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12 轉識成智 成所作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寧虛子當即漲紅了臉,怒道:“小輩無禮!怎敢編排本門?”

戴玉娘道:“戚澤之言甚是妥當,你昆墟派這些年蠅營狗苟,確不曾見有何建樹!”

鍾正陽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我昆墟派多年以來對抗天魔,亦是許多功績,只是不似五行宗與太陰宗大肆宣揚,因此知者不多罷了!”

常罡出頭做和事老,道:“幾位不必動怒,魔劫大興,正道中人正該同仇敵愾,莫要傷了和氣!”

寧虛子與常雙姑對視一眼,俱是別過頭去。

戚澤道:“青幽二州告急,聖母教、平天道肆虐多年,再加上北邙山魔兵,已到了必須解決之時,我意即刻起兵增援,收復失地,滅去邪教根源!為防北邙山從中作梗,欲請幾位長生真人隨軍壓陣!不知幾位真人可願為天下蒼生出力?”

常雙姑立刻道:“此事我太陰宗義不容辭!只是我需坐鎮本門,安定人心,便請戴長老前去,如何?”

戚澤喜道:“有戴前輩同去,自是最好不過!”又問寧虛子:“不知昆墟派兩位真人意下如何?”

寧虛子忖道:“這戚澤越來越是過分,想要將本門徹底綁在他戰車之上了!”

常雙姑冷笑道:“昆墟派只求私利,哪管蒼生死活?寧虛子兩個定然是不肯前去的,戚師侄不必多費工夫了!”

戚澤微笑不語。

常罡道:“寧虛子,你不是素來以急公好義自居?怎的該你出力之時,反倒打退堂鼓?真是令老夫不齒!戚居士,剿滅邪教、庇護蒼生,乃我輩修道人之本分,常某亦是義不容辭,甘效犬馬!”

寧虛子連吃擠兌,面上掛不住,說道:“既然太陰宗與大天罡門兩位道友願去,我昆墟派自也不甘人後。正陽,你便走一遭罷!”

鍾正陽道:“是!”

一番商議之後,寧虛子留守京師坐鎮,常雙姑則返回太陰宗。戴玉娘、常罡與鍾正陽三位長生真人隨同戚澤法身前往青州二州。

發兵之前,戚澤已將數本佛經於城中流傳,百姓們歷經神妙鬼王之亂,正是人心惶惶之時,佛經流佈,恰能安撫人心,因此流傳極快極廣。

戚澤並未將佛門十三經盡數傳下,只傳出數部經書,分別為《佛說阿彌陀佛經》、《地藏本願功德經》、《往生咒》與《金剛經》,其中《地藏本願功德經》與《往生咒》渡化幽冥,積累陰德,最得民眾歡迎。

寧虛子見虞城之中佛法大盛,大感不是滋味,但昆墟派中經典俱是修行之用,具無數妙用,還捨不得傳給普通百姓,只好拿了一部《道德經》湊數。反正此經也是憑空得來,又是道門經王,傳之無妨。

戚澤也沒料到寧虛子居然拿《道德經》來對抗佛法流傳,真是哭笑不得,反正《道德經》是他誦出,流傳越廣,得到的人道功德紫氣越多,便毫不在意。

戚澤所傳佛經極多,文字語義亦復優美順暢,更有渡幽化冥之功,漸漸壓過道經風頭,寧虛子想不出別的法子,總不能將戚澤打殺,只能暗生悶氣。

過得十日,兵部回報,十萬大軍已然調集妥當,虞城大亂之後,能聚攏如此數目精兵,已算難得。

太子精神大振,吩咐立刻起兵,且要隨軍出征。訊息一出,群情振奮,軍心大振,畢竟太子乃一國儲君,虞帝駕崩之後,等若皇帝御駕親征,自將至兵,皆是振奮莫名。

戴玉娘尋到戚澤,說道:“此去共有三位長生,要對付兩門邪教與北邙山,捉襟見肘。邪教與魔道必有長生之下的高手,還要靠你自家對付,千萬小心!”

戚澤道:“前輩放心,我另一身已從極北之地趕來,兩身合一,長生之下不足為慮!”

戴玉娘道:“那便好!”

大軍開拔之際,三位長生真人已然隱身而去,他們不必隨大軍行動,先行趕往青幽二州,穩定局面,畢竟兩州糜爛多年,虞帝不管不問,魔道與邪教勢力盤根錯節,還需一一清理。

戚澤則隨軍同行,平時只在一座馬車之中靜坐,一應軍務自有太子與兵部大臣打理,也不必他出手。

近來他心有所感,所得功德之力愈發濃厚,幾乎凝成實質。此功德之力一方面來自他搭救虞城數百萬生靈性命,另一方面則是流佈佛法之功。

畢竟虞城為虞朝國都,人口無數,佛法大興,會隨人口流動漸次傳播而去,影響只會越來越廣,功德之力亦會越來越厚。

戚澤心有所感,有無上功德之力加持,他的佛法修行當要更上一層樓,因此只躲在車中修煉。

虞城與青幽二州相隔極遠,大軍疾行之間,也要許多時日方能到達。太子每日處置軍務,卻留心戚澤動向,得知其多日以來,水米不進,只躲在車中修煉,暗自放心。畢竟戚澤地位崇高,軍中大有擁躉,他若插手軍務,只會讓太子十分尷尬。

戚澤運煉佛法之間,大旃檀功德佛光發動,層層疊疊,猶如山巒,佛光之中無數金色梵文符籙閃動流佈,散發玄妙意味。

不知過得多久,戚澤渾身一震,知是時機到來,先是眼識發動,慧眼神通加持,能見極近與極遠。繼而又是耳時發動,能聽極細極微,盡收耳中。

眼識、耳識之後,鼻識、舌識、身識次第發動,戚澤猶如重新開啟前五識,重新經歷了一番五識開啟所歷之種種神異之處。

大旃檀功德佛光之中,一團細小光華現出,代表了眼識成就,隨後接二連三又有四團光華現出,五道佛光周連一體,漸漸生出呼應之意。

戚澤心有所感,此當為唯識宗所言轉識成智之法,因他開啟八識,如今功德圓滿,可將謂轉有漏的八識成無漏的四智,又稱轉識成智。

《成唯識論》載︰‘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舍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如是轉有漏諸識,得無漏四智,曰轉識得智。如《佛地》雲,智有四種,謂圓鏡等,於佛果地諸心心法分位所現諸功德中,智最殊勝,以智為名,總攝一切有為德故,以上四智中,妙觀、平等二智,通達修習二位菩薩,一分證得。具足此四智,得大菩提者,唯究竟位佛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五道佛光相互呼應之間,漸漸融合一處,結成一點靈光,忽然反哺於戚澤法身之中!

戚澤法身一震,得了那靈光滋養,只覺智珠在握,放射無量光華,蘊含無量般若之妙。瞬息之間,終於成就成所作智修為!

成所作智者,謂眼等前五識轉至無漏時,得成所作智。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此智慧乃由前五識合煉而成,由有漏轉至無漏,妙用天成!

成所作智一成,戚澤功力大漲,低喝道:“弟子今日悟得成所作智,當利樂諸有情,令得佛光普照,引眾生向善,皆得解脫!”此願一出,又有功德之力加身,戚澤身外大旃檀功德佛光之中,生出朵朵金蓮,次第盛放,幽香襲人!

此香非實有非虛有,杳不可聞,乃是佛法之香,聞之令人開悟智慧,自通佛法,有無上渡化之妙。

佛香法香微妙而聞,戚澤所在馬車之外無數兵士俱是聞到一股幽香,此香自眼耳鼻舌身意五識之中滲入進來,令人身心皆醉。

有那素來篤信佛教的兵士,當即發菩提心,氣脈轟然洞開,直入初禪境界,覺悟眼識,也有那兵士不信佛教,卻也覺渾身真氣崩騰,打通道道關隘,武功修為精進了一大截,皆得了無窮好處。

此亦為成所作智之妙用,為利樂諸有情,而以身、口、意三業為眾生行善。一眾兵將皆知定是那位圓信大師佛法有成,普度眾生,當即紛紛滾鞍下馬,叩首誠謝。也有的口誦佛號,合十頂禮不已。

太子見後軍鬧哄哄的不成體統,忙差人打探,回報說是圓信大師修行有成,普度眾生,這才放心,親自來見。

戚澤覺悟成所作智,可謂智慧淵深,心意通達,心有所感,已知太子前來,終於下的馬車。

眾兵將見戚澤當面,更是口呼“活菩薩”不已,紛紛叩拜不止。

戚澤心意一動,眾兵將不由自主,站起身來,只聽戚澤說道:“我非佛菩薩,只是佛弟子。方才是我修行精進,使佛光普照,利樂有情,諸位不可迷信佛菩薩,須知先要自渡方可得渡,我已將佛經與修持之法廣傳天下,有心者可自行修習,必有驗證!”

太子已是飛奔而來,遠遠大笑道:“大師修為精進,可喜可賀!”

戚澤道:“不過稍有進境,驚動全軍,幾乎誤了行軍,貧僧罪莫大焉!”

太子笑道:“哪裡會!大師修為越高,此去平叛本宮把握越大,正是求之不得!”

戚澤道:“事已過去,請太子下令大軍開拔罷!”

太子暗喜戚澤上道,忙喝道:“傳令大軍開拔!”

戚澤登上馬車,閉目凝神,忽然心有所感,忖道:“化身那邊也已動身了!”

數十萬裡之外,極北之地,玄光境舊址之上,原本一座美輪美奐,歷經無數代練氣士修建修繕的一座無邊盛境,已被一場魔劫打成了齏粉,殘址也已沉入北極汪洋多時。

戚澤化身與一頭玄武真神落足虛空,就在玄光境舊址之上修行。

玄武對大五行滅絕神光十分感興趣,天機子又已允准,戚澤便將整部五真玄音劍訣傳授給了玄武。畢竟大五行滅絕神光根植於五五正反陰陽罡煞,五五正反陰陽罡煞則又從玄音劍訣之中生出,倒不如直接給個全本,省時省力。

玄武不愧為天生神明,數日功夫便將一部玄音劍訣吃的通透,再過幾日,身外玄冥神光之中,已有一層薄薄的大五行滅絕神光生出,進步神速到了極點。

玄武也投桃報李,為戚澤講解玄冥大道之妙。似這等太乙神明,根本無需口舌相傳,只用一道意念,印入戚澤道心,以心印心之下,將萬千大道熔鍊於一道神意之中,省事省力,至於能領悟多少,就看戚澤的悟性與造化。

玄武一道神念五色斑斕,竟是凝如實質,宛如一道五彩日光,耀目難睜,還未煉入己身,已覺其重如山,只好以神意牽引其中道韻,緩緩煉化。

戚澤並非要徹底悟透玄冥大道,只是以它山之石攻玉,磨礪自家的玄音劍訣與五行大道。畢竟玄冥大道亦屬於五行大道範疇之中,借水生木,以木生火,有此推及開去,自可五行齊修。

太乙級數的玄冥大道何等玄妙深奧,戚澤知道自家斤兩,不求精熟,先來個囫圇吞棗,再慢慢打熬。

他身外騰起一層五色光華,正是大五行滅絕神光,神光之中一道玄光忽然大盛,正是玄冥之意所化。玄光忽明忽暗,明亮處似大日行空,暗澹處若寒淵深藏,不知其深,玄奧到了極點。

待得那玄光越發璀璨之時,忽然牽動另一道翠綠光華亦自大盛,卻是玄冥大道滋養乙木大道,如此循環往復,待得大五行滅絕神光之中五種大道皆大放光華,表明戚澤的五行大道修行更深一步!

玄武一雙龜目死死緊盯戚澤修行,暗忖道:“這孩子才是此界真正的救星!佛道兼修,又有此界氣運加持於身,乃是最佳的應劫之人。好,真好!倒是那個天機子……”思來想去,卻理不出個所以然來。

戚澤沉浸於玄冥大道與五行大道修行之中,根本不知身外歲月流逝,其間天機子、卓無量與天乾子皆曾來瞧過,見他身外五色霞光蒸騰,顯是運功到了緊要關頭,便不去打擾,只與玄武遠遠打個照面即回。

卓無量與天乾子倒想與玄武套個近乎,無奈玄武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模樣,不願自討沒趣,垂首離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