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羅睺邀戰,串聯的準聖隊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人族開始暫時退出這場戰爭,這場戰爭也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人族的選擇,雖然未必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可他們總歸是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按照道理來說,人族眼下的選擇看似對人族最有利。

可利益這種東西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短期來看,人皇的選擇得到的利益最大。

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因為人族的這個作壁上觀的動作,不僅僅得罪了魔族,同時也得罪了泛三族聯盟。

雖然說勢力與勢力之間只有利益才是最為永恆潤滑劑。

可生靈畢竟是感性的存在。

既然感性,就很難真正完全擺脫情緒。

至少在泛三族聯盟的眾多修士的眼中,雖然這場戰爭本身是為了重新出世而戰。

可有另外一點無論是誰都無法否定,那就是泛三族聯盟的動作直接支援了在戰爭之中陷入頹勢的人族。

正是因為泛三族聯盟的出手,人族才有現在作壁上觀的機會。

不然早就在魔族的攻擊之下,退出洪荒歷史舞臺了。

如果人族選擇繼續同魔族戰鬥,那人族和泛三族聯盟之間就有一定的香火情。

在這場戰爭結束之後,雙方甚至可以利用這點香火情合作共贏。

這樣做更加符合人族長遠的利益。

可惜的是,這樣做是符合人族的利益,可是並不符合六位聖人的利益。

所以,只要六位聖人之中有人逼迫人皇做出決定,以現在人族的狀態,以及現在的時間點,人皇是無法拒絕的。

只要拒絕,人族恐怕就未必有未來的。

至於說選擇作壁上觀,人族至少還有六位聖人的支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族的未來。

畢竟六位聖人在人族之中投入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

如果人族真的衰敗,那六位聖人的沉沒成本就太高了。

多年的經營或許將一朝斷送。

這樣的結果,六位聖人肯定無法接受。

至於說人族和泛三族聯盟建立起深厚的交情,擁有足夠的默契。

這對於六位聖人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

因為人族一旦和泛三族聯盟的關係穩固了,那人族對於六位聖人的需求也就不再那麼高了。

畢竟以眼下的洪荒世界來說,人族和泛三族聯盟站在一起,那還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

而反過來,人族和泛三族聯盟交惡,那人族能夠依仗的,也就剩下六位聖人了。

這樣一來,人族就將緊緊的跟在六位聖人身後。

六位聖人也就能夠確保他們在人族之中的利益,更加放心的在人族之中投入更多的資源。

關於這點,當代人皇當然也清楚。

身為一位人皇,什麼謀略沒有見識過。

可是他依然做了這個決定,也算是給六位聖人叫了份投名狀。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弱者的無奈之舉。

至於說泛三族聯盟對於人族的威脅,只能在以後考慮了。

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到了那時,當代人皇肯定是退位了。

至於說下一任人皇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辦?

不是還有六位聖人嗎?

所以,人皇做出了他認為最正確的選擇,而不是利益最大的選擇。

無論人皇的內心波動是如何,六位聖人和羅睺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都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

在一瞬間之中,玄源和青鸞就已經猜測到了事情可能的經歷。

不過他們還是把目光投向到了洪荒世界之中還在戰鬥的泛三族聯盟和魔族。

在魔族抽調修士加入戰場之後,泛三族聯盟的背後同樣有出現了一批修士。

顯然,這是泛三族聯盟之前保留的一部分勢力。

至於說這部分修士出現之後,泛三族聯盟還有沒有保留。

答桉肯定是有的,至於說保留了多少力量,這同樣不會暴露在洪荒世界之中。

在泛三族聯盟的新的支援到達之後,泛三族聯盟立刻就從劣勢回到了優勢之中。

並且這種優勢十分明顯。

如果羅睺沒有更多的手段的話,那勝負馬上就要定了。

在這種時候,玄源還真有些期待羅睺的動作。

畢竟已經進行到眼下這個地步了。

如果天地大劫真的就此結束,那未免有些虎頭蛇尾。

缺少真正的頂尖的戰鬥。

而羅睺的選擇也沒有出乎玄源和青鸞的力量。

因為他早在最初之時就已經暗示了接下來有可能的戰鬥。

只聽見一聲大喊:“玄源,可敢到混沌一戰!”

這一聲怒喝響徹洪荒。

整個洪荒世界之中的生靈,哪怕是處於戰爭之中的,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很顯然,羅睺正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向玄源下戰書。

這也是在避免玄源的避戰和青鸞的參戰。

不得不說,羅睺的辦法很簡單直接,可是又十分有效。

在羅睺這樣公開的邀戰之後,玄源很難拒絕。

在洪荒世界的見證之下,玄源身為天帝當然無法退縮。

如果避戰的話,哪怕理由在正確,也無法避免洪荒世界眾生的猜想。

甚至於,玄源還需要和羅睺做到公平一戰。

如果是和玄源和青鸞之力共同應戰羅睺,那玄源和青鸞不僅無法提升他們的聲望,反而是在為羅睺做嫁衣裳。

至於說混元層次的交手沒有外人知曉?

這註定不可能實現。

不僅僅是羅睺,哪怕是六位聖人,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估計在青鸞聯手的第一時間,玄源和青鸞聯手的訊息就會傳遍洪荒。

所以,在羅睺的注視下,在洪荒世界眾多生靈的關注下,玄源當然是選擇正面應戰。

在應戰之前,玄源看了青鸞一眼,就選擇了應戰。

這一個眼神之中,包含著玄源對於青鸞的信任。

他相信,哪怕他離開天庭和羅睺開戰,青鸞也能夠把控住洪荒世界的局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此,他直接對羅睺說道:“你要戰,那便戰!”

在話音落下之後,他的身影直接出現在混沌之中,等待羅睺的到來。

當然,玄源應戰的回應,也直接在洪荒世界之中散播開來。

在洪荒世界眾生面前,玄源保持著足夠的高的姿態。

在玄源進入到混沌之中後,一下子就將整個洪荒世界頂尖修士的目光全部吸引住了。

無論是六位聖人,還是后土。

包括了四方聖獸、玄龜、鎮元子等人。

他們還從來沒有見識過混元層次的修士正面對敵,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而這,也是洪荒世界眾生第一次見識到天帝的正面出手。

這也將為他們揭曉天帝的神秘面紗。

當玄源出現在混沌之中後,羅睺道人的身影緊隨其後。

玄源和羅睺各自立在混沌之中,看著對方。

在這一刻,沒有想象之中的劍拔弩張,兩人的神情完全沒有之前在洪荒世界傳音那樣的激動。

玄源反而是有些平靜,彷佛在和同道打招呼一樣。

“見過羅睺道友,一別多年,羅睺道友風采依舊。”

羅睺也是笑著回應道:“可是玄源道友的風采更勝往昔。”

玄源有些感慨道:“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見到羅睺道友之時,你我修為相差甚遠,當時與羅睺道友的一番論道,使我受益良多。”

羅睺則是平靜的回道:“第一次見到玄源道友只是,你我修為相差懸殊”

“第二次見到玄源道友之時,你我都是準聖之境的存在,雖然修為還有些差距,可卻已經是同層次之人了。”

“第三次見到玄源道友之時,你的修為已經基本趕上我了,哪怕可能有些參差,可動起手來,恐怕已經分不出勝負了。”

“這次見到玄源道友,我的修為卻已經趕不上你了。”

“玄源道友你的修行速度,還真是讓我汗顏。”

在感慨過後,羅睺馬上又轉回了話題:“不過修為高低,與戰力高低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就讓我來看看玄源道友你在證道混元之後,是否忙於天庭事務,放下了戰鬥。”

玄源靜靜的聽著羅睺的感慨。

因為這不僅僅是羅睺的感慨,也是玄源之前人生的真實寫照。

玄源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努力,慢慢追上羅睺,甚至超越羅睺的。

整個洪荒世界之中,恐怕也就只有羅睺和鴻鈞可以當做玄源之前經歷的座標。

甚至可以說,玄源以往在修行的時候,他的假想敵就是羅睺和鴻鈞。

他正是參照著羅睺和鴻鈞的路,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在這一點上,玄源並不否認。

當然了,這樣的經歷本身和羅睺以及鴻鈞無關。

可是玄源的內心之中,一直渴望著正面戰勝羅睺和鴻鈞。

這也是為什麼玄源知道自己和青鸞分開之後,更容易被羅睺和三清算計到,卻還是義無反顧的應戰。

因為這同樣是他多年來的渴望。

如果戰勝羅睺,玄源的道心未必會更加堅定,可他會更加釋然。

這同樣是在同自己的過去做個分割,同自己的過去做個了斷。

讓玄源更加順心。

別看這好似沒有任何好處,可這種順心對於修行來說是無法衡量的存在。

所以,在羅睺說完之後,玄源輕聲的回覆道:“我確實很早之前就想要同羅睺道友你正面打一場了。”

“既然羅睺道友有心,那我怎能不應戰。”

“在戰勝了羅睺道友之後,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

在玄源和羅睺進入到混沌之後,洪荒世界之中,天庭的力量一下子就削弱了不少。

在這種時候,正是有心人出手的最佳時機。

六位聖人哪怕心裡十分希望到場觀看玄源和羅睺的戰鬥,可最終還是選擇只留幾分心神在他們身上。

至於他們自己,其實有著更加艱鉅的任務。

這也是羅睺和六位聖人的交易的一種。

羅睺把玄源帶出洪荒,和玄源互相牽扯。

洪荒世界的一切事務,包括天地大劫,就徹底交給六位聖人了。

至於說六位聖人如何應對,就只能夠看他們自己了。

說到底,讓羅睺牽制玄源,就已經是羅睺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也就是他知道玄源不想要在洪荒世界之中動手,不然在洪荒世界之中玄源和青鸞其實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兩位混元之境再加上天帝天后的權柄。

除非鴻鈞也出手,不然他們連一點正面挑戰的機會都沒有。

而進入到混沌之中後,玄源雖然還是能夠呼叫一部分洪荒世界的天帝之力,可這股力量相比起在洪荒世界之中就顯得極其有限了。

這樣一來,羅睺還真的能夠將玄源牽制在混沌之中很長一段時間。

事實上,在玄源離開洪荒進入混沌之後,洪荒世界之中馬上就有暗潮湧動。

洪荒世界之中,突然出現了不少修士。

這些修士的修為,都在準聖之境。

顯然,這是六位聖人和羅睺的手筆。

如果這些修士都選擇參戰的話,那同樣也是在對天庭宣戰。

因為天庭的禁令之中,就有著不能夠造成準聖層次的破壞這一條規定。

這一批突然出現的準聖修士的數量,已經佔據了洪荒世界眼下準聖修士的三分之一以上了。

很顯然,這一股力量的串通肯定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不然不可能在玄源離開之後,就一下子出現這麼多修士。

至於說如果串聯這些修士,無法是利益罷了。

在天庭的壓制下,這些修士確實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在洪荒世界的舞臺上了。

對於洪荒世界來說,天庭的禁令或許對洪荒世界有不小的好處。

可是對於這些準聖之境來說,天庭的禁令其實也是在剝奪他們的自由。

甚至他們之中不少人認為,他們的修行進展緩慢,和天庭的禁令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這麼下去的話,他們別說證道混元了,想要更進一步都十分困難。

再加上天地大劫的挑動,他們終究忍不住下場。

從這件事情來看,他們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天庭也同樣如此。

這不過是角度的問題罷了。

如果繼續選擇,玄源和青鸞依然會這樣做。

當然了,他們其實也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了,只不過具體的方桉要等到這一次天地大劫結束才能夠出來罷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