起剛才是什麼來了,雖然他們見多識廣知道定是火器,但是沒見點火怎麼就打響了?

李揚微微一笑,在侍衛的護衛下轉身離開觀禮臺,他知道接下來會有很多人來拜訪他的。

在東洋漢國現在吃飯已經完全不成問題,畢竟有錢,而且附近一帶都是一年三熟的糧食產地,有什麼不能買到。

李揚在國內實行的儲備計劃也是借鑑了後世以及現在中原地區的制度,糧價低時多方購入水稻等易於儲存的糧食,深挖地窖儲存,再加番薯等糧食作物已經在周邊地區廣泛開始種植,能不能養活過多的人口問題已經不是困擾城市發展的問題了。

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宣傳和口口相傳,任誰都知道在東海還有這樣一顆明珠,周邊的流民無不希望能進入到東洋漢國的勢力範圍。

只是現在東洋漢國對於周邊土著居民流入有著種種限制,否則東洋漢國早就被周圍不斷湧入的人口給擠爆了。

李揚現在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以及大康人人口,少數民族統治多數人口畢竟不是長遠之道。

現在國內的人口比例大致是三比七,也就是十個人中有三個大康人或是華裔,而且剩下的那七個人中也是各種族群的也有,完全無法挑戰大康人的統治地位,但這還遠遠不夠,李揚需要絕對的統治權。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僅僅針對大康人的移民令在一種並不是完全公開的情況下開始了——都是由當地的官府找到一些大康人移民,提出種種優惠條件鼓勵他們返回故鄉,接引更多的鄉親前往東洋漢國。

此刻那些新的移民已經從原來的迷惘不知所措轉為了充滿了希望,他們不但想更好的生活下去,回到家鄉擺擺闊也是他們此刻的心理需要之一。

現在官府不但提供往返路費和正常出工的工錢,而且宮古商業協會的商船好吃好喝的招待住,一旦招徠一個人還有免除稅收甚至是爵位的優惠,如何不讓這些平民心動,不用幹活就坐趟船還有工錢拿,就算是去碰碰運氣也好啊

於是從下半年起,東洋漢國的人口每天都在穩步增加著。

東洋漢國採取嚴格的戶籍制度,每個新入的人口都有登記,但並不是限制你在某個地方不能移動,而是登記清楚個人信息後發放身份牌,一旦發生任何問題都能找東洋漢國的官府。

不但人口在穩步增加,整個國家的狀況也在持續好轉著。

原本因為人口的素質確實不高,大的工廠作坊都聚集在宮古島周圍,這就大大限制了規模。

而隨著李揚堅定不移的進行教育普及,從前是千人中也找不到一個能識字算術的,現在每十裡八鄉的,總還有幾家聰慧的子弟被選派到宮古學堂中進行學習,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國主門生。

這些學生都是充實到地方的,有學識和見識後,他的作為當然不同,在當地結合當地的實際,有的地方沿海,海灘平緩,動員全村全部落之力,在海灘搭建起建議的碼頭,官府雖然禁止隨便砍伐樹木,但是申請之下,砍伐一些樹木,在請來有經驗的工匠後,簡易的近海小船被搭建起來,不是用來打漁的,而是用來貨運,這些小貨運船遍地開花,讓整個東洋漢國原本被割裂開來的國土之間物流通暢,各地的聯絡前所未有的緊密。

而有的地方人口不缺,土地不缺,金雞納樹、棉麻等藥物、原料的種植也是一樁不錯的買賣,從官府手中買牛和耕具價格都不貴,還能從日後的稅收中慢慢的扣,東洋漢國農產品的價格向來不低,擁有先進的耕種工具和技術後,每人能獲取的利益也是不小。

各地都是一片蓬勃發展的態勢,就這樣,時間翻到了澤漢五年,李揚正式統治這片土地的第五個年頭。

從登記在冊的人口來看,已經達到了三十餘萬,和中原粗略估計在五千萬以的人口確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是比起同期的很多國家,東洋漢國現在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無霸了。

北方的東瀛各國已經不斷在戰慄了,前幾年還不覺得怎樣,但是現在放眼望去,東洋漢國若是有心,隨時都能武裝起一支令人恐怖的軍隊來踏平自己的國土,幾個國王已經決定下次一定要隨著大康的船隊前去朝貢,現在,也只有寄希望於大康能對東洋漢國有一定的影響力了。

不過他們等不到這一天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李揚之前是一心埋頭發展,而且戰爭會消耗掉他發展道路最為重要的人力資源,所以,即使是這樣不好的國家,李揚也容忍了東瀛幾個國家的繼續存在。本來嘛,東瀛就是一個李揚想要踏平的地方,現在實力強大了的他怎麼會放過收服東瀛各國的機會呢。

現在,一切不同了,親軍烏衣衛已經擴充到了五千人以,更不用說隨時可以武裝起來的義兵了。

就在澤漢五年初,李揚揮軍三萬,其中五千烏衣衛親軍,一萬臨時招募的義兵,另外還有一萬五的雜役後勤士兵。

這樣龐大的隊伍,東瀛的諸國拼盡全力也不是不能組織起來,但是能維持這樣龐大的軍隊多久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萬人,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喝拉撒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何況三萬人要用的兵馬器械,估計勉強組織起來的人馬不到三天時間,一路就能跑散一大半。

而東洋漢國此次出征不同,三萬人,即使是後勤雜役也是衣甲鮮明,現在東洋漢國產出的布匹完全佔據了東海諸國的布市,不缺這點衣甲。

兵器吃喝更是不用說了,雜役們不需要過多的武裝,主要是那一萬五的戰兵,烏衣衛不用說,職業士兵在這樣的中世紀並不多見,他們全身覆甲,有精於騎戰的馬隊,也有結陣嚴密的步兵方陣,還有一千人的火槍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