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話:敦煌石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瓜州刺史為獨孤達,他對佛學甚為著迷,不僅命人收集佛經,還命人在敦煌石窟,雕刻佛像。玄奘單身孤馬敦煌城,求見獨孤達,獨孤達已經收到來自涼州的密書,知道玄奘擅自出國,為求大乘佛經,獨孤達對佛學甚愛,不忍心逮捕玄奘。

獨孤達與玄奘初次相見,見玄奘長相飄逸俊秀,人品超脫不凡,心中有愛才之心。

「久聞玄奘法師大名,聽說法師在佛學上見解不凡,有超世脫俗的看法。」

「只不過是他人推崇,玄奘只希望擁有一顆菩薩心腸,能解救眾生脫離苦難。」

「想必法師發願到西方取經,原因也是如此。」

「是的,只因中國大乘佛經並不完善,玄奘只希望求得更多大乘佛經,使國內佛教境界能更深一層。」

「既然法師到敦煌,一定要到敦煌石窟參觀,敦煌石窟聞名中外。」

「敦煌石窟……,曾聽過盛名。」

敦煌石窟是佛教聖地,當時中國許多朝代,都在石窟裡雕刻佛像與刻畫佛經故事的壁畫。其中又以莫高窟最有名,莫高窟是一處規模宏大,儲存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獨孤達身為瓜州刺史,而且歷代敦煌統治者,都會命人在石窟中留下創作,以名留後世。獨孤達也不例外,特地命人在石窟之中,雕刻大型佛像與彩繪壁畫。

獨孤達帶領玄奘走向石窟,玄奘發現敦煌石窟非常龐大,其壯觀深深震撼玄奘的心靈。這都是歷世歷代所留下來的遺蹟,其歷史、藝術價值無法計算。現場聚集數千人工匠,為石窟進行維修與佛像雕刻。有些人自願而來,只願留下歷史創作,流傳後世;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被強迫而來,被徵召做苦役。

玄奘在工人眼中看見許多迷惘,他知道他們的辛苦,長時間不斷的工作,疲累病痛已經侵襲他們的身體,痛苦使他們的眼睛失去魂魄,像是行屍走肉。

獨孤達帶玄奘走進莫高窟,莫高窟裡有許多石壁洞畫,獨孤達指著一幅壁畫,讓玄奘欣賞。

「這一幅壁畫,最為有名,叫做『九色鹿』,裡面所繪製,是佛經寓言,九色鹿昂然屹立,造型秀美,從牠的姿態可以感受到畫師的用心。

「這來源是有故事的,故事流傳於印度民間,叫做『九色鹿本生』。話說古時印度有只神鹿,它的鹿皮有九種顏色,人稱『九色鹿』。

「某一日九色鹿遊玩於恆河河邊,發現有人溺水,因而九色鹿跳入水中,救出溺水之人,溺水之人為了感恩,願意留下侍奉九色鹿,但被九色鹿婉拒,九色鹿只要求他保守秘密,不得讓他人知道它的行跡。

「那時皇后想要得到九色鹿的鹿皮,國王得知,詔告天下出重賞追捕九色鹿。溺水人知道後,想貪圖富貴,因而違背諾言,帶領國王去捉九色鹿。九色鹿向國王呈述救人情況後,國王被其正氣所感動,下令全國不許捕捉鹿,並將溺水人逐出國境,溺水人遭受惡報。」

「接下來這一幅叫做『滿天神佛』,畫師運用想象力,於壁畫中創造出一個完全人面貌的風伯,圓鼓鼓的雙眼、上翹的鬍子,一方面表示他對妖魔鬼怪的憤怒,另一方面反映他正在用力鼓風,表情拿捏生動。

「風伯懷抱著大風囊,拔足狂奔追趕,衣裳飄帶揚起,有種風馳電掣的動感。左側是一群魔女,在佛法面前全變成醜陋的老太婆,被狂風吹得無處躲避、狼狽不堪。邪不能勝正的主題表露無遺。」

「『五臺山圖』是敦煌壁畫中面積最大的一幅,用山水畫形式全方位展示五臺山的各種佛教聖蹟、佛寺和登山香客,畫面豐富,描繪了五臺山佛事的興盛情形。

「五臺山位於山西,是中國四大靈山之一,終年氣溫較低,盛夏亦無暑熱氣,故此又稱清涼山。智慧和尚化身為文殊菩薩長居於此,成了歷代佛教徒參禮朝拜的聖地。」

獨孤達述說著一幅幅壁畫的故事,玄奘驚歎,莫高窟內壁畫,畫工精細,畫面栩栩如生,每一幅畫中代表著一個故事,深深震撼人心,彷佛置身於畫中。獨孤達帶領玄奘往深處走,玄奘被眼前的景象嚇到,那是佛像。

「這是彌勒佛佛像,是窟中最大一尊主佛像,高約百尺(相當現今的三十三米,十層樓高)。」

獨孤達一見到彌勒佛就深深叩拜,五體投地,九跪一叩,走到彌勒佛前。玄奘看在這莫高窟內,除了這座彌勒佛,還有上百座的佛像雕刻,這是耗盡多少人力?費盡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完成?想起洞外工匠的眼神,那是迷惘的眼神,是失魂落魄的眼神。

「不要再拜了!」玄奘大聲喊道。

「法師你說什麼?我可是誠心拜佛。」

「你看清楚,那只是一尊石像,並不是真正的彌勒佛。」

玄奘走到一尊菩薩像面前,拿起鐵棍用力一打,竟將菩薩像打成粉碎,變成一塊塊的石塊,散落在地面。獨孤達吃驚,不禁大喊。

「法師,你在幹什麼?為什麼破壞菩薩像?這樣對菩薩是大不敬。」

「我是要你看清楚,這只是徒具菩薩的形象,卻不是真正的菩薩;將其打碎,就變成普通的石塊。刺史大人若不能領悟,不能將菩薩心腸擺在心中,不能有仁慈之心,修練己身,僅光光徒膜拜佛像,卻殘忍對待民工,那除了安慰自己,但對百姓、對於信仰、對於修行又有何用?」

「法師,你……」

「難道你看不出來嗎?許多工匠的眼神已經失去光芒,許多勞役身心已經疲憊,刺史大人若不能以菩薩心腸對他們,只光膜拜菩薩,又如何成就大功德?」

獨孤達對玄奘打碎佛像之事,耿耿於懷:「法師,你認為我該怎麼做?」

「釋回所有的苦役,願意留下來完成大功德的人就讓他留下,不願留下且身心感到痛苦的人,就讓他們回家。」

獨孤達心中不悅,窟內佛像都是他辛苦收集的藝術品,每一件都是他的心肝寶貝,竟被玄奘任意破壞一尊,心裡甚不高興,但他並沒有表現在臉上。

「法師所言甚是,待我參詳一番,如果決定,必告訴法師。」

「既然法師不喜歡看見石窟裡的景象,那就回敦煌城,看我的收集,我已經收集上千卷的佛經,並命人翻譯成中文,法師必定有興趣。」

「真的。」

獨孤達帶玄奘回官府,他特別空出一棟閣樓收藏佛經,大約有上千卷。玄奘走進閣樓,被眼前景觀嚇一跳,整個書庫堆滿佛經,心中感動,這是知識寶庫,對佛經愛不釋手。隔壁間是譯經房,裡面有上百人,有儒家子弟也有佛門子弟,他們進行工程浩大的譯經工程。

敦煌為中西交通中心,收集中西各方經典較為容易,獨孤達特意命人收集佛經,這些佛經經典都是他的寶藏,是他的最愛。

「法師認為如何?佛經翻譯是不是大功德?」

「的確是大功德,佛經裡記載著許多的知識道理,只因大多都是梵文,平民百姓不能瞭解其中含義,如今將它翻譯成中文,就有更多人接受佛理領域,佛學世界,接受佛法恩典,此乃大功德。」

玄奘如此一說,獨孤達不禁洋洋得意。玄奘隨手一翻,翻一本剛譯好的《蓮華經》一卷。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一切自在.心得解脫.慧得解脫……」

《蓮華經》是他未曾讀過的佛經,玄奘愛不釋手。但想起此次來的目的,他必許有話向獨孤達直說。

「刺史大人,其實小僧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來參觀敦煌石窟,也不是來看佛經翻譯,其實有事要跟刺史大人商量。」

「難道是通關之事?現在大唐頒發禁出國令,任何人都不能出國,恕小人不能幫助法師。」

「這倒是其次,小僧希望刺史大人開放敦煌城,讓回紇人河西走廊,一起開墾農地。」

獨孤達嚇一跳,玄奘竟提出這種要求,回紇人矯勇善戰,且生性兇殘,若開放讓回紇人入城,漢人的安定生活一定不保,一時臉色大變。

「回紇人生性兇殘,怎麼可以……」

「常言道:人性本善,沒有人是天性兇殘。只因回紇族生活在沙漠不毛之地,生活困苦,無法溫飽,才會做出兇殘殺人劫貨之事。只要大人開放河西走廊,讓回紇人進駐,安居樂業,開墾農地,與漢人一同生活,回紇人就不用再做殺人強盜兇殘的事情,此乃大功德一件。」

獨孤達猶豫不決,事情並沒有玄奘想的那麼簡單,如果回紇人背信忘義,起兵做亂,憑敦煌城的軍隊,是無法抵擋回紇大軍。獨孤達陷入兩難之中,他不知要如何回答玄奘?他猶豫不決。

「法師,這事事關重大,我不可以輕易回答你,待我仔細思索一番,再回答你的問題。」

獨孤達獨自一人回到房間,整個人陷入苦思之中,這個重大的問題,他不知該如何抉擇?玄奘說得沒錯,若讓回紇人與漢人和平相處,的確是大功德一件;但這有重大的危機,回紇人狼子野心,若想攻下敦煌城,敦煌城被攻陷,不僅刺史大人作不成,而且還會人頭落地,獨孤達並不想賭這一把。

思索了一整夜,獨孤達徹夜未眠,陷入苦思。參軍史達經過獨孤達的房間,發現刺史房間燈光還亮,知道獨孤達正思考重大問題,輾轉無法入眠,敲門請求。

「門外的人是誰?」

「刺史大人,是我參軍史達。」

「進來,史達。」

史達走進房裡,見獨孤達滿臉愁雲,知道他為某事正在憂愁,於是問道:「刺史大人,為何而憂?倒不如說出來,小人也許可以分擔大人之憂。」

於是獨孤達將玄奘所提之事,一一告訴史達:「我正陷入苦惱,到底要不要開放敦煌城,讓回紇人進駐?法師說得沒錯,若讓回紇人敦煌,可以與漢人和平相處,維持河西走廊的安全,的確是大功德;但是若回紇人背叛不守信,想攻下敦煌城,我們都將有生命之憂。」

史達仔細思考,不禁大笑,對獨孤達說:「刺史大人,其實這是一次建立大功空前大好機會。」

「建立大功?如何說?」

「我們不如答應玄奘法師的要求,讓回紇軍隊敦煌,在敦煌城裡設下伏兵,等回紇軍一進城就伏擊,一舉消滅回紇軍。這樣刺史大人再不用害怕回紇大軍,也能維持河西走廊的安全,更是立下千古的大功勞。皇上若知,一定會對刺史大人的功績百般加賞,到時刺史大人的官運一定扶搖直上。」

「妙哉,妙哉,簡直是絕妙好計。史達,這件事都交給你去辦,設下伏兵,務必一舉消滅回紇大軍。」

隔天,獨孤達將玄奘找來,告訴玄奘願意讓回紇軍敦煌城,但未將伏擊回紇軍之事告訴玄奘,玄奘被瞞在鼓裡。

「太好了,刺史大人能夠想通,這確實是大功德一件,我想漢人與回紇人一定能和平相處,共同開墾農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切有勞法師通知回紇人,六月初六,敦煌城將會大開城門,讓回紇人。」

「我一定會將刺史大人的善意,告訴回紇軍大將阿旺達。」

玄奘騎著快馬,趕回回紇軍的軍營,將這訊息告訴阿旺達,阿旺達滿腹質疑看著玄奘。

「獨孤達真的這樣說?他真的有這樣好心?」

「出家人決不說妄語,刺史大人真的這樣對小僧說。信人者人恆信之,希望將軍抱著相信之心,我想漢人與回紇人一定能和平相處。」

「對法師所說之事,本將軍是絕對相信。」

六月初六,獨孤達率領回紇大軍及族人,開往敦煌城,一路上浩浩蕩蕩。獨孤達已經吩咐參軍史達,暗中設下伏兵,在城牆上佈滿了箭手,只要回紇大軍一城中,就關上城門,命箭手攻擊,亂箭射死回紇士兵。

一路上黃沙滾滾,玄奘心中亢奮,眼見就要成就大功德,如果漢人與回紇人能和平相處,那樣在大漠,就可以維護和平,平民百姓也不必受戰亂之苦,可以過著安定的生活,此乃完成菩薩慈悲之心的大功德。玄奘不知,他正帶領著回紇人,一步步步向獨孤達所設下的陷阱。

大軍開到敦煌城外,阿旺達命令所有人停止前進,只見敦煌城城門大開,卻沒有人迎接。

「事情有異,為什麼沒有人迎接?」

「將軍不要想太多,我想可能有事耽誤,所以還未出城。」

參軍史達獨自一人騎馬出城,快馬騎至回紇大軍面前,向阿旺達作揖。

「奉刺史大人之命,特地來帶領將軍與大軍入城。」

阿旺達心中懷疑,為何敦煌城只派一人出城迎接?卻不見刺史獨孤達與敦煌城的居民夾道歡迎?心中有一股不安的感覺湧上心頭。

「就請各位跟著在下,敦煌城。」

在史達帶領之下,回紇大軍浩浩蕩蕩跟在他後面,駛向敦煌城。剛走到城門外,阿旺達發現,敦煌城就好像是一座死城,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連衛兵都沒有,事情太過反常。一入城中,他靈敏的第六感,就感覺到強烈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慄,心中大喊不妙。

「小心,有伏兵,快離開敦煌城。」

已經回紇士兵,倉皇離開,敦煌城的伏兵來不及關閉城門。史達見事蹟敗露,大喊。

「快,快射死回紇軍的士兵!」

從城牆上出現一個個的唐軍,手握箭,向回紇大軍發射攻擊,眼見一個個的回紇士兵中箭倒臥在血泊之中。(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