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頓了頓,崇禎問道:“先生,依照您的意思,朕該怎麼做才能改變一個國家不被亡故的氣數呢?還請先生告知。”

楚小魚微微一笑:“如果我說了,你真的能夠做到?”

崇禎一下子就愣住了。

崇禎啊崇禎,你都快要成為亡國之君了,你丫還有什麼需要顧忌的嗎?

如果不想做個亡國奴,首先必須的對自己狠。

崇禎猶豫了一會兒後,隨之一臉篤定說道:“嗯,朕剛才想了一下子,不管什麼事情,一旦跟國家比較起來的話,萬事都沒有一個國家重要。國之不國,國破家亡,苟活著性命,不如放手一搏。”

“哈哈!崇禎老弟,你這人倒是有魄力的嘛。嘿嘿,孤王突然有點喜歡上你這樣的豪爽乾脆性子了。”紂王忙著打岔。

“咳咳……讓商紂王見笑了,朕其實這也是……無奈啊。”崇禎話說的一臉羞愧。

老祖宗的百年基業交到他手上,可是他崇禎竟然把老祖宗的江山給弄丟了?

實在汗顏,慚愧得很。

楚小魚喝了幾口茶水後,看著崇禎說道:“知道嗎?歷任朝代中,我最喜歡的朝代就是你們的明朝了。”

“呃……您這話是怎麼說的?”崇禎表示有些迷糊。

嬴政也是如此:“先生,您話能說的明白一些嗎?您為何會對他們明朝情有獨鍾呢?”

“呵呵……這個嘛,緣由無他,因為他們的大明王朝是一個值得讓人稱讚,也是尊敬的朝代。”

“他們歷任帝王都是有骨氣的,不割地,不和親,哪怕要被亡國,他們都能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守著國土,絲毫不讓,即使國破家亡,初心依舊不變。”

“試問這樣的朝代,誰個人會不喜歡呢?”

髒唐亂宋,五胡亂華,縱觀歷史上的每個朝代更替,也只有他們明朝最有骨氣,展示了男人的鐵骨錚錚。

紂王沉默了,嬴政也沉默了。

崇禎倒是有些激動:“先生,朕的明朝真的有如您說的這麼好嗎?哎,可是到了朕這一代吧,真是……”

真是一言難盡吶。

亡國之敗君,有何臉面去見朱家的列祖列宗?

真的沒有面子。

“崇禎,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這個國家氣數的話,我只有一句話送給你,該狠的就要狠,不要心存仁慈,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你知道嗎?婦人之仁的君王,他們永遠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你的國家已經病入膏肓了,如果你不想做個亡國之君,那麼你必須得對他們狠。”

“我說的這個狠,可是要見血的,是要砍頭的。”

“我知道你心中一直有個遠大抱負理想,一心想要匡扶救國,可是我之前已經跟你說了,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帝君在忙忙碌碌,而朝堂上的諸位臣子都是一盤散沙,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管你多麼的努力,都是沒用的。”

“先生,那麼……朕要該怎麼做才能拯救朕的國家?朕的子民呢?”崇禎忍不住迫不及待問道。

“一句話,該殺的就殺!”楚小魚惡狠狠說道。

崇禎忍不住打了個顫抖:“那依照先生您的意思,哪個該殺?哪個又不該殺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嗯,你這話問的很好。這樣吧,我給你列舉一些可以大用重用的人才,你可得用心記住了。”

崇禎已經是屏住呼吸,仔細聆聽著。

楚小魚徐徐開啟了話題:“如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黃得功以及熊延粥,你都可以讓他們掌三軍,他們這些人都是領兵打仗的一把手,可以寄以他們重任。”

“這是對外之策,內部可用的人才,如楊嗣昌,楊漣,左光斗,魏大忠,都可以重用大用的。”

“當然,至於他們東林黨的錢謙益,這人可是出名的牆頭草,你得時刻防備他。如果有必要的話,將其殺之未免不可。”

“接下來,我給你說的這個人,是導致了你們明末最大的禍首,此人名叫吳三桂,便是此人開啟了你們的明末國門,將他們清軍給渡關而入,讓他們清軍直搗黃龍,殺入了京城,最後才導致你們明末真正的亡國。”

“啊……吳三桂?怎麼會是他呢?朕對他可是非常倚重的啊!朕還特地冊封他為指揮總兵,他怎麼能夠……”

崇禎一下子被氣憤的青筋暴怒。

吳三桂啊吳三桂,萬萬想不到竟是此人開啟了國之關卡--山海關,將讓他們清軍破關而入。

最後才導致了他們明末的亡國之罪魁禍首?

看著崇禎氣的不成樣子,楚小魚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沒錯,就是這個吳三桂開啟了你們的明末國門山海關,引渡清軍破關而入,崇禎,你是不是覺得很諷刺?”

崇禎點點頭:“嗯,朕是覺得很諷刺,哼哼,等回去之後,朕一定將此叛國賊子給誅殺了……哦不,這麼誅殺了未免太便宜他了,朕會將此惡賊子給凌遲,一刀一刀將他的肉給割下,然後拿去餵狗。”

崇禎話說的惡狠狠樣子,不由得讓紂王跟嬴政他們面面相覷。

換位思考,如果換做是他們的話,興許他們比起崇禎更加的憤怒,立馬提著大刀將那叛國賊子給砍殺了。

直接一刀殺死真是便宜了,應該砍上千刀萬剮,那才叫解恨。

“這個吳三桂吧,如果真這麼殺了他,未免有些浪費了。”

“呃……先生,難道這樣的人不該殺嗎?”

這下子換做是紂王,嬴政他們的驚訝疑惑了。

“是可以殺,不過依他們的大明國情上來看,畢竟這個吳三桂吧,他也是個將才,真將他一刀給殺了,也是有些可惜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這個吳三桂是個將才,而崇禎你也提前知道了你們明末的歷史走向,要防備著這麼一個人的話,而且還可以很好的運用他,不是不可以的。”

崇禎表示有些迷糊:“先生,您說的這話,我聽著不是很懂,像這樣的叛國賊子,怎麼還能運用呢?”

“這個緣由很簡單,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關鍵是看那個掌舵之人,該怎麼去撐船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