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放榜,登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今日科舉放榜,來了不少人。

考生更是翹首以盼。

人群中有幾個錦衣少年,他們身邊還有人負責保護。

他們分別是杜構,尉遲寶林,程懷亮,房遺直四人。

“今年科舉比去年還熱鬧!”

程懷亮嘴裡嚼著吃食,一邊吃一邊說著。

這是程咬金的兒子,身體魁梧。

“程懷亮你小子少吃點,太胖了!”

房遺直文文弱弱的樣子,一看就是個讀書人,已經二十多,是四人中最年長的。

這位是房玄齡的長子,他有個小他近二十歲的弟弟房遺愛,就是歷史上幾娶了高陽公主李玲,然後有了綠色的大帽子那個男人!

“若是我也來參加科舉,不知道能否登科高中。”

杜構心裡期待,心有抱負。

他是杜如晦的長子,四人中年齡排在第二。

尉遲寶林笑著說:“到時候還是你父親主考,看見你的名字,直接就給你劃下去了。”

這位公子是尉遲敬德的兒子,壯實,從小習武,家世經歷和程懷亮差不多。

聞言,杜構皺眉,尉遲寶林所言很有可能。

程懷亮壞笑道:“到時候稍微易容,再換一個名字不就可以了嗎?”

鬼主意不少。

杜構眼中一亮,是個辦法啊。

房遺直勸道:“還是別了吧,若是被發現會更慘的!”

杜構警覺恍然,連忙點頭:“我們讀書人怎麼能如此做,不行!”

程懷亮嘟嘴:“明明是一個絕妙的辦法。到時候我就這樣去科舉。”

三人給了他一個白眼,一小子就不是讀書的料,別去丟人現眼了。

距離他們不遠處,張昊,諸葛亮,白起,許潔,李白,崇禎等人在這裡等待放榜。

張昊拍了拍崇禎的肩膀,“別緊張,你看李白,多輕鬆。”

崇禎沒好氣道:“能一樣嗎?你就愛打趣我!”

人家可是詩仙,能比嗎?

張昊笑呵呵的,特意看了看尉遲寶林四人的方向,他已經認出來了。

來到大唐貞觀年間,張昊可是一直在做準備,包括打聽,暗中觀察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兒女的情況,自然已經得到了許多資訊,包括這四人。

看過畫像,暗地裡觀察過,所以能認出來。

“是他們。”

諸葛亮也注意到了,張昊收集的資訊他也知道,“要開始了嗎?”

意思是李白高中,有了背景,張昊要開始結交這些達官貴族子弟了,建立關系網。

“嗯。”

張昊點頭,萬事俱備。

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放榜的時刻。

最先放榜的是一些不重要的科目情況,倒第二放榜的是明經科考過的人。

李白和崇禎的名字“孫白”,“孫禎”就在其中。

一千多人參考,明經科過的只有一百多人。

這還只是考死記硬背的東西,可見不簡單。

崇禎越來越緊張,希望能夠僥倖透過進士科。

進士科張榜。

“孫白!”

果然有李白的名字。

李白笑了笑:“不負眾望。”

張昊佩服道:“厲害啊,進士科頭名!”

李白謙虛道:“僥倖,僥倖。”

心中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因為他抄了自己的詩賦。

崇禎很失落,他“落榜”了,沒有透過進士科,僥倖破滅,還是很失落的。

張昊他們分分給他打氣,今年不行明年繼續。

“明年讓孔明陪你,要不然我也陪你一起。”

張昊如此說。

諸葛亮不置可否。

白起出乎意料道:“我也可以陪你考。”

白起考科舉!

能過嗎?

重在參與嘛!

崇禎心中感動,然後放下,大家一起為李白慶祝。

之後回到客棧,等待官府來報喜。

“孫白!”

“他就是孫白啊!”

“他那兩首詩太好了,尤其是望廬山瀑布!”

“不我覺得靜夜思更好!”

知道訊息後,有許多人來恭喜,有人送禮拉攏。

李白一下變得炙手可熱,香餑餑。

他的兩首詩更是快速在讀書人之間流傳。

今年科舉高中的只有十八人,算是正常。

三十多個算是多的,十幾二十個是正常,數人的話就是人才太少了。

李白就是今年科舉登科高中第一名,後世的狀元啊!

今後前途無量!

得到了不少世家門閥的關注,有的直接拉攏。

上門提親的也越來越多!

孫家出了“狀元”,一時間變得遠近聞名。

“太好了!”

大嫂許潔也是興奮不已,孫家這下發達了,她這個大嫂必然會跟著享福。

李白進士及第高中後不會馬上被安排官職,還需要考核。

唐朝時,及第者雖榮耀無比,但並非等於馬上就可作官,因為他們還須在吏部參加“宏詞”、“拔萃”兩科的複試。

“宏詞”“拔萃”兩科的複試均分四項內容進行,即身、言、書、判。身指體檢,言即試口才,書為試書法,判則乃試公文寫作。

只有這四項全部達標合格者,才能補授九品之類的小官。而其補授又分為兩種:一為在皇家圖書館擔任古籍整理與抄錄工作,意在讓其繼續讀書以豐富知識;一為到地方出任縣一級左右的副職,意在讓其在實際工作中以鍛鍊治政之才幹。

此段時間為試用期,其年限有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乃至八年之不等。試用期滿,再行由朝廷正式詔命任職。那些不合格者,須等三年後再行考試,如果仍不合格,則要經過三試、四試,直到完全達標為止。唐人所稱之“前進士”,就是指的這些複試落榜者。

但也有不經過複試或者複試不合格者即授其官職的,其所走之途徑乃非正當門路,就不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皇帝非常欣賞,直接授予官職。

進士直接授官,是從宋朝開始的。

李白之後去參與了吏部的複試,並且透過了。

他沒有被下方地方做官,而被唐太宗專門留在翰林院,負責整理古籍及抄錄等工作,官居八品。

這是唐太宗欣賞李白的詩賦才華,想留在身邊。

翰林,即文翰之林,武德時,唐高祖設立由各種藝能之士供職的翰林院,除文學之士外,醫卜、方伎、書畫、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選,以待詔於院,史稱“翰林初置,雜流並處”。

歷史上李白也在翰林院當過,唐玄宗時的翰林院比唐太宗時更加有地位。

因此,再次進入翰林院,讓李白感慨良多。

進入翰林院沒多久,李白等到了唐太宗的召見。

召見在預料之中,因此李白和張昊,諸葛亮等人早做了準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