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聖妙手,神農照收(補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可以說,神農氏成為人皇之路的順利,超乎了幾乎所有人的想象。

哪怕作為幕後執棋人的六位聖人也不例外。

所以說,天地大勢之玄妙,哪怕作為執棋者的六位聖人都無法把握。

眼下的人族,已經隱隱有超脫出六位聖人掌控的意思。

並非是人族不在尊敬六位聖人,而是眼下的人族的發展和六位聖人的規劃有些背道而馳。

神農氏這一路的順利,意味著人族按照現有的發展很難透過發展消化天地大劫的劫氣。

一旦天地大劫無法消散的話,那人族定然會出現新的外部危機。

到了那時,無論人族如何去做,基本都會以失敗退場。

這也就意味著六位聖人多年在人族的投資將會消失。

六位聖人對於天地大劫的試驗,也將以失敗告終。

很顯然,六位聖人不會輕易的接受這一點,必然會採取相應的行動。

至於如何動作,過程不好猜測,可結果卻很容易知曉。

那就是神農氏的退伍。

沒錯,無論如何,在六位聖人的眼中,神農氏的退位已成定局。

因為以神農氏眼下在人族的功績,以及人皇的地位。

哪怕六位聖人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人族之中動搖神農氏的威望,更不用說扶持誰和神農氏打擂臺了。

所以,只要神農氏存在一天,那人族就能夠平穩一日。

而這樣的人族,顯然無法達成六位聖人的計劃。

只有神農氏退位,人族才有可能發生動盪,才有可能透過動盪來消耗天地大劫的劫氣。

甚至消弭天地大劫。

可以說,六位聖人的計劃,雖然會影響到當下人族的利益,影響到當下人皇的利益。

可對於人族的長遠來說,或許更加有利。

畢竟六位聖人的謀劃之中,人族可以一直在天地主角的位置上坐下去。

對於人族來說這是多麼偉大的機會啊。

洪荒世界開闢至今,就沒有連續兩個天地大劫都是天地主角的族群。

而眼下,人族很可能成為第一個這樣的族群。

如果操作得當,這個時間甚至還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所以說,聖人或者混元層次的力量確實可以直接影響甚至左右洪荒世界的天地大勢。

在聖人和混元出現之前,洪荒世界沒有這麼強大的力量,自然也就沒有出現眼下人族的情況。

可以說,在人族身上,六位聖人正在透過他們的聖人權柄,和洪荒世界的天道金仙博弈。

更秒的是,無論博弈的勝負,都不會影響到六位聖人的根本,頂多失去一部分利益罷了。

在這方面,六位聖人比起玄源和鴻鈞更加勇敢。

至少玄源和鴻鈞還沒有在明面上挑戰過洪荒世界天道過。

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六位聖人不知者無畏。

相比起玄源和鴻鈞這樣從天地初開之時就摸爬滾打的混元修士。

六位聖人的修行日淺,見識也遠遠不如。

再加上他們成聖的這一路又如此的順風順水,對於洪荒世界本身自然也就不像玄源和鴻鈞一樣充滿敬畏。

這也是有得有失吧。

不過在玄源和青鸞的眼中,六位聖人的動作同樣也是在為他們探路。

他們做到許多事情,都是玄源和青鸞剋制的事情。

既然如此,玄源和青鸞也就坐視著六位聖人的動作。

只要六位聖人不對洪荒世界造成太大的破壞,那玄源和青鸞都可以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玄源和青鸞也可以透過引導,讓六位聖人做一些他們想做可卻又有所顧慮的事情。

到了這時,玄源突然有所明悟。

或許鴻鈞也是這樣打算的。

甚至他選擇合道,恐怕也有想要看著六位聖人動手的意思。

甚至他合道,也是為了給玄源和青鸞足夠的空間去做事。

這樣一來,鴻鈞在合道之時,既能夠達成增進修為的目的,同時也有了眾多的白老鼠幫助他試探洪荒世界的天道。

等到他合道歸來之際,做起事情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至於說六位聖人、玄源和青鸞在這個過程之中,會不會因為肆無忌憚的出手而導致洪荒世界天地的反噬。

對於鴻鈞來說則是可有可無。

就如同玄源對待鴻鈞之時心情複雜一樣。

鴻鈞也希望有玄源這樣的一位競爭對手共同進步。

可卻同樣也希望這樣的競爭對手能夠消失,自己獨自執掌洪荒。

在這種心理下,鴻鈞坐看風起雲湧,無論什麼樣的結果他都能夠接受。

把一切的事情都交給時間和命運。

在猜測到鴻鈞可能的想法之後,玄源和青鸞也開始越發的謹慎。

鴻鈞作為洪荒世界之中最為貼近天道的存在。

在面對天道的時候都如此小心,恐怕他知道了什麼玄源和青鸞不曾掌控的訊息。

玄源和青鸞相視一看,都明白了對方的想法。

歸結到達不過謹慎二字。

畢竟洪荒世界的水,比想象的要更加的深。

哪怕玄源和青鸞到了混元之境,依然沒有足夠的資訊支撐他們的判斷。

至於說對這幕後的事情的猜測,肯定是有的。

不過玄源和青鸞礙於可能存在的幕後之人,以及對於自己猜測的不相信,所以都不可以說出口。

哪怕是意識傳音,也覺得不保險,只能夠選擇爛在肚子裡。

不過謹慎歸謹慎,可事情還是要做的。

特別是天庭的事業,乃洪荒世界之中堂堂正正的事業。

玄源和青鸞當然會選擇堂堂正正的去做。

說到底,洪荒世界以力量為尊。

只要玄源和青鸞的力量足夠,那無論什麼樣的結果對於他們來說都可以接受。

從這個角度來看,玄源和青鸞選擇佔據天帝和天后之位,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選擇了。

如果不是如此,玄源和青鸞必然需要如六位聖人一樣,親自下場參與天地大劫。

那不就成為了為鴻鈞探路了。

玄源和青鸞之前選擇成為天帝和天后,想來應該也打破了鴻鈞的佈局。

所謂高手過招,某過於此。

鴻鈞和玄源沒有直接交手,可這背後的交鋒卻比直接交手來得更加兇險。

他們的交鋒,不僅僅以洪荒世界為棋盤,以眾生為棋子,就連時間也都涵蓋在內。

……

在玄源和青鸞的有意關注下,六位聖人出手了。

不過這六位聖人出手的方式,確實出乎玄源和青鸞的意料。

原來,六位聖人不僅僅沒有選擇直接針對神農氏,反而為神農氏提供了大量的修行資源。

包括了各種含有契合神農氏大道修行道韻的珍寶。

而神農氏的修為也在這個過程之中快速提高。

而在六位聖人計劃實施的那一刻,玄源和青鸞就已經猜到了六位聖人的打算。

可以說,六位聖人成為聖人之後,確實氣魄了得。

他們選擇讓神農氏退位的方式並非是強行威逼,而是讓神農氏的修為進一步提升。

因為如果強行逼迫神農氏退位,那必然會惡了一部分人族修士,甚至打斷人族發展的勢頭。

這都不是六位聖人想要的結果。

而在推動神農氏的修行增長則不同。

一旦神農氏的修為到達準聖之境後,他的眼界必然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雖然準聖之境在洪荒世界依舊算不得什麼。

可以神農氏準聖之境的眼界,自然也就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人族的處境。

到了那時,神農氏必然會陷入到抉擇之中。

到底是選擇繼續擔任人皇,奮鬥不息。

還是選擇退位,選擇了人族更加長遠的天地主角的路。

恐怕到了那個時候,神農氏將陷入到兩難之中。

至於說依靠自己的奮鬥,選擇人定勝天的路。

這在眼下的洪荒世界之中,其實是一條思路。

因為聖人之下皆螻蟻,在沒有混元的力量之前,人族的反抗註定沒有任何意義。

而玄源之所以決定六位聖人有聖人的氣魄的原因也在於此。

他們相信神農氏能夠為人族的長遠考慮,能夠捨棄一部分自身的利益。

因為這種信任,他們可以選擇推動神農氏到達準聖之境。

可以選擇讓神農氏自己做主。

這樣的手段,比起之前未必神農氏退位,或者在人族之扶持其他的修士同神農氏對抗更加的智慧。

不僅如此,在伏羲和神農氏相繼退位之後,也會為人族為來的人皇定下一個退位的標杆。

一位人皇也就罷了,如果兩位人皇、三位人皇,甚至更多的人皇這樣做的話,那人皇退位的慣例也就會成為限制人皇的一種規則。

可以說,六位聖人的動作是一舉多得。

兵不血刃的解決了他們眼下在人族之中遇到的一切難題。

這也是一種大智慧。

在這件事情出來之後,玄源清楚自己還是小瞧了這六位聖人。

自己和青鸞一直以來,都把六位聖人看成是後輩,並不放在眼裡。

而眼下六位聖人的動作告訴了玄源他的選擇是錯誤的。

哪怕受限於眼界,可六位聖人仍然可以避開玄源和鴻鈞為他們留下的坑。

欲取之,必先予之。

這樣的道理並不複雜,甚至玄源也不陌生。

可卻無法做到六位聖人這麼完美。

玄源甚至可以想象得到,這個建議或許是太上提出的。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出來的。

也唯有修行無為之道,不受情緒左右的太上才能夠這麼理性了吧。

玄源有預感,等到三清真正的證道混元之後,未必不能夠合三清之力,同玄源青鸞以及鴻鈞鬥上一斗。

隨時大機率會失敗,可能夠出手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想到這裡,玄源突然有些期待未來太上的成長了。

修為到了玄源這個層次,同行之人也就只剩下青鸞、鴻鈞、羅睺這寥寥數人。

所謂的高手寂寞,大概就是這樣道理了。

六位聖人巧妙的出手,雖然讓玄源和青鸞眼前一亮,可是並沒有影響到玄源和青鸞的計劃。

總而言之,無論過程如何,六位聖人要的結果並不違背玄源和青鸞的意願,也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至於說這個過程有多巧妙,並不影響結果。

所以,玄源和青鸞自然也不需要有所動作。

……

在六位聖人的幫助下,神農氏的修為一路突飛勐進。

在這個過程之中,神農氏當然也有出現過困擾。

不過對於眼下的神農氏來說,他沒有反抗聖人意志的實力,自然就只能夠選擇接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更何況,聖人們的動作對於他來說有著巨大的好處。

雖然內心警惕,可他自信能夠經受住聖人的糖衣炮彈。

在加上聖人道統在人族之中的傳承確實需要人皇的支援。

所以,神農氏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

當然,在自己的大道修行上,神農氏的警惕更盛。

他同樣害怕聖人們的饋贈會影響到他的大道理念和大道修行。

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神農氏並不會輕易的接受各種資訊。

而是選擇以我為主。

如果對我不利,則統統拋棄。

在這樣做之後,神農氏並沒有看到聖人的直觀反饋,也就明白聖人並不在意他的小心思。

於是,他把這些事情直接放在了明面上。

光明正大的做出他的選擇。

這也是神農氏的一種智慧。

畢竟他是從底層一路自己修行至今,對於人性看得比大多數埋頭苦修的修士要清楚得多。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

在聖人們的支援和神農氏的努力下。

他終於到達了大羅圓滿的層次。

距離準聖之境也只剩下一步之遙。

而這最後一步,已經不是外力能夠幫助的了。

哪怕是聖人們的支援,也無法直接幫助神農氏踏過這一步。

剩下的路,也只有靠神農氏自己的努力了。

而對於眼下的人皇神農氏來說,他證道準聖之境,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甚至可以說,只要他還在人皇的位置上坐在,那早晚都能夠成為準聖之境的存在。

六位聖人的努力,也不過是加速了這一個過程罷了。

這一點,神農氏在修行到了後面的時候,也已經隱隱有了猜測。

不過哪怕如此,六位聖人的情分,他都得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