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李世民最終的決定?宰相岑文字的震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世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袁天罡。

竟然還能知道今日之事。

而且,還知道的如此詳細。

“陛下,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想必您的龍體已經無恙了。”

“晉王和晉陽公主,也被秦王殿下留在了輪臺城。”

“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雖然天機不可洩露,可是,臣乃是將死之人,也不怕什麼懲罰不懲罰了!”

“若無秦王殿下,太上皇和皇后娘娘,將和臣同一年離開人世……”

李世民,渾身顫抖的越發厲害了起來。

一直以來,李世民都以為父皇言稱,若不是自己的好大孫,自己早就沒命了,不過是一句笑言。

沒曾想,這竟然是實打實的真的,就連觀音婢,若不是自己的好大兒,如今已經離開自己兩年有餘了。

眼淚開始在李世民眼眶裡打轉。

李世民擦拭一把眼淚,繼續低頭看去。

“陛下,既然秦王殿下留下晉王和晉陽公主,想必太子殿下的足疾,肯定也被秦王殿下根除了。”

“相比於晉王而言,晉陽公主的頑疾,才是諸多皇子和公主之中最為嚴重的。”

“有句話叫做天妒英才,若不是秦王殿下出手,晉陽公主活不到豆蔻年華……”

豆大的眼淚,從李世民臉頰滾落下來。

袁天罡已經去世兩年有餘了。

這些話,和秦王所言的一般無二。

而且在此之前,袁天罡除了假扮管家,陪自己去城南的莊園,暗中為秦王看過一次面相以外。

二人再未曾,見過一次面。

“都是真的……”

“都是真的……”

“根兒,父皇對不住你呀……”

李世民顫抖著,淚如雨下,繼續低頭看去。

“陛下,若無秦王殿下,您的諸多皇子和公主,幾乎無一人,得以善終……”

這句話,宛如一把利劍,直刺李世民的心口。

“陛下,您也莫要太過難過,原本就是人各有命。只是秦王將所有人的命運,全部都改變了……”

“長樂公主,晉陽公主,因為秦王殿下的出手相救,她們定能比常人活的更加幸福長久……”

“吳王李恪,越王李貞,紀王李慎……他們也不會慘死……”

“還有幾位皇子,陛下,臣就不一一點名了,因為秦王殿下的出現,他們不會再走上造反的道路……”

“否則,未來的李唐宗室,每隔一段時間,便是一場手足相殘的人間悲劇……以至於王朝最終覆滅……”

“…………”

“何至於此?”

“何至於此啊?”

李世民掩面而泣,失聲痛哭起來。

他們兄弟之間,已經手足相殘過一次了,難道還要代代相傳嗎?

李淳風悄無聲息的退出了御書房。

此時此刻,還是暫且離開為好。

李世民哭的那叫一個悲痛欲絕。

以至於,御書房外的內侍總管李德祿,都跟著抽泣了起來。

李德祿靈機一動,趕緊往立政殿而去。

“皇后娘娘,您快點去看看吧。”

“陛下,他……”

長孫皇后聞言,立即站起身來。

今日剛剛返回長安城,陛下剛剛還挺高興的啊。

“陛下,怎麼了?”

“皇后娘娘,陛下他一人在御書房,哭的那叫一個傷心欲絕啊……”

內侍總管李德祿,眼淚汪汪的開口回答道。

長孫皇后聞言,立即快步往御書房而去。

距離御書房五十步之遙,李世民的悲慼聲,便隱隱傳來。

長孫皇后心裡咯噔一下,不由的加快了腳步。

“二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李世民哭泣的,跟個傷心欲絕的孩子一樣。

長孫皇后從未曾見過,李世民傷心成這番模樣。

一瞬間,整個人芳心大亂。

“觀音婢,你自己看看吧,這是袁天罡臨終留下的書信……”

長孫皇后在李世民身邊坐下,悲痛欲絕的李世民,繼續靠在長孫皇后身邊悲慼不已。

長孫皇后拿起桌子上的書信,只是看了一眼,整個人也是面色大變。

未等將書信看完,長孫皇后便明白,李世民為何會如此悲痛了。

豆大的眼淚,順著長孫皇后的臉頰滾落下來。

他們的孩子們,除了稚奴以外,竟然無一人能善終。

做為母親,長孫皇后一瞬間,心如刀割。

“二郎,二郎……”

“怎麼會這樣?”

“怎麼會這樣啊?”

“觀音婢,朕的心,都要碎了……”

“二郎,臣妾的心,也都碎了……”

二人抱頭痛哭起來。

內侍總管李德祿,慌了。

慌的一批的慌。

本來把皇后娘娘叫來,是來安慰陛下的。

這傢伙,不但沒有起到安慰作用。

怎麼,兩個人還抱頭痛哭起來了呢?

堂堂的大唐天子和皇后娘娘,如此悲痛欲絕的在御書房抱頭痛哭。

讓內侍總管李德祿,一時間手足無措起來。

怎麼辦?

怎麼辦?

李德祿突然快步往宮外走去。

眼下也只能求助長樂公主了。

做為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嫡長公主。

也許只有長樂公主,能夠安慰眼下悲痛欲絕的陛下和皇后娘娘。

“李總管,父皇和母后,為何不在立政殿?”

長樂公主,聽聞父皇和母后從輪臺城回宮,立即帶著新月一起進宮。

去了立政殿,卻不見父皇和母后的身影。

卻看到內侍總管李德祿,慌慌張張的欲要出宮。

“公主殿下,您快去御書房,勸勸陛下和皇后娘娘吧。”

長樂聞言,立即牽著新月的手,快步往御書房而去。

還未靠近御書房,父皇和母后的悲慼聲便隱隱傳來。

“父皇,母後……”

“外公,外婆……您們這是怎麼了?”

“新月好想您們啊……”

長樂帶著新月踏足御書房內。

小新月的聲音,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立即停止了抽泣。

“朕的小郡主,外公和外婆也很想新月。”

“外公和外婆沒事,來,給外公抱抱。”

李世民擦拭一把眼淚,將向自己小跑而來的新月,一把抱在懷裡。

“外公,外祖母。您們怎麼哭的如此傷心?”

小新月乖巧的,伸手為外公和外祖母,擦拭眼淚。

此舉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倍感溫暖。

若是沒有秦王的話,如此溫馨的一幕,根本就無法上演。

長樂公主看到桌子上的書信,想必這就是讓父皇和母后,悲痛不已的原因所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樂伸手將書信拿在手中,低頭查勘起來。

“我那可憐的兕子妹妹啊……”

長樂一手捂住嘴巴,淚水便奪眶而出。

難怪父皇和母後會如此悲痛,原來所有的皇子和公主,盡皆身患頑疾。

而且造反的造反,被陷害的陷害,除了稚奴以外,無一人得以善終。

即便是青雀也是鬱鬱而終。

還好有大哥。

因為大哥的出現,這些事情,將不會重演。

大哥,母后和長樂的性命,真的是你一己之力給挽救過來的。

熱淚從長樂臉頰滾落而下。

書信後面的話,讓長樂難掩喜悅之色。

“父皇,母後。您肯定沒有看完此信……”

“袁天罡他坦言,若是大哥繼承大統,父皇和母后不但能頤養天年,諸多皇子和公主,也盡數會有一個最為圓滿的結局……”

“最要緊的是,大唐將會開創一個前無古人的盛世大唐,遠超秦皇漢武,福澤子孫後代不知多少世……”

“大舅好厲害啊……”

長樂話音落地,小新月率先歡呼起來。

李世民伸手接過,長樂遞來的書信。

剛剛因為悲傷過度,自己確實沒有看完。

就連長孫皇后,也一樣沒有看完。

李世民一口氣將袁天罡留下的書信看完。

深吸一口氣後,將書信交給了長孫皇后。

“觀音婢,沒曾想,你在輪臺城的一席話,竟然一失中的。”

長孫皇后看完書信以後,自然知道李世民所言何意。

當初在輪臺城,那日兕子突發頑疾之夜。

長孫皇后坦言,秦王更加適合繼承大統。

“二郎,一切都是天意。”

“若不是二郎,當年有藍田縣一行,臣妾現在早就離二郎而去了。”

“立秦王為太子吧!”

“讓青雀和諸皇子,早早斷了奪嫡的念想。”

“也早早避免手足相殘的悲劇,在我們孩子們身上上演!”

長孫皇后話音落地。

長樂公主立即挽住被胳膊。

“父皇,母后所言甚是,既然袁天罡已經勘破了天機,看來,大哥繼承大統,乃是天命所歸。”

“誠如袁天罡所言,只有秦王登基,父皇和母後方可頤享天年,諸多皇子和公主,也能得以善終……”

“父皇,大哥是什麼樣的人,長樂這些年最為清楚,父皇和母后心裡也都跟明鏡似的。”

“父皇,母后說的對啊,早做決斷,早早讓諸皇子斷了奪嫡的念想,才是上上之策……”

就連還懵懂無知的小新月,都糯糯的開口說道。

“外公,大舅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了。”

“外祖母和母親說的都對。”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了下來。

“好……”

“說實話,即便是沒有袁天罡這份遺書,朕,已經有立秦王為太子的打算了。”

“只是沒有想到,他為我們李唐宗室,竟然默默的付出了這麼多……”

“朕,若是再不立他為太子的話,朕,實在是愧對與他……”

“父皇聖明!”

“外公聖明!”

長樂公主話音落地,小新月也跟著有樣學樣。

“父皇,母後。您莫要再傷心難過了,既然大哥留下了稚奴和兕子。”

“大哥就一定會,根治稚奴和兕子身上的頑疾的。”

“以後稚奴和兕子不在,長樂每日裡,會帶著新月來看望父皇和母后的。”

長樂的孝順和貼心,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非常滿意。

真是沒有白疼這個嫡長公主啊。

長樂公主,安慰了一番父皇和母后之後,便帶領小新月返回房府。

長樂公主牽著新月的小手,母女二人踏足房府之內。

“爺爺,爺爺……”

“外公說,要立大舅為太子了……”

小丫頭,人小嘴挺快。

直接把房玄齡給嚇了一跳。

“父親,確實是這樣的,母后也是一直堅持要讓父皇立大哥為太子……”

房玄齡聞言當場就驚呆了。

“長樂,這……這怎麼可能?”

“父親,您聽長樂跟您仔細道來。”

長樂將袁天罡遺書的內容,逐一娓娓道來。

聽得房玄齡,良久沒有回過神來。

“長樂,外面風大天冷,你先帶新月回屋暖和暖和,為父出去一趟。”

房玄齡直接就去了隔壁杜府,將此事告知了杜如晦。

杜如晦聞言,也是良久沒有回過神來。

“克明,等下陛下可能會傳詔你我,先讓杜荷將此事告知玄成。”

“好,甚好!”

房玄齡離開杜府沒多久,杜荷便乘坐馬車,直奔魏府而去。

魏府之內。

魏徵和魏叔玉父子,聽聞杜荷的話,也都是齊齊瞪大了眼睛。

這個袁天罡,也真是一位神人也!

“聖旨到:陛下口諭,傳詔魏太保入宮覲見!”

正如房玄齡所言。

李世民真的傳詔了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

而且河間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宗,宰相馬周和岑文本,盡在傳詔之列。

眾人抵達御書房內。

突然發現,竟然連長孫皇后,也坐在李世民身側。

已經知道真相的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自然沒有感到奇怪。

倒是讓李孝恭,李道宗等人,心裡頗感疑惑。

再加上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面色,不是很好,御書房的氣氛有些壓抑。

馬周和岑文本,是最晚來到御書房的。

“眾卿,朕和皇后,今日剛剛返回長安城,便急詔爾等,因為有件事情,朕和皇后,決定先告知你們一下。”

“太子承乾,自從足疾痊癒以來,在監國的這近一年時間裡,將朝堂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朕心甚慰……”

“可是,朕和皇后多番商議過後,還是覺得秦王,更能勝任太子,無論是文治武功,承乾還是要略遜一籌……”

李世民一開口,就讓御書房鴉雀無聲。

眾人眼睛全部瞪的熘圓。

就連知道真相的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三人,一個比一個眼睛瞪的都大。

此時此刻,假裝震驚,也要裝的像樣一點。

“臣,贊成……”

“臣,反對……”

李世民雙眼如炬,直奔馬周和岑文本而去。

新任宰相馬周贊成。

新任宰相岑文本竟然反對。

“岑相,有何異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開口詢問道。

“回陛下的話,太子乃是一國儲君,另立太子非同小可。”

“若是真要另立太子的話,臣以為,也應該是魏王殿下,才更加合乎禮制……”

李世民注視著岑文本,開口說道。

“岑相的意思是立嫡不立庶……”

“即便是他秦王,文治武功天下無雙,胸懷天下,心裝百姓,也不成?”

李世民的話,讓岑文本一時語塞。

毫無疑問,陛下所言沒有任何問題。

秦王的文治武功,確實是天下無雙。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格言,已經盛譽滿天下。

“岑相,你可知道,朕之所以讓你為相?乃是何人舉薦?”

“岑相不會以為是魏王舉薦的你吧?”

“實不相瞞,讓你為相,是秦王的舉薦……”

“若不然……”

李世民話音落地,不僅僅是岑文本,震撼的無以復加。

御書房內,所有人都驚呆了。

“陛下,可是,臣和秦王素無交集,秦王殿下,為何要舉薦臣為相?”

岑文本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震撼的心情,開口詢問道。

“秦王坦言,你岑文本,胸懷坦蕩,為人正直,是個可堪大任的人才。”

“沒曾想,就是他看重的,胸懷坦蕩,可堪大任的人才,要阻止他的太子之路啊……”

李世民的話,讓岑文本深吸一口氣,低下頭去。

“眾卿,嫡庶有別,古來有之!”

“可是,朕和皇后以為,文治武功,人品,胸襟和為人處世之道,更是一國太子的重中之重……”

“玄齡,克明,玄成……”

“身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你們三人有何異議?”

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盡皆沒有言語。

三人此時,出乎意料的保持著沉默。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三人不敢保證,李世民在御書房說的這些話,是否是真心話。

因為,李世民並沒有盡數召集,三省六部主政官員前來。

也就是說,這裡所決定的一切,最後都可能是浮雲。

說了也等於白說。

至於李世民洩露給長樂的話,是不是故意而為之,現在很難確定。

雖然這樣的機率很小,但是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徵三人以為,還是穩妥為上。

能不讓李世民對他們起疑,絕對不能光明正大的支援秦王。

“玄齡,克明,玄成……”

李世民加重了語氣,再次點名。

“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坐鎮東宮,秦王殿下鎮守西域,這樣挺好的。”

魏徵抬起頭來,開口回答道。

“玄成所言甚是……”

房玄齡和杜如晦,齊聲開口附和道。

“皇兄和承範,意下如何?”

李世民見房玄齡和杜如晦,魏徵那裡,實在給不出實質性的答覆。

於是轉頭看向了,李孝恭和李道宗二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