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地祇的完善,洪荒世界的反應(補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玄源在天庭之上,當眾敕封多種地祇,並且分配相應的神靈符籙之後。

天庭在地祇方面的佈局也算是達成了基本目標。

關於地祇方面,玄源和青鸞對於他們其實還有著更高的要求。

不過眼下,地祇畢竟只是初成,還無法讓玄源和青鸞到達他們的目標。

總歸是要讓這一眾地祇有一段過渡的時間。

同時,也是給天庭的眾神一個緩衝的時間。

畢竟眼下,距離地祇在洪荒世界的全面鋪開,仍然有著不小的距離。

在達成這個大方向上的目標之期,玄源和青鸞是不會暴露出他們的想法的。

因為一旦讓洪荒世界的其餘修士明白,天庭在地祇上還有更多的野心。

那地祇想要全面鋪開的阻力就會變得越大。

距離真正實現的那天也就會越遠。

循序漸進的道理,玄源和青鸞當然清楚。

他們在地祇上的野望,將會在未來地祇在洪荒世界全面鋪開之後再開始嘗試。

並且這個過程會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讓洪荒世界的眾多生靈,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已經被天庭達成目標。

當然了,按照玄源和青鸞的一向慣例,哪怕這件事情會在未來去做。

可他們也會在這之前做好完全的準備。

等到未來時機合適之時,就可以隨時將其提升日程。

準備工作做在前頭,一直都是玄源在天庭事務上的宗旨。

儘管眼下天庭的地祇政策還有諸多不完美的的地方,可它對於洪荒世界眾生的衝擊,也遠不止表面上這麼簡單。

……

崑崙山。

三清注視著玄源代表天庭敕封眾多地祇。

他們的臉上波瀾不驚,實則內心波濤洶湧。

靈寶有些無奈道:“不愧為天帝,今日之後,天庭對於洪荒世界的掌控力又有了新的突破。恐怕未來洪荒世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無法躲過天庭的眼睛。”

元始有些深沉的回道:“天庭如此做法,將天庭的權力下沉到洪荒大地之上,天庭的天羅地網更盛一分。對於普通生靈來說這是好事,可是對於修行之人就未必如此了。”

“在未來,所以的修士的修行,都必須遵守天庭的規定,不然不需要天庭有什麼大動作,這些地祇就能夠出面解決。”

太上則是澹澹的道:“這不僅僅是權力的下沉,也是權力的下放。”

“再加上天帝和天后已經多年沒有出面。”

“哪怕未來天帝和天后不再出面,天庭也能夠按照既有的規則運轉,這才是天庭的可怕之處。”

太上的話,總是這麼一針見血。

是啊,一旦天庭的體系能夠在沒有天帝和天后的情況下仍然正常運轉。

那未來哪怕天帝和天后不出面,天庭也仍然可以按照他們制定的規則運轉下去。

甚至整個洪荒世界也會按照這個規則繼續發展下去。

到了那時,天庭在洪荒世界的地位,恐怕和天道沒什麼兩樣了。

元始倒是有些憂慮:“也不知道天帝對於天庭的權力平衡是否有所準備,如果天庭的權力可以保持平衡的話,那天庭之法確實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靈寶補充道:“不僅如此,一旦天庭真的能夠做到如此,那未來哪怕天帝和天后離開,哪怕我等,恐怕也無法改變天庭的局面。”

靈寶的話,對於三清而言才是最為致命的資訊。

因為這就意味著,哪怕玄源和青鸞有一天超脫洪荒世界,他們都未必能夠掌控玄源他們離開之後的洪荒格局。

玄源和青鸞打造的天庭,並非是玄源和青鸞的天庭,也不是天庭之人的天庭。

而是洪荒世界的天庭。

這樣一來,天庭的規則就會成為天道一樣的存在。

變成了洪荒世界運轉的基礎。

就像是五行、陰陽一樣,再也無法從洪荒世界之中剝離開來。

這樣的天庭,將無法被從外部撼動。

至於從裡面撼動的方法當然也有,不過三清未必能夠拿出相應的利益。

畢竟執掌天庭的權力,和臣服於聖人相比,怎麼看都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沒有人放棄到手的權力。

天庭眾神亦是如此。

看著天庭層出不窮的手段,三清確實有些鬱悶。

因為他們發現無論他們怎麼操控洪荒世界的天地大勢,天庭總是能夠在最後獲取相應的利益。

如果只是一次還好,可次次如此,就意味著這不是巧合。

而三清本身又無法看穿這背後的情況。

這或許也就意味著,哪怕他們證道成聖,可是在真正的混元面前,仍然差了不止一籌。

甚至就連同臺競技的資格都沒有。

不然玄源和青鸞又怎麼會一次又一次的坐視他們的動作。

這恰恰說明了玄源和青鸞在某種程度上對他們的無視。

這才是最讓他們難受的地方。

無視,有時候比起自己的嘲諷更加傷人。

太上難得的情緒出現的大的波動:“混元之境面前,聖人又如何?”

聽到了太上的感慨之後,元始和靈寶也不由得默然。

實在是玄源每一次的手段都如同羚羊掛角一般。

無跡可尋,可卻總是能夠在關鍵的時候打破三清的佈局,打破三清的計劃。

偏偏每次事發之前,三清都沒有察覺到任何異常。

這樣的差距,讓三清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要知道,玄源和青鸞鎮守天庭的這段時間,正是三清成聖意氣風發的時候。

也是他們在洪荒世界第一次這麼直接的發出自己的聲音的時候。

志得意滿之際,被玄源的幾次手段打得頭破血流,哪怕身為聖人,又怎麼可能真正做到泰然處之。

所謂的聖人心境,那是在面對比他們弱小的存在的時候的心境。

當面對各方面都明顯強於他們的的存在之時。

他們同以往大羅之境時看待準聖的時候沒有什麼不同。

一樣無法摸透對方的心思,一樣無法在對方手上佔到便宜。

……

西方靈山。

接引和準提同樣在感慨玄源和青鸞的手段。

只是他們同三清想相比,沒有那麼強的傲氣,也沒有那麼好勝。

因為他們對於他們眼下的處境看得比三清更加的現實。

他們的身上背負著比起三清更加重的負擔。

他們自然也就比起三清更加注重實際。

眼下他們的目光,大部分都放在如何償還成聖因果上。

並非是他們的目光不夠長遠,僅僅只是這是他們的選擇罷了。

再加上接引和準提本身就沒有太多的和玄源以及青鸞爭鋒的想法。

畢竟玄源和青鸞對於他們來說有著傳道之恩。

在沒有明顯的利益衝突之前,他們不會同玄源以及青鸞過不去。

所以,在玄源敕封完一眾地祇之後,他們在感慨完之後,立刻開始思考這對他們的影響。

……

不提諸位聖人如何看待天庭這次的敕封地祇。

玄源和青鸞在出手之前,就已經考慮過天庭可能面臨的各種難點。

而在出手之後,他們自然也能夠確定他們的手段不會被人所阻撓。

哪怕六位聖人出手,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更無法阻止他們目的的達成。

在敕封完地祇之後,整個天庭陷入了忙碌之中,眾多地祇也都在紛紛消化這次敕封的收穫,以及瞭解他們的權責。

與之相比,玄源和青鸞反倒是有了空閒的時光。

對於玄源和青鸞來說,在事情謀劃的初期,需要他們保障事情的進展。

可是當事情正在推進之時,他們反而沒有必要繼續保持關注。

萬事開頭難,玄源和青鸞既然已經開好了頭,天庭的眾神當然能夠按照玄源和青鸞的方向繼續前進。

如果做不到的話,那他們也就沒有了在天庭之中存在的價值。

這些事情,哪怕玄源和青鸞沒有提過,天庭的眾神其實也都心裡有數。

別看天庭發展至今,沒有高層被貶。

那是因為能夠成為天庭的管理層的修士之中沒有一個是傻子。

身為大羅層次的存在,如果他們不想要在天庭之中犯錯誤,自然就不會犯錯。

哪怕天規在嚴苛也是如此。

因為天庭的天規天條同樣而已考慮了相關的情況。

能夠在權責之中,劃分好相應的界限。

如果天庭玄源除了玄源和青鸞之外的某位修士來力挽狂瀾,那就是天庭本身的機制有問題。

眼下的天庭,顯然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因為天庭始終在玄源和青鸞的掌控之中。

混元偉力面前,沒有人能夠掙脫。

在這難得的閒暇時光裡,玄源和青鸞也沒有選擇直接閉關。

而是在天庭之中,漫無目的地開始遊走。

玄源和青鸞肩並著肩,享受著這對於他們來說難得的時光。

眼下的他們,不再去思考天庭的發展,不再去思考自身的大道修行。

而是陪伴著彼此,在這無邊的星空之中前行。

這一路上,玄源和青鸞選擇將自己的身形隱藏起來。

因為和天庭眾神這積極高昂的熱情相比,他們兩人的狀態確實有些格格不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打破天庭眾神的節奏。

更何況,玄源和青鸞的這一趟旅程,不過是單純的放鬆罷了。

並沒有任何目的,也沒有任何指定的方向。

……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玄源和青鸞的旅程也不例外。

在不知不覺之中,玄源和青鸞漫步到了洪荒世界的內混沌。

這裡是星空的邊緣,也是天庭的邊緣。

透過洪荒世界的內混沌,玄源和青鸞彷佛能夠看透混沌一樣,眼睛裡散發著光。

不過他們明白眼下並不是時候。

於是相似一笑,轉瞬之後就回到了三十六重天之中。

剛一迴歸,玄源和青鸞就立刻進入到了天帝和天后的狀態之中。

眼下他們關注的重點,依然在人族之中。

畢竟軒轅氏人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在這之前,他們當然要完成他們對人族的全部計劃。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不說人皇涉及的現實的利益。

就算是人皇身上的特殊運勢,也足夠玄源和青鸞研究一段時間了。

畢竟這是他們從未經歷過的事情,當然充滿好奇。

……

時光匆匆。

轉眼之間又是滄海桑田。

在天庭眾神的有序推進下,天庭在洪荒世界之中敕封的地祇也在不斷的擴散著。

很快就開始侵蝕那些還沒有被敕封地祇的區域。

當然,這些零零散散的敕封,已經不在需要玄源和天庭為他們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

甚至玄源都不需要親自出面。

只需要負責這些地祇的相關人員透過印璽向玄源提出申請之後,玄源就能夠給予申請人員相應的許可權。

可以說,在玄源這裡,所有的從天帝印璽身上延伸出來的印璽或者符籙,都可以直接操控。

當然,這種操控的方式並非是以法力操控,而是以天帝之力操控。

身處天庭體系,自然會受到天帝之力的節制。

當一眾地祇明白自己的職責,並且走馬上任之後。

洪荒世界很快的就迎來的新的和平的時光。

哪怕是原本處在天地大劫結束之後的平靜期中。

洪荒世界的眾生都能夠明顯感知到地祇帶來的變化。

對於大部分修士來說,這種變化是良性的,這就足夠了。

說到底,除了個別修士之外,大部分的修士都更加嚮往秩序。

因為唯有秩序的存在,才能夠讓他們安心修行。

這也是未來天庭的存在會越來越被洪荒世界生靈認可的原因之一。

因為天庭能夠為他們帶來秩序。

哪怕這是強力下的被動維持的秩序。

無論什麼樣的秩序,都比沒有秩序來得動人。

至少在地祇出現的這些年裡,洪荒世界整體的發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這也是地祇價值的最好的體現方式。

在這種影響下,所以的地祇也都越發的確認,自己參與的天庭的事業,是一項正義的事業,是一項偉大的是事業。

這一點認知下,他們也都爆發出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天庭的事務之中。

在他們權責的範圍之內,他們都盡力去爭取做到最好。

而這,也是玄源和青鸞希望看見的。

總之,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發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